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一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一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三

若成就法智。彼类智耶。答若得。此中得者。已得名得。谓苦类智现前以后。后诸得言皆准此释。设成就类智彼法智耶。答如是。谓苦法智现前以后。法智苦智恒成就故。若成就法智彼他心智耶。答若得不失。此中得者。谓已离欲染。不失者。谓不退起欲界烦恼。设成就他心智彼法智耶。答若得谓苦法智现前以后。若成就法智彼世俗智耶。答如是。一切有情无不成就世俗智故。设成就世俗智彼法智耶。答若得。谓苦法智现前以后。余智一行如文广说。然法智类智及四谛智。若得以后恒时成就他心智。有漏者已离欲染。若不退起欲界烦恼。及不生无色界恒时成就。无漏者已离欲染。若不退起欲界烦恼恒时成就。世俗智一切有情恒时成就。是谓此处略毗婆沙。

若成就过去法智。彼未来耶。答如是。此成就过去者。必成就未来故。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设成就未来。彼过去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谓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一心顷。谓苦法智时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谓得果练根或退故失。若成就过去法智。彼现在耶。答若现在前。谓若不起类智诸忍。或世俗智非无心位。尔时法智定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集灭道现观各一心顷。谓三法智时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及现在前。设成就现在。彼过去耶。答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一心顷。谓苦法智时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未已灭设灭已失。而法智现在前。若成就未来法智彼现在耶。答若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集灭道现观各一心顷。谓四法智时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现在前。设成就现在彼未来耶。答如是。若成就现在法智者必成就未来故。若成就过去法智彼未来现在耶。答未来定成就。现在若现在前。此如前成就过去现在说。设成就未来现在彼过去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如前说。设成就现在彼过去耶。设若成就未来法智彼过去现在耶。答有未来。非过去现在。谓彼已得。未灭设灭已失不现在前。此中已得者显有未来。未灭设灭已失者。显无过去。不现在前者。显无现在。此在何位。谓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未已起灭。先已起灭者已失。及不现在前。有未来及过去非现在。谓彼已灭不失不现在前。此中已灭不失者。显有过去。不现在前者显无现在。但有过去必有未来。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三心顷。除法智时。道现观二忍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不现在前。有未来及现在非过去。谓彼现在前未灭设灭已失。此中现在前者。显有现在未灭。设灭已失者。显无过去。但有现在必有未来。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一心顷。谓苦法智时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未灭先灭已失而现在前。有未来及过去现在。谓彼已灭不失亦现在前。此中已灭不失者。显有过去。亦现在前者。显有现在。若有过去现在必有未来。此如前成就过去现在说。设成就过去现在彼未来耶。答如是。但成就过去现在。必成就未来故。若成就现在法智。彼过去未来耶。答未来定成就。过去若已灭不失则成就。如前成就三世位说。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如前成就未来现在非过去说。设成就过去未来。彼现在耶。若现在前如前成就三世位说。如法智历六。类苦集灭道智亦尔者。如法智依三世有六句问答。类苦集灭道智亦尔。有差别者。各说自名随应而说。

若成就过去他心智。彼未来耶。答如是。但成就过去必成就未来故。此在何位谓生欲界已离欲染。若生色界若学者。在欲色界已起无漏他心智不失。生无色界未得无学果。设成就未来彼过去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学者在欲色界。未起无漏他心智。设起已失。生无色界设起不失。生无色界得无学果。若成就过去他心智。彼现在耶。答若现在前。谓若不起余智诸忍。非无心位。尔时此智定现在前。此在何位。谓诸圣者。或诸异生。生欲色界此他心智现在前时。设成就现在。彼过去耶。答如是。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他心智现在前时。必成就过去有漏他心智。无漏者则不定。若成就未来他心智。彼现在耶。答若现在前。此如前成就过去现在说。设成就现在。彼未来耶。答如是。但成就现在必有未来故。若成就过去他心智。彼未来现在耶。答未来定成就。现在若现在前。此在何位。谓他心智现在前时。即欲色界异生圣者。设成就未来现在。彼过去耶。答如是。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成就未来他心智。彼过去现在耶。答有未来。非过去现在。谓彼已得不失。未灭设灭已失不现在前。此中已得不失者。显有未来。未灭设灭已失者。显无过去。不现在前者。显无现在。此在何位。谓若学者在欲色界。未起无漏他心智。设起已失。生无色界设起不失。生无色界得无学果。有未来及过去。非现在。谓彼已灭不失不现在前。此在何位。谓生欲界已离欲染。他心智不现在前。若生色界他心智不现在前。若学者在欲色界。已起无漏他心智不失。生无色界未得无学果有未来及过去现在。谓彼现在前。即生欲色界异生圣者。他心智现在前时。设成就过去现在。彼未来耶。答如是。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成就现在他心智。彼过去未来耶。答如是。亦如次前所说诸位。设成就过去未来。彼现在耶。答若现在前。此亦如前所说诸位。

