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首愚法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首愚法师  2011/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应的法门很不容易,并且修行就是要修得与法相应,修得有效果,这最要紧。个人过去几次闭般舟三昧关,觉得很相应,但也很辛苦。般舟三昧的修法真的是一个大苦行,等到闭过般舟三昧关之后,再来修准提法那就轻松了,而且修得色身有相当的转化。

唯有广参多学后再来修准提法的人,才真懂得珍惜准提法。整个修学佛法的一个关键在我们色身的四大五蕴,要怎么样来转化,乃至进一步这心能解脱自在,不受四大五蕴境界的干扰;准提法的金刚念诵持咒法是朝向这目标很好的起步。在做金刚念诵时,这音声当然不能急躁,也不能尖锐;急躁尖锐就是风大不调的现象,风大不调当然就会搞乱了其它三大:地大绷紧,山大狂扬,水大干枯。因此金刚念诵的音声,要先慢慢、慢慢念到沈稳柔和,顺畅无阻,这样持咒者本身的四大就逐渐进入四大相生的一个良性的转化中了。念诵咒语既是在调气,也等于在调心,使心清和专一,意志豁朗平易,然后再来才有进阶到无念境界的份。然而所谓无念,无念不是胡涂,无念是自心清净的表征,无碍于日常生活事务的处理。而最终这无念还要会得无相才行,也就是悟得即相离相,空无所住。修行要先做到无念,才能够与无相相应,与无相相应了才能够空。

所以以调心来讲,不管依什么宗,修那一个法,都是要不断地从自己念头来转化自己念头;念头转得来,化得掉,功夫深了,无念境界自能现前。关于无念,六祖告诉我们「无者无妄念,念者念真如」,意思是说:那些贪瞋痴慢疑的妄念都消融掉了,那你反就是念念都在真如境界的实相中了。这个是实际理地,也是实际功夫。一方面靠行愿,在做人处事上舍己为人以断除自己的三毒烦恼;一方面要在色身上转四大,破五蕴;再一方面还要有智慧,由转化妄念而达的无念境界悟得无相,与真如实相相应。

准提法包含整个这样一套的佛法修行体系。金刚念诵持咒是入门,后面的几重观想,包括心月轮观、字轮观等是登堂。至于入室,那就要等你先入门再来说了。

二、观想

谈到观想,想的最初等效用是帮助我们在持咒念诵时,念念能深深打入八识田中。如果你念诵只是舌根在念,跟耳根、跟意根不大相应,那妄想心占有你的成份还是比较大。以妄想心来持诵,当然只要你的咒语不断,这在修持上还没有完全离谱。若能坚持下去,念久了,你还是有机会念进转化身心的循环中。不过为了更大的效益,为了你能由念诵深入第六意识,乃至穿透第七末那识,到达第八阿赖耶识,使得法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那么观想是有需要的。

唯识学告诉我们:要转化因地,一定要跟第六识、第七识相应;要转化果地,一定要跟第八阿赖耶识相应。如能这样因缘果三个汇合在一起来修,那要成就就快了。所谓因缘果:六、七识念念分明是因,使六、七识依之而念念分明的咒语是缘,第八阿赖耶识能够打入,那则是果。等你念念能打得入第八阿赖耶识中,那前五识的眼、耳、鼻、舌、身也才转得了。

所以你修准提法,念咒加上观想,念念由心起,念念回归到心地中,念念分明,念念都在转化我们的色身,这多美好,多殊胜啊!你一句准提神咒能够把它持诵、观想得很纯熟,这纯熟的纯,当然使你身心不杂,心无杂念,身无不调。心无杂念,身无不调,那你的身心就有纯净感;纯净就能够得清净。若是杂染,那你再怎样都清净不了。你身心不清净,无相之真如又如何亲见亲证呢?

三、发愿

我们一般凡夫智力微薄,往往抵制不了来势凶凶的多生累劫的习气。虽然如此,人人却拥有一股力量,能够克服转化这习气业力,那就是愿力,就看我们发不发它而已!

愿力是一个人愿意让自己大改变的原动力,发愿自己不再为种种人事物烦恼,发愿自己愿为种种人事物奉献,这不得了的,在整个佛法上叫做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成佛的根基,道地道地转化业障的本因力。持咒人在自己的下意识中要有一股愿力,你所发的愿是什么,那就要把这股愿力不断地展现出来。

当我们自己在修行上感觉到很疲累,自己提不起精神的时候,依这股愿力就要让精神振作起来,继续行持下去。不管是为自己身体健康也好,为家庭也好,为事业也好,尤其是为自己道业,你要念念祈求佛母加持,念念不忘自己所愿,踏实去行,这样便能够让自己多生累劫的罪业,逐渐地消除。

愿力可以庄严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身口意愈来愈庄严。一个人有了善愿、菩提愿,那他的精神内涵马上就不一样了。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一发正愿,日常修行与待人接物的气象便不同,成格了、圆格了。愿大家共勉,善思念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要空,才能有》

佛教讲空,是要空诸执著,空诸两边,空诸假相,空诸对...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

每天一定要定功课

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 我问老菩萨:一天念多少?...

星云大师《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各位到这里来听佛法,...

不可乐于听闻而怠于实修

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

星云大师《如何在大众中相处》

常听人说: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在社会上和大众相...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

每一次的付出,都为心中砌一条大道

有三个工人在工地上砌墙砖,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

世间的四种缺陷

佛教称这个世界为娑婆世界,意译是堪忍、能忍,指众生...

【推荐】地狱五条根,财为第一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什么把财放在第一位,因为...

如何修行才能培养福德因缘

问: 如何修行才能培养福德因缘? 妙境法师答: 培养福...

【佛教词典】难入

(术语)无上之妙理,悟入为难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其...

【佛教词典】宝王如来

(术语)非佛之名,尊佛而云宝王如来也。...

欺负弱小犹如为自己挖坑

佛经里经常用一句话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调象,亦如沉渊...

发愿度人进佛门但并不如愿,是否应放弃

问: 值此末法时期,善知识难遇,众生不知念佛。弟子...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

把位置放低

有一个青年人,他对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

念地藏菩萨圣号,临终随愿往生佛国净土

随你愿生哪个净佛国土都可以 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

星云大师分享素食烹饪经验

说到素食比荤食更好,当然煮菜的人也要能把素食煮得好...

我身有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

如何看待修其他宗看不起净土法门

问: 现在密宗很兴盛,许多修密宗的人看不起念佛法门...

《大宝积经》中介绍极乐世界与往生的4种方法

【极乐世界人的寿命】 佛告阿难: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

孝心只需三分钟

去同事家玩时,同事正在打电话。只见他拿起电话,拨了...

星云大师《得与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

省庵大师的八苦诗

生 苦 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 每遇饥虚倒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