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八
尊者世亲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分别定品第八之一
已说诸智所成功德。余性功德今次当辩。于中先辩所依止定。且诸定内静虑云何。颂曰。
静虑四各二 于中生已说
定谓善一境 并伴五蕴性
初具伺喜乐 后渐离前支
论曰。一切功德多依静虑。故应先辩静虑差别。此总有四种。谓初二三四。四各有二。谓定及生。生静虑体世品已说。谓第四八。前三各三。定静虑体总而言之是善性摄心一境性。以善等持为自性故。若并助伴五蕴为性。何名一境性。谓专一所缘。若尔即心专一境位。依之建立三摩地名不应别有余心所法。别法令心于一境转名三摩地非体即心。岂不诸心刹那灭故皆一境转。何用等持。若谓令心于第二念不散乱故须有等持。则于相应等持无用。又由此故三摩地成。宁不即由斯心于一境转。又三摩地是大地法。应一切心皆一境转。不尔。余品等持劣故。有余师说。即心一境相续转时名三摩地。契经说此为增上心学故。心清净最胜即四静虑故。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审虑义中置地界故。此宗审虑以慧为体。若尔诸等持皆应名静虑。不尔。唯胜方立此名。如世间言发光名日非萤烛等亦得日名。静虑如何独名为胜。诸等持内唯此摄支。止观均行最能审虑。得现法乐住及乐通行名。故此等持独名静虑若尔染污宁得此名。由彼亦能邪审虑故。是则应有太过之失。无太过失。要相似中方立名故。如败种等。世尊亦说有恶静虑。若一境性是静虑体。依何相立初二三四。具伺喜乐建立为初。由此已明亦具寻义。必俱行故。如烟与火。非伺有喜乐而不与寻俱。渐离前支立二三四。离伺有二。离二有乐。具离三种。如其次第。故一境性分为四种。已辩静虑。无色云何。颂曰。
无色亦如是 四蕴离下地
并上三近分 总名除色想
无色谓无色 后色起从心
空无边等三 名从加行立
非想非非想 昧劣故立名
论曰。此与静虑数自性同。谓四各二。生如前说。即世品说由生有四。定无色体总而言之。亦善性摄心一境性。依此故说亦如是言。然助伴中此除色蕴。无色无有随转色故。虽一境性体相无差。离下地生故分四种。谓若已离第四静虑生立空无边处。乃至已离无所有处生。立非想非非想处。离名何义。谓由此道解脱下地惑。是离下染义。即此四根本并上三近分。总说名为除去色想。空处近分未得此名。缘下地色起色想故。皆无色故立无色名。此因不成。许有色故。若尔何故立无色名。由彼色微故名无色。如微黄物亦名无黄。许彼界中色有何相若彼唯有身语律仪。身语既无。律仪宁有。又无大种何有造色。若谓如有无漏律仪不尔。无漏依有漏大种故。又彼定中亦遮有故。若许于彼有色根身如何可言彼色微少。若谓于彼身量小故水细虫极微亦应名无色。亦身量小不可见故。若谓彼身极清妙故中有色界应名无色。若谓彼身清妙中极应唯有顶得无色名。如定生身有胜劣故。又生静虑所有色身非下地根所能取故。与彼何异不名无色。若谓欲色随义立名无色不然。此有何理。若谓经说寿煖合故。又说名色与识相依如二芦束相依住故。又说名色识为缘故。又遮离色乃至离行识有来有去故。由此无色有色理成。此证不成。应审思故。谓所引教应共审思且契经言寿煖合者。为约一切界。为约欲界说。名色与识相依住者。为约一切界。为约欲色说。所说名色识为缘者。为说一切识皆为名色缘。为说名色生无不缘于识。遮离色至行识有来去者。为遮随离一。为遮离一切。若谓契经言无简别不应于此更致审思。此说不然。太过失故。谓应外煖亦与寿合。又应外名色依识识为缘。又说四食如四识住。色无色界应有段食。若谓经说有一类天超段食故。又说彼天喜为食故。无斯过者。则无色界不应有色。契经说彼出离色故。又契经言。无色解脱最为寂静。超诸色故。又契经说。无色有情一切色想皆超越故。若无色界实有色者。定应彼色自相可知。如何可言超色想等。若谓观下麁色故说。则于段食亦应许然。又诸静虑超下麁色。亦应可说出离色言。