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苦修》

圣严法师  2010/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编按:许多禅师的法名与高山、雪有关,这是因为禅师通常会选择严寒的环境修行,来坚定自己的意志。相较之下,今日我们的修行环境较祖师舒适,如果我们把祖师这种苦修的精神作为标准,会永远感到惭愧,激发自己见贤思齐的心,发愿努力精进。

我们熟知的许多禅师的名号,并不是他们的俗名,而是法名,一般是由弟子尊称的。这些法号通常就是禅师驻锡的山名,常常映现出他们道场的严寒环境。我们很少会看到夏天有关的法号。冬天,以下雪为征,显现了禅的精神,然而夏天的精神是非常的不同。天气热,我们容易打瞌、昏沉,但是天气冷,尤其是在山上,很适合禅修。举几个例子:有个禅师,法号「雪峰」,另一个叫「雪窦」,还有叫「雪溪」、「雪岩」的。这些禅师专找雪很多的地方去修行。

或许有人在山上修行不得力,想着:「待会或许休息一下,到山下走走吧。」不过要是外面大雪连天,所有的路都被封死了,如果还冒险外出,可能会跌到山下摔死。在这种时候,即使你不想打坐,还是得打坐。而且当四面八方都是雪,仅哪儿都去不了,连吃的东西也没有,只能吃雪。

置死地而后生

藕益大师在九华山修行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一场暴风雪。因为身旁可吃的东西不多,穿得又单薄,又冷又冻。他瞥见有棵松树上结了些松子,但吃了松子以后,身上还是冷。所以就用样子的壳,起了个火。然后,他开始打量这雪什么时候会停。情况看来不乐观,而且可吃的东西最多只能再维持一天,他心想:「我的时候到了,我大概注定要死在这儿。」原本他还冀望找些食物来充饥,再找些衣服御寒的,但一旦接受了自己即将死亡的事实,他什么都不想吃了,身上也不觉得冷了,就坐在那儿,等著被冻死。然后就真的一动也不动了。

过了几天,有几个人经过,看见他在那儿打坐,就说:「嘿!你在这儿做啥?好一阵子没看见你啦!」一听到这几句话,藕益大师睁开了眼睛,说:「怪了,我还没死呢!」

另一个苦修的例子是虚云老和尚。有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了一场大风雪,没有东西吃,又害了病。随后他到了路旁一间矮小的破房子。这房子只剩下四面墙,没有屋顶。不过,他还是走了进去,靠著墙边的小雪堆坐着。就像藕益大师一样,他也是坐下来等死的。地上的雪愈堆愈高,最后把他整个人完全围了起来。不过这时候,他早已入定了。几天后,一个乞丐路过,把路上的积雪扫开,看到有个人坐在那儿。这乞丐立刻从墙上抽出了稻草起火。接著拿出一口锅子,溶了些雪在里边,用他带来的小米,煮了一锅粥。虚云老和尚感到热气,回过神来。看到有人正在煮粥给他吃,而他并没有死。

在东初禅寺,我们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电扇,冰箱里有很多的食物。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将要死在这里。那种感觉在这里是永远不会出现的。事实上,在中国禅宗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祖师的修行环境,像我们这里这么舒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祖师这种苦修的精神,作为标准,我们会永远感到惭愧。我们会清楚知道,自己还不够用功,决心还不够坚定。

有些人必须先吃苦头,才能真正开始用功。没有吃过苦,他们的修行完全使不上力。这种人要受苦、受磨难。千古艰难唯一死。修行人如果受苦到随时准备要死,在修行上就很可能得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用《地藏经》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地藏经》提出了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具体修法。本来...

漫谈日常修行

我们禅宗的根本法门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修行时要先「调五事」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

星云大师《如何正心诚意》

人与人相处,总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让别人觉得我们...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沙弥的发心

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一日,...

这放不下,那丢不开,哪会相应啊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

星云大师《得失心》

得失之间,是欢喜?是悲伤?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日前...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

圣严法师《照见五蕴皆空》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

圣严法师:人要赚多少钱才算足够

问: 许多理财专家说,要准备几千万元才够养老;又说...

圣严法师《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见有人带著一只狗,狗看到我这个老...

【佛教词典】教令轮

谓大日如来的教令很坚固,能够摧破一切的怨敌,好像转...

【佛教词典】头上安头

(譬喻)喻事之复沓也。传灯录曰:元安示众曰:今有一...

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地藏经》云:「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 世间上...

深信因果,正道发财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人世间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

愤怒让全身「中毒」8招灭怒火

乘车时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时才能通过下一个路口;孩...

怕死之心与阿弥陀佛大愿相悖

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

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莫过此

【原文】 汪舟次曰。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

沙弥的发心

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一日,...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

人生最大的「爱别离」

在恒河边,释迦牟尼佛与几个弟子一起散步的时候,他突...

找小鸟当证人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

鸵鸟的哭泣 奢侈品背后的生命悲歌

南非,距离约翰内斯堡500公里的乡间,是鸵鸟的家园。...

净土宗人要往生,一定要做好人生的收尾

净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绝对不...

莫把「师父」称「师傅」

有人说,现在很多词语都被糟蹋了。 比如说,小姐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