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五事品第一

有五法。一色。二心。三心所法。四心不相应行。五无为。色云何。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四大种者。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所造色者。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及无表色。心云何。谓心意识。此复云何。谓六识身。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所法云何。谓若法心相应。此复云何。谓受想思触作意欲胜解念定慧信勤寻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无记根。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诸所有智。诸所有见。诸所有现观。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总名心所法。心不相应行云何。谓若法心不相应。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定。无想事命根众同分。依得事得处得生老住无常性。名身句身文身。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不相应。总名心不相应行。无为云何。谓三无为。一虚空。二非择灭。三择灭。

地界云何。谓坚性。水界云何。谓湿性。火界云何。谓煖性。风界云何。谓轻等动性。眼根云何。谓眼识所依净色。耳根云何。谓耳识所依净色。鼻根云何。谓鼻识所。依净色。舌根云何。谓舌识所依净色。身根云何。谓身识所依净色。色云何。谓诸所有色。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二中间。似显处色。如是诸色二识所识。谓眼识及意识。此中一类眼识先识。眼识受已意识随识。声云何。此有二。谓有执受大种为因声。及无执受大种为因声。如是诸声二识所识。谓耳识及意识。此中一类耳识先识。耳识受已意识随识。香云何。谓诸所有香。若好香若恶香若平等香鼻所嗅。如是诸香二识所识。谓鼻识及意识。此中一类鼻识先识。鼻识受已意识随识。味云何。谓诸所有味。若可意若不可意。若顺舍处舌所尝。如是诸味二识所识。谓舌识及意识。此中一类舌识先识。舌识受已意识随识。所触一分云何。谓滑性澁性轻性重性冷饥渴性。身所触。如是诸触及四大种。二识所识。谓身识及意识。此中一类身识先识。身识受已意识随识。无表色云何。谓法处所摄色。此及五色根。于一切时一识所识。谓意识。

眼识云何。谓依眼根各了别色。耳识云何。谓依耳根各了别声。鼻识云何。谓依鼻根各了别香。舌识云何。谓依舌根各了别味。身识云何。谓依身根各了别所触。意识云何。谓依意根了别诸法。

受云何。谓领纳性。此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想云何。谓取像性。此有三种。谓小想大想无量想。思云何。谓心造作性。即是意业。此有三种。谓善思不善思无记思。触云何。谓三和合性。此有三种。谓顺乐受触。顺苦受触。顺不苦不乐受触。作意云何。谓心警觉性。此有三种。谓学作意。无学作意。非学非无学作意。欲云何。谓乐作性。胜解云何。谓心正胜解已胜解当胜解性。念云何。谓心明记性。定云何。谓心一境性。慧云何。谓心择法性。信云何。谓心澄净性。勤云何。谓心勇悍性。寻云何。谓心麁动性。伺云何。谓心细动性。放逸云何。谓不修善法性。不放逸云何。谓修善法性。善根云何。谓三善根。即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不善根云何。谓三不善根。即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无记根云何。谓四无记根。即无记爱无记见无记慢无记无明。

结有九种。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爱结云何。谓三界贪。恚结云何。谓于有情能为损害。慢结云何。谓七慢类。即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慢者。于劣谓己胜。或于等谓己等。由此正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篾。过慢者。于等谓己胜。或于胜谓己等。由此正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篾。慢过慢者。于胜谓己胜。由此正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篾。我慢者。于五取蕴等。随观执我或我所。由此正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篾。增上慢者。于所未得上胜证法。谓我已得。于所未至上胜证法。谓我已至。于所未触上胜证法。谓我已触。于所未证上胜证法。谓我已证。由此正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篾。卑慢者。于他多胜谓自少劣。由此正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篾。邪慢者。于实无德谓我有德。由此正慢已慢当慢。心高举心恃篾。无明结云何。谓三界无智。见结云何。谓三见。即有身见边执见耶见。有身见者。于五取蕴等。随观执我或我所。由此起忍乐慧观见。边执见者。于五取蕴等。随观执或断或常。由此起忍乐慧观见。邪见者。谤因谤果。或谤作用。或坏实事。由此起忍乐慧观见。取结云何。谓二取。即见取戒禁取。见取者。于五取蕴等。随观执为最为胜为上为极。由此起忍乐慧观见。戒禁取者。于五取蕴等。随观执为能清净为能解脱为能出离。由此起忍乐慧观见。疑结云何。谓于谛犹豫。嫉结云何。谓心妬忌。悭结云何。谓心鄙悋。缚云何。谓诸结亦名缚。复有三缚。谓贪缚瞋缚痴缚。随眠有七种。谓欲贪随眠。瞋随眠。有贪随眠。慢随眠。无明随眠。见随眠。疑随眠。欲贪随眠有五种。谓欲界系见苦集灭道修所断贪。瞋随眠有五种。谓见苦集灭道修所断瞋。有贪随眠有十种。谓色界系五。无色界系五。色界系五者。谓色界系见苦集灭道修所断贪。无色界系五亦尔。慢随眠有十五种。谓欲界系五。色界系五。无色界系五。欲界系五者。谓欲界系见苦集。灭道修所断慢。色无色界系各五亦尔。无明随眠有十五种。谓欲界系五。色界系五。无色界系五。欲界系五者。谓欲界系见苦集灭道修所断无明。色无色界系各五亦尔。见随眠有三十六种。谓欲界系十二。色界系十二。无色界系十二。欲界系十二者。谓欲界系有身见边执见。见苦道所断邪见见取戒禁取。见集灭所断邪见见取。色无色界系各十二亦尔。疑随眠有十二种。谓欲界系四。色界系四。无色界系四。欲界系四者。谓欲界系见苦集灭道所断疑。色无色界系各四亦尔。随烦恼云何。谓诸随眠。亦名随烦恼。有随烦恼不名随眠。谓除随眠诸余染污。行蕴心所缠有八种。谓惛沉掉举睡眠恶作嫉悭无惭无愧。