是则亦应名无色界。又亦应说出离受等。彼亦超下麁受等故。经既不说。知无色中遍超色类非超受等。由此定知。彼界无色。然契经中说有不出有者。于自地有不能出故。非遍出故。非永出故。又薄伽梵于静虑中说有色类乃至识类。于无色中说有受类乃至识类。不说有色。若无色中实有色者。何不如静虑说有色类言。故所立因无不成过。在彼多劫色相续断。后殁生下色从何生。此从心生非从色起。谓昔所起色异熟因熏习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色从彼心生。彼无色身心依何转。离身何不转。下曾不见故。色界无段食身复依何转。下亦不见身离段食转故。又先说彼心转所依。已释总名。空无边等从缘空等得别名耶。不尔。云何。下三无色如其次第修加行时思无边空及无边识无所有故建立三名。立第四名由想昧劣。谓无明胜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故名非非想。虽加行时亦作是念诸想如病如箭如痈。若想全无便同痴闇。唯有非想非非想中与上相违寂静美妙。而不就此加行立名。以若诘言何缘加行作如是念。必应答言以于彼处想昧劣故。由此昧劣故。是立名正因。已辩无色。云何等至。颂曰。
此本等至八 前七各有三
谓味净无漏 后味净二种
味谓爱相应 净谓世间善
此即所味着 无漏谓出世
论曰。此上所辨静虑无色。根本等至总有八种。于中前七各具有三。有顶等至唯有二种。此地昧劣无无漏故。初味等至。谓爱相应。爱能味着故名为味。彼相应故此得味名。净等至名目世善定。与无贪等诸白净法相应起故。此得净名。即味相应所味着境。此无间灭彼味定生。缘过去净深生味着。尔时虽名出所味定。于能味定得名为入。无漏定者。谓出世定。爱不缘故非所味着。如是所说八等至中静虑摄支。非诸无色。于四静虑各有几支。颂曰。
静虑初五支 寻伺喜乐定
第二有四支 内净喜乐定
第三具五支 舍念慧乐定
第四有四支 舍念中受定
论曰。唯净无漏四静虑中初具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等持。此中等持颂说为定。等持与定名异体同。故契经说心定等定名正等持。此亦名为心一境性。义如前释。传说。唯定是静虑亦静虑支。余四支是静虑支非静虑。如实义者如四支军。余静虑支应知亦尔。第二静虑唯有四支。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等持。第三静虑具有五支。一行舍二正念三正慧四受乐五等持。第四静虑唯有四支。一行舍清净二念清净三非苦乐受四等持。静虑支名既有十八。于中实事总有几种。颂曰。
此实事十一 初二乐轻安
内净即信根 喜即是喜受
论曰。此支实事唯有十一。谓初五支即五实事。第二静虑三支如前。增内净支足前为六。第三静虑等持如前。增余四支足前为十。第四静虑三支如前。增非苦乐支足前为十一。由此故说。有是初支非第二支。应作四句。第一句谓寻伺。第二句谓内净。第三句谓喜乐等持。第四句。谓除前余法。余支相对如理应思。何故第三说增乐受。由初二乐轻安摄故。何理为证知是轻安。初二定中无乐根故。非初二定有身受乐。正在定中无五识故。亦无心受乐。以说有喜故。喜即喜受。无一心中二受俱行故。无乐受不可喜乐更互现前说具五支及四支故。有说。无有心受乐根。三静虑中说乐支者。皆是身受所摄乐根。若尔何故有契经说云何乐根谓顺乐触力所引生身心乐受。有余于此增益心言。诸部经中唯说身故。又第三定所立乐支。契经自说为身所受乐故。若谓于此说意为身此说身名为有何德。又第四定轻安倍增而不说彼有乐支故。若谓轻安要顺乐受方名为乐。第三静虑轻安顺乐应是乐支。若谓彼轻安为行舍所损。不尔。行舍增轻安故。又彼轻安胜前二故。又契经说。若于尔时诸圣弟子于离生喜身作证具足住。彼于尔时已断五法修习五法皆得圆满。广说乃至。何等名为所修五法。一欢二喜三轻安四乐五三摩地此经轻安与乐别说故初二乐非即轻安。若言定中宁有身识有亦无失。许在定中有轻安风胜定所起顺生乐受遍触身故。