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父母恩 你报了吗

2012/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一位轻生者被寺里的一位僧人救起后,仍然坚定地说:“大师,您何必费力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下去,今天不死,明天还得去了结的。”僧人捻须笑道:“是的,我确实制止不了你寻死的决心,可是,我想问你一句,你的恩都报了吗?”

轻生者一脸诧异地说:“我没欠人家的恩情,也不曾施恩于他人,还报什么恩呢?”大师沉吟片刻说道:“你的生命来自父母,就得报父母之恩;你的衣食住行取自于天地,就得报天地之恩;你的知识和智慧得之于老师,就得报老师之恩;你的生活得力于亲友,就得报亲友之恩……这些恩,你一辈子都报不完,怎能说无恩可报呢?”那人忽然醒悟过来,连声对僧人道谢后,便独自下山而去。

正如那位僧人所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报之不尽的恩,在佛教里,更是将报恩看成参究修行的基本准则,并提出“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之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报恩品》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这就要求一切众生,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得“报四重恩”。

报父母恩。“生我者父母”、“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没有父母的恩情,哪里会有我们的降生呢?佛陀出生后,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后来被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成人。佛陀的母亲并没有把他养大,但对他有生育之恩。佛陀为报答母亲的生育之恩,曾经专门现神通,升到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说了三个月的法,然后乘着宝阶从天宫上下降到人间。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去世以后,他亲自为他的父亲抬金棺(棺木)。佛陀可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佛祖啊,他为何要这样做呢?尽管他是人天的师表,是七众弟子崇敬的对象,但在对待父母的问题上,他表现出来的仍然和普通人并有两样。

想想现在的一些人,动辄与父母争执,不听父母的劝诫,甚至恶语相向,打骂父母,这真让人悲痛、心寒。去年我的奶奶去世时,在做法事的时候,父亲抱着她的遗像,一直在她的棺木旁跪着,足足有三四个小时。父亲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而且身体又不好,关节炎非常厉害,却依然在那里坚持着。为什么?是因为做儿女的孝心,是因为报父母恩的诚心。

报众生恩。对这一“恩”,多数人不能理解,都在想:我即是众生,众生不过凡人,为什么要报“众生恩”呢?而且,世人常将“众生”分为三类:亲人(包括沾亲带故的人)、仇人和非亲非故的人。亲人的恩自然要报,那“仇人”和“非亲非故的人”的恩还得报吗?佛陀在经典里告诫我们:“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这就要求我们对待所有的人,就像对待我们的父母一样,同样要有感恩的心,要有报恩的心。

“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按照佛教因果轮回的理论来讲,一切众生自无始以来,历经六道轮回,在多生多劫里互为父母。正因为我们互为父母,所以我们不能去伤害、去诋毁过去的父母。即使我们不相信“因缘果报”之说,如果能做到敬重每一个人,关爱每一个人,不管是我们的亲人、仇人,还是和我们非亲非故的人,我们也必将得到善果,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对头”,如果我们用感恩的心来对待他,把他看成我们报恩的对象,时间一久,肯定会消融彼此的间隙,获得珍贵的友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知恩图报的马儿

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感...

施恩于人不可求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重兴了大丛林,包括鸡足山,南华寺...

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呢

在回向时,大家常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

父母悦,即为孝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从我们懂事起,就开始读书,幼儿...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

活着没有意思吗

刚才,来了位中年人。一进门,他就对我说:前几天,差...

拜佛念佛改变了爸爸

我的老爸一生历经磨难,平时经常唉声叹气,责怪老天的...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出家人剃发染衣、辞亲割爱,必...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懈之一字,为世间最恶毒之物

懈者,倦之渊薮也。世之万事,若沾住一懈字,作事者纵...

布施供养,广结善缘

佛教非常重视结缘,不但结缘还要结善缘要广结善缘。但...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佛法的重点在于智慧的观照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龙树菩萨...

【佛教词典】七种通达

【七种通达】 p0057   瑜伽六十四卷二十页云:复次略...

【佛教词典】盂兰盆会

(行事)佛弟子目连尊者,见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

素食是对儿童的最好投资

尼尔伯纳德博士,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美国责任医药内科...

学佛之人所作所为,必须高出平人之上

若欲化人,必须自己实行,人自生信。光所言实行,尚不...

十法界:六凡与四圣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

作父母的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要作到这一点,除后...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因为说话遭到过别...

冲突的可怕

世界上,只要有两个东西,就会有冲突! 两个国家会打仗...

成功的秘诀

一、禅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问其成功原因,答曰:吃...

可以打饿七来见佛吗

问: 佛法大意将某人绝食7天就见到阿弥陀佛,能否仿效...

解脱名利束缚,唤起心中阳光

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

出家需要的条件与方法

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