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本)(论第九)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撰

论云。即依此前所说三性等者。解此前后。略为三释。一云无性先陈。三性后说。今释外难即指论。云即依此前所明三性中。世尊经中后时解说三种无性。虽前总说诸法无性。不为显说三种无性。后方分别所说无者即依三性。云立彼后说。非三性后方说无性。如第一卷释外难云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论主为答所说我法皆依识变。不是先说唯识后说我法。此解亦顺深密三时 问既三性后陈无性先说。何故此论及深密等先明三性 答欲显无性必依三性是故先举。何以故。为能遍计必依所计方起妄执。所以先举 问若尔何故深密经中先说三性 答彼为德本菩萨先问于何齐何立善巧菩萨。世尊为答于此三性齐此三性施设善巧。非始问答所说三性。如百法论问答一切法及以无我非先不说。又深密经中胜义生菩萨。不牒前说三性为问。但举世尊先说诸蕴.谛等善巧。何故复立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明不是前先说三性。今外举经难此前说。故论主答不违彼教后说无性 一云前.后经说三性.无性。故今论云即依此前。此前兼二。依此论前。及依经前说三自性。观生意乐密意趣故后立无性。今此为会显不相违 问何故先说三种自性。后说无性 答顺机欲故。欲显无性依三性故。故显扬十六云。当知无性不离自性。是故先说三自性义 问若尔何故说三性教为第三时。应第二时。在空前故。又准深密。同坐一经非前.后故 答经辨三时非约前后。但以类相从有为第一。空为第二。俱为第三。以三自性遍计是空。余二是有故当第三 又据渐悟一类菩萨说此三时。非望顿悟 若尔何故先说了义。后陈不了 答华严等云。譬如日出先耀高山。于大乘教顿悟先熟故先三性。渐悟后成后说无性 若尔复违法华等教。以为渐悟第二说空第三空有。如何得言为渐悟故后时说空 答约顿.渐二性无性在后。偏据渐悟初.中.后殊空为第二。今此论中通对顿.渐两教前后。故云即依此前顿悟菩萨所闻三性。后时为彼渐悟菩萨密立无性。故不相违。本疏所明意含二解。此顺经文有前空后 又释二教非定前后。深密且对一类宜闻有.空前.后。论云即依此前等。此顺华严如来以一语言中。演出无边契经海文。各有一理任情取舍。然第二胜。依文对机有差别故。

论。虽依他起非胜义故等者。云非者无也。无无分别智所缘之义故。故名胜义无性。故显扬十六云。由无胜义性故。此意依他名胜义无自性性者有二义。一由依他体非胜义性故。名胜义无性性。无者非也。一由依他无自然生性。亦名无自性性 若尔应云胜义生无自性性。何故但云胜义无自性性 答言胜义无无彼胜义。若言生无恐缘生亦无。又不无生无故。但言胜义无。又滥二性。亦是胜义亦是生无前已说生无。今但说胜义无故不双无。又复依他不但自然生无。所执相亦无故不言生无。又复无彼胜义无。不无相生无。据无分别智境义。依他不是故云非胜义 问何故不名非胜义无性。而云胜义无性 答显密义故云胜义无性。胜义是相生无之所显性。又显依他上胜义性无。即胜义无之性。亦名胜义无性。略去之言。总云胜义无性性 何以得知有其之言 答深密第二云。无自性性之所显故 若四俗真相对而辨。依他亦是后得胜智家之境义。若约亲缘。后得相分亦得是清净所缘名为胜义。深密等但说根本清净所缘。云依他起非是清净所缘 又胜义有三义。一胜之义。二胜为义。三胜即义。通本后说。四种胜义皆具此三。唯初世俗不具此三不名胜义 若尔何故唯说真如 答欲显诸法真实性故。故深密经云。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 故今此论名识实性。要集不悟云本所说违经谬说 问依他非胜义。亦说依他为胜义无自性性。圆成非缘生。亦得说圆实为生无自性性 答不例。若约遮诠非是生无自性性故。云生无自性性。即谓圆成非是生无自性性之性。若约表诠是生无自性性故。言生无自性性。即以显是前二性之性故不相例 而要集云相例皆得。准此知非。又复本疏云依他起亦后得胜之义名胜义。即断违经。说依他等为相无自性性等。出何圣教。即非为谬。

