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七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七十七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第二分正定品第八十一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摩诃萨为住正性定聚,为住不定聚耶?」

佛告善现:「是诸菩萨摩诃萨皆住正性定聚,非不定聚。」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是诸菩萨摩诃萨为住何等正性定聚?声闻乘耶?独觉乘耶?菩萨乘耶?」

佛告善现:「是诸菩萨摩诃萨皆住菩萨正性定聚,非住二乘正性定聚。」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是诸菩萨摩诃萨为何时住正性定聚?初发心耶?不退位耶?最后有耶?」

佛告善现:「是诸菩萨摩诃萨若初发心、若不退位、若最后有,皆住菩萨正性定聚。」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住正性定聚菩萨摩诃萨堕恶趣不?」

佛告善现:「住正性定聚菩萨摩诃萨决定不堕诸恶趣中。」

复告善现:「于意云何?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堕恶趣不?」

善现对曰:「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从初发心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断诸恶法。由此因缘,堕诸恶趣无有是处,生长寿天亦无是处,谓于彼处诸胜善法不得现行。是菩萨摩诃萨若生边鄙,或生达絮、蔑戾车中,无有是处,谓于彼处不能修行殊胜善法,多起恶见不信因果,常乐习行诸秽恶业,不闻佛名、法名、僧名,亦无四众,谓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是菩萨摩诃萨生邪见家,无有是处,谓生彼家执着种种诸恶见趣,拨无妙行、恶行及果,不修诸善乐作诸恶,故诸菩萨不生彼家。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初发无上正等觉心,以胜意乐受行十种不善业道,无有是处。」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成就如是功德善根不生恶处,何故如来每为众说自本生事多百千种,于中亦有生诸恶处,尔时善根为何所在?」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不由秽业受恶趣身,但为饶益诸有情类,由故思愿而受彼身,是故不应引彼为难。」

复告善现:「于意云何?有诸独觉或阿罗汉,方便善巧如诸菩萨,成就殊胜方便善巧,受白象等傍生之身,见怨贼来欲为损害,便起无上安忍慈悲,欲令彼人得利乐故,自舍身命不害彼不?」

善现对曰:「诸独觉等无如是事。」

佛告善现:「由此因缘,当知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为大慈悲速圆满故,虽现受种种傍生之身,而不为傍生过失所染。」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住何善根,为欲饶益诸有情故受傍生身?」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有何善根不应圆满?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一切善根皆应圆满,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无有善根不应圆满。要具圆满一切善法,方得无上正等菩提,若一善法未能圆满,而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是故,菩萨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于其中间常学圆满一切善法,学已当得一切相智,永断一切习气相续,乃能证得一切智智。」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成就白法及真圣智,而生恶趣受傍生身?」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如来成就一切白法真圣智不?」

善现对曰:「如来成就一切白法及真圣智。」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如来化作傍生趣身,饶益有情作佛事不?」

善现对曰:「如来化作傍生趣身,饶益有情作诸佛事。」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如来化作傍生身时,是实傍生受彼苦不?」

善现对曰:「如来化作傍生身时,非实傍生不受彼苦。」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成白法及真圣智,而为成熟诸有情故,方便善巧受傍生身,如应成熟诸有情类。

「复次,善现!于意云何?有阿罗汉诸漏永尽,能化作身起诸事业,由彼事业能发生他欢喜心不?」

善现对曰:「有阿罗汉诸漏永尽,能化作身起诸事业,由彼事业能令他人生大欢喜。」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成白法及真圣智,而为饶益诸有情故,方便善巧受恶趣身,如应成熟诸有情类;虽受彼身而不同彼受诸苦恼,亦复不为彼趣过失之所杂染。

「复次,善现!于意云何?有工幻师或彼弟子,幻作种种象、马等事,令众人见欢喜踊跃,于彼有实象、马等不?」

善现对曰:「于彼无实象、马等事。」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成白法及真圣智,而为饶益诸有情故,现受种种傍生等身,虽受彼身而实非彼,亦不为彼过失所污。」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如是广大方便善巧,虽成就白法及真圣智,而为有情故受种种身,随其所应现作饶益。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住何等法,能作如是方便善巧,虽受诸趣种种身形,而不为彼过失所污?」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深般若波罗蜜多,能作如是方便善巧,由斯方便善巧力故,虽往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现种种身,利益安乐彼有情类,而于其中不起染着。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都无所得,谓都不得能染、所染及染因缘。所以者何?以一切法自性空故。善现!当知空不能染着空,空亦不能染着余法,亦无余法能染着空。所以者何?空中空性尚不可得,况有余法而可得者!如是名为不可得空,诸菩萨摩诃萨安住此中,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为诸有情常作饶益。」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为但安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作如是方便善巧,为亦安住诸余法耶?」