若成就过去世俗智。彼未来耶。答如是设成就未来彼过去耶。答如是。一切有情无不成就过去未来世俗智故。若成就过去世俗智。彼现在耶。答若现在前谓若不起诸无漏慧非无心位。此世俗智定现在前设成就现在彼过去耶。答如是。此等准前应知其相。

若成就过去法智。彼过去类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起法类智已灭不失。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得一来不还果。及学者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类智未灭设灭已失。设成就过去类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前成就过去法智及类智位说。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类智已灭不失。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若成就过去法智。彼未来类智耶。答若得。谓苦类智已生。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一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设成就未来类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若成就过去法智。彼现在类智耶。答若现在前。谓若不起余智诸忍。非无心位。此定现前。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集灭现观各一心顷。谓类智时。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类智现在前时。设成就现在类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而类智现在前。若成就过去法智彼过去现在类智耶。答有过去法智。非过去现在类智。谓法智已灭不失。类智未灭设灭已失不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一心顷。谓类智忍时。得一来不还果。及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类智未灭先灭已失不现在前。有过去法智及过去类智非现在。谓法类智已灭不失。类智不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集灭道现观各三心顷。除类智时。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类智已灭不失。而类智不现在前。有过去法智及现在类智非过去。谓法智已灭不失。类智现在前未灭设灭已失。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一心顷。谓苦类智时。得一来不还果。及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类智未灭先灭已失而现在前。有过去法智。及过去现在类智。谓法类智已灭不失。类智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集灭现观各一心顷。谓类智时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类智已灭不失。而类智现在前。设成就过去现在类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类智已灭不失。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而类智现在前。若成就过去法智。彼未来现在类智耶。答有过去法智非未来现在类智。谓法智已灭未得类智。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一心顷。谓苦类智忍时。有过去法智及未来类智非现在。谓法智已灭不失。已得类智不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集灭道现观各前三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类智不现在前。有过去法智。及未来现在类智。谓法智已灭不失。类智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集灭现观各后一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类智现在前。设成就未来现在类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而类智现在前。若成就过去法智。彼过去未来类智耶。答有过去法智非过去未来类智。谓法智已灭未得类智。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一心顷。谓苦类智忍时。有过去法智及未来类智非过去。谓法智已灭不失。已得类智未灭。设灭已失。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一心顷。得一来不还果。及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类智未灭设灭已失。有过去法智及过去未来类智。谓法类智已灭不失。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类智已灭不失。设成就过去未来类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类智已灭不失。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若成就过去法智。彼过去未来现在类智耶。答有过去法智。非过去未来现在类智。谓法智已灭未得类智。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一心顷。谓苦类智忍时。有过去法智。及未来类智。非过去现在。谓法智已灭不失已得类智。未灭设灭已失不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得一来不还果。及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类智未灭设灭已失不现在前。有过去法智。及未来现在类智非过去。谓法智已灭不失。类智现在前。未灭设灭已失。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一心顷。得一来不还果。及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类智未灭设灭已失而现在前。有过去法智。及过去未来类智非现在。谓法类智已灭不失。类智不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集灭道现观各前三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类智已灭不失。类智不现在前。有过去法智及过去未来现在类智。谓法类智已灭不失。