论。而滥第二故此不说者。西明云。恐此依他胜义。滥第二生无自性性故此不说 要集云胜 今谓不然。彼经论中说二胜义。依他在初。圆成第二。恐依他胜义滥第二圆成胜义。就解胜义相对简滥。何关生无自性。畏滥简彼何故须简。此中意说。诸法胜义唯识真性。彼非实性恐滥故简。若以依他恐滥生无自性性。不说为胜义无自性性。亦应依他名圆成实。恐滥第二依他起。不说为圆成实。既约别义名为胜义。与生无自性。义不相滥故不须简。同名胜义滥故须简 问何故三种皆云无性性 答且相无自性性。初言相无自性是法本性。相自体无。重言性者教立为性。意显于相无自性说为相无性。非说有性名为无性。余二准知 问何故显扬十六。但云相无性等。不言相无自性性 答彼略本性但举施设。故彼论云。当知由三无自性说三无性。一相无性。谓遍计所执自性。由此自性体相无故。此意说。相无性者。即说遍计所执自性由彼体无故说为相无性。余准此知 问三性俱无。云何深密但说遍计及圆成实。为无生无灭等。不说生无自性。为无生无灭等 答非由别观三自性故起遍计所执。但总于二性增益遍计所执自性。说遍计性无生灭等。即通依.圆二上遍计。不欲说彼依.圆二无故。不得说生无自性性无生无灭等。以有生灭。圆成体常故无生灭。性非杂染故本寂静。如解深密第二.瑜伽七十六皆悉具释。

论。谓具大乘二种种性等者。性种性明本有性。明性有无.正助.隐显。广如能显中边惠日论辨。然瑜伽三十五云。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名本性住种性 西明四解。第二为正。正取无漏法尔种子简异无性。故云殊胜。不可举果位等名为六处。善戒经云。谓阴界六处。故知六处是内六处。内六处中意根处摄无漏种子。是六处故。非遍六处皆能持种。亦不得云具显果位内外六处。外六处中不持种故。说因性故 然有难言。若在内六处名为殊胜者。二乘法尔.及闻熏习.无性人种亦在六处。岂名殊胜。故取六位资粮.加行.见.修.等觉及妙觉位名为六处 此亦不然。瑜伽二十一虽解声闻与此意同。云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传来。岂许小乘亦有六位。若云据不定说。定姓如何。又如何言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传来。岂六位种法尔差别 若尔菩萨与二乘同。何名殊胜 答且望无姓总名殊胜。非唯简小得殊胜名。若不许小亦名殊胜。违二十一。彼云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即于如是种类分位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 又由此文云六处者。唯目六内处。非果位等 习种姓者。本疏云。闻正法已令无漏增名习种性 显成佛因及悟入唯识。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正习性。兼者亦是。唯识第二云。闻熏习中有漏性者感胜异熟。非生见道等。虽本有种。因闻熏故亦名闻熏。如摄大乘及瑜伽论皆云。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性所摄习气。若取有漏赖耶所摄何云非摄。又无性摄论云。为长能触法身种子者。为欲增长一切大乘多闻熏习。由此为先得法身故 问从何位去名为习性 答从胜解地已去。皆名习种姓菩萨。性种姓者。据未发心本无漏种。习种姓者。据发心已所熏成种。地持论云。若从先来修善所得名习种姓。瑜伽三十五云。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者。就显相说。简未熏习。非谓初修不名习姓。故杂集论第十三说。有四顺解脱。一依凭顺解脱。谓从善法欲乃至为求解脱。皆名顺解脱分。既名顺解脱分。故是习种姓 西明释云。十信已前名性种姓。十行已上名习种姓。又解仁王第一十住.十行.十回向如其次第习.性.及道菩萨本业经亦同。不说十信为习种姓。而仁王言伏忍圣胎三十人者。且举方便说十信。非即十信为习种姓。又信有二种。一位地十信。即在十住前。故本业经云。未上十住前有十住名字菩萨常行信等十心。二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即十住.十行.十回如次配属习.性.道种三位菩萨。说位地信非名种习 今谓不然。初判十行已上方名习性。十住菩萨岂非习收 又云。仁王第一十住.十行等。如次习.性等。本业经同。不说十信者 不然。仁王第一无别十住.行.回向名。即信.止.坚如次配习.性.及道种。不可违文判十信等是三方便非住等收。本业经等不说十信名者。依总位说不论别行。据十信是十住所收。有别说者。以初住难离出十信。如四善根内门难故。第十回向位中别开善根。既回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摄。仁王.华严.优婆塞戒经等。皆说四十二贤圣不说五十 又云。十信等是十住等方便即住等收。如初近分属初定摄。又若十信位地在前。仁王经中复有十善菩萨。岂可地前开为五十。又位地十信在十住前。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无圣教说。若云本业经云未上十住前有十位名字菩萨。常行信等十心。即证位地十信在十住前。于此位中经几时修。又仁王经十千劫中行菩萨道始入十信。岂位地信前更十千劫为十善位。此既不立。位地十信亦不应开。又设纵别开。何废得是习种性位。仁王经等于习种位分诸王位。言铜轮王是习种姓。不云前非齐此已前方是习种。但前习未胜未得铜轮。据胜习时得铜轮位。言习种性作铜轮王 若尔性种姓等应亦通前 答不例。于习种位前后胜劣分出余故。又菩萨地明性种已次明发心。发心即是习种姓位。不可说彼据不退位已后方名发心。下文复云退与不退俱名发心。法华经中舍利弗等曾发大退。佛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又云令发一切智心犹在不失。故知总名发菩提心。不唯不退 又四十七明十三住云。胜解行住。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名胜解行住 又四十九说有七地。胜解行地即第二住 又云始从胜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于此一切菩萨地中。若其十信非在习种。即胜解行等摄行不尽。非未发心非性种姓。不在十住非胜解行。若云虽非十住胜解行摄者。既许行摄何非习种。又善法欲已去得名为学。有为善法名为学法。何非习种性。据起现行发菩提心行熏成种已即名习种。不尔二乘回心向大。经八万劫乃至十千是何菩萨。不可得云是性种姓。何以故。所修诸善非不思择。于大菩提非不趣求。虽未得入资粮胜位可名习种 或创发心及二乘回向八万劫等非胜解行。行未胜故。未在僧祇故。虽然不得在僧祇数及资粮等可名习种。无文定判十住已前不得名为习种菩萨 问十住中已能八相成道与佛何殊。何等是佛所现八相。何等是余所现八相 答未见文辨。且为一解。佛现八相具足长时。始终不异。菩萨化生随宜暂现。或不具足。前后或异。或复本形。故与佛别 问十住.十行等十皆名住等。何故十信但一得名。余不名信 答立名不定。如三空门初一名空余二非空。又十住等各别位故皆名住等。信非别位非皆名信 问退.不退诸说不定取何为正 答不退有四。谓信.位.证.行。位如常显。于十住后说言退者据证法说。言不退者据位乘说。余皆准此。或说发心皆不退者据上品说。或为因能令后不退。非发心已即能不退。少可会多。不能烦举。

