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三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三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智蕴第三中学支纳息第一之一

如世尊说。学行迹成就学八支。彼成就。过去几。未来几现在几。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解释契经义故。如契经说。学行迹成就学八支。漏尽阿罗汉成就十无学支。契经虽作是说。而不说彼成就。过去几。未来几。现在几。契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未说者今应说之。复次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过去未来无实自性。现在虽有而是无为。为遮彼意显示实有过去未来可成就故。若彼非有应不成就。如第二头。第六蕴等既可成就故如实有。又为显示现在世法定是有为有生灭故。或复有执。无实成就不成就性。如譬喻者。彼说有情不离诸法说名成就。离诸法时名不成就。俱假施设。如五指合假说为拳。离即非拳此亦如是。问彼何故作是执。答彼依契经故作是执。谓契经说。有转轮王成就七宝。若成就性是实有者。成就轮宝神珠宝故。应法性坏。所以者何。亦是有情亦非情故。成就象宝及马宝故。复应趣坏。所以者何。亦是傍生亦是人故。成就女宝故复应身坏。所以者何。亦是男身亦女身故。成就主兵主藏臣故复应业坏。所以者何。君臣杂故。勿有此失故成就性定非实有。为遮彼意显成就性定是实有。若不尔者便违契经。如说。学行迹成就学八支。漏尽阿罗汉成就十无学支。圣者现起有漏心时。应不成就过去未来诸无漏法。云何成就八支十支。复违余经。如说。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法及不善法。若彼善法现在前时。应不成就不善法。若不善法现在前时。应不成就善法。若无记法现在前时。应不成就善不善法。云何说成就善不善法耶。复违余经。如说。成就七善法者彼现法中多住喜乐如理勤修必能尽漏七善法者知法知义乃至广说。七中若一现在前时应不成就余六善法。若起余法现在前时。应不成就七。云何成就七善法耶。复违余经。如说。如来成就十力。若起一力现在前时。应不成就九。若起余法现在前时。应不成就十。云何如来成就十力。复有余失。谓诸异生不染污心现在前住。应成无学。不成就三界一切烦恼故。诸无学者起有漏心现在前位。应成异生。不成就一切学无学法故。勿有此失。故成就性决定实有。问若成就性是实有者。前譬喻者所引契经当云何通。答轮王于彼有自在力随意受用如成就故。立成就名。若全拨无实成就性。如何于彼立成就名。复有余师许有成就拨不成就。彼作是说。诸成就性有作用故可是实有。不成就性既无作用。云何实有。为遮彼执显不成就亦是实有。若不成就非实有者。亦应非有实成就性相待立。故如影与光明暗昼夜寒热等事相待而立阙一不成。此亦如是。复次不成就性与成就性近互相违故。俱实有如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等近互相违故俱实有。复次若不成就非实有性应不施设烦恼断法。所以者何。非圣道生断诸烦恼。如刀断物。如石磨香。然诸圣道现在前时。令诸烦恼成就得灭。亦令彼烦恼不成就得生。尔时说为断诸烦恼。有余复执道是无为。如分别论者。彼作是说。唯一无上正等菩提常住不灭随彼彼佛出现世间。能证者虽异而所证无别。如一龙象妙饰庄严。虽有多人次第乘御。而彼龙象前后是一。问彼何故作此执。答彼依契经。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我证旧道故知圣道定是无为。为遮彼执欲显圣道堕三世故。定是有为非无为法。堕三世故。又执圣道体是无为。便违契经。如契经说。有一近事名毗舍佉。来诣法授苾刍尼所。问言。圣道为是有为。为是无为。苾刍尼言。圣道有为堕三世故。问若圣道是有为分别论者所引契经当云何通。答由五事相似故说名旧道。一地相似。诸佛皆依第四静虑得菩提故。二加行相似。诸佛皆经三无数劫修习六种波罗蜜多得圆满故。三所缘相似。诸佛皆缘四圣谛理证菩提故。四行相相似。诸佛皆以苦非常等十六行相修圣道故。五所作相似。诸佛皆以无漏道力断自身中一切烦恼。亦令无量无边有情得涅槃乐故。若不依此释旧道名而执无为。是旧义者。即彼经说旧城旧都岂旧城都是无为法。又若经说。证旧圣道即执圣道是无为法。契经亦说。蛇退旧皮岂蛇旧皮是无为法。如伽他说。