诸所有智者。有十智。谓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法智云何。谓缘欲界系诸行诸行因诸行灭诸行能断道诸无漏智。复有缘法智及法智地诸无漏智。亦名法智。类智云何。谓缘色无色界系诸行诸行因诸行灭诸行能断道诸无漏智。复有缘类智及类智地诸无漏智。亦名类智。他心智云何。谓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智。欲色界系。和合现前。他心心所。及一分无漏。他心心所。皆名他心智。世俗智云何。谓诸有漏慧。苦智云何。谓于五取蕴。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无漏智。集智云何。谓于有漏因思惟因集生缘。所起无漏智。灭智云何。谓于择灭思惟灭静妙离。所起无漏智。道智云何。谓于圣道思惟道如行出。所起无漏智。尽智云何。谓自遍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由此而起。智见明觉。解慧光观。皆名尽智。无生智云何。谓自遍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我已证灭不复当证。我已修道不复当修。由此而起。智见明觉解慧光观。皆名无生智。诸所有见者。且诸智亦名见。有见非智。诸八现观边忍。一苦法智忍。二苦类智忍。三集法智忍。四集类智忍。五灭法智忍。六灭类智忍。七道法智忍。八道类智忍。诸所有现观者。若智若见俱名现观。

得云何。谓得诸法。无想定云何。谓已离遍净染未离上染出离想作意。为先心心所灭。灭定云何。谓已离无所有处染止息想作意。为先心心所灭。无想事云何。谓生无想有情天中心心所灭。命根云何。谓三界寿。众同分云何。谓有情同类性。依得云何。谓得所依。处事得云何。谓得诸蕴。处得云何。谓得内外处。生云何。谓令诸蕴起。老云何。谓令诸蕴熟。住云何。谓令已生诸行不坏。无常云何。谓令已生诸行灭坏。名身云何。谓增语。句身云何。谓字满。文身云何。谓字众。虚空云何。谓体空虚。宽旷无碍。不障色行。非择灭云何。谓灭非离系。择灭云何。谓灭是离系。

品类足论辩诸智品第二之一

有十智。如前说。法智何所缘。谓缘欲界系诸行及一分无漏法。类智何所缘。谓缘色无色界系诸行及一分无漏法。他心智何所缘。谓缘欲色界系和合现前他心心所及一分无漏他心心所。世俗智何所缘。谓缘一切法。苦智何所缘。谓缘五取蕴。集智何所缘。谓缘有漏因。灭智何所缘。谓缘择灭。道智何所缘。谓缘学无学法。尽智何所缘。谓缘一切有为法及择灭。无生智何所缘。谓缘一切有为法及择灭。何故法智缘欲界系诸行及一分无漏法。答法智知欲界系诸行诸行因诸行灭诸行能断道故。何故类智缘色无色界系诸行及一分无漏法。答类智知色无色界系诸行诸行因诸行灭诸行能断道故。何故他心智缘欲色界系和合现前他心心所及一分无漏他心心所。答他心智知欲色界系和合现前他心心所及一分无漏他心心所故。何故世俗智缘一切法。答世俗智知一切法。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故。何故苦智缘五取蕴。答苦智知五取蕴非常苦空非我故。何故集智缘有漏因。答集智知有漏因因集生缘故。何故灭智缘择灭。答灭智知择灭灭静妙离故。何故道智缘学无学法。答道智知学无学法道如行出故。何故尽智缘一切有为法及择灭。答尽智自遍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故。何故无生智缘一切有为法及择灭。答无生智自遍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我已证灭不复当证。我已修道不复当修故。

法智是几智全。几智少分。答法智是法智全。七智少分。谓他心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类智是几智全。几智少分。答类智是类智全。七智少分。谓他心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他心智是几智全。几智少分。答他心智是他心智全。四智少分。谓法智类智世俗智道智。世俗智是几智全。几智少分。答世俗智是世俗智全。一智少分。谓他心智。苦智是几智全。几智少分。答苦智是苦智全。四智少分。谓法智类智尽智无生智。集智灭智应知亦尔。道智是几智全。几智少分。答道智是道智全。五智少分。谓法智类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尽智是几智全。几智少分。答尽智是尽智全。六智少分。谓法智类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无生智亦尔。

