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六根互用念观音

宣化上人  2011/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观世音菩萨,不但口念得清清楚楚,而心里也记得清清楚楚。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都在念观世音菩萨。眼睛念,耳朵念,鼻子念,舌头念,身体念,意识也念。总而言之,都在念观世音菩萨。这叫都摄六根,一门深入的境界。

在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上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意是这样的解释:都摄六根,就是教我们把六根摄住,不散乱、听使唤、依教奉行,将六贼(六根)变成六个护法。都摄就是令六贼守规矩,不许它作怪。把它们训练柔顺,非常听话。人为什么不能专心念观世音菩萨?就因为没有都摄六根,没有驾驭眼耳鼻舌身意六贼。所以它们兴风作浪,引起妄想纷飞,不能安分守己,而到处找麻烦。

若能都摄六根,那么,就能净念相继。清净的念,如同水波一样,一个跟着一个,继续不断。清净其心念观世音菩萨,亦复如是。不间断的念,不停止的念,念到相应时,就得到三摩地。三摩地译为正定正受,这是第一圆通的法门。到了这种境界,便能六根互用来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

有入三摩地的境界,才能得到念观音三昧,才算是打观音七的人。没有得到念观音三昧,不算是打观音七的人。入三摩地的境界,从清晨开始,一直到晚间休息。在这中间,口里只知念观世音菩萨,不知时间的过去,也不知时间的现在,更不知时间的未来。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都空了,这是入三摩地的境界。

在这里念观世音菩萨,精神集中的念,忘掉一切烦恼。我有没有吃饭?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一心念观音嘛。我有没有穿衣服?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专心念观音嘛。我有没有睡觉?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专心念观音嘛。如果把吃饭、穿衣、睡觉这三件事情都忘了,这就是三昧现前。心中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没有妄想。念观世音菩萨,念得清清楚楚、欢欢喜喜,念得比什么都自在,比什么都愉快。有病,病好了。有痛,痛忘了。没有吃饭也不饿了,没有睡觉也不困了,这就是入念观音三昧的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观音菩萨的形像

明代阙名彩画《白衣观音图》 观音,原译观世音,梵文...

三十三观音

杨柳观音 又称药王观音。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

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念大悲咒化险为夷

在我家乡东北,有一个种田的农人,家里颇为富裕。某年...

清定上师《心经开示录》

观自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

持大悲咒一万余遍后的感应

我虽然刚学佛就背下大悲咒,但大概是13年末14年初才开...

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功德妙用是怎么来的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宣化上人:薄拘罗尊者的五不死报

薄拘罗是梵语,译为善容,言其这位尊者的相貌非常好;...

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病后始知身是苦,死后方知错用心 这是众生的通病,在...

一切众生若干种音,菩萨悉知悉见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

不是咒语不灵 而是你不守规矩

一、没有功德却要持咒支配护法,只有增加自己的罪业 《...

【佛教词典】根败坏种

(术语)声闻缘觉之二乘众,可成佛之根机坏,无有可证...

【佛教词典】因譬

(术语)因缘与譬喻。法华经方便品曰:种种因缘,种种...

现在许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讲法出光盘,这...

【推荐】大安法师:我能够学佛的因缘也是由于生病

疾病由来是药方,深知生死是无常。 重刑受过悲牢狱,剧...

工作的谋生不要违背慈悲

为了修习正命,你必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法,而这个方法...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

欲得成就一心应当存诚念佛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婢女皈依三宝而生天的因缘

《杂宝藏经》经文: 尔时。舍卫国须达长者以十万两金雇...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念佛普摄华严法界

原文 : 又问:华严法界,密义重重,以无量修多罗而为...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事物总是相对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会有它们好的一面...

【推荐】种种佛事,念佛功德最大

我们要做种种佛事,无非是消灾延寿、祈福、超度,要知...

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

禅堂中死一般的寂静,寂静得似乎空无一人,只有守关的...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