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野鸭子飞过去了,你的心在哪里

净界法师  2019/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野鸭子飞过去了,你的心在哪里

理观的智慧,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这是根本。

安住一念心性,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方说百丈禅师开悟的因缘。

百丈禅师一开始是做他的师父马祖道一禅师的侍者。有一天,他跟马祖禅师外出办事,经过一片丛林,前面有一只野鸭子就飞过去了。飞过去,师徒两个都看到了。马祖禅师就明知故问,他说:“那是什么东西?”百丈禅师说:“这是一只野鸭子。”马祖禅师又问:“它到哪里去了?”百丈禅师说:“飞过去了。”

这个时候,马祖禅师马上捏了百丈禅师的鼻子,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真的飞过去了吗?”这个时候百丈禅师当下开悟。

这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考验你的心是活在因缘还是安住心性!我们从六根的功能来看,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产生的见闻觉知,我们的确看到一个野鸭子从东边飞到了西边,这个信息是对的,这个心中的影像是对的。但是,当这个影像出现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这关键了。

诸位!你这一辈子,是被一个单一的法门困住,还是能够掌握无量的法门?“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修行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你被法门所转,那你就很被动了。第二个,你能够从一念心性转动无量法门。那恭喜你!你是主动的。

同样的法门有主动跟被动,关键在哪里呢?关键是,当这个野鸭子飞过去的时候,我问你,你的心在哪里?如果你的心是住在野鸭子,那你的心真的是飞过去了。因为你的心住在一种生灭的因缘相,所以当相状消失的时候,你就落入了生灭心。

马祖道一所要说的就是,相状过去了,你的心,你就安住在那种不生灭心,你要安住在那种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那个明了的心性。这个就是成败的关键。

野鸭子飞过去了,你的心在哪里?

布施的法门,当你在造作的时候,当你在做义工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

当你在持戒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

当你在念佛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

《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

【推荐】每一句佛号都产生一种不退转的力量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间的距离障碍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这...

帝释天王名字的因缘

过去,佛陀曾在毗舍离国弥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弘法。一天...

【佛学漫画】我有明珠一颗

我有明珠一颗...

宇宙人生都离不开因缘果报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问: 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正确的内涵?...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

了解自己的优点

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来世间,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

前世吝于法施,今生得愚昧无知之报

唐朝法云法师,雁门赵氏之子,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

布施

一个人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

【佛教词典】七觉支

七支觉者,又谓之七觉分、七菩提分。法界次第云:七觉...

【佛教词典】至教量

又名圣教量、正教量、圣言量。...

圣严法师:失眠应该怎么办

问: 古代有位高僧曾说:「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祖师讲: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

上天的厚遏

希腊哲学家季诺,经常在雅典的市场里讲授他的哲学。开...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

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君子,给我们做了惜福的好榜样。特...

让自己有面子

人人都爱面子,尤其是中国人,为了面子才去读书上进;...

修行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一般对初学者,我们比较...

新年的十问

在今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绪波动等时候,都可以用以...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二笔

般若咒 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

杀生庆贺祝祷 反而增加恶业

过去有一个老修行,在山里头修行,他受这家人的三代供...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及普门的含义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