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衍慈法师  2013/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正坐,翻开碗。(图五、图六)

首先将桌上的碗靠近桌子的外沿摆放,筷子横放在碗前。然后念《供养偈》,开始行堂。(图七、图八)

过堂(用斋) 期间,大家止语,以特定的手势对行堂人员表达自己的意思。

第一遍行堂时,只要用斋人员不拒绝,行堂人员就会把每种食物都在碗里装上一点。如果用斋人员不想要某种食物,或者觉得碗里的饭菜已足够,可将右手竖起,掌心向外,或用右手在碗上方做一个遮挡的动作,以示不需要。(图九)

过堂时端身正坐,脊背挺直,不要趴在桌上,不要低下头用嘴凑近桌上的碗,不得嚼食作声,双脚不要交叉或翘起。

开始用斋时,先把筷子和装着饭菜的碗先后移近自己,然后安详地拿起筷子,左手将饭碗平端在胸前。端饭碗时,拇指扣在碗口,其余四指平托碗底,丛林称之为“龙含珠”。“龙含珠”,还有一个深刻的含义,喻示着众生皆有宝珠一般的佛性。(图十)

右手持筷子夹起食物送入口中,动作要安详而寂静,丛林称之为“凤点头”。

第二遍行堂时,用斋人员如果需要添加食物,就把碗轻放到桌子边沿,注意不要超过桌子边沿外,以免行堂人员碰倒。

可用筷子在碗里比划一下,表示需要添加多少。(图十一)

应量受食,吃多少添加多少,不得浪费食物。不小心掉在桌上的饭菜,要捡起来吃掉,感恩惜福。

对于某种食物还想再添加一些,碗即不须收回(也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边轻点一下)。

对于某种食物只想要一点点,可用右手拇指和小指比一下,表示“少量”。(图十二)

对于稀饭和其它食物,需要比较稠的,就用筷子在碗里做一个竖插的动作;需要比较稀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上面平划一下。(图十三、图十四)

三遍行堂之后,巡开水,荡洗干净碗里剩余的食物一并喝下,不浪费每一粒粮食。

吃完饭之后,轻轻将碗叠起,整齐放在桌子外沿,将筷子放在碗右侧距离约一寸的桌面上,与桌沿垂直。(图十五、图十六)

当大家食毕,僧值师巡走一圈后,至佛前问讯,维那师举腔,大家齐诵《结斋偈》,然后念佛出斋堂。(图十七、图十八)

以上过堂仪轨展现着佛门的庄严、僧团的威仪。

二时过堂,食存五观。在饭食中须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防止妄念心生起,对饮食生起分别好恶。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饭食作为疗饥的药食。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为了维持生命,用功办道,借假修真,受人饮食供养。所以,僧人过堂吃饭的斋堂,也叫做五观堂。

古德云:随众过堂,好处有八。

(1)不懈怠故

就是不放逸,过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通是通知。第一通,是通知准备吃饭;第二通,众人穿袍搭衣,进入斋堂次序就座;第三通,静候大和尚。这样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2)供养省力

厨房及行堂(盛饭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过排好碗筷,盛饭菜,收拾统一整理快易。

(3)平等无我

大家吃同样的饭菜,无人我相大和尚小和尚都没有不同供养,体现出佛教的平等观。

(4)不偏众食

大家用膳平等,各样食物分配均衡,营养便会均匀,对身体亦有好处,又能改变不良的习气。

(5)甘苦同受

大家无有拒择、对任何饮食,如尝甘露,没有分别心,法喜无穷。

(6)存在念故

息诸妄缘,当观信施难消,为作药食而已,妄念一起,即起即空,是谓存在念。

(7)如法如理

唐代以后,寺院人渐多,尤其在传戒时,常过千人,若设过堂规则,便会很乱。有次序是人心安道隆,而体现出佛教的教育精神。

(8)起止威仪

佛弟子,凡事都超众,连吃饭都有学问,有规有矩,令见生欢喜及恭敬心。收就是现身说法。

以上八点是过堂吃饭的好处。又五观堂内,有一副对联,希望能够依文生义,明白道理,联日:“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宁静的真正意义

有个国王集中全国优秀画家,看谁能画出一幅最宁静的画...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问: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慧律法师答: 出家还是...

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义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

轻视傲慢出家师父就是招罪损福,不可不慎

我们不要轻慢出家师父,人家过去栽培多少善根福德才能...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

阿那律与跋提的出家缘记

三千年前的佛陀时代,释迦王族有二位王子,一位是摩诃...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

都说出家好,怎么个好法

佛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鸿鹄)能远飞。 白衣虽...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过堂

过堂,是上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有别于印...

罗汉鞋的鞋洞有什么含义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

何谓「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

拜佛为何要翻掌呢

首先礼佛三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时候,两手反掌,心里默...

【佛教词典】七趣

谓七种所往。即:地狱趣(梵 narakagati)、饿鬼趣(梵...

【佛教词典】觉悟知

(术语)佛智能了达诸法,故云觉悟智。金刚顶经一曰:...

为妇换鼻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美丽的人也有些地方缺憾,若...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

问: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听说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

昌臻法师《临终助念往生》

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

仰天而唾,唾还从己堕

佛法告诉我们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之因果真理。在言说中...

《华严经》中的十种善知识

我们学习佛法,经常会听到善知识这个词。对其含义,每...

动一个念头,也如发射一份电波出去

一念之力 我们的心念,决定言语看不惯某人时,就会常发...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今世相貌不好,但是修行可以补相

我们身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养自己的福慧、如...

贫穷的人有七种布施

贫穷布施难。然而,佛陀告诉我们不用财物也能布施。称...

注意足下 细微处见精神

日本的禅寺,往往都在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注...

【佛学漫画】禅宗小故事六则

心中有自己的成见,就听不见别人的真言。 两人对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