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善导大师  2015/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或有化生。或有湿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复有四生。如经广说。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父母。既有大恩。若无父者能生之因即阙。若无母者所生之缘即乖。若二人俱无即失托生之地。要须父母缘具方有受身之处。既欲受身。以自业识为内因。以父母精血为外缘。因缘和合故有此身。以斯义故父母恩重。

母怀胎已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常生苦恼。复忧产时死难。若生已经于三年恒常眠屎卧尿。床被衣服皆亦不净。及其长大爱妇亲儿。于父母处反生憎疾。不行恩孝者即与畜生无异也。又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极也。然佛在世时。遇值时年饥俭。人皆饿死白骨纵横。诸比丘等乞食难得。于时世尊待比丘等去后。独自入城乞食。从旦至中门门唤乞。无与食者。佛还空钵而归。明日复去又还不得。后日复去又亦不得。

忽有一比丘道逢见佛。颜色异常似有饥相。即问佛言。世尊。今已食竟也。佛言。比丘。我经三日已来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饥虚无力。能共汝语。比丘闻佛语已。悲泪不能自胜。即自念言。佛是无上福田众生覆护。我此三衣卖却。买取一钵饭奉上于佛。今正是时也。作是念已即买得一钵饭。急将上佛。佛知而故问言。比丘。时年饥俭人皆饿死。汝今何处得此一钵纯色饭来。比丘如前具白世尊。佛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诸佛之幢相。此衣因缘极尊极重极恩。汝今易得此饭与我者。大领汝好心我不消此饭也。

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圣中之极。尚言不消者。除佛已外谁能消也。佛言。比丘。汝有父母不。答言有。汝将供养父母去。比丘言。佛尚云不消。我父母岂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于汝有大重恩。为此得消。

佛又问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无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见汝与饭大生欢喜。因此即发信心。先教受三归依。即能消此饭也。时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义故。大须孝养父母。又佛母摩耶生佛经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后成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忉利天一夏为母说法。为报十月怀胎之恩。佛尚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故知父母恩极深重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善导大师文章列表

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懂事孝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当我老了,希望儿女们不要嫌弃我

孩子,当我老了,希望做儿女的不要嫌弃我,现在需要你...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

佛门孝子通琇国师度化母亲

清朝玉琳通琇国师,俗姓杨,是江苏延陵望族。明朝万历...

父母应教给孩子的事

有个孩子心里烦:为什么同桌总是考全班第一名,而他总...

父母悦,即为孝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从我们懂事起,就开始读书,幼儿...

父母之恩,昊天罔极

有一位研究力学的教授常常跟学生讲述一个道理高空物体...

家庭和睦之法

谦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

道证法师:检讨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讲到菩提心,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有一篇《劝发菩提心文...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问: 师父,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慧广法...

【佛教词典】光靴

(杂语)谓参禅清苦,道业修治完美也。传灯录十一,径...

【佛教词典】九世间

在十法界中除去佛界,就是九世间,因为这九界都是迷的...

【佛学漫画】龙树菩萨

这位大乘佛教的先驱,一生著作丰硕,经典绝伦。中观派...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这次我们再打通了整个欲界来讲,咱们作为人,在四土的...

净业助行,培福载道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

在名号中化解我们凡夫的心

因果轮回是正知正见,如果拨无因果就是大邪见。所以我...

刘公真菩萨人

【原文】 刘公讳宽①,其治郡也,有过者以蒲鞭示辱。夫...

中国僧服知多少

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侣最显著的标志 剃除须发...

【推荐】赚钱与修行--对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会认为:我没有时间修行。因为我要去挣钱,等...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

修行佛法莫作容易想

菩萨曰: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