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信心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  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  无欠无余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  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
 止更弥动  唯滞两边  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  两处失功  遣有没有
 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  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  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
 随照失宗  须臾返照  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  皆由妄见  不用求真
 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  慎勿追寻
 才有是非  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
 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  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
 齐含万像  不见精麁  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  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
 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  心入邪路
 放之自然  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
 逍遥绝恼  系念乖真  沉惛不好
 不好劳神  何用疎亲  欲趣一乘
 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  还同正觉
 智者无为  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
 妄自爱着  将心用心  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  悟无好恶  一切二边
 妄自斟酌  梦幻空华  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  一时放却  眼若不眠
 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  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  兀尔忘缘  万法齐观
 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  不可方比
 止动无动  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
 一何有尔  究竟穷极  不存轨则
 启心平等  所作俱息  狐疑尽净
 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  无可记忆
 虚明自然  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
 识情难测  真如法界  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  唯言不二  不二皆同
 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  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一念万年万年一念)  无在不在
 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  妄绝境界
 极大同小  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
 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  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
 何虑不毕  信心不二  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  非去来今


上篇:少室六门

下篇:最上乘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禅门锻炼说

禅门锻炼说 江西南康云居山真如禅寺晦山戒显著 坚誓忍...

止观大意

止观大意 唐天台沙门释湛然述   因员外李华欲知止观...

【注音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禅源诸诠集都序

重刻禅源诠序 道不能自鸣。假人而鸣。鸣虽不同。道则...

金光明最胜忏仪

金光明最胜忏仪 宋传天台教观四明沙门知礼集 一切恭敬...

净土生无生论

净土生无生论 幽溪沙门传灯撰 稽首能仁圆满智,无量寿...

华严策林

华严策林 右唐贤首国师述 夫华严宗旨。其义不一。究其...

莲宗必读

莲宗必读总序 净土法门者。乃诸佛究竟之法也。故弥陀...

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传 此忏者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

譬喻王经

大集譬喻王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复次说此法时...

【注音版】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阿遬达经

佛说阿遬达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佛在...

国清百录

国清百录序 隋沙门灌顶撰 先师以陈太建七年岁次乙未。...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序 终南山释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自爱经

佛说自爱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意经

佛说意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婆...

面对死亡而改变人生的观念

因为身语行为受心支配,由内心执著不同,将导致行为倾...

女众进入寺院应遵守的礼仪

我们每次过堂都做一点学习,今天学习关于女众入寺的内...

一牛断三命

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问: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大安法师答: 你这...

佛陀开示四种恶语

佛陀在教化弟子时,经常向弟子们讲说各种恶行与善行,...

你只能求尽心尽力,不能求它的结果

菩萨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谓的菩萨戒体,总而言之有...

圣严法师:随时要有面对无常的心里准备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

信佛都还要还债,不要退善心

我们修道建立信心之后,学佛有种种困扰,使你丧失信心...

无你无我

有僧人问京兆兴善寺的惟宽禅师:道在什么地方? 惟宽...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