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四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业蕴第四中表无表纳息第四之三

问颇有唯受三归成近事不。为有律仪缺减成近事不。若言有者。契经所说文句差别岂非无义。如说我某甲归佛法僧。愿尊忆持。我是近事我从今日乃至命终。护生归净。亦应说有律仪缺减勤策苾刍等。若无者。即前契经文句差别宁非无义。何故安立一分少分多分满分近事耶。健驮罗国诸论师言。唯受三归及律仪缺减悉成近事。问若唯受三归成近事者。契经文句宁非无义。经说近事受律仪时。于戒师前作如是说。我某甲归佛法僧。愿尊忆持我是近事。我从今者乃至命终。于其中间护生归净。答彼由此表但得三归。名为近事而未得律仪。后说学处方得律仪。然彼文句非为无义。由后自誓令前三归得坚牢故。若不护生归非净故。问若缺减律仪成近事者。便为善顺一分等言。所以者何。若受一名一分。受二名少分。受三受四名多分。具受五名满分故。云何不有律仪缺减勤策苾刍等耶。答佛观所化机宜不同。授与律仪亦不一种。如诸近事不乐舍家为摄引故。佛随其意于五学处多少受得。故彼律仪有缺减受。苾刍勤策意乐舍家。为安立故制具律仪。具受乃得故彼律仪无缺减受。以是世尊内眷属故。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无有唯受三归及缺减律仪名为近事。问若尔契经宁非无义。如说我某甲归佛法僧。乃至广说。答彼由此表既得三归。亦得律仪故成近事。问此唯自誓离于杀生。云何由此具得五种。答由此自誓离杀为依。五种律仪亦俱时得。五学处中彼为胜故。以受戒者为不损生。于损生中杀为上首。故以离杀为五所依。又护生言非唯离杀。谓不损恼一切有情。彼自誓言我从今者乃至命尽。于诸有情不害其命。不盗其物。不侵其妻。不行虚诳。为护前四。亦不饮酒。故护生言非唯离杀。然有别诵言舍生者。此言意说舍杀生等。略去杀等但说舍生。又舍生言显于生类。舍损恼事即五律仪。皆为遮防损生事故。由此自誓方得律仪。故彼契经非为无义。问若唯自誓便得律仪。何故复说五种学处。答虽由自誓已得律仪。而未了知彼差别相。欲令知故说五学处。故彼所说皆非无义。问若尔何故说有一分等邬波索迦耶。答此说持位非说受位。谓于五中持一不持四名一分。持二不持三名少分。持三持四名多分。具持五名满分。尊者僧伽筏苏分同前二师说。彼说无有唯受三归便成近事。然有缺减五种律仪亦成近事。谓彼将受近事戒时。先与戒师共详审议。如是学处我能受持。如是学处我不能受。既详议已归佛法僧。自誓要期得尔所戒随先详议能受少多。今得律仪其数亦尔。由此故说近事律仪名详议戒。非勤策等戒得有此名。如是说者。无但三归即成近事。亦无缺减近事律仪。成近事者如无缺减。勤策等律仪名勤策等彼亦如是。

问诸有但受近事律仪。不受三归得律仪不。有说不得。以受三归与此律仪。为门为依为加行故。有说不定谓若不知先受三归后方受戒。信戒师故便受律仪。彼得律仪戒师得罪若彼解了先受三归。后受律仪是正仪式。但憍慢故不受三归。作如是言且应受戒。何用归信佛法僧。为彼慢缠心虽受不得。问若先不受近事律仪。便受勤策律仪。得勤策律仪不。有说不得。以近事律仪与此律仪为门为依为加行故。有说不定。若不了知先受近事律仪。后方受勤策律仪。信戒师故受此律仪。彼得律仪戒师得罪。若彼解了先受近事律仪。后受勤策律仪是正仪式。但憍慢故不欲受学近事律仪。作如是言何用受此近事劣戒。彼慢缠心虽受不得。如说不受近事律仪。而受勤策律仪。如是不受勤策律仪。而受苾刍律仪。广说亦尔。问诸近事受勤策律仪。及勤策受苾刍律仪。彼为舍前律仪得后律仪不。若舍前得后者。何故施设论说前后律仪彼俱成就。又若舍者。后舍勤策为近事时。及舍苾刍为勤策时。更来受戒。云何得彼近事勤策二律仪耶。若不舍者。彼既成就二种律仪。或复三种。何故得名唯依后戒。又亲教师彼既有二。何故佛说后是前非。答受后律仪不舍前戒。谓近事受勤策律仪不舍近事五。更得勤策十。尔时成就十五律仪。若勤策受苾刍律仪。不舍前十五更得苾刍过二百五十。尔时成就过二百六十五律仪。有余师说。若近事受勤策律仪。不舍近事五更得勤策五。尔时成就十种律仪。若勤策受苾刍律仪。不舍前十更得苾刍过二百四十。尔时成就过二百五十律仪。问彼既成就二种律仪或复三种。何故得名唯依后戒。答就胜立名不应为难。如得胜位舍本劣名。问彼亲教师既有二种。何故佛说后是前非。答以胜律仪依后师得。不依前故。如不依彼律仪得名。彼师亦尔。复有说者。舍前律仪。问若尔何故施设论说前后律仪彼俱成就。答彼论意说。由前律仪资后令胜。前戒势力今时犹转故说成就。而先律仪实不成就。问后舍苾刍为勤策时。及舍勤策为近事时。复云何得彼二戒耶。答即由语表自誓我今还为勤策或近事故。得二律仪非成旧戒。如是说者不舍前戒而得后戒彼后所受非前所受相违法故。又前后戒因。缘各别。不应相合成十数等。