若谓外散故应失坏定者。无如是失。此轻安风从胜定生引内身乐还能顺起三摩地故。若谓起身识应名出定者。此难不然。由前因故。若谓依止欲界身根不应得生色界触识缘轻安识许生无过。若尔正在无漏定中触及身识应成无漏。勿所立支少分有漏少分无漏成违理失。无违理失。所以者何。许说身轻安是觉支摄故。若谓顺彼故说觉支无漏亦应许如是说。若谓许说便违契经。如契经言。诸所有眼乃至广说。此经中说十五界全皆有漏故。无违经过。此约余触及余身识密意说故。如何无漏静虑现前。少支有漏少支无漏。起不俱时斯有何失。若谓喜乐不俱起故应无五支及四支理。此亦无过。约容有说有喜乐支。如有寻伺。若谓寻伺亦许俱起于不俱起为喻不成。此非不成。心之麁细互相违故不应俱起。又于不俱起不能说过故。由此可说。依初五支减二三四立第二等。即由此理初说五支。拟渐离前建立后故。无渐减故不说想等。或应说何故初唯立五支。若谓此五资初定胜故立为支。此不应理。念慧能资胜寻伺故。虽有一类作如是说。然非古昔诸轨范师共施设故。应审思择。应说何法名内等净。此定远离寻伺鼓动相续清净转名为内等净。若有寻伺鼓动相续不清净转如河有浪。若尔此应无有别体。如何许有十一实事。是故应说。此即信根。谓若证得第二静虑则于定地亦可离中有深信生名内等净。信是净相故立净名。离外均流故名内等。净而内等故立内等净名。有余师言。此内等净等持寻伺皆无别体。若无别体心所应不成。心分位殊亦得名心所。虽有此理非我所宗。如上所言。喜即喜受。以何为证知决定然。汝等岂言喜非喜受。如余部许。我亦许然。余部云何许非喜受。谓别有喜是心所法。三定中乐皆是喜受。故喜喜受其体各异。非三定乐可名喜受。二阿笈摩分明证故。如辩颠倒契经中说。渐无余灭忧等五根。第三定中无余灭喜。于第四定无余灭乐。又余经说第四静虑断乐断苦先喜忧没。故第三定必无喜根由此喜受是喜非乐。如是所说诸静虑支。染静虑中为皆有不。不尔。云何。颂曰。
染如次从初 无喜乐内净
正念慧舍念 余说无安舍
论曰。如上所说诸静虑支。染静虑中非皆具有。且有一类随相说言。初染中无离生喜乐。非离烦恼而得生故。第二染中无内等净。彼为烦恼所扰浊故。第三染中无正念慧。彼为染乐所迷乱故。第四染中无舍念净。彼为烦恼所染污故。有余师说。初二染中但无轻安。后二染中但无行舍。大善摄故。契经中说三定有动第四不动。依何义说。颂曰。
第四名不动 离八灾患故
八者谓寻伺 四受入出息
论曰。下三静虑名有动者。有灾患故。第四静虑名不动者。无灾患故。灾患有八。其八者何。寻伺四受入息出息。此八灾患第四都无。故佛世尊说为不动。然契经说第四静虑不为寻伺喜乐所动。有余师说。第四静虑如密室灯照而无动。如定静虑所有诸受生亦尔不。不尔。云何。颂曰。
生静虑从初 有喜乐舍受
及喜舍乐舍 唯舍受如次
论曰。生静虑中初有三受。一喜受。意识相应二乐受。三识相应。三舍受。四识相应。第二有二。谓喜与舍。意识相应。无有乐受。无余识故。心悦麁故。第三有二。谓乐与舍。意识相应。第四有一。谓唯舍受。意识相应。是谓定生受有差别。上三静虑无三识身及无寻伺。如何生彼能见闻触及起表业。非生彼地无眼识等。但非彼系。所以者何。颂曰。
生上三静虑 起三识表心
皆初静虑摄 唯无覆无记
论曰。生上三地起三识身及发表心皆初定系。生上起下如起化心故能见闻触及发表。此四唯是无覆无记。不起下染已离染故。不起下善以下劣故。如是别释静虑事已。净等等至初得云何。颂曰。
全不成而得 净由离染生
无漏由离染 染由生及退
论曰。八本等至随其所应若全不成而获得者。净由离染及由受生。谓在下地离下地染。及从上地生自地时。下七皆然。有顶不尔。唯由离染无由生故。遮何故说全不成言。为遮已成更得少分。如由加行得顺决择分等及由退得顺退分定。即依此义作是问言。颇有净定由离染得。由离染舍。由退由生。为问亦尔。曰有。谓顺退分。且初静虑顺退分摄。离欲染时得。离自染时舍。退离自染得。退离欲染舍。从上生自得。从自生下舍。余地所摄应如理思。无漏但由离染故得。谓圣离下染得上地无漏。此亦但据全不成者。若先已成余时亦得。谓尽智位得无学道。于练根时得学无学。余加行及退皆如理应思。岂不由入正性离生亦名初得无漏等至。此非决定。以次第者尔时未得根本定故。此中但论决定得者染由受生及退故得。谓上地没生下地时得下地染。及于此地离染退时得此地染。何等至后生几等至。颂曰。
