佛弟子文库

香板下的祖师:来果老和尚

2019/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香板下的祖师:来果老和尚

头陀苦行

到六月二十五日,我私自过海,准备行头陀苦行。那位苦行僧听说我要去行头陀苦行,不忍心我独自上路,随同我一起过海。但是,我不愿有人相伴,就向他要了一方便铲、棕蒲团、木瓢、筷子,瞒着他躲进了深山。

我躲进深山后,在山上打了九天的饿七,加上上下四天,共十三天未进饮食。由此一饿,家情俗志,彻底忘记干净了。

我由普陀山回到宁波,一路行脚到金陵,拟前往宝华山受戒。一箪食,一瓢饮,一路化食赶往宝华山。没有料到夜里歇脚在水边时,僧帽、瓢、筷子、方便铲等物,被路过的行船纤绳刮下水,杳无踪迹。第二天醒来,寻一竹棍,化缘一个瓦盆,一路讨饭。有时五天没有东西吃,有时三天都不见一粒米,日夜兼程,历尽艰辛,赴宝华山受戒。

落难宝华

至是讨饭无人给、做和尚无人收、做道士无人要、做工又无本钱,直到山穷水尽。就在去七里甸十里许,小土地庙内,与化子同歇一夜。

第二天早上,我立下誓言:“从这里开始启程,直到走到扬子江,若是无人救我出家,自愿投江,转世再来,出家做和尚。”就这样走一路,哭一路,想着自己的命就在这条路上,走到江头时自己也就投江而死了。

回顾自己的誓愿,若不是弥陀寺当家相救,自己直抵扬子江,必定葬身大江。自己最初发心朝圣南海,出家后一路行脚,辗转来到句容县宝塔寺,虽然比不上善财童子行脚于一百多个城市,经历百城的烟水,却也有磨砺身心,舍命求道,唯道是尊的情怀,自己的身形展现与诸佛菩萨的行谊相比略见一二。这一路磨砺对于刮除心性的尘垢、化去习性、消除业障,破除身见,有不可思议的受用。

开悟金山

立誓以开悟为期限,不开悟不出禅堂,修习不倒单,不告病假、香假、缝补假、经行假、殿假,宁愿死在禅堂,不死在外寮。一心参念“念佛是谁”,毫无其它杂念。

刚开始进禅堂的时候,不懂禅堂规矩,从早上打板起床开始,到用点心时,共挨打三百多香板。仅仅半天,到开大静后,共挨打四百多下香板。

身体虽挨香板,内心却未生毫无烦念,反而深感惭愧,唯念劳烦执事,搅扰大众。从此,留心学习禅堂的规矩法则,堂内外规矩默背熟透。

规矩背熟后,方才安心办道。任何人都看不见我的眼珠,听不到我的声音,从未见我转过一回头。

放香时,东单和西单有人来我位前,请示问话,周围一转,广单上下,都有人围听。

至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晚六支香敲一下开静木鱼时,猛然醒悟,顿时如同卸下千斤重担,自打从娘胎里出来,大哭不止。悲伤感叹直到今天,沉没轮回,枉受苦楚,可悲可哀,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悲伤的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一、 玄奘考试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

一瓣心香供耆德:记圆拙老和尚二三事

【故事一:一生的积蓄全部用于印经】 圆拙法师身上的钱...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

高僧倓虚法师的故事

我们所说当代的一些高僧大德的弘化因缘,也不知道为什...

【推荐】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

开悟的前提

学人立志于成佛作祖,必以开悟为入门的初步。而开悟亦...

南山律祖道宣律师

我国隋唐时期,佛教宗派,一时纷起,形成了一个众芳竞...

台湾明乘长老圆寂 世寿八十岁

2011年7月13日下午6点40分,台湾能仁高级家商职业学校...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其中一...

【佛教词典】五断

见道断与修道断之合称。见道断,又作见所断,乃于见道...

【佛教词典】银地

(杂名)或曰金地琉璃地等。佛阁道场之通称。...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佛教的情感观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

念地藏菩萨圣号,为何能让病好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无忧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

圣严法师《信心不退转》

很多人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一唱到发愿文或忏悔偈,就忍...

何谓五眼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慧律法师《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请放掌。 祖国大...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有名与有钱,都不是人生的大好事。但是世界上的人,都...

众生的罪业会跑到我们心中吗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考考你们的因缘观,你认为众生的罪...

圣严法师:有钱是福报,无钱是智慧

有位居士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师父,现在我学佛已有两...

藐视净土临终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

【推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佛法教您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社会伦理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