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是如何教导儿子罗睺罗的

2016/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是如何教导儿子罗睺罗的

度子出家

佛陀成佛后;广度有缘众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罗睺罗。在《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讲到佛陀度罗睺罗的因果本末。讲的是,佛陀了知世间恩爱是轮回苦本,要目犍连进城探亲,最关键是希望耶输陀罗放罗睺罗出家修道:“尔时世尊,告目犍连:‘汝今往彼迦毗罗城,问讯我父阅头檀王,并我姨母波阇波提,及三叔父斛饭王等。因复慰喻,罗睺罗母耶输陀罗,令割恩爱,放罗睺罗令作沙弥,修习圣道。所以者何?母子恩爱,欢乐须臾,死堕地狱。母之与子,各不相知。窈窈冥冥,永相离别,受苦万端,后悔无及。罗睺得道,当还度母,永绝生老病死根本,得至罗汉,如我今也。’”

但是耶输陀罗不肯,还把罗睺罗关闭高楼深阁内。目犍连无奈用神通飞上高楼面见耶输陀罗。目连用种种善巧方便劝说,耶输陀罗拒不让步。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又派王后,就是耶输陀罗的婆婆劝之,犹不听从。最后,佛陀运用神通化入空中,点醒耶输陀罗前世誓言因缘,才令她顿息母子之情,与子离别,送子修道。

教导改过

巴利圣典《庵婆蘖林教诫罗睺罗经》中记载佛陀善巧方便教导罗睺罗改过的典故。罗睺罗开始修行的时候比较淘气,学法持戒也有疏忽的地方,因此受到过佛陀父亲的训诫。此经针对其喜欢说谎的坏习惯,佛陀以“洗脚水”为喻跟他说明谎话之肮脏,强调诚实的重要性。后来对小沙弥解说事物无常的本性,记载于《相应部》第二品。

有一天佛命罗睺罗端大盆水洗佛的双足,洗毕。

佛问:“这些水可以喝吗?”

罗睺罗:“洗过脚的水,不干净,不能喝。”

佛说:“你就和这个洗足的水一样!,水本来是清净的,洗了足就很脏!好比你本来是王孙,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富贵,出家做沙门。你不精进修道,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整天讲玩笑话骗人,三毒的垢秽填满你的心中,同清净的水里有了垢秽一样!”

佛陀从来没有这么声严厉色的对罗睺罗说过话,罗睺罗低头不敢仰望佛陀,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掉,他这才敢移动身子,但等他倒了水回来,

佛陀又再问他道:“这个盆可以用来盛饭洗米洗菜吗?”

罗睺罗:“洗脚的盆不可以盛饭吃,因为盆里不净,上面有垢秽粘着,所以不能装东西吃。”

佛说:“你就是和这个盆一样,虽然出家做了沙门,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满身充斥不实的垢秽,圣洁,光明的智慧,大道的资粮怎么装进你的心中?”

佛陀说后,用脚把盆子轻轻一踢,盆子就滚滚的转起来,罗睺罗很害怕的样子,

佛陀就问他道:"罗睺罗!你怕把这盆子踢坏了吗?"

罗睺罗:“佛陀!不是!洗足的盆,是很粗的用物,坏了也不要紧”

佛陀:“罗睺罗!你就和这个盆一样,不会得到大家尊敬和爱护。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自甘堕落,自取下贱。这个结果将使谁都不爱护你、珍视你,就是到了命终的时候,也不能觉悟,你会处在迷中更增迷!”

罗睺罗全身流汗,惭愧得无地容身,他发誓以后要一定改变自己的心,行!我们绝对不能自甘堕落!

精心爱护

佛教有按受戒早晚分尊卑的规定。如果先受戒者有需要,后受戒的应该把一切用品给先受戒者。一次,当罗睺罗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有个管理宿舍的比丘,就将他的房间让给作客的比丘住,又由于沙弥不可以和比丘共住,那个比丘便将罗睺罗的衣钵放到外面,自己安住在里面了。

在僧团里,沙弥是要敬重比丘的,还有佛陀忍辱教示,罗睺罗痴痴地站在门外。忽然阴云密布,落起滂沱大雨来,罗睺罗没有去处可以躲藏,就进入厕所。虽然空气不好,也只得坐在那里,他此刻感到无比的恐慌。

这时,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低的地方都被水淹没了,藏在洞里的黑蛇,因被水淹而爬出洞来,渐渐游到厕所里来了。热带的毒蛇,其毒是非常厉害的,罗睺罗一点都没有注意,这时候他的生命真比风中的残烛还更危险。

佛陀在静坐中忽然想起罗睺罗,佛陀以天眼察知到罗睺罗的危险,即刻走到厕所。佛陀问罗睺罗为什么要坐在厕所里,罗睺罗把经过告诉佛陀,佛陀就叫他先到自己的寮房住。后来佛陀修改戒律,规定特殊情况,沙弥可以和比丘同住两宿。

还有一次,小罗睺罗跟随僧团去王舍城乞食。一个流氓将沙子仍在了他的钵里,还用木棒打了他的头。委屈可想而知!这时,舍利弗对他说:“佛陀告诫我们,在荣誉的时候不要使自己的心高举;在受辱的时候,也不能心生嗔恨。罗睺罗,这个世间没有比忍辱的人更勇敢的人了。任何力量也战胜不了忍辱。”

