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根手指都不一样长,为什么老是要计较比较呢

惠空法师  2023/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根手指都不一样长,为什么老是要计较比较呢

每一个人都应该要不断地陶冶锻炼自己成长、进步,因此要常反省自己、改变自己。我们可以不管别人好坏,但对于自己的好坏则要负责任,绝不可说“我就是这样”而不想改变,这是最要不得的观念。

一个人说话时的遣辞用句、语调、含意,可以让人得知他内在的学养、心量、思想和烦恼习气如何。内心清净的人,言语措辞平和不俗气;斗争心强的人,所用的字眼,必然是非好恶偏激强烈。因此当我们一句话出口时,就要反省这句话“成份”如何?说话的动机、心态有没有问题?然后再慢慢调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都不免有一些脾气、习气,但一定要时时检讨反省慢慢调整。

身心的习气不只会表现在言语上,它也会表现在你的思惟、待人处事上,甚至炒菜、打法器上。尤其打法器时,如果内心不平静,会给人不安宁的感觉,有人打鼓打得乒乒乓乓地,使人觉得烦躁,可以感觉到打鼓的人心不安定。因此早晚叩钟、打鼓时,想到龙天、鬼神都在听,一定要用很安详宁静的心去叩钟、打鼓。

打宝钟鼓时也不用打得那么大声,听得到就好了,因为那只是带动大家共修的节拍而已,能达到引领大众的效果就可以了。唱诵时也是一样,声音的表达务求庄严不轻浮跳跃,尤其是唱赞或偈颂时不可太快,太快会令气急促,唱慢一点则气较舒和,唱完后使人感觉舒坦,有调节身心的作用。

总而言之,我们要常去观照自己的心性。心是一切的根源,掌握住心就可以调整自己的生命,使它变得清净庄严。对于自己多多少少的恶念,一定要严厉地去警觉,绝不可放纵它。若因起恶念而造作出对不起别人的事,一发觉就应马上向别人忏悔,这是一种自我反省的功夫。第一等人能控制自己的念头;第二等人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第三等人是清楚知道自己起恶念造业了,能马上改正忏悔。

这三种人都是非常可取的,第一等人和第二等人,我自己都无法完全做到,所以也不敢要求大家;但成为第三种人并不难,只要有心都可以做得到。所以要求大家至少要做第三种人,不要放纵自己的情绪、行为,尤其不要到处去跟别人申冤,凡事自己要忍耐,学会去消解一切不如意。为什么?所有的不如意,全因为你自己的福报不够,如果你用一些小技巧或不好的行为去伤害了别人,那是你自己在污染自己的心性,损自己的福报,将来还要承受比眼前更恶劣的果报。今天你受到别人的欺负、伤害,只要心甘情愿地忍耐承受,不必多说什么,也不必去逃避,自己把问题消解掉。

在团体里,不可有不平的情绪,尽管好事都让别人占了,轮不到你,也不必眼红、嫉妒,只怪自己福报不够,十根手指头伸出来都不一样长,为什么老是要计较、比较呢?你没有好东西给别人就算了,至少你要清楚自己没有福报而心甘情愿去面对承受外在一切不如意的境界,然后在自己的本位上努力地修集福报就好了。

我们能够常常反省自己有没有去伤害到别人,自然就会感到心安,若遇到逆境就当作消业障、磨心性。成长是自己的事,如果遇境不肯忍耐,也不愿接受环境的挑战,一心只想要一帆风顺,凡不好的事都要丢给别人,这样能成长吗?能行菩萨道吗?我常自嘲自己是没有福报的人,但我也很认命,为什么?这是佛法的真理啊!如果我们背离了佛法的真理,只是显示自己的幼稚、怯弱、无知、无智,更突显出自己没有福报。

福报从何而来?就是从忍辱、努力尽本份、站在自己岗位上默默修集福德资粮而来的。别人比你好、别人欺负你,你只能怨自己前世没有好好修,今天才会比不上别人、被别人欺负,所以不要怪别人,要怪自己。如果今天你不能忍辱,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你的福报只会更加减损,将来所招感的是内心更多的不平,内心愈不平就愈不容易安份,愈不安份就愈心不平,如此恶性循环,你的福报更是一天天地减损。

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用佛法来调和自己的生命、增长自己的智慧与福报。第一等人能自己消解问题,第二等人是向师长诉说自己的委屈。我希望大家做第一等人,要常常检讨自己的心性,不要放纵情绪与心念,懂得如何去消解内心里的烦恼。

在出家修行路上,难免会对周遭的人事不满而有情绪的波动,为了不致辗转往更坏的方向去,这时唯一的出路就是用佛法去消融自己的烦恼。你咒骂谁都没有用,因为所有的境界都是自己所现,都是自己宿世业力所招感来的,所以千万不可怨天尤人,这才是真正学佛者的心态,才是真正禅者的心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其实这是真事实,也是教你们...

诸法无自性,一切皆无永恒

当今社会,人们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头行色匆匆,而...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暗...

这放不下,那丢不开,哪会相应啊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

杀佛杀祖

临济有一天去拜访达摩灵塔,守塔的和尚问:你是先拜佛...

沉默的美好

已是许久没有读书了,只因心总被琐碎的烦恼充溢,没有...

怎样处理是非

常听人说:是非止于智者,是非真的能止于智者吗?其实...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冲突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佛像的缘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跟大...

他头顶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摄念佛人行归净土

他曾是无诤念转轮圣王的第二王子,与父共同发愿建立净...

【推荐】鱼的真相:不是用来吃的

与我们所认为的恰恰相反,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保...

有好的心态才能得到快乐

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

【佛教词典】大悲咒

(经名)千手陀罗尼之别名。千手经曰:若能称诵大悲咒...

【佛教词典】正法毗奈耶中有二种补特伽罗

【正法毗奈耶中有二种补特伽罗】 p0507 瑜伽九十卷十一...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问:《普门品》中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

在家佛教徒必读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星云大师《论鬼的形象》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本次佛学讲座的最后...

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我们生活在欲界,自然饮食的欲望也就炽盛。财食往往是...

佛弟子是否应该求财?

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蒙光触身获益愿

第三十三 蒙光触身获益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

皈依后的八大好处

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

但甘其味,勿择其形

华德,是妙音菩萨能救护娑婆世界诸众生者,是妙音菩萨...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

【原文】 盖闻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尘寰扰扰,易犯...

如何处理毁坏的佛像经书

在事相上来讲,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们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