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不要贪神通灵异

宣化上人  2011/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这个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事情,多得数不过来那么多,为什么有这么多奇怪的事情呢?因为人的心里好奇。人有一种好奇的思想,所以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事情就出来了。一旦出来,就诱惑人,令你失去真正的主宰,令你把主人翁丢了。没有主人,不管是家也好、国也好,一切就都乱了。这一乱,这些标异现奇的人就各显神通,令人东奔西跑,颠颠倒倒,各处去找奇妙的事情,贪神通,找灵验,这都是被境界所转了。为什么会被境界转呢?因为有好奇的心。

好奇心,根本就是一个贪心。这些奇奇怪怪的事发生,你若追究它的根本,也是由贪心而现出一种奇怪的样子。若是没有贪心,就不需要标异现奇,让人看他有什么灵验和异端。而人也因为有贪心,才被这种奇怪的事情所吸引、所摄持。奇怪的异端,是不正当的事情。不正当的事情,就属于魔业;正当的事情,就是佛业。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失去正知正见,你对他讲真正的法,他听得格格不入,总听不进去,甚至左耳听进去,右耳就出去了。可是你对他说邪僻的事情,邋遢的事情,他就永远都记得,不会忘了,这就是证明人的贪心在作怪。正经的事情,为何人都不记得?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好处,对他没有利益,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利益。

我们人在世界上都是认假不认真,认贼作子。所以你对一个人说几句忠言实语,他不愿意听;你对他拍马屁,他就很高兴。所谓:

「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多数人都是不接受忠言,都不肯吃良药。良药苦了一点,他便把眉头一皱,说:「这真难吃!」可是你觉得难吃,病也就不会好。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现在讲佛菩萨的事情,人不愿意听。若讲魔里魔气的话,譬如男女不要守规矩,可以随便,放任自在,规矩是最不好的,人听了便很高兴,因为他们不愿意守规矩。这就是下流的思想。

所以有些人到万佛圣城,受不了住不下,就跑了。为什么呢?他就是没有这种牺牲性,没有真正为法忘躯的思想。真正为法忘躯的人,你撵他,他也不走;你打他、骂他,他也不走。因为他觉得这儿是正法住世的地方,他要接近正法。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五十阴魔〉,对于这个时代是最有用的。我们想要弘扬佛法,就要做大牺牲,不要贪小便宜,看见人家封一包红包,就眉开眼笑,这真是太没出息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你心一动,魔就有机可乘

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说是我今...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画传

一、母梦玉女,授青莲华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

只教用功法,莫炫己境界

川中每出异人,有刘某者,皈依宝一法师,宝一庵中有湖...

杀食巨蟒灵龟引发怪事连连

本文是我同事亲口所讲,全是他当年在安哥拉时的真实经...

追求神通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学佛修道之人追求神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稍微弄不好...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严禁神通

目犍莲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以神通第一着名。普...

谁是世第一

两位梵志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声,引来好奇的人们上前...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宣化上人:善恶两条道

人人想成佛,可是成佛有成佛的条件。人人想做好人,可...

宣化上人:不可以躺着看经

我们若听经,一定要坐得正当一点;不要这么样坐着,不...

宣化上人:背经的方法

世人一天到晚在竞争奋斗,不外都是为了吃饭、穿衣、财...

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

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地藏菩萨本愿经》 假设要...

【佛教词典】知义

【知义】 p0817   瑜伽七十七卷七页云:善男子!彼诸...

【佛教词典】火祭

(一)梵语 homa。音译作护摩。原为印度古代所行之火祭祀...

【推荐】每一句佛号都产生一种不退转的力量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修行人的相有多种。现在讲一个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一切恶行,没有比放纵自己欲望更大...

活在过去或担心未来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觉自己身边的许多人与朋友都活在过...

婚礼上的一百元纸钞

前日去参加一个婚礼(天主教仪式),神父在弥撒当中,...

惟贤长老《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

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历史沿革 (一)释迦佛的应化示现...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被称为特别法门,所谓胜异...

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

身体少病的十个原因

1、不打别人,不虐待动物。 2、劝别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推荐】昼执火炬的人

佛经中有一则典故。佛世时有一位修行者,他觉得修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