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论你观佛的形象,还是念佛的名号,都是在作佛

大安法师  2025/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论你观佛的形象,还是念佛的名号,都是在作佛

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

答: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胜观非凡夫心力所及,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

好,请看这一段。这个前面对正面开示净业行人执持名号,来建立净土修行的行门的愿文,包括他经文的意思,都作了介绍。那么下面有十二个问答,就是对这段经文所产生的疑问。这个净土一法是建立在佛的果觉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凡夫一听闻,就马上会产生种种的疑问。历代的祖师大德就在破除我们的疑惑方面作大量的工作。前面这个蕅益大师特别强调,专主称名,不需要去观想,也不需要去参究。那么这个对通途修法的行人,他就觉得这非常突兀,所以他就由这个判言,建立了种种的疑问。那么这个第一个破疑呢,就是对不必观想这个判言的疑问。这个疑问他是用经典来加以建立,这个问得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

这个问话的人说:《观无量寿佛经》他的前十三观专门是谈观想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那是佛都说要观前十三观,那你为什么在这里还说不需要作观想呢?

好,那么这个问题提出之后怎么回答呢?蕅益大师也就是因他的问来巧妙地,而且非常明确地指出,这个不劳观想的这个判言、这个义理,正是出在《观无量寿佛经》。在《观经》里面,先从日观、地观、树观、宝阁观……一直观,最后再观阿弥陀佛的这种报身像,第八观,观报身像,那报身像是六十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由旬。那个我们天天唱的那个“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就是指阿弥陀佛的报身像。那个白毫的长度,都有五座须弥山那样的长。这个青绀色的眼目,都像四个大海水那么辽阔。

那么这个观想,不是凡夫这种粗糙的狭劣的力量所能观得成的。所以就在第十三观,就特别为末法的这种狭劣的凡夫开了劣像之观,就是佛的劣应身像。所以这个经典当中讲,无量寿佛的报身,身量无边,不是凡夫心力所及。那么阿弥陀佛还有宿世的慈悲愿力,令我们有想佛的人,也能成就观像念佛。怎么样观呢?就观阿弥陀佛的丈六八尺身。那如果是观八尺身,大概跟我们众生的身量就相差不远了,那么这个也都是要真金色,这是开出了一个方便的观想。那么这样的,还是对根机比较利,心性比较稳定的人,才能观得出丈六八尺。对业障重的人还是观不出来,那怎么办?

那就是在《观经》里面,特别就在第十六观,第十六观就是下品下生章了,就开显称念弥陀名号这一门。这个下品往生章说,这样的愚痴的众生,造恶的众生,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遇到往生善知识开导,劝令他念佛解决地狱之难。所以他就至心称念,令声不断,具足十念,就转地狱的境界为净土的境界,带业往生。

好,那么这样的一个经文,正是契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这部《阿弥陀经》也就是由于末法众生业障深重故,这样的众生多,根机利业障轻的少,所以特别专门这个拈出第十六观称名往生一行。那为什么专主第十六观称名之行呢?这里面无论是观佛的这个报身,还是观劣应身,还是念弥陀名号,他有一个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什么原理呢?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无论你观佛的形象,还是念佛的名号,都是在作佛。心作心是。

那既然这样,虽然我们修行人的根机有利钝,但是我们业障重的人,观阿弥陀佛的丈六八尺的劣应身,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也跟能观殊胜的报身那样的心态,那种原理都是一样的,也是心作心是。因为阿弥陀佛他神通无异,他有宿世的愿力,最终都要通过他的名号,他的身相光明,引发我们的自心的性德的。所以既然我观劣应身是心作心是,那么就可以放下前面谈的第八观的报身观,就不劳观胜应身。

既然称这个名号也是心作心是,也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我们的性德,而且下手最易,也就不需要去观想劣应身。所以应末法众生的根机故,《阿弥陀经》就是专门开显出不劳观想,单持名号,这么一个方便之门。这是第一个疑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净土三资粮

(第一讲) 好,各位莲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弥陀佛。 今...

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我们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强调的是禅定心;刚开始念佛,...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

人生经验的痛苦能否激发往生力量

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会往生的。你说,欸,我虽然...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为家人烧菜放料酒,会破了酒戒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并不喝酒,也不食...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这是拨正一种观点,...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佛教词典】菩萨受斋经

全一卷。西晋聂道真译。又称菩萨受斋戒经、受斋经。收...

【佛教词典】藕益

名智旭,号西有。父持白衣大悲咒,梦大士送子而生师。...

星云大师《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讲的是题目是从入世的...

了幻法师:婚姻源自爱欲心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

自己所跟的师父是邪见之师该怎么处理

问: 请问师父,我之前跟一位法师学法,后来发现这位...

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

愿罪业悉消灭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

1、依止佛陀经典参考相应祖师论著。 2、不宣扬神通感...

【佛学漫画】佛教四大天王

本篇创作思想皆参考于佛经原典,虽然看似神话气息较浓...

六根与六尘

过去,佛陀与众多比丘住在庵罗林的精舍时,某日,许多...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

佛为长者说四种施

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

巨人与蚂蚁

从前,在澜沧江边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寨子。...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