小罗睺罗平静地到河边,用净水洗净了身上的血污。佛陀事后知道了这件事,鼓励赞叹了罗睺罗。

因人施教

有一次,有比丘问佛说:“世尊常常诃斥提婆达多,为什么就不诃斥罗睺罗呢?”还有恶比丘也趁机说:“是呀!世尊妒忌提婆达多,所以常常恼他;罗睺罗是世尊的儿子,所以就包容他,不诃斥他。”有其他比丘听到了,就来告诉世尊。

佛说:“提婆达多这个人呀!他就像一只劣马似的。要调伏这样的劣马,应该用威力来调伏他,所以就要诃斥他。这罗睺罗呢,他像很聪明有智慧的象一样,只要和他好好讲,用良好的言语同他说,就可以导致令他往正路上走了。”

呵护道心

罗睺罗跟随舍利佛出家之后,还算安心。但后来罗睺罗听到佛陀说一比丘的罪报因缘,因恐惧又起退心,想舍道还家。佛陀又用种种善巧方便,因势利导使得罗睺罗坚固道心,勇锐修行。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尔时世尊,告罗睺罗:“汝今畏罪还家,求离苦者,是事不然,何以故?譬如二人,乏食饥饿,忽遇主人,为设种种肥浓美味,其人饥饿,贪食过饱,然此二人,一者有智,一者愚痴。有智之人,自知食过,身体沉重,频伸欠呿,即诣明医,请除苦患。良医即赐,摩檀提药,令其服之,吐宿食已,令近暖火,禁节消息,得免祸患,终保年寿。其无智者,不知食过,谓是鬼魅,杀生祠祭,欲求济命。腹中宿食,遂成生风,绞切心痛,因是死亡。生地狱中。”

佛告罗睺罗:“汝畏罪还家,如彼无智愚痴人也。汝先有善根因缘,遭值我时,如彼明医能济苦患而得不死。汝今何为舍明入闇。”罗睺白言:“世尊,诸佛智慧犹如大海,罗睺等心,犹如毫末,岂能受持如来智慧。”

佛告罗睺:“如天雨滴,后不及前,虽不相及,能满大器,修学智慧,亦复如是。从小微起,终成大器,如是展转,满无量器,是则自利利人,名为大士。如我今也。”罗睺罗等。闻佛说已,心开意解。

佛陀通过譬喻告诉儿子应当如何智慧抉择,令罗睺罗等心开意解,乐意修行。

教导证果

罗睺罗十八岁那年,他升起执着色相的不善念,认为他跟父亲一样英俊。佛陀知道后,向他宣说《大教化罗睺罗经》,经过是这样的: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候,世尊在上午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钵入舍卫城化食。罗睺逻尊者也是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钵,在后面跟随世尊。

这时候,世尊回望罗睺逻尊者,然后对他说:“罗睺逻,对于各种色,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内在的、外在的、粗大的、细微的、低等的、高等的、远处的、近处的色,都应以正慧如实视之为没有‘我拥有色’、‘我是色’、‘色是一个实有我’这回事。”。

罗睺罗听后,不再放逸,精进思维佛的教导,后来罗睺罗努力精进修习出入息,听了《小罗睺罗经》后,证得了阿罗汉果,被称为密行第一。

结语

作为孩子一定不要指望祖业,作为佛弟子一定不要投机取巧。“为佛亲子尚实践,哪有一人能侥幸”。罗睺罗是佛的儿子,他所注重的就是实实在在去修行。以认识一位大师就万事大吉的事情,在佛教不存在;以吃点东西或加持一下就功德圆满的事情,在佛教也不存在。只有如说修行才可以避免自欺欺人。

同世间所有的父亲一样,佛陀爱着自己的儿子罗睺罗,但又不同于世间所有的父亲。因为佛并没有将世间的财富留给他,因为佛知道,世间的名闻利养只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烦恼;佛将出世间的宝藏交给了罗睺罗,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离苦得乐,解脱自在。希望佛陀的大慈大悲能给世间的父亲们一点启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常念佛及观音圣号,决无产难之苦

女人能从小常念佛及观音圣号,后来决无产难之苦。或一...

儿女之贤善,多半在其母之熏陶化育

人生世间,数十年光阴瞬息即过,若或虚度,则欲再得此...

小孩患有自闭症,该怎么办

问: 我的小孩五岁,患有自闭症,智力低下,不与人沟...

人之幼时,教养为急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

给孩子希望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了水的...

长者智教败家子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小鸟与阿育王

某个安适的午后,人们正在树下乘凉、聊天时,突然听到...

佛陀探病

佛陀住在只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为卧...

恶马八态

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热闹非...

念佛消业的故事

当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我们未来...

【佛教词典】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p0783   大毗婆沙论一...

【佛教词典】七种自性

七种染净诸法之自性。又作七种性自性。即:(一)集性自...

印光大师《三皈与五戒十善》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

「庵」一定是女众所住的地方吗

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这个地方呢...

善巧方便化婆媳间的矛盾

话说兴化县商人马文安,品学兼优,且喜研究佛理,他娶...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

怎么知道生死业力重不重

一个人怎么知道你生死业力重?你看我们同样念佛,有些...

从此这个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这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许多年以前。 那时候,枪杀、乱...

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念头

我们说修道是什么?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们的念头,...

如何护法才如理如法,才能有无量的功德

问: 请益法师。如何护法才如理如法,才能有无量的功德...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一 空为大乘深义 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句句消归自心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

中西医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西医: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