问若童子时受近事戒。至少年位。方娉妻室。彼于此妻先得戒不。若先得者今应犯戒。若先不得则此律仪应从少分有情处得。答应言先得。问若尔今应犯戒。答得由别分非总相续。先所受得离欲邪行。非非梵行今如何犯。习近自妻非邪行故。谓一相续别分有多。所遮所行别故无犯问若童子位得不作律仪。至少年时方娉妻室。彼于此妻先得律仪不。若先得者今应犯律仪。然不作律仪得必无犯。若先不得则此律仪。应从少分有情处得。答应言先得广说如前。问近事律仪依何处有。答依欲界有非色无色界。依人趣有非余趣。依三洲有除北洲。问若此律仪唯依人趣。契经所说当云何通。如契经说。时天帝释来诣佛所。作如是言。愿佛忆持。我是近事我从今者乃至命终。于其中间护生归净。答彼自显示是信等流。非受律仪不应为难。

如契经说。近住律仪具足八支。何等为八。谓离害生命。离不与取。离非梵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诸放逸处离歌舞倡伎。离涂饰香鬘离高广床离非时食。问此有九支何以言八。答二合为一故说八支。谓离涂饰香鬘与离歌舞倡伎。同于庄严处转故合立一支。问云何名近住。云何近住支。答离非时食名为近住。离害生等名近住支。问此近住支应唯有七。答离非时食名为近住。亦近住支故不唯七。如正见名道亦道支。余名道支非道。择法名觉亦觉支。余名觉支非觉。三摩地名静虑亦静虑支。余名静虑支非静虑。如是离非时食名近住亦近住支。余名近住支非近住。故说近住具足八支。尊者妙音众世说曰。应言近住或全无支。或一二三乃至或七。非要具八方名近住。如是说者。非全无支乃至或七。得名近住。名近住者要具八支。

问近住律仪云何而得。答从他教得。谓随师教自发诚言恭敬受得。问受律仪者或先自发言。或与师俱说得律仪不答不得要随师语。如师语而说方受得故。问近住律仪从谁应受。答从七众受皆得非余。所以者何。若无尽寿戒者。则不堪任为戒师故。问着何服饰受此律仪答常所受用衣服严具着之。皆得受此律仪。若为暂时庄严身者。必须弃舍方受此戒。床座等具准此应知。问齐何时受。答齐一昼夜不增不减。谓清旦时从师受得。至明清旦律仪便舍。问若有顿受半月一月。或复多时得律仪不。答应言不得。所以者何。一昼夜时分限定故光闇往来易了知故。一斋食时非时定故非一昼夜。近住律仪可使顿经二昼夜受。况多昼夜可顿受得。如近事等尽寿律仪不可顿受。二众同分。况多同分可顿受得昼夜律仪。理亦应尔。律仪分齐唯有二故。问受昼非夜。受夜非昼。得此戒不。有说不得。所以者何。佛说此为昼夜戒故。问若尔者。尊者迦多衍那所说因缘当云何通。如说时彼尊者告屠儿言。汝等皆应离此恶业。勿于来世受大苦果。屠儿答言。我以此业而自存活如何能离。尊者告言。汝等所作屠羊等业何时分造。屠儿答言。唯于昼分。尊者告曰。汝等可于夜分受持近住八戒。诸屠儿辈欢喜奉行。命终皆生旷野鬼趣。每于昼日有黑驳狗欻然而现噉食其肉。唯余骸骨俄顷肉生平复如旧。还被食噉受诸苦恼如地狱趣。每至夜分五欲自娱。游戏受乐犹如天趣。尊者复诣诸欲邪行淫女等处告言。汝等应离此业。勿于来世受大苦果。彼人答言。我等久习如是事业非卒能离。尊者告言。汝等所作邪秽事业在何时分。彼人答言。唯于夜分。尊者告曰。汝等可于昼分受持近住八戒。诸邪行者欢喜奉行。命终皆生旷野鬼趣。每于夜分有百足虫欻尔而生唼食其肉。唯余骸骨俄顷肉生平复如旧。还被唼食受诸苦恼如地狱趣。每至昼分五欲自娱。游戏受乐犹如天趣。如是所说当云何通。答彼妙行摄非是律仪。受妙行果。非律仪果。是以无过。有余师言。是彼尊者神力化作非是真实。令俱胝耳厌世间故。化为彼事故不须通有说亦得。谓有要期。月八日等恒受斋戒有缘碍故得如是受。评曰。前说为善昼夜戒故。问若至午后受此戒者亦得戒不。答应言不得。除先要期。月八日等恒受斋戒。彼有余缘午前不忆。食已方忆深生悔愧。即请戒师如法受者亦得此戒。

