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婆罗门女栴沙谤佛因缘

2019/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婆罗门女栴沙谤佛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六神通具足的大罗汉比丘随行。有一日,佛告诉舍利弗,过去久远劫前,当时有佛名尽胜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尽胜如来弘化于波罗奈国时,随行的有六万八千大罗汉比丘。

舍利弗!那时,尽胜如来座下有两位比丘:一是已具足六神通的无胜比丘,一是尚未断除烦恼的常欢比丘。

波罗奈国有一位大富长者名大爱,家中象、马、七宝具足。大爱长者的妻子名善幻,容颜端正无比。无胜、常欢比丘常到大富长者家,接受供养。

善幻供养无胜比丘衣被、饮食、床卧、医药皆丰厚无缺,但供养常欢比丘的物品极为微薄,因为无胜比丘已漏尽烦恼得解脱,具足六神通;常欢比丘则烦恼未尽,未成道果。常欢比丘对于善幻的差别供养产生嫉妒,于是诽谤:“无胜比丘与善幻夫人私通,不以法布施檀越居士,却以恩爱接受供养。”

舍利弗!当时尽胜如来的弟子常欢比丘即是我的过去身,善幻夫人即是诬陷我的婆罗门女栴沙。我因为诽谤无胜比丘的口业罪过,无数千岁在地狱中受各种苦。虽然我已成就佛果,无碍智慧能为六师、比丘众、已漏尽烦恼者、未漏尽烦恼者及诸王、臣民、清信士、清信女说,但因为过去诽谤罗汉比丘的口业余殃,才有多舌童女栴沙,将小木盆藏在腹部,假装怀孕,对我诽谤指责道:“沙门!你独自快乐,却不知道我所受的苦,你使我怀孕,现在即将临产,你应该为我准备生产及扶养小孩所需要的一切事物!”

那时,与会大众皆低头默然,天帝释以神力化作一只鼠,钻入栴沙的衣服里,咬断缚绑木盆的带子,木盆落地。大众见木盆坠地,真相大白,异口同声的责骂栴沙:“你这个罪人,怎么能起这种极恶的念头,当众诽谤清净无上的世尊?大地若是有知,岂能容你这般极恶之人立足!”众人正在斥责时,地面忽然裂开,火焰从裂开处窜出,栴沙直接堕入其中至阿鼻地狱。

大众见栴沙堕入阿鼻地狱,阿阇世王也亲眼目睹,惊恐得汗毛直竖,立即起身,合掌长跪问佛:“世尊!此女现在堕入何处?”

佛回答:“此女所堕,名阿鼻地狱。”

阿阇世王又问:“此女不杀人亦不偷盗,只是妄语诽谤,为何便堕入阿鼻地狱?”

佛告诉大王:“我所说的因缘法,有重、中、下,身、口、意三业。”

阿阇世王又问:“何者为重?何者为中?何者为下?”

佛告诉阿阇世王:“意业最重,口业处中,身业居下。身业,人皆可见;口业,人皆可闻;意业,人在起心动念时,他人看不见,也听不到,这是内心的活动。所有的言语、行为,都是由意念所发动。”

王又问:“意念是看不见的,怎么说身、口都是由意念所发动?”

佛回答王:“若男子、女人想要身行杀、盗、淫,会先思惟对象是谁?何时、何处可行?所以人行动时,心会先盘算、计画,然后实行,这些都源自于意念;而不在身、口。说话也是如此,欲出口时,必然意念先思惟,譬如说在讨论议题的场合,如果有人想一争高下,心里会先盘算:‘要是问到我的意见时,我一定要驳倒对方的论点,为了一争高下,即使他是对的,我也一定要反对到底。’如果自己的论点输给对方,意念又会再思惟,设计挑拨是非:‘有人要杀你、破坏你、毁谤你,你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相信他人。’这是两舌的恶行,是虚伪的妄语,此造业之人命终之后,一定会堕入地狱。所以,言语是由意念发动,而不在身、口。”

王又问:“为什么?”

佛回答王:“因为身行杀、盗、淫,口行两舌、恶口、妄语、绮语,皆受意念指使,意念不动,身、口就不会作为,所以意念发动一切言语、行为。”

世尊随即说一偈语:

意中熟思惟,然后行二事。佯惭于身口,未曾愧心意。

先当惭于意,然后耻身口,此二不离意,亦不能独行。

阿阇世王听后,涕泪悲泣。

佛问王:“王为何哭泣?”