 若断爱无余  如莲花处水
 苾刍舍此彼  如蛇脱旧皮

如旧城等皆是有为旧圣道言理亦应尔。为止此等他宗所说及为显示诸法正理故作斯论。

如世尊说。学行迹成就学八支。此中云何学八支。谓学正见乃至正定成就者。问谁成就为法成就。为补特伽罗成就耶。设尔何失。二俱有过。所以者何。若法成就者。一切法既无作用。于无作用一切法中何法能成就何法所成就。若补特伽罗成就者。谛义胜义。补特伽罗都不可得。既无真实补特伽罗。云何说彼能成就法。答应作是说。非法成就亦非补特伽罗成就。然有真实成就性及不成就性。而无真实成就者及不成就者。如有真实杂染清净系缚解脱流转还灭因果死生诸业异熟道及道果。而无真实杂染清净者乃至修道证道果者。有作是说。法成就。问若尔法无作用云何成就。答诸法虽无作用而有功能。问若尔眼处应成就十一处。十一处亦应成就眼处。答依此理说亦无有过。皆有功能互相引故。评曰。应作是说。能成就者非法。亦非补特伽罗。无真实作用故。补特伽罗非实有故。然有四蕴五蕴生时。与如是类诸得俱转说名成就。与如是类非得俱转名不成就。问若尔经说当云何通。如说。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法。及不善法答此是世尊于诸蕴中依世俗说。不言实有补特伽罗成就诸法。问此中何者是成就义。尊者世友作如是说。不断义是成就义。问若尔具缚补特伽罗。于一切法皆名不断。应皆成就。答非皆成就有未得故。复作是说。已得义是成就义。问若尔无学已得学法应成就彼。答非成就彼已舍彼故。复作是说。不弃舍义是成就义。问若尔学位不弃舍无学法应成就彼。答非成就彼未得彼故。复作是说。已得未舍义是成就义。此言应理。若法已得而未舍时必成就故。大德说曰。世俗有情不离诸法假说成就。胜义中无成就性故。问何故名学为学所学为得学法。设尔何失。二俱有过。所以者何。若学所学故名学者。定蕴所说当云何通。如说。有学非学所学。谓有学者安住自性。若得学法故名学者。契经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告尸缚迦言。学所学故说名为学。答应作是说。学所学故说名为学。问若尔定蕴所说当云何通。答彼说世俗共称学者。谓于所学学不学时。世共称彼以为学者。故本论师说彼为学而实非学。复次彼于所学希望不止。依彼期心故说为学。有作是说。得学法故说名为学。问若尔契经所说当云何通。答契经依彼不息期心。不舍加行故作是说。谓有学者。虽或起善心。或起不善心。或起无记心。而恒不舍趣涅槃心。及彼加行故一切时名学所学。然亦有时不学所学。如人在路暂憩息时。有人问言。欲何所趣。其人答曰。欲趣某方。以不舍趣心虽住亦言趣。是学者行迹故名学行迹。问无学行迹明净胜妙过于有学。何缘但说学行迹耶。答亦应说有无学行迹而不说者。是有余说。复次既已说始则已说终故。