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本源法师  2021/10/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正如一位大德所言:“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众生误认为满足了欲望就会得到快乐,其实欲望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叔本华说过:“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和欲望得到了满足。”为什么无论欲望的满足与不满足,都会使人痛苦呢?得不到欲望的满足,就是佛经中所讲的八苦之——“求不得苦”,但满足了欲望,人生又会生起更大的欲望,《八大人觉经》又云:“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位富翁的隔壁,住着一户穷人,每天隔着院子都传来穷人夫妇的欢声笑语,富翁的妻子听到后很羡慕穷人一家的幸福生活,对妻子说:“我有办法让他们不开心!”说完就从家里拿了一袋钱扔进穷人的院子里。

果然,从此以后穷人家里再也没有欢声笑语了,夫妇俩每天提心吊胆,失主找上门怎么办?藏钱的地方被人家发现怎么办?家里的亲戚朋友知道了,来借钱怎么办?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前觉得没钱不快乐,其实有钱也不一定快乐。

那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八大人觉经》云:“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遗教经》亦云: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何为“少欲"?与“少欲”相对的即是“贪欲”,对治贪欲最有效的方法,即是通过布施让自己放下对欲望的执着。少欲并不摒除对物质的拥有,而是指精神。上的升华,让自己从内心放下对物质执着的念头,表相上得失随顺因缘,内心则无丝毫增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源法师文章列表

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世间苦事无量,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一、随欲逐相型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看到美女经过...

忍一切的劳苦,也要忍一切的辱

上午,慈航堂某法师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

【推荐】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

爱着心是痛苦的根源

《唯识学》有一个名词叫烦恼障,是说烦恼的活动能障碍...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如何能得福最快,所愿速成

问: 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

莲藕的14种素食做法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

温馨漫画:母爱千千变

母爱是世上最无私的情感...

夫妻间和谐解决之道

有位少妇由于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成为一种心...

【佛教词典】妙幢相三昧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法华义疏十二曰:妙...

【佛教词典】欲

欲望、欲求,亦即引起人们贪爱的心。欲有正欲和邪欲,...

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

慧律法师《楞严经重点提示》

请合掌,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

【推荐】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

宽容的故事

当时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你想留什么在人间呢

在佛教里,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

如是修五门行,速得成就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 何者五门?一者...

这个时代要求生净土

在这个时代,要大力倡导求生净土。我们知道人生第一件...

三国吴主孙皓玷污佛像的因果故事

吴主孙皓,性格暴虐,做事不近人情;有一天,他与婇女...

修心养性的九大疗法

对待生活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生命中就会多一些阳...

慧律法师《1998年佛七圆满开示》

情爱纠葛,苦多乐少 我们这几天在打佛七,大家可能不...

无瞋才是最好的供养

我们可以看见这世间上,每天报章新闻不知多少人被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