问扇搋半择迦无形二形。受近住律仪得律仪不。答应言不得。所以者何。彼所依身志性羸劣非律仪器。亦不能为不律仪器。如醎卤田嘉苗秽草俱不生长。然应授彼近住律仪。令生妙行当受胜果。或扇搋等国王委任。令知要务苦楚多人。若受律仪毒心暂息。饶益多人故亦应为受。然实不得近住律仪。

如是所说近住律仪。或有根本业道净而近分不净。如自在者受此律仪。有彼厨人欲害生命拟充所食。彼便告曰。我今受戒不得杀生。留待明朝杀充所食。复有捕获怨敌将来请欲加害。彼便告曰。我今受律仪不得杀害。留待明旦依法刑戮。如是名为根本业道净而近分不净。世尊说彼所受律仪。虽是胜业而不获大果。或有根本业道净近分亦净。而恶寻思之所损害。谓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世尊说彼所受律仪。虽是胜业而不获大果。或有根本业道净近分亦净非恶寻思之所损害。而不摄受正念。谓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世尊。说彼所受律仪。虽是胜业而不获大果。或有根本业道净近分亦净。非恶寻思之所损害。摄受正念而不回向解脱。谓求生天欲乐等故受持禁戒。世尊说彼所受律仪。虽是胜业而不获大果。若有根本业道净近分亦净。非恶寻思之所损害。摄受正念回向解脱。世尊说彼所受律仪。是殊胜业能获大果。世尊依后所受律仪。告毗舍佉鹿子母曰。若有成就此八近住律仪。十六大国所有珍宝。欲比其价十六分中不能及一。如是百分千分皆千分。数分算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十六大国者。谓泱伽国。摩揭陀国。迦尸国。憍萨罗国。佛栗氏国。末罗国。奔哒罗国。苏噏摩国。頞湿缚迦国。頞饭底国。叶筏那国。剑跋阇国。俱卢国。般遮罗国。筏蹉国。戍洛西那国。此十六国丰诸珍宝故偏说之。诸珍宝者。谓末尼真珠。吠琉璃宝。螺贝璧玉珊瑚金银。摸婆洛揭拉婆宝。頞湿摩揭婆宝。赤珠右旋宝等。又佛依后所说律仪。诃天帝释所说赞颂。如天帝释闻佛所说近住律仪功德殊胜。便以伽他而赞叹曰。

 六斋神变月  受持八戒斋
 彼功德殊胜  则为与我等

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此天帝释所说伽他违于道理。若阿罗汉可作是说。所以者何。此天帝释贪瞋痴等。未能永离。未得解脱。生老病死愁忧悲苦缠缚身心。如何可言受持此戒所获功德与我等耶。诸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自利已满尽诸有结。心善解脱不受后有。彼可说言受持此戒所获功德。则与我等。天帝功德唯感天帝。受持八戒证三菩提。故不应言但与其等。

问谁应受此近住律仪。有作是说。唯圣者非异生。唯是近事非非近事。唯有为暂时舍尽寿。然有为尽寿舍尽寿。为尽寿舍暂时。谁有为暂时受尽寿。然有为尽寿受暂时。如是说者。亦圣者亦异生。亦近事亦非近事。然薄伽梵。为毗舍佉鹿子母说。及天帝释所说伽他唯依圣者。

