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身佛

2011/06/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及应化身佛。

法身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本来具有的,不需要修,只要你悟,悟即见自己本源自性清净的法身佛。

报身佛不容易成,需经三大阿僧祇劫,修种种的苦行难行,乃至无善而不成,无德而不就,功德圆满,方可成报身佛。释迦佛的报身,称为卢舍那佛,住在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报身,又是住在华藏世界,各各佛的报身,都是住在华藏世界。报身又分自受用报身及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无相,就是大菩萨也见不到;他受用报身,大菩萨可以见到,惟是所见的各有不同,十地菩萨见的,是无量大身,其它菩萨所见的,或是千丈卢舍那身。

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度之,是为应身佛。应身是以报身为本,所以应身佛又称为逆佛,所谓从本垂迹,就是这个意思。

应身佛有千百亿化身,如释迦佛有千百亿化身,阿弥陀佛亦有千百亿化身,化身佛住在凡圣同居土,暂时住的、方便的、不长久的。是故释迦佛十九岁出家,三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便离开这个世界,应度众生已度尽,说法已完,住世无益。

众生成佛时,三身佛一时成,无分先后彼此。

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上两句「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是指法身佛,法身佛无相,万佛一体,无有你我之分,亦无过去,现在,未来佛之分别,更无此土、他土、无量国土之佛的区别,万佛一体,犹如虚空般的清净,清净是一体的,不能说这一边的虚空清净,那一边的虚空不清净,是故法身佛无男无女、无此无彼、圣凡两亡、生佛俱泯,是谓不二法门。

「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是指报身佛。

法身清净,不染一尘,故亦名素法身,众生迷此,所以有生死,虽则六道轮回,其性不变,故又名佛性,因在迷不变,常随众生流转生死,故云「法身流转六道,处处皆闻。」有幸得闻佛法,着力熏修,剎那除卸迷情,得识本来,乃至大彻大悟,悟同诸佛,此时名信解,解法身之理,但解而矣,法身还未出现,必须悟后起修六度万行,以及一切功德,若有一德未圆,一功未满,法身亦不现前。

直待万行已圆,万德已满,惑垢尽除,无明业空,法身才全体出现,此时却又名报身佛,号卢舍那。

简略而言,悟后从性起修六度万行,庄严素法身,修至功德圆满,素法身成为万德庄严的报身,报身又化成千百亿化身,到十方世界,天上人间,转随意法 轮,教化有缘众,所以坛经云:「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原来是一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

五分法身香

在《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六祖首先开示:善知识,此事...

佛在哪里呢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

这样念佛能入如来法身果海

如来微妙色身,虽在极乐,离隔十万亿刹;如来清净法身...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

有几种的功德来依止这个法身

这个佛住,就是佛的心的意思。这个法身是佛的心所依止...

十方国土中进食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可思议

本品中舍利弗又打了一个妄想饭点到了,大家的午餐怎么...

极乐世界是报土还是化土

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土。对这个净土的类别的这种判别呀...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法相宗的概况

佛灭八、九百年间,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的请求,从兜率...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

佛教的「八吉祥」

相传世尊释迦牟尼佛降生之际,天人敬献「八吉祥」为供...

地藏菩萨的本生事迹

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几种记载: (1)...

【佛教词典】圆实

圆顿一实之意;乃称天台圆教之教理。一行圆融一切行,...

【佛教词典】六舟

(喻)六波罗蜜,因六波罗蜜如舟,能渡人到达涅槃快乐...

圣严法师《天下有五难》

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

祭祀天神求脱病苦

善罗尼宾是一个虔诚的异教徒,每次遇到困难,便去祭拜...

思惟世无常,珍惜好时光

无常吞噬着岁月,太习惯于拥有,就会忽视无常的存在。...

梦参老法师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日,我们纪念圣诞...

广钦老和尚100句行持语录

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

慧律法师《修行是享受,不是负担》

对这世间的天地万物,要先学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

清福难享,感到不安就是业障发现

咱们现在是末法时期,感这十善业道的众生要生,他都生...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四种摄受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

护持正法的功德

什么是护持正法? 世尊。如佛向者作如是言。我于不可...

随缘是要考虑现实,尽分是尽最大的努力

问: 师父慈悲!师父刚刚有说,就是修菩提心的时候,菩...

救释迦族人的摩诃男

佛陀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受到舍卫国琉璃王的侵灭...

粒米大如山

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妇,既没有儿女,也没有谋生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