佛告善现:「岂有余法非深般若波罗蜜多之所摄受,而汝今者生如是疑?」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既自性空,云何可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摄一切法?非于空中可说有法摄与不摄。」

佛告善现:「岂不诸法诸法性空?」

善现对曰:「如是!如是!」

佛告善现:「若一切法一切法性空,岂不空中摄一切法?」

善现对曰:「如是!如是!」

佛告善现:「由此因缘,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摄一切法,当知菩萨住深般若波罗蜜多,能作如是方便善巧。」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诸法自性空中,引发神通波罗蜜多,安住神通波罗蜜多,能往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供养恭敬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听受正法,种植无量殊胜善根?」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遍观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及诸佛众并所说法自性皆空,唯有世俗假说名字说为世界、佛众及法,如是世俗假说名字亦自性空。

「善现当知!若十方界及诸佛众并所说法假说名字自性不空,则所说空应成一分,以所说空非成一分故,一切法自性皆空,其理周圆无二、无别。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由遍观空方便善巧,引发神通波罗蜜多,安住神通波罗蜜多,便能引发天眼、天耳、神境、他心、宿住、随念及知漏尽微妙通慧。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非离神通波罗蜜多,有能自在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神通波罗蜜多是菩提道,诸菩萨摩诃萨皆依此道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于求趣时能自圆满一切善法,亦能教他修诸善法,虽作是事而于善法都无执着。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知诸善法皆自性空,非自性空有所执着,若有执着则有爱味,由无执着亦无爱味,自性空中无爱味故,能味、所味及味因缘于空法中不可得故。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神通波罗蜜多,引发天眼清净过人,用此天眼观一切法自性皆空。见一切法自性空故,不依法相造作诸业,虽为有情说如是法,而亦不得诸有情相及彼施设。是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引发菩萨殊胜神通,用此神通作所应作一切事业。

「是菩萨摩诃萨以极清净过人天眼,遍观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见已引发神境智通,往彼饶益诸有情类,或以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而作饶益,或以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而作饶益,或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而作饶益,或以八解脱乃至十遍处而作饶益,或以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而作饶益,或以诸余殊胜善法而作饶益,或以声闻、独觉、菩萨及诸佛法而作饶益。

「是菩萨摩诃萨于十方界,若见有情多悭贪者,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行布施,诸悭贪者受贫穷苦,由贫穷故无有威德,不能自益况能益他!是故汝等当勤行施,既自安乐亦安乐他,勿以贫穷更相食噉,俱不解脱诸恶趣苦。』

「若见有情毁犯净戒,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持净戒,诸破戒者受恶趣苦,破戒之人无有威德,不能自益,况能益他!破戒因缘堕三恶趣,受苦异熟楚毒难忍,不能自救,况能救他!是故汝等当持净戒,不应容纳破戒之心经刹那顷,况经多时!勿自纵心后生忧悔。』

「若见有情更相忿恚,展转结恨互相损恼,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修安忍,勿相瞋忿结恨相害,诸忿恨心不顺善法,增长恶法招现衰损。汝等由此忿恨心故,身坏命终当堕恶趣,受诸极苦难有出期,是故汝等不应容纳忿恨之心经刹那顷,何况令其长时相续!汝等今者展转相缘,应起慈心作饶益事。』

「若见有情懒惰懈怠,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勤精进,勿于善法懒惰懈怠,诸懈怠者于诸善法及诸胜事皆不能成。汝等由斯堕诸恶趣受无量苦,是故汝等不应容纳懈怠之心经刹那顷,何况令其长时相续!』

「若见有情失念散乱心不寂静,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修静虑,勿生失念散乱之心,如是之心不顺善法,增长恶法招现衰损。汝等由此身坏命终,堕诸恶趣受无量苦,是故汝等不应容纳失念散乱相应之心经刹那顷,何况令其长时相续!』

「若见有情愚痴恶慧,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修胜慧勿起恶慧,起恶慧者于诸善趣尚不能往,况得解脱!汝等由此恶慧因缘,堕诸恶趣受无量苦,是故汝等不应容纳愚痴恶慧相应之心经刹那顷,何况令其长时相续!』

