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至诚念大悲咒灭淫欲火除邪心

宣化上人  2011/06/22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末法时代,诸恶充满,这五浊恶世就乱糟糟的,佛法也灭了。这时候,“淫欲火盛心迷倒”,就像现在一般人,淫欲心比学佛法的心要重。他没有说我天天研究佛法,研究了又研究;睡不着觉,我就来研究佛法;或者醒着的时候,我更应该要研究佛法。不是的!睡不着觉,就生出一种淫欲心,总觉得研究佛法没有什么意思。一生出淫欲心,觉得:喔!这是非常地非常的妙了。他认为这个是妙,就是一种无明把他支配得心迷倒了。观音菩萨早就知道末法的人是这样,这个心迷乱颠倒。迷,就不清楚了。

好像某某人,见到他女朋友,啊!就不得了了!这个时候,就忍耐不了了。这就是心迷倒了!confused (迷乱),很奇怪的。或者做太太的,就偷偷摸摸到外面找其他的男人,找情夫;或者做丈夫的,就偷偷摸摸到外面去找女人,找情妇。就为了淫欲火的发泄,到外边去贪染。

白天想这个事情,晚间也想这个事情,这个不正当的邪思,一时一刻都不停息。你们都知道的,有的到教堂去,不是去做弥撒,就是到那个地方想找一个对象,男的、女的都有这种思想。有的到学校去,不是读书,也就到那个地方去找一个对象。淫欲火盛,暂时间也不停。

在这个时候,要是能称念《大悲咒》的话,你的淫欲火也就一点一点地灭了,邪心也就一点点地除去了。讲到这个地方,无论我们男的、女的,淫欲心如果太盛了,可以天天至诚恳切念 《大悲咒》;久而久之,淫欲心就消灭了,你那个邪知邪见也就除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问: 一位法师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在任何一部经典上说...

《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问:《普门品》中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

佛经中关于邪淫的果报和戒淫功德

节选自《欲海回狂》(白话) 清周安士著,是被印光大师誉...

【推荐】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问: 请问师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师答: 在...

出家人如何应对有邪念的女众

前几年,有一个比丘到我这儿来,他已经出家十多年了,...

享受自在的人生

佛家说:众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

圣严法师《大悲咒与大悲忏的修行入门》

经忏,种类繁多,以观音为主的《大悲忏》仅是其中之一...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

人之所以下地狱,做饿鬼,转畜生,不外乎受六根眼、耳...

一心专念,将来必定见佛

当初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是他的长...

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乐

人就怕不知足,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乐。所谓知足...

宣化上人:佛光普照

佛光普照,佛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众生心。把众生的心...

【佛教词典】异生性

(术语)使人为凡夫之本性,指所谓见惑之烦恼种子而言...

【佛教词典】随一不成过

因明用语。随一不成,梵语 anyatarāsiddha。因明三十...

【视频】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成佛后还要受果报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成佛后还要受果报

【视频】大安法师《地藏菩萨的二十八种利益》

大安法师《地藏菩萨的二十八种利益》

【视频】云居山七世做牛的和尚(绍云老和尚)

云居山七世做牛的和尚(绍云老和尚)

这个禅定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禅定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智者大师讲出两句话来形...

过不了临终四关,念佛人也照样去轮回

黄武城,江苏泰州姜堰人。家族世代都研究儒学。一日,...

【推荐】李木源居士的故事--癌细胞变功德林

在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件真人真事。这是一位新加坡华侨李...

肉食百害而无一益

1.动物被宰杀时,极端的恐惧、痛苦、愤恨、挣扎,使其...

【推荐】想趋吉避凶,就要调伏欲望

儒家思想认为什么是好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启...

每个人的春秋大梦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人但愿像小鸟一样,能够...

恐惧是因为内心放不下

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

说话的石门

山里燃起了大火,只有一个山洞可以躲避烈火的攻击。山...

坟墓上的竹篮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阿公与儿媳、孙子住在一起。他从...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大师在《万善同归...

静心的修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

从「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来深信佛力

从理上相信,这就是要相信三种力量。《般舟三昧经》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