何故法智是法智全。答法智知欲界系诸行诸行因诸行灭诸行能断道故。何故法智是他心智少分。答法智知欲界系诸行能断道中他无漏心心所故。何故法智是苦智少分。答法智知欲界系五取蕴非常苦空非我故。何故法智是集智少分。答法智知欲界系诸行因因集生缘故。何故法智是灭智少分。答法智知欲界系。诸行灭灭静妙离故。何故法智是道智少分。答法智知欲界系诸行能断道道如行出故。何故法智是尽智少分。答法智自遍知。我已知欲界系诸行苦。我已断欲界系诸行集。我已证欲界系诸行灭。我已修欲界系诸行能断道故。何故法智是无生智少分。答法智自遍知。我已知欲界系诸行苦不复当知。我已断欲界系诸行集不复当断。我已证欲界系诸行灭不复当证。我已修欲界系诸行能断道不复当修故。何故类智是类智全。答类智知色无色界系诸行诸行因诸行灭诸行能断道故何故类智是他心智少分。答类智知色无色界系诸行能断道中他无漏心心所故。何故类智是苦智少分。答类智知色无色界系五取蕴非常苦空非我故。何故类智是集智少分。答类智知色无色界系诸行因因集生缘故。何故类智是灭智少分。答类智知色无色界系诸行灭灭静妙离故。何故类智是道智少分。答类智知色无色界系诸行能断道道如行出故。何故类智是尽智少分。答类智自遍知。我已知色无色界系诸行苦。我已断色无色界系诸行集。我已证色无色界系诸行灭。我已修色无色界系诸行能断道故。何故类智是无生智少分。答类智自遍知。我已知色无色界系诸行苦不复当知。我已断色无色界系诸行集不复当断。我已证色无色界系诸行灭不复当证。我已修色无色界系诸行能断道不复当修故。

何故他心智是他心智全。答他心智知欲色界系和合现前他心心所。及一分无漏他心心所故。何故他心智是法智少分。答他心智知欲界系诸行能断道中他无漏心心所故。何故他心智是类智少分。答他心智知色无色界系诸行能断道中他无漏心心所故。何故他心智是世俗智少分。答他心智知他有漏心心所故。何故他心智是道智少分。答他心智知圣道中他无漏心心所故。

何故世俗智是世俗智全。答世俗智知一切法。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故。何故世俗智是他心智少分。答世俗智知他有漏心心所故。

何故苦智是苦智全。答苦智知五取蕴非常苦空非我故。何故苦智是法智少分。答苦智知欲界系五取蕴非常苦空非我故。何故苦智是类智少分。答苦智知色无色界系五取蕴非常苦空非我故。何故苦智是尽智少分。答苦智自遍知。我已知苦故。何故苦智是无生智少分。答苦智自遍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故。

何故集智是集智全。答集智知有漏因因集生缘故。何故集智是法智少分。答集智知欲界系诸行因因集生缘故。何故集智是类智少分。答集智知色无色界系诸行因因集生缘故。何故集智是尽智少分。答集智自遍知我已断集故。何故集智是无生智少分。答集智自遍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故。

何故灭智是灭智全。答灭智知择灭灭静妙离故。何故灭智是法智少分。答灭智知欲界系诸行灭灭静妙离故。何故灭智是类智少分。答灭智知色无色界诸行灭灭静妙离故。何故灭智是尽智少分。答灭智自遍知我已证灭故。何故灭智是无生智少分。答灭智自遍知我已证灭不复当证故。

说一切有部品类足论卷第一

 

上篇:众事分阿毗昙论

下篇:阿毗昙八犍度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众事分阿毗昙论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鞞婆沙论

鞞婆沙论卷第一 阿罗汉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

施设论

施设论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

入阿毗达磨论

入阿毗达磨论卷上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

碧岩录序 至圣命脉。列祖大机。换骨灵方。颐神妙术。...

【注音版】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大乘玄论

大乘玄论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谛义有十重。  第一标大...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

【注音版】佛说转有经

佛说转有经...

佛说阿难分别经

佛说阿难分别经 乞伏秦沙门释法坚译 阿难白佛言:「有...

【注音版】弘一法师:受八关斋戒法

依《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录出...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如是我闻...

佛说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佛说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对治娑婆世界的爱取,这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

云何心能得明净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为法忘躯的玄奘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西行求法的...

造了很多的罪,临终闻到佛的名号能解脱吗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

珍惜把握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在《百喻经》中,有一篇《猕猴把豆》的譬喻故事。说的...

临命终时你如何走出来,这个很关键

同样的烦恼、业障,表现在内心有大乘善根的人,它的势...

肯放下执著,当下就解脱

你观察过天上的云吗?你注意看,有时候云的形状就好像...

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

有些人是事业型的,有些人绝对不是事业型的,不要安排...

能令世与出世间圆满的药师法门

清朝时候,顺治皇帝的国师玉琳国师,他就很赞叹药师法...

恶口一言,角长头上;伤人一语,尾生臀际

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讲到了菩萨的四摄,非常令人感动...

念佛机能够为亡者念佛吗

问: 师父慈悲!刚刚提到念佛机的问题,就是《地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