「若见有情多贪欲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不净观;若见有情多瞋恚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慈悲观。若见有情多愚痴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缘起观。若见有情多憍慢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界分别观。若见有情多寻伺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持息念。若见有情失正道者深生怜愍,方便教导令入正道,谓声闻道、或独觉道、或如来道,方便为彼说如是法:『汝等所执皆自性空,非空法中可有所执,以无所执为空相故。』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要住神通波罗蜜多,方能自在宣说正法,利益安乐诸有情类。善现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远离神通波罗蜜多,不能自在宣说正法,与诸有情作饶益事。善现当知!如鸟无翅,不能自在飞翔虚空远有所至,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无神通波罗蜜多,不能自在宣说正法,与诸有情作饶益事。是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引发神通波罗蜜多,若引发神通波罗蜜多,即能自在宣说正法,随意利乐诸有情类。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以极清净过人天眼,遍观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及观生彼诸有情类,见已引发神境智通,经须臾间往到彼界,以他心智如实了知彼诸有情心、心所法,随其所应为说法要,谓说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或说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或说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或说八解脱乃至十遍处,或说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或说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或说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或说真如乃至不思议界,或说苦、集、灭、道圣谛,或说因缘乃至增上缘,或说从缘所生诸法,或说无明乃至老死,或说种种蕴、处、界门,或说声闻道,或说独觉道,或说菩萨道,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彼有情闻是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是菩萨摩诃萨以极清净过人天耳,能闻一切人非人声。由此天耳遍闻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说正法,闻已受持思惟义趣,随所闻法能为有情如实宣说,或说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彼有情闻是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是菩萨摩诃萨以极清净他心智通,如实了知诸有情类心、心所法,随其所应为说法要,谓说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彼有情闻是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是菩萨摩诃萨以净宿住随念智通,能忆自他诸本生事。由此宿住随念智通,如实念知过去诸佛及弟子众名等差别,若诸有情乐闻过去诸宿住事而得益者,便为宣说诸宿住事,因斯方便为说正法,谓说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彼有情闻是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是菩萨摩诃萨以极迅速神境智通,往到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亲近供养诸佛世尊,于诸佛所种诸善根,还来本土为有情说诸佛土事,因斯方便为说正法,谓说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诸有情闻是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是菩萨摩诃萨以随所得漏尽智通,如实了知诸有情类漏尽未尽,亦如实知漏尽方便,为未尽者宣说法要,谓说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诸有情闻是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引发神通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修习神通波罗蜜多得圆满故,随意所乐受种种身,不为苦乐过失所染,如佛化身虽能施作种种事业,而不为彼苦乐过失之所杂染。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游戏神通波罗蜜多,若游戏神通波罗蜜多,则能成熟有情、严净佛土,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善现当知!若菩萨摩诃萨不成熟有情、严净佛土,终不能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诸菩萨摩诃萨若未圆满菩提资粮,必不能证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具寿善现白言:「世尊!何等名为诸菩萨摩诃萨菩提资粮,诸菩萨摩诃萨圆满如是菩提资粮,方能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现:「一切善法皆是菩萨菩提资粮。」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一切善法?」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于中都无分别执着,谓作是念:『此是布施乃至般若,由此、为此而修布施乃至般若。』是三分别执着都无,知一切法自性空故。由此所修布施等六波罗蜜多,能自饶益,亦能饶益一切有情,令出生死证涅槃故,说为善法,亦名菩萨菩提资粮,亦名菩萨摩诃萨道。过去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众行此道故,已得当得今得无上正等菩提,亦令有情已当今度生死大海得涅槃乐。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修行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议界,安住苦、集、灭、道圣谛,修行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修行八解脱乃至十遍处,修行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修行菩萨摩诃萨地,修行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修行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修行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于中都无分别执着,谓作是念:『此是四念住乃至一切相智,由此、为此而修四念住乃至一切相智。』是三分别执着都无,知一切法自性空故。由此所修四念住乃至一切相智,能自饶益,亦能饶益一切有情,令出生死得涅槃故,说为善法,亦名菩萨菩提资粮,亦名菩萨摩诃萨道。过去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众行此道故,已得当得今得无上正等菩提,亦令有情已当今度生死大海得涅槃乐。

「善现当知!复有无量诸菩萨众所修功德皆名善法,亦名菩萨菩提资粮,亦名菩萨摩诃萨道。诸菩萨摩诃萨要修如是诸胜善法令极圆满,方能证得一切智智,要已证得一切智智,乃能无倒转正法轮,令诸有情究竟安乐。」

