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禅是什么》

圣严法师  201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人认为‘禅’与‘净土’截然不同,其实,二者并无冲突。此在古来诸师们,已多有说明。念佛人临终时能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定力加上佛的愿力。禅修者,若能明心见性,心净则所居国土亦净。因此,禅与净土没有绝对分开的必要,我不仅教人用禅的修行方法,同时也鼓励人们念佛。

‘禅’是什么?

(一)禅是安定、平稳、和乐的生活方式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为心不安定,所以我们的生活言行很不平稳,导致自己和别人之间缺乏和乐的气氛。所谓‘和’,即彼此关怀、互相照顾的意思。

我们自己若能前念与后念、过去和现在没有冲突,与人相处又能相互关怀,生活怎么会不快乐?

(二)禅为开朗、宽大、涵容的生活智慧

我们与人相处,最不愉快的事就是心不开朗。所谓‘不开朗’,又名‘闭锁’,是将自己与他人隔开,而不能有所沟通。闭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自己、求得自身安全,以免与他人来往时受到损失及伤害。其实,越闭锁就越不能和人沟通,对自己的损失越大。唯有开朗的心胸,才能使人左右逢源、愉快顺利。

很少人愿意宽恕别人,反而容易宽恕自己;也就是说,自己不能对别人慈悲、接受别人。心量越是狭小的人,越放不下自己,也舍不得奉献自己,这种人心里最痛苦,他没有朋友,也不会得到帮助,纵使有人想帮助他,他也会害怕。而禅修,能帮助我们打开心胸,容纳所有的人与所有的事,就像大海一样,能收纳所有的一切,无论大鱼、小鱼,甚至有毒的鱼。大海不会拒绝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

莫被邪见和狂慧所误

有一种人,虽然他有一点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

主人公在哪里

一日,祖钦禅师问原妙禅师:日间清醒时,还作得主么?...

【推荐】初修定者须过好「三关」

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以前我刚开始教禅、讲禅的时候,一开始就讲无我的观念...

禅的妙用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 妻子:...

入禅之门第五讲:无门关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叫无门关。我想进入这个关、禅的关...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圣严法师《多闻与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

圣严法师《找回自己》

相信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一定会说:我...

圣严法师《不死之药》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圣严法师《在网络的虚幻中体验真实》

佛教是非常重视实验、实证和亲身体验的,是从生活与心...

【佛教词典】受用圆满

【受用圆满】 p0728   瑜伽九十八卷三页云:受用圆满...

【佛教词典】云门声色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闻声悟道。本则公案为云门宗之祖...

人生怎么样才能圆满

不害诸有情,修慈悲喜舍,证无量梵住,圆满不为难。─...

对自己这么残忍,恐怕会失去大好机会

以为五逆十恶,临终回心,念十声佛,就可往生,因此可...

舍得的三种层次

对舍得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舍得舍得,...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

受驴身偿债五年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洛阳有...

【推荐】三界这一关跳出去,后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为什么说要往生净土呢? 前面我们只讲到念佛能够破除障...

枉费稻谷

台湾有一句俗话:有样看样,无样自己想。看样:学人家...

首富只靠一粒米

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

堂上二老是活佛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

修七支供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

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过得更好,最主...

这几种人最适合修地藏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是佛陀为母亲...

无事最可贵

朋友来喝茶聊天,问说: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 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