已说学迹则亦说无学。复次欲显各别有殊胜事。谓有学位行迹殊胜。无学位中解脱殊胜。如王与臣各有胜事。谓王尊贵威伏殊胜。臣于事业勇战殊胜。复次有学行迹能断烦恼。胜烦恼怨无学不尔。复次有学行迹为断烦恼。勤修加行。无学不尔。复次数数行义是行迹义。有学数行。无学不尔。是故不说无学行迹。彼成就过去几未来几现在几。答若依有寻有伺定初学见现在前。过去无。未来现在八。此中有寻有伺定者。谓未至定及初静虑。依者。有说。俱生是依。复有说者等无间缘是此依义。评曰。应作是说。即彼二地总说为依。初有四种。一入正性离生初。谓依彼地初入正性离生故。二得果初。谓依彼地初得学果故。三转根初。谓依彼地信胜解初练根作见至故。四离染初。谓世俗道离诸染已。初依彼地起无漏道现在前故。此中总依四初作论。而历诸位有具不具。随其所应当审思择。学见现在前者。问学者亦有非学非无学见现在前。彼亦是学见。是诸学者所起见故。何故此中不说学者学见现在前耶。答应作是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中是有余说。复次此中学见即说学见。非学者见故不应责。过去无者。谓如前说。诸初刹那现在前时全无过去。未有一念已生灭故。设已生灭得果转根。或退舍故。未来八者。谓即初时具修未来学八支故。现在八者。尔时八支现在前故。彼灭已不失。若复依有寻有伺定学见现在前。过去未来现在八。此中彼者。谓彼八支。灭已者。谓无常。灭已不失者。谓由三因缘失无漏道。一得果故。二转根故。三退舍故。无此三缘故言不失。若复依等者。谓彼第二刹那以去。复依有寻有伺定学见现在前。问何故复起此地学见。答念报恩故。谓依此地破烦恼怨。念报彼恩故复重起。如因铠仗伏怨敌已。复数修治爱重藏护。复次由四缘故复重起彼。一为现法乐住。二为游戏功德。三为观本所作。四为受用圣财。过去八者。谓从第二刹那以后成就过去初刹那时已起灭者。未来现在各有八者如前。应知彼灭已不失。若依无寻无伺定学见现在前。过去未来八现在七。此中无寻无伺定者。谓第二第三第四静虑。问何故不说静虑中间。答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复次静虑中间与后三地支无增减。是故不说。过去未来各有八者如前应知。现在七者。除正思惟。彼无寻故。彼灭已不失。若依无色定学见现在前。过去未来八。现在四。此中无色定者。谓前三无色定。问何故不说第四无色定耶。答彼地无圣道故。后当说起世俗心故。过去未来各有八者如前应知。现在四者。除正思惟正语业命。彼地无故彼灭已不失若入灭定或世俗心现在前。过去未来八现在无。此中入灭定者。谓正住灭受想定。世俗心者。谓出灭定有漏定心。或复起余有漏定心。过去未来各有八者。谓前最初所起有寻有伺定八支。及未来修者。现在无者在灭定时无圣道故。世俗心时不起无漏八道支故。

