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悟公上人:修行直指

悟道大和尚  2025/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悟公上人:修行直指

佛法难闻,善友难遇,道场难兴,人身难得;现在四样样样具备,平安吉庆、吉祥如意。佛法道中求佛法,智慧法中求智慧,解脱道中求解脱。佛法就是智慧学,世界是谛学,那么四众弟子讲德学,佛法就是智慧学。

生则无灾难病苦,最后就是最终都直往极乐净土,这是我的一种愿望,是我自己本人在内,印光老法师说:

我佛弘开八万门,唯此念佛最为尊。

千江月是天上月,谷中风是陇头风。

就是说佛法一个是种、一个是熟、一个是脱,种熟脱三,事事不非。种在久远,熟在过去,脱在现在;你种在过去,熟在现在,脱就在未来,先要下种。

弥勒菩萨就是用一个方便善巧,无声说法:

手拿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却向前。

这四句啊!有事有理,在事相上面,布袋和尚种过的稻,草也不会出,水也不会干,能够丰收;在理相上呢,这是不同了,这个手是信手,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由信下手,那么还要放下,先要看破世间一切一切,看破以后能够放下,放下以后能够自在,自在以后才能解脱。

弥勒菩萨又讲:

劝一人修行,比自己精进;

劝之十余人,福德已无量;

劝之百与千,世界活菩萨;

劝之过万数,即是阿弥陀!

所以,这个“劝”字非常非常要紧,人要劝,鼓要打,鼓不打不响,人不劝不善。我们现在此地,诸位善知识,的的确确是吃素的多,念佛念得好,那么要靠“劝”字,劝的力量不小。

阿弥陀佛化了一个比丘说法,就是善导和尚,也是净土祖师,他怎么讲啊: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

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

任你千般快乐,无常总是到来;

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那么阿弥陀佛又化了永明智觉延寿禅师,劝导我们,在他的一百卷《宗镜录》里, 这四句是他自己亲口说出来的:“思思徒自思,思思徒自苦;有思终不睹,息思则见道。”所以我们用功啊,一定要息心念佛,心不休息,心不清净。一念清净心,便是法王印。不管修哪样行门,心若不清净,道业不成就,要修到心地清净,才方与佛法相应。

那么各位自己回思回思,心里想想,我们念佛的时候,还有什么思想?旁边还有什么念头走出来?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看不破?还有什么地方有尴尬的事情?

所以念佛要念到心清净,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那么才方能够一人修行,一人生西方,生到西方永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生可以成办这个道业成就,可以见佛了生死,再回来娑婆,方能善巧方便,教化众生。

所以啦,这个普陀山磐陀石,有四个字,一个是“惺惺”,一个是“寂寂”。惺惺寂寂是,惺惺散乱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这个是修行的关键,修行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修行人很要紧,一个是昏迷,一个是妄想,这两种是修行人最大的毛病,毛病不除掉,道业不成就,自己也不能得到轻安,这样子啦!

一定要清净心,那么佛给你印可:“难得!难得!”就是这样子,最要紧!最要紧!今天如是念,明天也要如是念,不要调,像走路一样啦,路要认清楚,那么走一条路。所以这个祖师讲的,佛说过无量法门,念佛法门是最稳最稳,不费功夫不花钱,只要心头念头坚,心不坚起来,那么被它妄念所转,昏迷所盖住了,主要目的就是这个,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心里想静下来,静下来。也不在多,也不是在一定少。

我在普陀山有一个圆瑛老法师的法徒,叫明瑞法师。他去问印光老法师、问兴慈老法师,都去问,这个念《大乘妙法莲华经》怎样子念?如何好?两个老法师都没有回答他。有一天那么他到我地方来敲门三弹指,我晓得这是禅和子,我说:“请进!”他说:“法师啊!这个念经文是快好呢,还是慢好?”我讲:“你快嘛,自己要听清楚;你讲慢嘛,如果嗑睡打打,这个慢不起作用。”