类智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集灭现观各后一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类智已灭不失。而类智现在前。设成就过去未来现在类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类智已灭不失亦现在前。法智未灭设灭已失。如对类智作小七。对集灭道智亦尔者。如法智对类智作小七。对集灭道智作小七亦尔。有差别者。各说自名随应而说。若成就过去法智。彼过去他心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在何位。谓已离欲染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后二沙门果及已离欲染学无学练根已法智已灭不失。若学者法智无漏他心智已灭不失。生无色界未得无学果。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未离欲染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初二沙门果。及未离欲染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若学者法智已灭不失。无漏他心智未灭设灭已失。生无色界未得无学果。设成就过去他心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前俱成就说。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诸异生。生欲界已离欲染。及生色界。若已离欲染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初二心顷。得后二沙门果。及已离欲染。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若学者无漏他心智已灭不失。法智未灭设灭已失。生无色界未得无学果。若成就过去法智。彼未来他心智耶。答若已得不失。此中已得者。谓已离欲染。不失者。谓不退起欲染。此在何位。谓已离欲染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后二沙门果。及已离欲染学无学练根已。法智已灭不失。若学者在欲界。法智已灭不失。生色无色界未得无学果。设成就未来他心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诸异生已得他心智不失。若已离欲染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初二顷。得后二沙门果。及已离欲染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若学者在欲界法智未灭设灭已失。生色无色界设灭已不失。生彼得无学果。若成就过去法智。彼现在他心智耶。答若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得后二沙门果。及已离欲染学无学练根已。法智已灭不失。他心智现在前。设成就现在他心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诸异生起他心智现在前时。若得后二沙门果。及已离欲染有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而他心智现在前时。若成就过去法智。彼过去现在他心智耶。答有过去法智非过去现在他心智。谓法智已灭不失。他心智未灭设灭已失不现在前此在何位。谓未离欲染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初二沙门果。及未离欲染学练根已。法智已灭不失。若学者法智已灭不失。无漏他心智未灭设灭已失。生无色界未得无学果。有过去法智及过去他心智非现在。谓法智他心智已灭不失。他心智不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已离欲染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后二沙门果。及已离欲染学无学练根已。法智已灭不失。他心智不现在前。若学者无漏他心智已灭不失。生无色界未得无学果。有过去法智及过去现在他心智。谓法智已灭不失。他心智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得后二沙门果及已离欲染学无学练根已。法智已灭不失他心智现在前设成就过去现在他心智。彼过去法智耶。答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诸异生起他心智现在前时。若得后二沙门果。及已离欲染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而他心智现在前时。若成就过去法智。彼未来现在他心智耶。答有过去法智。非未来现在他心智。谓法智已灭不失。未得他心智。设得已失。此在何位。谓未离欲染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初二沙门果及未离欲染学练根已。法智已灭不失。有过去法智及未来他心智非现在。谓法智已灭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不现在前。此在何位。谓已离欲染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后二沙门果。及已离欲染学无学练根已。法智已灭不失他心智不现在前有过去法智及未来现在他心智。谓法智已灭不失。他心智现在前。此如前成就过去法智现在他心智说。设成就未来现在他心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如前成就现在他心智。不成就过去法智说。若成就过去法智。彼过去未来他心智耶。答有过去法智。非过去未来他心智谓法智已灭不失。未得他心智。设得已失。此如前有过去法智非未来现在他心智说。有过去法智及未来他心智非过去。谓法智已灭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未灭设灭已失。此在何位。谓学者法智已灭不失。无漏他心智未灭设灭已失生无色界未得无学果。有过去法智及过去未来他心智。谓法智他心智已灭不失。此如前成就过去法智他心智说。设成就过去未来他心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如前。设成就过去他心智。彼过去法智耶。说若成就过去法智。彼过去未来现在他心智耶。答有过去法智。非过去未来现在他心智。谓法智已灭不失。未得他心智设得已失。此如前有过去法智非未来现在他心智说。有过去法智及未来他心智非过去现在。谓法智已灭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未灭设灭已失不现在前。此如前有过去法智及未来他心智非过去说。有过去法智及过去未来他心智非现在。谓法智他心智已灭不失。他心智不现在前。此如前有过去法智及过去他心智非现在说。有过去法智及过去未来现在他心智。谓法智已灭不失。他心智现在前。此如前有过去法智及过去现在他心智说。设成就过去未来现在他心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如前。设成就过去现在他心智。彼过去法智耶。说若成就过去法智。彼过去世俗智耶。答如是。以过去未来世俗智一切有情皆成就故。