若依无寻无伺定初学见现在前。过去无。未来八。现在七。此中依义如前应知。无寻无伺定即后三静虑。初者具四如前广说。释学见义亦如前说。过去无者。初刹那时未有一念已生灭故。设已生灭三缘舍故。未来八者。谓即初时具修未来学八支故。现在七者。彼地无有正思惟故。彼灭已不失。若复依无寻无伺定学见现在前。过去现在七。未来八。此中彼灭已不失等如前释。过去七者。谓从第二刹那以后成就过去。初刹那时已起灭七。彼灭已不失。若依无色定。学见现在前。过去七。未来八。现在四。此中过去七者。谓初刹那已起灭者。余如前释。彼灭已不失。若入灭定或世俗心现在前。过去七。未来八。现在无。此中一切如前。应知彼灭已不失。若依有寻有伺定。学见现在前。过去七。未来现在八。此中过去七者。谓前最初所起无寻无伺定七支。未来八者。即最初位未来所修。从入灭定世俗心后说。起有寻有伺定者。后当分别。

若依无色定初学见现在前。过去无。未来八。现在四。此中无色定者。谓前三。无色定初者。唯依离染作论。以世俗道离诸染已初起无漏。三无色定现在前故。无依无色入见道义故。无第一入正性离生。初无依无色得学果义。亦无依无色学位练根义。故无得果及转根初。余如前释。问有漏无色定必依无漏静虑为加行起。无漏无色定亦应必依无漏静虑为加行起。何故此中说依无色定初学见现在前。过去不成就八支耶。答无漏道支有属静虑有属无色。属静虑者虽过去成就。而属无色者过去不成就。故说过去无有八支。有作是说。有依世俗道得不还果已。不起无漏道。复以世俗道离四静虑染。或复离三无色染已。初起无漏无色定时。彼过去无八支圣道。故作是说。过去全无彼灭已不失。若复依无色定学见现在前过去现在四。未来八。此中过去四者。谓前所起初念四支。未来八者。谓前所修未来八支。余如前释。彼灭已不失若入灭定。或世俗心现在前。过去四。未来八。现在无。此中一切如前。应知彼灭已不失。若依有寻有伺定学见现在前。过去四。未来现在八。此中过去四者。谓无色定初起四支。未来八者。即彼时修未来八支。问无色定无间必无能起有寻有伺定。何故此中作如是说。答当知此中是说次第。非定次第依说随顺说。不依定随顺说彼灭已不失。若依无寻无伺定学见现在前。过去四。未来八。现在七。此中过去四者。谓先依无色定最初所起四支。未来八者。即彼所修未来八支。问次前所起有寻有伺定八支。入过去皆应不失。如何但说过去四耶。答此中所说过去未来皆显最初起及修者。不显后位所起所修故无有失。现在随时现在前故随起而说。问今于此中说何学者。答若诸学者于一切定次第遍入。如有次第蹬上阶梯是此所说。谓有学者先入有寻有伺定。次入无寻无伺定。次入无色定。次入灭定。后起世俗心。如是学者是此所说。若有学者先入有寻有伺定。次入无寻无伺定。次入无色定。次入灭定。后起无漏心。此等学者非此所说。如杂蕴说。若有一类补特伽罗。具十二支缘起法者是此所说。若不具者非此所说。如契经说。先见女人形貌端严众所乐见。次见衰老。次见疾病。次见命终。次见死后诸位变坏。如是女人是经所说。若不尔者非经所说。此中学者应知亦然。评曰。应作是说。此中总说一切学者。随诸学者。于诸位中所起学支皆摄尽故。应知行迹差别有四。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然诸行迹应说一种。谓趣苦灭行。趣有世间生老病死灭行。或应说二。谓趣名灭行。及趣色灭行。或应说三。谓趣三界灭行。或应说五。谓趣五蕴灭行。或应说十二。谓趣十二支缘起灭行。或应说无量。谓在相续刹那差别无边际故。问世尊何故广一二三。略十二等。建立如是四通行耶。答以三事故。一以地故。二以根故。三以补特伽罗故。此则总说。若别说者。但以二事。谓地故根故或地故补特伽罗故。地故根故者。谓未至定。静虑中间。三无色定。诸钝根者所有圣道名苦迟通行。即此诸地诸利根者。所有圣道名苦速通行四根本静虑诸钝根者。所有圣道名乐迟通行。即此诸地诸利根者。所有圣道名乐速通行。地故补特伽罗故者。谓未至定。静虑中间。三无色定。随信行信胜解时解脱者。所有圣道名苦迟通行。即此诸地随法行见至不时解脱者。所有圣道名苦速通行。四根本静虑随信行信胜解时解脱者。所有圣道名乐迟通行。即此诸地随法行见至不时解脱者所有圣道名乐速通行。

