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仁清法师  2019/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啊,放到佛台上,就像恭敬佛一样恭敬它,这里在《梵网经》当中说“若佛子,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佛经卷。若不如法供养着,犯轻垢罪。”对佛经如果不如法供养的时候,从这个《梵网经》上来看,他是一种犯戒行为,就是犯轻垢罪啊,就是有过失的。

“若经籍损坏,宜速修补,令恒常如新。”

这个佛经啊,读诵时间长了,它可能就损坏了,根据损坏的程度,我们应该赶紧修补,不必要等它没法看了,你才能再想法那是错误的;比方哪个地方不小心撕了个口,或者你用透明胶啊,或者什么情况把它缝补,以免给它口子再扩大了,及时修补及时修补。

“令恒常如新。凡持经像,皆当两手捧至当胸,不得只手携行”

拿佛经的时候,拿佛像的时候是两手拿,两手捧至当胸,一般这个我们在寺院的时候常见,在寺院里上课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拿着功课本,拿着功课本背过的那些你就合着,合着都要念心经,大悲咒等等都背过了,背不过的那个你都打开。如果绕佛,你也可以完全拿着这个,绕佛跟着。

你不要跟拿着世间其他的物件一样,就是晃荡晃荡的,叫它在腰以下,那是不如法的。合掌两手捧至平胸,不得只手携行。

“已持经像,不得向人作礼。并不得只手作揖及合掌,但两手捧经,齐眉一举足矣”

假如说你已经拿着佛经,或者佛像了,你见了出家师父也好,见了其他也好,不必要去再给他们磕头,那怎么办呢,就是可以齐眉一举,齐眉一举,就像是给出家人作礼了,因为你拿着经拿着佛像嘛。

“凡敬法,不仅敬经一门”

对于敬法不光是敬经书,还有牵扯很多,哪一些呢“即衣钵锡杖等亦同然”,就是三衣出家人这种衣服、出家人这种衣服,包括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以后啊,受了五戒以后可以搭曼衣了,你们搭曼衣的时候,不是有首偈语吗,应该先举一下然后念“善哉解脱服,波吒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是吧。

得念这首偈语然后再搭,这就是对法的敬,实际对衣的敬也就是对法的敬,对法的敬不光对经书的敬,对衣,对钵,出家人用的那种钵,出家人用的那种衣服,包括锡杖,这个都是法器,这个都是敬法的内容;包括我们对鱼子啊、钟鼓啊这种法器也应该敬,包括我们的念珠,念珠也是法器是这样。

“而无形无相之法尤多,兹不具列”

那个意思是无形无相的那些法啊,很多很多的,在这里就不列举了。

“常见应赴缁流之经忏,多属伪撰,纵有一二正经,亦烂碎污秽不堪。又近时诸新学家,见佛经渊博,亦间常取而观览,览经时,非仰卧依靠,则卷之若筒,斯之现象,俱非学佛者之所宜”

意思是,除了佛经以外咱恭敬,其他的没说,没说呢,但是列举了很多人,看其他那些外道书籍啊,或者其他世间那种书籍的时候,有的人就是折角,有的人卷起来,有的人直接放在这里啊,我们是不能这样做的;我们对佛经对佛像对佛的一些法器,就是完全按这个敬法这一门来做,来要求这就是敬法的一点。

印光法师文钞·净土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灭之相

那么现在也有二宝,现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宝,不承认僧宝...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坐在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

问: 早晚我坐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因早上三点起来...

不重视恭敬三宝,会构成灭法的因缘

接着看第二段的申诫: 既知多过,弥须大慎。 至堂殿塔...

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

问: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

人为什么会瞋恨

由于他有欲望,当这欲望满足的时候他很得意,当这欲望...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

分二: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二、佛法上竭诚方获实...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

省庵大师的八苦诗

生 苦 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 每遇饥虚倒悬...

以僧众为对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团队,不局限于某一个人。有一...

邪见的过失是很可怕的

我们都知道在贪嗔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

【佛教词典】庵

(杂名)隐遁者所住之茅屋。释氏要览上曰:西天僧俗,...

【佛教词典】天乘

(术语)五乘之一。能修十善,乘之而生于欲界之六天,...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佛说有十种善行能使众生得到长寿的福报,其中五条都围...

二种行门,决定得生彼国

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修行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欲...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

小病从治,大病从死

生病能治治嘛小病从治,大病从死。原先我们医疗室有个...

从不寂寞

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

戒邪淫方法

果卿居士曾经提到过,要戒除邪淫有时候仰仗自力还是不...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

生死关头苦无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无伴过患,就是在生死关头无依无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

星云大师《不杀生与护生》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

证悟到什么程度才能了生死

下面我就说说解悟与证悟和了生死的关系。解悟不能了生...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