无漏次生善 上下至第三
净次生亦然 兼生自地染
染生自净染 并下一地净
死净生一切 染生自下染
论曰。无漏次生自上下善。善言具摄净及无漏。然于上下各至第三。远故无能超生第四。故于无漏七等至中从初静虑无间生六。谓自二三各净无漏。无所有处无间生七。谓自下六上地唯净。第二静虑无间生八。谓自上六并下地二。识无边处无间生九。谓自下六并上地三。第三四空无间生十。谓上下八并自地二。类智无间能生无色。法智不然。依缘下故。从净等至所生亦然。而各兼生自地染污故。有顶净无间生六。谓自净染下净无漏。从初静虑无间生七。无所有八。第二定九。识处生十。余生十一。从染等至生自净染并生次下一地净定。谓为自地烦恼所逼于下净定亦生尊重故有从染生次下净。若于染净能正了知可能从染转生下净。非诸染污能正了知。如何彼能从染生净。先愿力故。谓先愿言。宁得下净不须上染。先愿势力随相续转。故后从染生下净定。如先立愿方趣睡眠至所期时便能觉寤。无漏与染必不相生。净俱相生故三有别。如是所说净染生染但约在定净及染说。若生净染生染不然。谓命终时从生得净一一无间生一切染。若从生染一一无间能生自地一切下染。不生上者未离下故。所言从净生无漏者。为一切种皆能生耶。不尔。云何。颂曰。
净定有四种 谓即顺退分
顺住顺胜进 顺决择分摄
如次顺烦恼 自上地无漏
互相望如次 生二三三一
论曰。诸净等至总有四种。一顺退分摄。二顺住分摄。三顺胜进分摄。四顺决择分摄。地各有四。有顶唯三。由彼更无上地可趣故。彼地无有顺胜进分摄。于此四中唯第四分能生无漏。所以者何。由此四种有如是相。顺退分能顺烦恼。顺住分能顺自地顺胜进分能顺上地。顺决择分能顺无漏。故诸无漏唯从此生。此四相望互相生者。初能生二。谓顺退住。第二生三。除顺决择。第三生三。除顺退分。第四生一。谓自非余。如上所言净及无漏皆能上下超至第三。行者如何修超等至。颂曰。
二类定顺逆 均间次及超
至间超为成 三洲利无学
论曰。本善等至分为二类。一者有漏。二者无漏。往上名顺。还下名逆。同类名均异类名间。相隣名次。越一名超。谓观行者修超定时。先于有漏八地等至顺逆均次现前数习。次于无漏七地等至顺逆均次现前数习。次于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次现前数习。次于有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次于无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是名修习超加行满。后于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超名超定成。此中超者唯能超一。远故无能超入第四。修超等至唯人三洲。不时解脱诸阿罗汉。定自在故。无烦恼故。时解脱者虽无烦恼定不自在。诸见至者虽定自在有余烦恼。故皆不能修超等至。此诸等至依何身起。颂曰。
诸定依自下 非上无用故
唯生有顶圣 起下尽余惑
论曰。诸等至起依自下身。依上地身无容起下。上地起下无所用故。自有胜定故。下势力劣故。已弃舍故。可厌毁故。总相虽然若委细说。圣生有顶必起无漏无所有处。为尽自地所余烦恼。自无圣道欣乐起故。唯无所有最隣近故。起彼现前尽余烦恼。此诸等至缘何境生。颂曰。
味定缘自系 净无漏遍缘
根本善无色 不缘下有漏
论曰。味定但缘自地有漏。必无缘下。已离染故。亦不缘上。爱地别故。不缘无漏。应成善故。净及无漏俱能遍缘自上下地有为无为。皆为境故。有差别者。无记无为非无漏境。根本地摄善无色定不缘下地诸有漏法。自上地法无不能缘。虽亦能缘下地无漏缘类智品道不缘法智品。亦不能缘下地法灭。无色近分亦缘下地。彼无间道必缘下故。味净无漏三等至中。何等力能断诸烦恼。颂曰。