问此四通行自性是何。答五蕴四蕴以为自性。谓在静虑及近分者五蕴为自性。在无色者四蕴为自性。如是名为通行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通行。通行是何义。答通谓通达行谓行迹。能正通达趣向涅槃。是通行义。苦迟通行者。问圣道非苦受自性。亦非苦受相应。何故名苦。答近分无色难成办故。所起圣道说名为苦。根本静虑易成办故所起圣道说名为乐。此广分别如前结蕴四静虑中。问何故圣道说名为迟。答由钝根者所起圣道。不能速趣究竟涅槃故说名迟。诸利根者所起圣道疾趣涅槃故说名速。问有信胜解疾至涅槃胜于见至。如信胜解精勤修行速证涅槃。见至懈怠不能速证。如有颂言。

 不放逸放逸  多觉寤睡眠
 如乘利钝马  勤行者先至

如有二人俱趣一方。一乘利马。一乘钝马。乘利马者不勤行故不能速至。乘钝马者以勤行故便能速至。如是见至与信胜解俱趣涅槃。若信胜解精勤修行速证涅槃。见至懈怠不能速证。如何乃说钝根圣道不能速趣说名为迟。答此中意说等勤行者。若等勤行见至速证。非信胜解故说为迟。问此四种行五蕴四蕴以为自性。何故名通。通唯显慧非余蕴故。答以慧增故但说名通。如见道中虽具五蕴。以慧增故但立见名。如现观边诸世俗智。虽以四蕴五蕴为性。而慧增故但立智名。金刚喻定虽以四蕴五蕴为性。等持增故但立定名。通行亦尔。故不应责。

如契经说。云何苦迟通行。谓诸苾刍于五取蕴诃毁厌恶。问苦迟通行缘四谛境。何故世尊但说缘苦。答亦应说此缘余三谛。而不说者是有余说。复次苦谛在初既说缘苦。应知亦说缘余三谛。复次彼契经中但显加行未显根本。谓加行时缘五取蕴起厌行相。至根本时缘四圣谛。集异门论作如是说。云何苦迟通行。谓静虑所不摄钝信等五根。云何苦速通行。谓静虑所不摄利信等五根。云何乐迟通行。谓静虑所摄钝信等五根。云何乐速通行。谓静虑所摄利信等五根。问此四通行五蕴四蕴以为自性。何故彼论唯说利钝信等五根。答依胜说故。谓于五蕴四蕴行中五根最胜。复次信等五根于所作事方便善巧。能速成办胜于余蕴故偏说之。问诸有情类有中根不。若有者彼论何故不说。若无者契经当云何通。如契经说。有诸有情在世间生在世间。长有利根者。有中根者。有钝根者。乃至广说。有作是说。无有中根。所以者何。见道有二。一随信行道。二随法行道。修道亦有二。一信胜解道。二见至道。无学道亦有二。一时解脱道。二不时解脱道。无第三道故。无中根。问若尔契经。当云何通。答受佛化者有先见谛。有中见谛。有后见谛。先见谛者说名利根。中见谛者说名中根。后见谛者说名钝根。复次受佛化者有近见谛。有远见谛。有不近不远见谛。近见谛者说名利根。如阿若多憍陈那等。远见谛者说名钝根。如善贤等。不近不远见谛者。说名中根。如护国等。复有说者。亦有中根。问若尔彼论何故不说答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复次中根即在利钝中摄。所以者何。说钝根时中根名利胜钝根故。说利根时中根名钝劣利根故。由此尊者世友说曰。中根应言在利根摄。胜钝根故。此复可言在钝根摄。劣利根故。大德说曰。中根可言利钝根摄。而不可言上下根摄。所以者何。利钝根者各三品故。云何知然。大觉独觉舍利子等。皆随法行种性中摄。此三种根岂得相似利根性中。既有三品故知。钝根性亦得有三品。利钝二道各三品。故契经中说有三品根。以第三道不可得故。阿毗达磨说无中根。如是善通经论二说。

