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慧律法师  2011/05/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一要有长远心: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刚进入普觉佛学社的学长,大一刚进来,就发心说要出家,大二交到女朋友,后来就结婚了!现在,住在美国。这就是没有长远心,而且乱发愿。随便发愿的人,学佛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第二要有慈悲心:要时常宽恕别人,扩大自己的胸量,不要看别人的缺点,你要活得快快乐乐,就要学习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多看众生的优点,以慈悲柔软的心来面对你周遭的人、事、物,这样,就能活得比较自在解脱。

第三要发菩提心: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皆因菩提心才得以成佛,我们要“学佛”,当然就要发菩提心。

这三者当中都有一个“心”字,修行人就是善用心的人,因为“即心即佛”,佛法讲的不外乎“心”的问题。所以,如果只是外表上在拜佛、念佛,而不懂得去除内心里的贪、嗔、痴,那么只是在跟佛结缘而已。真正的佛法并不在于形式或仪式,而是要观照内在,抓出心中的烦恼贼。兵法讲“攻心为上”,运用于佛法当中也是一样的,心才是你生命真正的主人,只有深入我们的心灵世界,才能掌握修行的根本。

但讲究心法并不代表就放弃因果,因为因果与空性是不二的。因果就是空性在事相上的显现,而一切的因缘果报当下就是空性。事相就是因果,心性就是无生。因、缘、果宛然如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破坏事相,颠倒因果。修行人即因果而超越因果,越了解佛法的人,就越了解因果,而彻见因缘法的人,那就有消息了。所以,唯有见性的人,才能不昧因果。如此,就达到了理事圆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亲近善士 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

莫把「小资情调」当佛法

我的一个朋友学佛有一段时间了。她很热心,到各种公益...

调伏心念如牧牛

过去佛在舍卫国游化时,有一年夏安居,波斯匿王发心要...

染布的譬喻

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

以貌取人

佛陀居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比丘名叫拔提...

慧律法师:佛教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

简单来说:佛教就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是彻底觉悟,而...

把心安住在向往美好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

心中要有阳光

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问: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诵经一定...

觉得环境不好,为何不把你的心换一换呢

九种无为法:九无为说,穷生死蕴,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

高雄文殊讲堂清规

1、真观照。保持秒秒安祥。一日明心见性。灵光普荫人...

【佛教词典】菩提五种分别

【菩提五种分别】 p1128 显扬七卷十七页云:菩提五种分...

【佛教词典】戒禁取

【戒禁取】 四取之一,即执著非正因、非正道为正因、正...

空掉内心的观念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牛奶;当...

星云大师《小草精神》

小草,不能轻视! 你看!墙头上、峭壁间,一根小草从...

六根互用的例子

这以下引出六个现实的例子来作证明。我们看下一段,举...

慧广法师:生命的意义

一、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 十年、二十年五...

【佛学漫画】禅宗三祖僧璨大师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

给自己留些余地

《韩非子说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桓赫的雕...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

1、依止佛陀经典参考相应祖师论著。 2、不宣扬神通感...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放生与救济贫苦患难者哪个重要

原文: 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