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念相继如母忆子

忏云法师  2018/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念相继如母忆子

讲几句用功的话。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这么说、现在佛这么说、未来佛也这么说,说什么呢?说:十方如来呀,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十方如来可以说是一切佛,可怜、悯念众生,就像妈妈想念自己的小孩一样。妈妈虽然想,要是孩子离开妈妈,他走在外方,找不到孩子,把妈妈想死,也没有办法,说是“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孩子逃走他方,不见孩子,妈妈再怎么想,想断肠啊,也想不到孩子在眼前。再想到十方如来、佛的慈悲,要是“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做儿子的要是忆念母亲,那么做女儿,也是一样,要是回过心,转过意,再去忆念母亲, “子若忆母,如母忆子。”

像母亲念儿子这样念,母子就念念相应,念念在眼前,生生世世,母子都生在一块儿,都是有缘的,那么,我们众生要是念佛,和佛念我们一样,那生生世世我们能生在佛前,了生脱死,不受这些生死、灾难。想起来呀,说是佛念众生,如母忆子,我们深思深思、体会体会,感觉真是佛陀慈悲,我们众生逃逝,佛念我们,没办法。

我当年,体会这些意思 ,第一 、就是虚云老和尚 ,三步一拜,从岭南,拜到河北,进入山西,拜五台山。拜到北方冰天雪地的时候,满身已经是土,头发也是,尘土落得满满的,一身破烂。有人看见著老和尚这么辛苦,就问:老和尚拜山,是为的什么?虚云老和尚说是:生不见母,为报亲恩。虚云老和尚生下来,母亲就故去,那么,虚云老和尚为的报母恩来拜山,超度母亲。这是当代禅宗大德高僧。

还有一位禅宗当代高僧,来果老和尚。他老人家在家的时候,母亲有病,病的危险,来果老和尚看见母亲受那个苦,又怕母亲再病重,一气不来,母亲离开人间,来果老和尚无可奈何,心里著急,看母亲的痛苦,看母亲要别离这个人世,来果老和尚跪在佛前,要割肝给母亲,祷念之下,用刀就割了,把肚子割开,不知那儿是肝,来果老和尚就著急了,那儿是肝呢?割那儿对呢?著急了,这么一拜,求观世音菩萨加被,那儿是肝?拜下去,再跪起来,咦!割破地方挤出来一点,来果老和尚一看:喔!这就是肝喔!就割起来给母亲熬点汤,添点水,熬好了母亲吃,母亲吃了就好了。所以佛菩萨这个灵感不可思议,孝能感动天呀!母亲就好了。

两位高僧,都是禅宗大德,禅宗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在“空”的方面说。要是割肝奉母、三步一拜、拜到五台,这是报亲恩,在“有”的这一方面,就是“上报四重恩”,不忘父母的恩,才有这种感应。那么我们为的报亲恩、打佛七,为的父母的恩来念佛,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又如母忆子,我们就以忆母的心,来忆佛念佛,以念佛的功德再回向给我们的父母。那时候,我就想:我们要是用功,无论是止语、禁足、打七、闭关,我们都可以说是为的报恩才止语,为报恩才念佛,念佛也止语、禁足。为的父母我们打七,那么打七就叫“报恩佛七”;为了父母要闭关,“忆母的关”。我们以忆母的心忆佛,以忆佛的心,回向给父母,说是二而一,一而不二,我们念佛用功,要紧需要这样才好。以至于说是给父母念佛,念到父母现身给我们看一看呀,衣帽整齐,笑容满面、欢喜,感谢儿女的孝心,超度父母往生西方,我们做贤孝的儿孙,一定要这样子来报恩。

那么,这样子念佛,一定眼不观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身不感触、舌不尝味,就这么一心念,都摄眼、耳、鼻、舌、身,以至于摄意根,不打妄想,这才能彻底报父母恩、报佛的恩。那么,佛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最后说:都摄六根、不被六尘所染,这一念心,就是清净心,叫做“净念”;净念,但有一念不行,净念得念念念去,叫做“净念相继”,这才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继、又继,继续又继续,继到深入了,凝固了、不摇动了,会归一处了,得三昧、得禅定、得著一心不乱,斯为第一!真能报亲恩,也能报佛恩。

诸上善人!至诚恳切、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母忆子、忆念弥陀。念起!听起!

西方极乐世界 大慈大悲 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极乐世界的池水庄严

我们看最后一段,庄严的第三段,池水庄严。 戊一、总标...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问: 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

【推荐】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净土宗祖师大德常常开示一句话: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

能不能往生靠的是信愿

问: 当下凡夫业力深重,日常念佛功夫尽力精进,如临终...

莲宗十祖行策截流大师

大师生平 行策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字截流...

净土法门能解释通途法门吗

问: 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能以通途法门的法理解释,...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随分随力,至心持念弥陀圣号

原文: 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人生应该做到的十件事

一:孝敬供养父母师长。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对...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

回向的诀窍

很多的同修,平时做回向,除了按照大德门制定的回向文...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

【佛教词典】能为一切义所依

【能为一切义所依】 p0897   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能...

【佛教词典】头陀功德

子题:供养佛人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增一阿含云,其...

世间的四种缺陷

佛教称这个世界为娑婆世界,意译是堪忍、能忍,指众生...

《法华经》中最精彩的七个比喻

《妙法莲华经》在大乘经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华经...

说说吃仿荤素食的尴尬事

大家都知道中国汉传佛教自梁武帝极力倡导素食并数次下...

黄智海《佛法大意》

印光老法师鉴定 皈依弟子黄智海演述 佛经上说,万法...

念佛时间被占用了,利生事业是否要往生后再来做

问: 每天念佛的时间被发心做事占用了,而且有空念佛时...

习气难调

毕陵伽婆蹉尊者是一位断尽烦恼的阿罗汉,受到人天恭敬...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

你这个临终正念非常脆弱,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被破坏了

我们以前在读佛学院的时候,老法师很喜欢讲一个公案。...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拥有强大的内心,可以更坦然地...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

微笑的人生最美

一位家境贫困的小女孩,虽没有华丽的衣服衬托,却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