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圣严法师  2016/1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借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知道未来,才能亲见三世因果。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观念。

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可长可短、可近可远,长的以无量数的阿僧祗劫计算,过去阿僧祗劫、现在阿僧祗劫、未来阿僧祗劫。

比如说:众生发心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其次以大劫计算,例如说过去劫、现在劫、未来劫。再次以生命的生死计算,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最少以秒乃至于比瞬间还要短的刹那计算,前刹那、现刹那、未来刹那。

一切众生,如果不出生死,就在无穷的三世之中,无尽的时间里边,一直循环延续下去。如果仅仅把前生、现生、未来生看成三世因果,那是看得太狭隘了。

人既知有现生之中的三世因果,必能推想到有无尽的三世因果;不过问题在于今生的三世因果,是凭记忆力──所谓经验而能相信、接受的,对于隔生或生前与死后的因果关系及事实,因为已出乎用脑细胞记忆的范围,所以难以接受和相信。

因此要求诉于鬼神和神通的帮助,等到亲见了过去和未来的生命现象,才能真正地笃信不疑。

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是有的,但极其有限;纵然能够使人知道过去世或未来世,也是极其短近的时间范围,不可能使人知道无穷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既然如此,那依旧不能使你相信最初是什么?最后是什么?是有?还是没有?怀疑三世因果的问号依然存在。

佛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用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来告诉你过去和未来,而是要你知道两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现在的今生,就是未来的过去;现在的未来,就是未来的现在;现在的过去,就是过去的现在。

因此,只要你清楚地了解、掌握现在这一刻,那就已经包括了三世因果的现象。否则追求、追问、探知过去和未来,除了增加现在的困扰和浪费现在的时间之外,别无益处,既对于现在无补,对未来也无益。

现在有好运,一定在过去曾有好的业因;现在有恶运,一定是由于过去所造成的恶业;未来的好运,一定是从过去的善业加上现在的努力;未来的恶运,一定是过去的恶业加上现在的懈怠和造恶。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基于个人现在的善恶与勤惰,恶运可以改变,好运也会消失。

有些人因为不能见到过去和未来,所以不能相信过去和未来的存在。其实,如果没有见到的就不能相信或不能接受的话,那即使在现生之中,也有许多不能相信和不能接受的事了。

例如:民族的历史、宗族的族谱、家族的家谱,所记载先民和祖先的事迹,有谁亲眼见到的?曾经见过曾祖父或高曾祖父的人就很少了,但总不能因此否定祖先的存在吧?

所以肉体生命的遗传是来自列祖、列宗,亦能传之于子孙万代,这就是肉体的三世因果。

而今生之前必然有无始的源头和未来的去向,物质的肉体之外必有灵魂、精神或佛教所说的神识的迁流。然而,以唯物论的立场,人死如灯灭,除物质外没有精神;这样的论调对于人类而言,容易养成不须为自身行为负责任的态度,甚至演变成残杀、斗争,为达个人或某个集团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去牺牲他人的利益,或牺牲其他集团以及其他族类的生命和财产。

所以,为了对于个人的未来有所寄托,并指出方向和努力的前程,相信有神识的三世因果是最安全的。而全体人类若都能接受神识的三世因果,便可完成互敬、互助、互谅、彼此共存共荣而不相互伤害的生存环境。

否则的话,造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善恶不分,利害互见,便会造成将来世界的动乱与不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的道理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

出现重大恶报的初期征兆

人生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善恶因果,最可怕的因果报应是...

起心动念也能造业

佛在印度罗阅祗竹园中传法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摩达王...

从不好的果报中推出前因

我们看一个人,他今生的果,就要推出他往世的因,这是...

一句恶言堕粪池中虫

证严上人述说《贤愚经》故事叮咛大众,在凡夫地修行,...

【推荐】来讨债的婴儿

吃素而长寿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虚云老和尚、广钦老...

重报轻受

唐朝时,西域天竺国有位戒贤法师,德高望重,名震四天...

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

昔日萧衍帝(即梁武帝)心中乐善好爱修行,礼拜志公和...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并没有任何真实不变的东西

以佛的智慧来看世间,无论是我们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环境...

圣严法师《人人都有社会地位》

社会是人与人共同生活的环境里,因彼此关系集合而成的...

圣严法师《人间净土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净土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不曾在其他学术和其他宗教里提...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

【佛教词典】智斧

(譬喻)智能断烦恼,故譬以斧。涅槃经三十八曰:是经...

【佛教词典】瞿摸怛罗

(物名)Gomūtra,译曰牛屎。慧琳音义三十六曰:瞿摸...

学《法华经》生生世世都受益

丙一、莲华二义: 一、出水义,出离污泥浊水故。 二、...

不要只讲「空」,还要把「有」建立好

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听到很多人谈到了空,也对空有...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

从顽劣凡夫骤然摇身成为一代高僧的澍葊法师

澍葊法师在清朝道光(公元18211850年)和咸丰(公元18...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

六因、四缘、五果

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

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问: 请问法师,如果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请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由于菩萨有...

为何放不下?因为还没看到人生真相

你能够真实的觉悟,你才能够真实的放下! 今天我们讲到...

星云大师《从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还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慈光加被,使这次...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