问近住律仪依何处有。答唯依欲界有非色无色界。依人趣有非余趣。依三洲有除北洲。问若此律仪唯依人趣。契经所说当云何通。如契经说。有海居龙从大海出于六斋日受八戒斋。放舍身心寂然而住。徐发吟韵作如是言。今于世间无所恼害答彼得妙行不得律仪。自庆暂时离诸恶行。彼自忆念昔在人中。受八戒斋不能清净。有毁犯故堕龙趣中。作是思惟我本人趣。若能清净持八戒斋。今应生天受诸快乐。何期毁犯堕斯恶趣。厌恶行故数从海出受八戒斋吟韵自庆。然实彼龙唯得妙行不得律仪。问何故此律仪名为近住。答近阿罗汉住故名近住。以受此律仪随学彼故。有说。此近尽寿戒住故名近住。有说。此戒近时而住故名近住。如是律仪。或名长养。长养薄少善根有情令其善根渐增多故。有说长养在家善根令近出家善根住故。问如是所说八支律仪。几是尸罗支。几是不放逸支几是远离支。答五是尸罗支。谓离害生命。乃至离饮酒。一是不放逸支。谓离非时食。余二是远离支。又前四是尸罗支。离性罪故。第五是不放逸支。虽受尸罗。若饮诸酒心便放逸不能护故。后三是远离支。以能随顺厌离心故。厌离能证律仪果故。由此近住具有八支。而于五增三。于十减一。合二为一故。开一为二故。

业蕴第四中自业纳息第五之一

云何自业。自业是何义。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佛告摩纳婆。世间有情皆由自业。皆是业分。皆从业生业为所依。业能分判诸有情类。彼彼处所高下胜劣。契经虽作是说。而未广辩自业之义。契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不说者今应说之。故作斯论。尊者世友说曰。世间有情皆由自业者。谓自作业还自受异熟。皆是业分者。谓如所作业受如是异熟。皆从业生者。谓业为生因取异熟果。生于彼彼所应生处。业为所依者。谓业为依因受彼彼有具。业能分判诸有情类。彼彼处所高下胜劣者。谓如前说。彼彼生处由业分判高下胜劣。

云何自业。答若业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已生正受。若业已得今有异熟者。此句显示顺中有受业。及业异熟已生正受者。此句显示顺生有受业。如顺中有受。顺生有受。应知顺起受异熟。顺生受异熟。顺起受果。顺生受果。顺细果。顺麁果业亦尔。问为由因故名自业。为由果故名自业耶。若由因故名自业者。后句所说当云何通。后句说言及业异熟已生正受。若由果故名自业者。前句所说当云何通。谓业已得今有异熟。有作是说。但由因故名为自业。由前句故。有作是说。但由果故名为自业由后句故。如是说者。但由因故名为自业。问若尔何故复说及业异熟已生正受。答于住果位。彼因方得自业之名。是故尊者妙音说曰。若爱非爱果已起现前。彼业尔时名为自业。非未造业及造业时。有能现前受异熟果。要业灭已果方起故。

自业是何义。答是得自果。自等流自异熟义。此中有说。自果者士用果。自等流者等流果。自异熟者异熟果。有说。诸句皆显异熟果。此中说感异熟业名自业故。有处等流以异熟声说。如说何等名受异熟。答言爱是。有处异熟以等流声说。如此中说。复次此业所招异熟于自相续现。熟非余故名自业问为此造业即此受果。为异造业异受果耶。答有缘故说此造此受。有缘故说异造异受。有缘故说无造无受。有缘故说此造此受者。谓蕴处界展转相续刹那虽异可说一故。有缘故说异造异受者。谓人趣造业余趣受果。余趣造业亦尔。有缘故说无造无受者。谓一切法无我。无有情无命者。无养育者。无补特伽罗。空无内士夫。离作者受者。唯有生灭诸行聚故。于自相续。养随养。育随育。护随护。转随转。益随益。故名自业。问善业异熟可于自相续能为养等。不善业异熟于自相续但为损害。如那落迦十三勐焰缠烧其身。彼宁有。养等耶。答养等有二种。一令增长。二令不断。善业异熟于自相续由二事故说名养等。恶业异熟于自相续但令不断说名养等。非令增长故无有过。

