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净慧法师  2015/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佛说,善知识有二种:一是善知识,二是大善知识。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一能心性柔和、戒行精专。即无恶言、多善语,心里怀柔,性情平和;办事无恶作、多善行,戒法一体为精,戒行同一为专;一切言语造作,如法慈行,符合律仪。

二能心无贪妒、物无爱恋。即于名无贪著,于闻无妒嫉,于利无爱取,于人无恋求;是一切恩怨情仇、名利财物,身都不贪著,心也无染著。

三能心行平等、意无憎爱。即于顺逆心无分别,行平等慈;顺缘无爱,逆缘无憎。知众生相由业转,见众生性一体同悲;觉诸法中空无性我。为弘法利生,什么财物都可以舍去,又没有大、小、高、低之分,都一样对待;顺缘人请法不多说,逆缘人请法也不少说。

四能有大方便、自度度人。即依佛善法,依大善缘;证悟自度,方便度人;观人施教,讲法无碍;闻生欢喜,行得满足。

五能量根施道、具大总持。即观察根基,施教法门;把握全局,注重环节。如根器是个碗,给一碗水的量;若是个盆,给一大缸水,倒进去不都溢出来了吗?不是载法之器,难载大法。心量够时,一定要知佛法平等,只有根器不同。行菩萨道的人,一定要以平等心观察根基后,再依法度人。世间有大道理小道理,这个人有这个人的道理,这个僧团有这个僧团的道理,这个国家有这个国家的道理,这是一个法则,一个顺序,要遵从法理,不能妄想让太阳从西面升出来。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大道理还要服从硬道理,硬道理还要服从天理,道理还要服从效果。总之,要能把握修行的全局,又要注重过程中的环节。

六能好心予人、不求果报。即善财予人,善法度人;无求缘果,无求回报。若人供养一百元钱,善知识会心里难受;还不如反供养人一千元钱,心里会好受,这是一种心态。好也这样,不好也这样,以内财、外财供养他人,而无求任何回报于己。

七能行门清净、无诸过失。即身守清规,心净无杂;戒无毁犯,德仪无失。过和失中间有个度,过这个度是失;过了这个度,有得即有失;得善失恶,得恶失善;善恶间杂,得失夹杂。若无诸过失,一切行作掌握在度内。

八能说法论义、皆合经义。即一切言说皆佛法,论经法义无执著。讲法不见得说得华丽,不一定照本宣科;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说出最深奥的法理,用平常的论语道出具智慧的理义,说法论道皆与佛法暗合。不论老少,文化程度高低,一听就明白,这才是讲佛法。若把佛法说的高深莫测,还觉得自己已得佛法。那不是度人去了,那是传知识教去了,那是把佛法当学问去了,学问和佛法是两回事。

大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一能智慧出众、福德超群:即证悟得智慧,世智非智慧;慧德加福德,具足超群众。世智可以聪明研学得,智慧必须修证功德得;超凡入圣为出众,脱俗证道为超群。

二能无所不善、无法不识。一切皆利众生,非善非恶;智通无量法门,慧达无量法相。天下事无非佛事,世间法皆是佛法;善恶缘无非因果,识自性皆是通达。

三能为人天眼目、作佛法栋梁。即人眼明因缘,天目察善恶;载法为栋梁,自撑一片天。这是遵佛旨倒驾慈航来的住世菩萨,或者是乘愿再来的菩萨,承传佛的家业,担当佛法后来人。所以,我讲不要瞧不起身边的人,要尊重身边的人。一天中的一言一行言语造作,身边的人看得明明白白。若就看见阿弥陀佛了,其他众生都没瞧起,心不平等,能是行菩萨道的人吗!菩萨慈悲,心佛众生平等;若心性不够,能是人天眼目吗!这样行菩萨道的人,能承载佛法,教化一方。

四能替佛祖权衡、作佛门领袖。即掌握衡量世间的佛法教体,带领并引导众生增长福慧。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在少林寺静坐九年,传完法就走了;这就是佛门领袖,所讲的法至今还在流传;不是当了住持就是佛门领袖,那都是名相。而是讲的法论轰动当世佛教界,让未来世的众生都赞叹,受教法化。这样的人讲法,色究竟天以下的天王、天民都赞叹,这才是佛门领袖。

五能开正道门、塞邪魔路。即倡导正法住世,自己心行正法;只有这样才能把邪魔鬼秽、歪门邪道化解掉。正法开启正道门,正法能塞邪魔路。魔王出点难题、设点障碍;遇顺逆二境,不改初衷,魔考过关;魔王赞叹是个好对手,拜在手下不冤枉。若受点伤害就退回去了,魔王都不佩服,能出什么三界呀?魔王与菩萨是朋友,是对手上的朋友;魔王该魔就魔,菩萨该承受就承受。魔是职责,不魔就失职;要是不能承受,就不是菩萨,就这么个法理。

六能绍隆佛种、续慧联芳。即依佛心发无上意,广播隆兴菩提种;续佛慧命广大愿,祖祖联芳度众生。若受一佛之旨,等于受十方诸佛之旨;若承一菩萨愿力,等于承十方诸菩萨愿力。

七能以心印心、流传不绝。即得法得戒,传法授戒,传以心印心之道。不得以心印心之法,就不得以心印心之道。若要求以心印心之法,值遇不到修以心印心之道的人,能行吗?师父选徒弟得以心印心,才能续慧联芳;孝顺贤子,才能传授家业;否则,万贯家财必将散失殆尽。佛教也是这样,善知识一定要选以心印心之人。

八能大机大用、大愿大力。即与众生有大因缘,与佛法能堪任大用;有大愿承载佛法度众生,有大力延续佛种性不断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随缘度化、无我、法布施

信佛,种福田了生死,这叫自了。三宝弟子,信佛,不仅...

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

一念法供养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了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

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恶人

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阿閦佛名号的功德利益

阿閦佛(即不动如来)名号在经典中提及亦含无量功德利...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

念阿弥陀佛能得到十方诸佛护念加持

念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经介绍了很多,比如横超...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从随缘中得到无量法喜

我们在四祖寺举办禅七,四祖寺就是四祖开辟的道场,四...

【推荐】修行中的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

如何做到无欲无求

1、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

【佛教词典】入王宫门戒制意

亦名:突入王宫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

【佛教词典】金刚灯菩萨

(菩萨)Vajrāloka,金刚界外四供养菩萨之一。为女天...

还重吗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

从脸上的颜色看自己的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际生物医学特征...

要看淡权位

权位,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塔,海浪一来,就垮了,连沙...

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云何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 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

慧律法师:你为什么只看黑点?

师父已经讲过了,十万亿佛国土,心是最大的距离,烦恼...

【推荐】看看这个苦难的人生,都觉悟念佛回归极乐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体会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所...

鸯掘摩罗:从杀人魔到佛陀弟子

鸯掘摩罗闭关洞 在佛陀时代,印度境内的憍萨罗国,发...

过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丝不挂万缘放下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参话头。心中用什么功人...

印光大师:遇到灾难病苦时念观音圣号

● 问: 如果遇到危险急难时,恐怕不能同时念诵各咒,...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