集异门论复作是说。苦迟通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满苦速通行。乐迟通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满乐速通行。问说何所满为满于根为满离染。若满于根。苦迟通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理应能满二速通行乐迟通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亦应能满二速通行。若满离染。迟应满迟。速应满速。何故彼论作是说耶。答应作是说彼说满根且说相似非不相似。苦与苦相似非乐。乐与乐相似非苦故。

问。谁成就几通行。答或有成就一。谓未离欲染者。或有成就二。谓已离欲染者。尊者僧伽筏苏说曰。有具成就四通行者。谓依根本静虑练根者住无间道时。未舍二迟通行。而得二速通行。评曰。彼不应作是说。若作是说。便应坏根补特伽罗。坏根者尔时应是钝根亦是利根。坏补特伽罗者。尔时应亦是信胜解等亦是见至等。勿有此失。是故前说于理为善。有成就一二。无成就三四。无一成就利钝根故。问谁用几通行作所作事耶。答有但用一。或有用二。或有用三。有具用四。而不一时。有用一者。谓或唯用苦迟通行。作所作事。如钝根者依未至定。静虑中间。三无色定。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或复唯用苦速通行作所作事。如利根者依未至定静虑中间三无色定。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或复唯用乐迟通行作所作事。如钝根者离欲染已。依四根本静虑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或复唯用乐速通行作所作事。如利根者离欲染已。依四根本静虑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有用二者。谓或有用苦迟通行。及乐迟通行作所作事。如钝根者依未至定等。及依初静虑等。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或复有用苦迟通行。及苦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钝根者唯依未至定等。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练根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或复有用乐迟通行。及苦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钝根者依初静虑等。及依未至定等。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练根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或复有用乐迟通行乐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钝根者唯依初静虑等。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练根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或复有用苦速通行。及乐速通行作所作事。如利根者依未至定等。及依初静虑等。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有用三者。谓或有用苦迟通行。及乐迟苦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钝根者依未至定等。及依初静虑等。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练根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或复有用苦迟通行。及苦速乐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钝根者依未至定等及初静虑等。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练根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或复有用苦迟通行。及乐迟乐速通行。如钝根者依未至定等。及依初静虑等。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练根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或复有用乐迟通行。及苦速乐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钝根者依初静虑等及依未至定等。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练根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有用四者。谓钝根者依未至定等。及依初静虑等。随其所应入正性离生得果练根离染。修余功德而般涅槃。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三

 

上篇: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下篇:阿毗昙毗婆沙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阿毗昙五法行经

阿毗昙五法行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苦法黠可苦法黠...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序 正教本宗。文唯三藏。梵音所阐。...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一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西归直指

周安士居士传 周梦颜。一名思仁。字安士。昆山诸生也...

佛说戒德香经

佛说戒德香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妙法圣念处经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仰惟释迦启运。弘...

佛说长者音悦经

佛说长者音悦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优填王经

佛说优填王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奉 诏译 闻如是: 一时...

十住经

十住经卷第一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欢喜地第一...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博山警语序 警乃醒觉之义。或云惊也。譬有贼瞰巨室。...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常律法师:修持药师法门的感应实例

药师经云: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

果中皇后:草莓的超强功效

草莓又叫红莓、杨莓、地莓等,是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泛...

随喜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

胜鬘夫人的十大弘誓

胜鬘夫人是佛教的模范优婆夷,也是一位典范信女。她是...

狗妈妈火海救子

近日在智利南部的一个城市,一只德国牧羊犬上演了火海...

有对错的概念,你就很难调伏妄想

这个人天乘,你可能要经过三年五年的时间,必须要扫除...

陪他做一只蘑菇

有一个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

慧律法师《什么是禅 禅是什么》

各位台湾大学的高材生,首先恭喜大家,进入台湾的一流...

不吃鸡肉的7个理由

1、鸡比狗和猫更聪明 最近已有几份研究显示鸡其实是十...

慈舟法师:死心念佛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

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