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2016/04/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对世间一切名利和物质财富的追求,这样才能六根清净地去修行。我认为那些是学佛修行的障碍,和学佛是对立的,所以不应该去追求。

学习法义后,我明白了学佛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舍弃财富,不能追求财富。佛法说的放下,是要放下对财富的贪著之心。对于我这样刚开始修学佛法,还没有具备坚固正见和强大定力的人来说,金钱的诱惑非常大,可能会引发无始以来强大的贪嗔痴力量,难以抵挡。

而一旦放任自己的欲望去贪著财富,如果得不到,就会心生嗔恨,为之痛苦。如果采用取非法手段,即使求得财富,终将要承担严重的后果。但如果符合法律与戒律的双重规范,用正当的手段去谋取财富,并且没有贪著之心,这和佛教修行并不是对立的。学佛不是不可以追求财富,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心。

同时我也知道了,人生际遇遵循着三世因果的规律,包括每个人拥有的财富,也有着它的因缘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种下的业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以及各种客观因素。

回头想想,生活中的确有些人出生在优越的环境中,不愁吃穿,而有些人却要为生计终日奔波、忙碌,甚至露宿街头,吃不饱、穿不暖。出生在富裕环境的人,也是他们往昔种下的善因使然,并非命运的刻意垂青。这样的差异,也让我更加相信因果和轮回的力量。了解这样的规律后,就不再抱怨自己的命运,觉得生活环境不如别人。

回想自己和财富的关系,我成长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一生勤劳工作的工人,家庭条件虽不富裕,但也可以吃好穿暖。这一切都然要感谢父母,是他们辛苦劳动了大半辈子,才让我拥有这样的成长环境。而父母这一代人,由于过去生活条件不如现在优越,家庭兄弟姐妹也较多,年轻时生活比较艰苦。虽然现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父母仍习惯非常勤俭节约地过日子。所以我也从小养成比较节俭的习惯,很少任意挥霍,甚至对自己有些“抠门”。父母存钱,我也跟着存钱。因为担心生活中的各种无常变故,存钱以备不时之需,以为这样可以给自己安全感。

而最近我会想,假如存折里的数字多上很多个零,也就是说我拥有了很多钱,自己会不会快乐?没有经过思考,答案马上就从脑海中跳出:我不会。即使拥有了很多的财富,我仍然会很迷茫,也不知道怎样使用这些钱财才可以让自己快乐。存折上积累的只是一串数字,并不会使自己快乐。

我又想,假如真的存折上一分钱也没有了,我会不会就活不下去了,不快乐了?答案也是否定的。幸福和快乐不在于外在物质,而在于自己有着一颗怎么样的心。如果拥有快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再去努力创造财富、收获果实。

就像法师在《佛教怎么看世界》里说的:“幸福人生关键的是心灵健康,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财富。”没有良好的心态和身体,是无法真正拥有财富的。

而拥有了财富后,也应该学会合理地分配使用,一味享用财富,福报总有耗尽的一天;一味积蓄财富,财富也未必真正属于我,终有失去的一天。而用净财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财富才会真正属于自己。布施,可以说是在自己的内心播下了一颗善的种子,也为当下人生和未来解脱积累了资粮。

过去觉得人应当先追求物质财富,在物质上感到满足的情况下,再去追求精神财富。可是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这些外在的东西也不是永恒的。

通过学习,我明白在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应该追求精神财富。只有精神财富才是真正可以依赖的,是植根于内心,不会被外界干扰的。而佛法是最高的精神财富。在往后的人生中,我会把修学佛法当做人生的首要“储蓄”,用心耕作自己的福田,培养善念,提升生命品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布施世财、法财,使自己和更多人受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谋人财产,结怨相报

这个财产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视财产如命,每个人来...

【推荐】有两件事我们非常需要去做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这需要因缘。不管信...

股神巴菲特的简单生活

他11岁开始买股票,现在觉得还是开始得太晚了。 14岁...

分毫不差因果账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

每个人都有自性之财

在你们每一个人里面都已经有着财宝,但你们必须身体力...

努力工作为何就是赚不到钱

偷盗的情况,严重的话来生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

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

菩萨如果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行菩萨道呢,六度万行以布...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日发一愿,日行一善,日忏一悔

古人教导我们:每天都要三省我身。 为什么要三省,就是...

戒之在色赋

【原文】 荡荡情天。昏昏欲界。智慧都迷。痴呆难卖。亦...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不...

念佛时有佛的形象出现,你先不要太高兴

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

【佛教词典】不思议慧童子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南端有五奉教者,在其中央...

【佛教词典】乌瑟腻沙

(术语)U??i?a,又作嗢瑟尼沙,郁瑟尼沙,郁尼沙,坞...

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

动一个念头,也如发射一份电波出去

一念之力 我们的心念,决定言语看不惯某人时,就会常发...

打坐时九个调身步骤

正式打坐的时候,关于调身有九个步骤: 1、对座位的要...

如何靠自己?健全自己?

一般人都是心向外求,一心只希望别人帮我,只要求国家...

曾修无量福,今得礼尊足

【我闻遍知海。真实德无边。度脱诸有情。心欢喜敬礼。...

佛陀的六种礼拜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

【推荐】你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我们从六根的相状来看,我们的确看到每一个人的六根不...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

临终遭此变故,还能往生吗

问: 病人已命终或快命终时,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杀...

末法众生专修净土法门

佛说了生脱死的修持法门很多,大体分为律、教、禅、密...

【推荐】「无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处

昨夜梦中,任是富贵荣华、悲欣忧苦;清晨醒来,如幻如...

供养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贤愚经》记载着有关洗浴供养的因缘故事。 有一位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