若业是自业此业当言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答此业当言过去。问何故此业不当言未来。答非先受果后造因故。问何故此业不当言现在。答异熟因果不俱时故若业是自业此业成就耶。答应作四句。有业是自业此业不成就。谓业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已生正受。此业已失如无间业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果正现前。此业已失由舍所依众同分故。若律仪业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此有四种。谓顺现法受。顺次生受。顺后次受。顺不定受。果正现前此业已失。由四缘故。或五缘故。谓舍所学二形生。断善根舍众同分。或明相出若不律仪业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此有四种。谓顺现法受等如前说。果正现前此业已失。由四缘故。谓受律仪得静虑。二形生舍众同分。若非律仪非不律仪。诸余身语妙行恶行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此有四种。谓顺现法受等如前说。果正现前此业已失。由三缘故。谓意乐息。舍加行限势过。若欲界系善不善思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此有四种。谓顺现法受等如前说。果正现前此业已失。谓若善者由断善根。或由舍众同分等故。若不善者。由离染故。若恶作忧根俱生。善思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此有四种。谓顺现法受等如前说。果正现前此业已失。由断善根故。或已离染故。若初静虑顺退分。顺胜进分。顺决择分等业。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此有四种。谓顺现法受等如前说。果正现前此业已失。由已离染故。或易界地等故。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顺退分等业广说应知。有业成就此业非自业。谓业非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非已生正受。此业不失。如无间业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果未现前此业不失。由未舍所依众同分故。若律仪业。若不律仪业。若非律仪非不律仪。诸余身语妙行恶行。若欲界系善不善思。若恶作忧根俱生善思。已现在前已牵异熟。皆有四种。谓顺现法受等如前说。果未现前此业不失。由无前所说诸失缘故。若初静虑顺退分。顺住分。顺胜进分。顺决择分等业。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此有四种。谓顺现法受等如前说。果未现前此业不失。由未全离染不易界地等故。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顺退分等业广说应知。有业是自业此业亦成就。谓业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已生正受。此业不失。如律仪业。若不律仪业。若非律仪非不律仪。诸余身语妙行恶行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此有二种。谓顺现法受。顺不定受。果正现前。此业不失。由无前所说诸失缘故。若欲界系善不善思。若恶作忧根俱生善思。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此有四种。谓顺现法受等如前说。果正现前此业不失。由无前所说诸失缘故。若诸静虑。无色顺退分。顺住分。顺胜进分。顺决择分等业。已现在前已牵异熟此有四种。谓顺现法受等如前说。果正现前此业不失。由无前所说诸失缘故。有业非自业此业亦不成就。谓业非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非已生正受此业已失。如无间业余众同分中。已消已受。已作所作。已与果已。无能异熟已熟。若律仪业若不律仪业。若非律仪非不律仪。诸余身语妙行恶行。若欲界系善不善思。若恶作忧根俱生善思。若诸静虑。无色顺退分。顺住分。顺胜进分。顺决择分等业。余众同分中。已消已受。已作所作。已与果已。无能异熟已熟。此业已失。由有前说诸失缘故。非亦有四句。翻是应知。谓前第二句作此第一句前第一句作此第二句。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广说如前。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四

 

上篇: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下篇:阿毗昙毗婆沙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一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

杂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卷第一 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

阿毗昙八犍度论

阿毗昙八犍度论序 释道安撰 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众...

阿毗昙甘露味论

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 尊者瞿沙造 曹魏代译失三藏名 布...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佛说阿耨风经

佛说阿耨风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不增不减经

佛说不增不减经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引 徐吕取韵切忌道着 归德法云洒...

莲修必读

莲修必读自序 佛法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凡诗歌偈...

央掘魔罗经

央掘魔罗经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六趣轮回经

六趣轮回经 马鸣菩萨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宋耆山沙门遵式述 维安养宝刹大...

悭财者世世贫穷,悭法者世世愚痴

这个悭就是耽,是爱的意思。不过耽比爱的势力更强大,...

猎人改业

罗阅只国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很多,风...

要随缘不要随习气

学佛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什么? 不是阿弥陀佛,就是随...

做财富真正的主人

这是一个以商业为主流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财富...

救济贫困能得到五种福报

在我们这个世界,养生资源缺乏,故此众生为养活色身而...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为什么有些学佛人越学越不顺

问: 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学佛,有的人越学越不顺心,有...

为什么一切法没有真实相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

【佛学漫画】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的故事...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

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

印光大师传戒烟妙方

好甘草(半斤) 川贝母(四两) 杜仲(四两) 用六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