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设成就过去世俗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一切异生。若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初二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若成就过去法智彼未来世俗智耶。答如是。此如前。若成就过去法智。彼过去世俗智耶。说设成就未来世俗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如前。设成就过去世俗智。彼过去法智耶。说若成就过去法智。彼现在世俗智耶。答若现在前。谓若不起诸无漏慧非无心位此定现前。此在何位。谓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起世俗智现在前时。设成就现在世俗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一切异生。若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起世俗智现在前时。余文准前应知其相。若成就过去法智。彼过去苦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苦智已灭不失。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非苦法智已灭不失。苦智未灭设灭已失。设成就过去苦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前成就过去法智苦智说。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苦类智已灭不失。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若成就过去法智。彼未来苦智耶。答如是。若成就过去法智者。必成就未来苦智故。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后二心顷。集灭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设成就未来苦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一心顷。谓苦法智时。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若成就过去法智。彼现在苦智耶。答若现在前。谓若不起余智诸忍。非无心位此定现前。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一心顷。谓苦类智时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若法智已灭不失。而苦智现在前。设成就现在苦智。彼过去法智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此如次前所说诸位。若未灭设灭已失则不成就。此在何位。谓已入正性离生。苦现观一心顷。谓苦法智时得四沙门果。及学无学练根已。法智未灭设灭已失。而苦智现在前时。余文准前应知其相。如法智对后作小七。乃至灭智对道智。随其所应作小七亦尔者。谓如法智对后类智等作小七。如是类智对后他心智等。乃至灭智对后道智应知亦尔。如小七大七亦尔者。谓如八智以前对后作小七。如是八智以前对后作大七应知亦尔。差别者。以二或多对一。或以一对二或多者。谓前小七中定以一对一。今大七中。或以二或多对一或以一对二或多。是谓小七大七差别。如过去为首有七。未来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为首亦各有七。如应当知者。谓如过去法智等为首问三世类智等。有小大七差别。如是未来法智等为首。问三世类智等乃至过去未来现在法智等为首。问三世类智等。亦各有小大七差别。皆如所应当知其相。此中一行历六小七大七差别等义。如前结蕴广说应知。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一

 

上篇: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下篇:阿毗昙毗婆沙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阿毗昙五法行经

阿毗昙五法行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苦法黠可苦法黠...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序 正教本宗。文唯三藏。梵音所阐。...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一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

佛说四谛经

佛说四谛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出家缘经

佛说出家缘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如是我闻: 一...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序 禅曷为有关乎。道无内外。无出入。而人之...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金光明最胜忏仪同...

阿阇世王授决经

阿阇世王授决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一念至诚,必有所感

一念而飞一光,这是善导大师他所示现的,无论是中土还...

念佛法门总持一切妙法

蕅益大师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三学之结穴归根则在念...

成功属于有心人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犯人的故事:这两位犯人都是...

如何用心力改变自己的生命

《大乘起信论》说我们今天所对治的是无明、是妄想,而...

【推荐】有什么值得生起欲爱之念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对围绕身边的五百位弟子说:无...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大学生如何摆脱颓废,树立人生观

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

上殿的时候居士能敲法器吗

问: 上殿的时候居士能敲法器吗?(因为师父少忙不过...

「淫」是男女间彼此欢喜,怎么会有冤呢

冤业有三:如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死死生生,递相吞...

四种可代茶饮的中药

熬中药喝都觉得苦,有时候调理身体却不得不需要一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