第二分佛法品第八十二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此诸善法是菩萨法者,复有何等是佛法耶?」

佛告善现:「即菩萨法亦是佛法,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觉一切相,由此当得一切相智,永断一切习气相续。若诸如来、应、正等觉,于一切法以一刹那相应妙慧现等觉已,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善现!是名菩萨与佛二法差别,如二圣者虽俱是圣,而有行向、住果差别,所成就法非无有异。如是,善现!若无间道中行于一切法,未离闇障,未到彼岸,未得自在,未得果时,名为菩萨。若解脱道中行于一切法,已离闇障,已到彼岸,已得自在,已得果时,乃名为佛。是为菩萨与佛有异,由位有异法非无别,而不可说法性有异。」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一切法自相皆空,自相空中如何得有种种差别,谓此是地狱,此是傍生,此是鬼界,此是人,此是天,此是种性地,此是第八地,此是预流,此是一来,此是不还,此是阿罗汉,此是独觉,此是菩萨,此是如来?世尊!如是所说补特伽罗既不可得,彼所造业亦不可得,如所造业既不可得,彼异熟果亦不可得。」

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一切法自相空,自相空中补特伽罗既无所有,业果异熟亦无所有,无所有中无差别相。然诸有情于一切法自相空理不如实知,造作诸业或善、或恶,由于善业造作增长生人、天中,由于恶业造作增长堕三恶趣,于善业中由于定业造作增长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由此因缘,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议界,安住苦、集、灭、道圣谛,修行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修行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修行八解脱乃至十遍处,修行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修行极喜地乃至法云地,修行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修行五眼、六神通,修行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修行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是等菩提分法,无间无缺修令圆满,既圆满已,便能引发近助菩提金刚喻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常无失坏,无失坏故,令诸有情解脱生死诸苦恼事。」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佛得无上正等觉已,为得诸趣生死法不?」

佛言:「不也!」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佛得无上正等觉已,为得黑业、白业、黑白业、非黑白业不?」

佛言:「不也!」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佛不得诸趣生死及业差别,如何施设此是地狱,此是傍生,此是鬼界,此是人,此是天,此是种性地,此是第八地,此是预流,此是一来,此是不还,此是阿罗汉,此是独觉,此是菩萨,此是如来?」

佛告善现:「诸有情类自知诸法自相空不?」

善现对曰:「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若诸有情自知诸法自相空者,诸菩萨摩诃萨便于无上正等菩提不应求证,方便善巧拔诸有情恶趣生死。以诸有情不知诸法自相空故,流转诸趣受无量苦,是故菩萨从诸佛所闻一切法自相空已,为欲饶益诸有情故,求证无上正等菩提,方便善巧拔诸有情恶趣生死。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常作是念:『非一切法实有自相,如诸愚夫异生所执,然彼分别颠倒力故,非实有中起实有想,谓无我中起于我想,无有情中起有情想,广说乃至无见者中起见者想,于无色中起于色想,无受、想、行、识中起受、想、行、识想,乃至一切有为法中虚妄分别颠倒力故,非实谓实,非有执有,由斯造作身、语、意业,不能解脱恶趣生死,我当拔济令得解脱。』是菩萨摩诃萨作此念已,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以诸善法摄在其中,无倒修行诸菩萨行,渐次圆满菩提资粮,菩提资粮得圆满已,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得菩提已,为诸有情宣说开示分别建立四圣谛义,谓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趣苦灭道圣谛。复以一切菩提分法,依通达智摄在如是四圣谛中,复依一切菩提分法,以微妙智施设建立佛、法、僧宝。由此三宝出现世间,诸有情类解脱生死,若诸有情不能归信佛、法、僧宝,造作诸业轮回诸趣,受苦无穷故应归依佛、法、僧宝。」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为由苦、集、灭、道圣谛,诸有情类得般涅槃?为由苦、集、灭、道圣智,诸有情类得般涅槃?」

佛告善现:「非由苦、集、灭、道圣谛,诸有情类得般涅槃;非由苦、集、灭、道圣智,诸有情类得般涅槃。善现!我说四圣谛平等性即是涅槃,如是涅槃不由苦、集、灭、道谛得,不由苦、集、灭、道智得,但由般若波罗蜜多证平等性名得涅槃。」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苦、集、灭、道平等性耶?」