无漏能断惑 及诸净近分
论曰。诸无漏定皆能断惑。本净尚无能。况诸染能断。不能断下。已离染故。不能断自自所缚故。不能断上。以胜己故。若净近分亦能断惑。以皆能断次下地故。中间摄净亦不能断。近分有几。何受相应。于味等三为皆具不。颂曰。
近分八舍净 初亦圣惑三
论曰。诸近分定亦有八种。与八根本为入门故。一切唯一舍受相应。作功用转故。未离下怖故。此八近分皆净定摄。唯初近分亦通无漏。皆无有味。离染道故。虽近分心有结生染而遮定染故作是说。有说。未至定亦有味相应。未起根本。亦贪此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种。中间静虑与诸近分。为无别义为亦有殊。义亦有殊。谓诸近分为离下染是入初因。中定不然。复有别义颂曰。
中静虑无寻 具三唯舍受
论曰。初本近分寻伺相应。上七定中皆无寻伺。唯中静虑有伺无寻。故彼胜初未及第二。依此义故立中间名。由此上无中间静虑。一地升降无如此故。此定具有味等三种。以有胜德可爱味故。同诸近分唯舍相应。非喜相应功用转故。由此说是苦通行摄。此定能招大梵处果。多修习者为大梵故。已说等至。云何等持。经说等持总有三种。一有寻有伺。二无寻唯伺。三无寻无伺。其相云何。颂曰。
初下有寻伺 中唯伺上无
论曰。有寻有伺三摩地者。谓与寻伺相应等持。此初静虑及未至摄。无寻唯伺三摩地者。谓唯与伺相应等持。此即静虑中间地摄。无寻无伺三摩地者。谓非寻伺相应等持。此从第二静虑近分乃至非想非非想摄。契经复说三种等持。一空二无愿三无相。其相云何。颂曰。
空谓空非我 无相谓灭四
无愿谓余十 谛行相相应
此通净无漏 无漏三脱门
论曰。空三摩地。谓空非我二种行相相应等持。无相三摩地。谓缘灭谛四种行相相应等持。涅槃离十相。故名无相。缘彼三摩地得无相名。十相者何。谓色等五男女二种三有为相。无愿三摩地。谓缘余谛十种行相相应等持。非常苦因可厌患故道如船筏。必应舍故。能缘彼定得无愿名。皆为超过现所对故。空非我相非所厌舍。以与涅槃相相似故。此三各二种。谓净及无漏。世出世间等持别故。世间摄者通十一地。出世摄者唯通九地。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契经复说三重等持。一空空。二无愿无愿。三无相无相。其相云何。颂曰。
重二缘无学 取空非常相
后缘无相定 非择灭为静
有漏人不时 离上七近分
论曰。此三等持缘前空等取空等相故立空空等名。空空等持缘前无学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空相顺厌胜非我故。无愿无愿缘前无学无愿等持取非常相。不取苦因等非无漏相故不取道等为厌舍故。无相无相即缘无学无相三摩地非择灭为境。以无漏法无择灭故。但取静相非灭妙离。滥非常灭故。是无记性故。非离系果故。此三等持唯是有漏。厌圣道故。无漏不然。唯三洲人不时解脱能起如是重三摩地。依十一地。除七近分。谓欲未至八本中间。契经复说四修等持。一为住现法乐。二为得胜知见。三为得分别慧。四为诸漏永尽修三摩地。其相云何。颂曰。
为得现法乐 修诸善静虑
为得胜知见 修净天眼通
为得分别慧 修诸加行善
为得诸漏尽 修金刚喻定
论曰。如契经说。有修等持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得现乐住。乃至广说。善言通摄净及无漏。修诸善静虑得住现法乐。而经但说初静虑者。举初显后。理实通余。不言为住后法乐者。以后法乐非定住故。谓或退堕或上受生或般涅槃便不住故。若依诸定修天眼通。便能获得殊胜知见。若修三界诸加行善及无漏善得分别慧。若修金刚喻定便得诸漏永尽。理实修此通依诸地而契经但说第四静虑者。传说。世尊依自说故。
说一切有部俱舍论卷第二十八
上篇:阿毗达磨俱舍论
下篇:阿毗达磨俱舍释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