修行也是,一切法门都是这样子,念佛读经并不是快,也并不是慢,样样要取于中道,合情合理,不快不慢,不即不离,自自然然。像天台宗止观,数进不数出,这样子,我也学过,也不容易,随它自然,就是要惺惺要寂寂,寂寂要惺惺,这四个字是修行的基础,下手的关头。一个惺惺还要寂寂,一个寂寂还要惺惺。这是观世音菩萨在普陀入定了,就是用这四个字:“寂寂惺惺,惺惺寂寂。”所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入三摩地,当以闻中入。

观世音菩萨同我们特别有缘,我们昨夜看的观世音菩萨,这也是世界少有的,本钱很大的。这样子一尊观世音菩萨二千万资本,还要工程师造好。那么我们见一见,若见若闻,种下菩提之种。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道,佛道就是广大心,所以心量是最大。世界一切一切没有超出心。心生法生,心灭法灭。我们这个心,“心造诸如来,应作如是观”。这是香港圣一法师在大佛寺亲笔写给我的两句:“心造诸如来,应作如是观。”

天台山寒山子就是文殊菩萨化身。我今年四月初八、初九明岩开光我还要去,这个明岩、寒岩就是文殊菩萨化身、普贤菩萨化身,就是活活的人走到这个山崖里面走进去了。一个叫明岩,寒山子叫寒岩,普贤菩萨叫明岩。

所以世界上有些东西啊,因为他是有如意通,佛菩萨都有如意通,像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廊柱也有的,这个廊柱啊!你要走过去头不会碰的,有这样的稀奇,这就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如意通,无碍的。所以,阿弥陀佛不但是寿命无量光明无量,而且阿弥陀佛国土没有障碍的,叫无碍佛、无碍光佛!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是铁围山也遮不牢。铁围两山间,幽幽冥冥中,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光明。

所以,阿弥陀佛光明有些人不晓得,我要求智慧呢,求“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求消业障嘛,要求“观世音菩萨”!而不知阿弥陀佛光叫智慧光,佛念得多是会开智慧,阿弥陀佛念得多是会开智慧,有这么稀奇。阿弥陀佛念得多就会消业障,有这么稀奇。你的衣服邋遢了,要洗洁净要用肥皂,你心里业障重怎么办啊?他跟我讲:“师父啊,我业障重!”业障重,你业障拿来给我秤秤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

吃饭也是修行

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着贪心在吃?还是...

圣严法师: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六祖坛经》的第十六条说:...

修行也有四件事先苦而后乐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清晨,波斯匿王率领...

星云大师《学佛的次第》

第一篇 信解行证 壹:前言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深...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圣凯法师:佛法谈做人

现代的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一个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遇...

佛陀教我们财富的处理方法

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

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大家有念《心经》,有许多人都会背诵,但是,看来仍有...

受了菩萨戒,为何一定要学大乘经论呢

为什么受了菩萨戒,一定要学大乘经论呢? 第一个理由,...

【佛教词典】精魂

(杂名)精气魂魄也。碧岩第一则颂评曰:弄精魂瞠眼睛...

【佛教词典】四大名山

又称四大道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

其形虽寐,但闻性不昏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

金钱是手段不是目的

金钱这个东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价值,手段的价值,...

【推荐】惟觉老和尚《如何追求真富贵》

一 世间上的富贵、幸福与快乐是假的, 好像花儿一样,...

释尊舍寿留寿的甚深含义

释尊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入灭,这是历史的事实。然而关...

用心诚恳

也许是离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发觉与相距七岁的弟...

人生得不偿失,快乐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们建立一种忆佛、念佛的信心,那怎么忆念?这个方法...

人生也要像四季一样活出精彩

人生有生老病死,气候有春夏秋冬。拿四季来比喻人的一...

禅师的考验

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

大安法师列举念佛六大利益

念佛号的种种利益,利益是很多了,因为阿弥陀佛大愿之...

佛教的家庭观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