佛告善现:「若于是处无苦、集、灭、道谛,无苦、集、灭、道智,名四圣谛平等之性,此平等性即四圣谛。所有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无失坏、无变易,如是名为苦、集、灭、道平等之性。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为欲随觉此四圣谛平等性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若能随觉此四圣谛平等性时,名真随觉一切圣谛,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为欲随觉此四圣谛平等性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若能随觉此四圣谛平等性时,名真随觉一切圣谛,不堕声闻、独觉等地,趣入菩萨正性离生?」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无有少法不如实见,于一切法如实见时,于一切法都无所得,于一切法无所得时,则如实见一切法空,谓如实见四谛所摄及所不摄诸法皆空。如是见时,能入菩萨正性离生。由能入菩萨正性离生故,便住菩萨种性地中。既住菩萨种性地中,则能决定不从顶堕,若从顶堕应堕声闻或独觉地。是菩萨摩诃萨安住菩萨种性地中,起四静虑及四无量、四无色定。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奢摩他地,便能决择一切法性,及随觉悟四圣谛理。尔时,菩萨虽遍知苦而能不起缘执苦心,虽永断集而能不起缘执集心,虽能证灭而能不起缘执灭心,虽能修道而能不起缘执道心,但起随顺趣向临入无上正等菩提之心,如实观察诸法实相。」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是菩萨摩诃萨云何观察诸法实相?」

佛告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无不皆空,是为观察诸法实相。」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是菩萨摩诃萨云何观察诸法皆空?」

佛告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如实观察皆自相空,如是观察诸法皆空。是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相毗钵舍那,如实观见诸法皆空,都不见有诸法自性可住彼性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及一切法,皆以无性而为自性,所谓色乃至识皆以无性而为自性,眼处乃至意处亦以无性而为自性,色处乃至法处亦以无性而为自性,眼界乃至意界亦以无性而为自性,色界乃至法界亦以无性而为自性,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亦以无性而为自性,眼触乃至意触亦以无性而为自性,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亦以无性而为自性,地界乃至识界亦以无性而为自性,因缘乃至增上缘亦以无性而为自性,从缘所生诸法亦以无性而为自性,无明乃至老死亦以无性而为自性,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亦以无性而为自性,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亦以无性而为自性,真如乃至不思议界亦以无性而为自性,苦、集、灭、道圣谛亦以无性而为自性,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亦以无性而为自性,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亦以无性而为自性,八解脱乃至十遍处亦以无性而为自性,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亦以无性而为自性,净观地乃至如来地亦以无性而为自性,极喜地乃至法云地亦以无性而为自性,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亦以无性而为自性,五眼、六神通亦以无性而为自性,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以无性而为自性,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亦以无性而为自性,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亦以无性而为自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亦以无性而为自性,预流果乃至独觉菩提亦以无性而为自性,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亦以无性而为自性,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以无性而为自性。如是无性非诸佛作,非独觉作,非菩萨作,非声闻作,亦非住果、行向者作,但为有情于一切法不知不见如实皆空故。诸菩萨摩诃萨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如自所觉为诸有情如实宣说,令离执着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得般涅槃究竟安乐。」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七十七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放光般若经

放光般若经卷第一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 诏译 摩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 如是我闻...

道行般若经

道行般若经序 释道安撰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依梵本于中...

佛说意经

佛说意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婆...

佛说作佛形像经

佛说作佛形像经 阙译人名出后汉录 佛至拘盐惟国。有诸...

【注音版】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

八吉祥经

八吉祥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贤愚经

贤愚经卷第一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一)梵...

沙弥罗经

沙弥罗经 失译附三秦录 昔有小儿,名曰沙弥罗。年始七...

庐山莲宗宝鉴

莲宗宝鉴序 禅净二门分袒各帜几同敌国矣。慈觉赜禅师...

佛说老女人经

佛说老女人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学漫画】四重恩

能在无恩处,依然感受到生命恩典的人,无论遭受多大的...

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

虚云老和尚参禅偈十二首

一、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

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鸠摩罗什大师

说起鸠摩罗什大师,那就很有故事了,故事很多,也很精...

猴王救母

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季,佛陀在舍卫国与出家弟子们依例安...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吗

问: 念佛没感应,念往生咒有感应,也念惯了,杂念少,...

为什么会有蚯蚓这类含蠢蠕动的湿生众生

癸三、湿生相 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

给每个人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朋友去远方,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我留守。朋友是个勤...

佛教中的四种涅槃

净就是执着有清净的东西。有些人认为有所谓清净这回事...

宏海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各位...

人生的三道题目

中专的最后一年有一门课程叫人生。 最后一节课,老师...

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法语

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