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大安法师  2013/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净土圣贤录》中记载他们都得以往生。既然法门无量,殊途同归,那修其他法门也回向净土,不也照样往生极乐吗?恳请法师开示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大安法师答:净土一法是普门法,就是平等普遍地摄受九法界种种不同根机的众生,也是所有大小乘宗派的最终归宿。《净土圣贤录》中记载的宗门教下的那些善知识,他修自己本宗的法门,最后以所修行的功德回向求往生,也是可以往生的,这个《无量寿经》也谈到,这些修行大乘法门的只要一念净心回向都能往生。但是善导大师到印光大师,强调专修,亦有其意味深长的道理。专修把握性大,杂修把握性小。专修就跟阿弥陀佛建立起很亲切的因缘关系,当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知道我们,我们顶礼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了解我们。我们每天心里都是想着西方,想着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在阿赖耶识内熏习那个与西方直接关联的种子。

临命终时,这个种子的力量是很大的,如离弦之箭,引导神识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一百个人专修一百个人往生,一万个人专修一万个人往生。如果是杂修,修其他的法门,跟弥陀的愿力就比较疏远,所熏习的种子跟净土法门也比较疏远,所以呢,一百个人里面一两个人往生,一千个人里面三五个人往生。这是善导大师的慈示。我们一定要信受祖师的教诲,佛的教诲。

《随愿往生经》中普广菩萨问佛:十方悉有净土,世尊何故偏赞西方弥陀净土,专念往生?佛告普广:阎浮提众生,心多浊乱,为此偏赞西方一佛净土,使诸众生专心一境,即易得往生。若总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宽,则心散漫,三昧难成,故不得往生。是故于十方无量的刹土,专门拈出西方净土令我们栖心归宿。文殊师利菩萨以根本智修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就是面向西方,念阿弥陀佛。

由念佛的因缘,成就般若波罗蜜,成就无量的陀罗尼,成就无量的智慧辩才。以文殊的根本智,修念佛的一行三昧。宗门教下诸祖师也潜修净土,回向往生。如果你能够一门心思专修的话,这种亲缘关系更亲切,更熟悉,在这个时代更要强调专修增上往生的把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把厌离心彻底地提出来

原来我在佛学院讲净土课的时候,比较年轻的学生说,哎...

历代净土圣贤传二(白话)

往生比丘 清朝性修法师,不清楚他是哪里人。顺治年间,...

修行不在于找「境界」

修行学佛,重要的不在于找「境界」,最主要的应是「自...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开

大家学佛,不可以将生活跟修行分两部分,其实不是的。...

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愿

本人屡屡提出。说佛法犹如旃檀,片片皆香。举起一片之...

念佛超度先亡,俱生西方

念佛法门,如如意宝珠,能随人意,雨一切宝。但能恳切...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

在家居士的感情生活如何处理

《维摩诘所说经》的〈佛道品〉中,记载普现色身菩萨与...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静坐念佛如何对治昏沉

问: 末学是去年刚知道的念佛法门,平时比较喜欢静坐念...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

修净土法门不要自卑

有些人总觉得修念佛法门,似乎有点低人一等。你看人家...

【佛教词典】性相学

性是诸法的自性、本体;相是形相、义理。俱舍与成实宗...

【佛教词典】业网

(譬喻)善恶之业因罗人而使沉没于生死,故譬之于网。...

就算有神通也要求生极乐世界

摩诃目犍连属于神通第一,在佛的弟子当中他示现的神通...

佛学常见辞汇(七画)

【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

如何消除对寺院的不敬之心

问: 不敬来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两次去九华山时,...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

印光大师《因果》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到三宝在加持自己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

自己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当年,一男子落水,呼救,拿破仑闻声过去,见男子正在...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看别人有一点...

圣严法师《别再执著了》

能够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问: 《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

学佛后有病还要不要看

一些学佛的人听到别人有病就会劝人专心念佛,不要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