王回答:“我因为众生无智,不了解身、口、意三事,以致一直造作恶业而悲伤。众生以为身、口为重,却不知意才是最重要的。世尊!我本来也以为身、口较重,意为轻;今天听了世尊的开示,才知意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有人身行杀生、偷盗、邪淫,众人是看得到的;如果有人口行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众人也都会听得到;唯独意念所起的贪、瞋、痴,他人的耳朵听不到、眼睛也看不到。所以,众生以身、口为大。今日闻佛所说,才知道意念为大,身、口为小。因为身、口皆受意念指使。”

佛再次问王:“你如何知道意念为大,身、口皆受意念指使?”

王回答:“譬如婆罗门女栴沙,当她要谤毁世尊时,必定是意念先思惟:‘我用小盆绑缚在腹部,假装怀孕,在大众中诽谤佛陀,佛陀将无法辩白。’然后栴沙才付诸言行。所以是意大,身、口小。”

佛说:“善哉!善哉!大王真正明了了意大,身、口小的道理。”

佛开示佛法大义后,大众中有八十位比丘证阿罗汉果;二百位比丘得阿那含果;四百位比丘得斯陀含果;八百位比丘得须陀洹果;八万天人与人皆得法眼净;十万人及非人发心受持五戒;二十万鬼神受三皈依。

于是,世尊说宿缘偈:

尽胜如来时,我比丘多欢,毁谤于无胜,堕于地狱久。

以是残因缘,多舌童女来,在于大众中,前立谤毁我。

宿对终不灭,亦不着虚空。当护三因缘,莫犯身口意。

今我成佛道,得为三界将,阿耨大泉中,自说先世缘。

佛告诉舍利弗:“你们见如来众恶已尽、诸善普具,诸天、龙、鬼神、帝王、臣民、一切众生,皆受如来教化而得度,尚且不能免除宿缘果报,何况是愚冥、未得道的众生?舍利弗!你要教导大众,善护身、口、意。”

佛说完之后,舍利弗、五百罗汉比丘、阿耨大龙王、八部鬼神,听闻佛所教示,皆欢喜地受持奉行。

典故摘自:《佛说兴起行经·卷二·佛说婆罗门女栴沙谤佛缘经》

省思:

经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所以要时时刻刻照顾好自己的起心动念,因为一切言行是善?是恶?都是由意念发动。因此修行必须从起心动念处下手,“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以善护身、口、意三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的道理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

慧命的报应

刚创业那会儿,很喜欢算命,隔三差五地见见高人算一算...

财富从付出中来

我们追求的事很多,想得到的东西很多,希望拥有更多,...

如何帮助更多的众生离苦得乐

问: 弟子目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也想尽自己所能为佛教...

宿业难消,罗汉遭灾

诗曰: 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

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

宋释僧俊,俗姓王氏,京师人。出家后,不守戒律,未曾...

从不好的果报中推出前因

我们看一个人,他今生的果,就要推出他往世的因,这是...

你的遭遇就是你的思想行为的结果

断天人贫,这个断天人贫呢,你做种种的恶事,做这五逆...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宁静的真正意义

有个国王集中全国优秀画家,看谁能画出一幅最宁静的画...

佛教里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于讲故事,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作为生命体验者,...

忘了关门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

敦煌风格连环画《微妙比丘尼受难因缘》

(1)从前,有一位巨富长者没有儿女,就聘娶了一个贫寒...

【佛教词典】戒

(术语)梵名曰尸罗?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

【佛教词典】缘起法与缘已生法差别

【缘起法与缘已生法差别】 p1305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

【推荐】各种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

我们生命的真相

我们要思惟到,我们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这种得人身之...

三类冤业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

鬼子母

在古印度一座幽深的山谷中,住着老鬼王波阇迦,和他的...

灵隐寺腊八粥的熬制秘方,在家也能做

准备食材 主料:糯米150g、粳米50g、蜜枣10粒、白芸豆...

自立法师:观音菩萨聪明偈

我介绍一首「求聪明」的偈子,这是我做小和尚的时候自...

宏海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一讲) 前言: 佛法的流传,主要是要有人来讲,有...

狐狸傲慢的启示

我今天我再讲一个故事听听。这个故事是这样,有一个书...

福报不够,干起坏事无比顺利

真正有福报的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不...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诸经如是说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

有五根,何等为五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