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印光大师  2021/06/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见其因犯制戒之迹。不知乃大权菩萨,欲佛制戒以淑后世,遂现作不如法相,以启如来立制以垂范耳。由其未明此理,唯据近迹。遂谓如来在世,佛诸弟子多有不如法者。从兹起邪见以藐视僧伦,则其罪不小。

二则律藏中事,唯僧知之。倘令未为僧者阅之,或有外道假充比丘,作不法事,诬谤佛法,则其害非小。故此严禁而预防耳。至于好心护法,校正流通,何可依常途为例。若执定此语,则律须僧书僧刻,僧印,僧传,方可不违佛制矣。

天下万事,皆有一定之理。而当其事者,须秉一定之理,而行因时适宜之道。理与权相契,法与道相符,斯为得之。律中必有明文,光以目昏,未能遍阅。蕅益毗尼集要,亦有此议,亦不须检查。但无上不明远理,只据近迹。及欲知佛法中机密之事,拟欲假充比丘等过。则放心安意,校正流通。

其功德无量无边,何须过虑。然须缄默,不可以律中文相,对无知无识之人宣说。及泛泛然录之于寻常文集中,以启无知人妄造口业之衅。世出世间,理皆有定,法皆无定。大而经国治世,小而一饮一啄,莫不如是。何独于律藏而板执乎哉。

复徐蔚如居士书一

【白话译文】

律藏不许未受大戒的人看,一方面是恐怕有不明深远义理的人,见到律藏中因为比丘犯戒而佛陀制戒的事迹。他不知道这是大权菩萨,想要佛制戒,来教育帮助后世之人,于是就示现作出不如法的事相,来开启如来建立制教以垂范将来啊!

由于他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唯独只根据浅近的事迹。于是就认为如来在世,佛陀的诸位弟子,有很多不如法的事。从此生起邪见来藐视僧团,那么这个罪过就不小了。

第二,律藏中的事,唯许僧人知道。倘若令还没有出家的人看过之后,或者有外道冒充比丘,作不如法的事,来诬谤佛法,那么这个危害就不小了。因此严禁而加以预防罢了。至于是好心拥护佛法,对律藏加以校正流通,怎么可以依照常规来论。如果死执未受戒之人不可以看律藏的话,那么律藏就必须僧人来书写,僧人来刻板,僧人来印刷,僧人来传送,才可以不违背佛制了。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而当职任事的人,必须秉着一定的法理,而行持因时适宜的权巧之道。法理与权巧相契合,法义与道路相符合,这才得当。律藏当中必定也有明文记载,我因为视力不好,不能遍阅律藏。蕅益大师的《毗尼事义集要》中,也有这样的议论,也不须要去检查核对。

只要没有上面所说的:不明白深远义理,只根据浅近事迹。以及想要知道佛法中机密之事,打算想要假冒比丘等过失。就可以放心安意,校正流通。这个功德无量无边,不须要过份的思虑。

然而必须要缄默杜口,不可以将律中的文字相状,对无知无识的人宣说。以及泛泛然记录在寻常的文集中,以开启无知人妄造口业的空子。世出世间,义理都有恒定,方法都没有固定的。大的来说,治理国家世道,小的来说,一饮一啄的日常生活,没有不是如此。为何只在校对律藏这一件事上而捱板执著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奉行七诫远离诸恶

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世有聪明人,能远离诸恶。...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问: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世尊的头痛了三天。这是...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集颂》:1、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或作变...

戒为无上菩提本,修行应一门深入

佛教弟子,不消谈得。就是佛教徒,但因为善根浅薄的原...

佛给在家人提出的五条基本规范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

持戒破除四种「障」

破烦恼障: 戒如金刚,持戒可以破坏烦恼,而不被烦恼...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原文】 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忆佛,念佛,...

万境本闲,唯心自闹

【原文】 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

人在少年,最难克制的是情欲

原文: 人之少年,最难制者为情欲。今之世道,专以导欲...

残经与破损佛像的处理方法

残经不能修补,烧掉没有罪过。如果是还可以看,可以修...

【佛教词典】妙观察智印

又称弥陀定印。为密教莲华部之印相。即阿弥陀佛所结之...

【佛教词典】无明缘行四句分别

【无明缘行四句分别】 p1088 瑜伽十卷十一页云:问:若...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慧律法师《楞严经重点提示》

请合掌,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

【推荐】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

宽容的故事

当时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

宏海法师:学佛答疑(洛杉矶)

性仁法师致感恩辞: 在没有请法师回答问题之前,我先讲...

你想留什么在人间呢

在佛教里,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

如是修五门行,速得成就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 何者五门?一者...

这个时代要求生净土

在这个时代,要大力倡导求生净土。我们知道人生第一件...

能折伏情欲称为善,能灭除情欲称为圣

【原文】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

修心养性的九大疗法

对待生活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生命中就会多一些阳...

须跋陀罗--佛度化的最后一位弟子

古时在印度阿那跋达多的水池边,住着一位已经一百二十...

慧律法师《1998年佛七圆满开示》

情爱纠葛,苦多乐少 我们这几天在打佛七,大家可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