论。于二取随眠等。问华严第十解十住菩萨中云除灭诸烦恼永尽无有余等。云何此言未伏二取 答因邪教邪师所起不共无明伴烦恼类尽。非尽一切自分别生。及俱生烦恼 又解说佛法功力能灭烦恼非皆已伏 又解自分别伏。邪师等起不能伏灭。缘起经文二互随会。然疏下结。故此位中自分别烦恼未尽。故前解正 准发菩提心。缘力发者名不坚固。因力发者名为坚固。起惑亦尔。邪教起者易除。自力起者难伏 又解经据少分有能伏义。论依全分云不能伏。初后解正。疏文似脱。更勘正本。

论。多住外门等。疏会华严云不共无明此已伏故 问不共无明迷谛理起不信因果。十信第六信心不退。于因果理已生信解。即不共无明十信已除。云何说言第四住伏 答十信第六深生信心不谤因果。不废犹于谛理不了。故第四住方伏不共。虽未证解而能信解 问准前释内法异生若放逸者。由三无明为缘不说有不共。云何今云不共无明第四住伏 答据不信因果不共者说。第六信前虽起暂伏。不由彼故发恶趣行。或因邪教所起不共放逸不起。若于谛理迷名不共。第四住伏。

论。法空智品与俱起故。此破安惠。然疏云第七有法执。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执有。法空智起此应灭者。是破余师。非安惠师。或写者误 若破安惠。应云第七有我执。生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执有。法空智起此应灭。

论。七转识内或多或少如烦恼说者。据烦恼俱数多少等。云如烦恼说。非是定判一切所知定与烦恼同种而生。又所知障执必是惠。与无明俱。异熟心疑此等名数。诸识所起数如烦恼。然疏云无离烦恼别起执故。故数多少与烦恼同者。据俱时起不断烦恼身中所起所知障说。若许定同。如二乘无学已断烦恼。犹起法执后熏成种。宁有烦恼与同种生 又异熟心疑人杌等是所知障。岂与烦恼同种生耶 问执杌迷人既是所知。为是法执为非执耶 答是法执类。非正法执。执必痴俱。彼非痴俱。是异熟故 又释是执。若业感异熟不与痴俱。异熟生宽故与痴并 或迷杌心与其无明通俱.不俱。俱者是执。不俱非执但是等流。

论。此于无覆无记性中等者。问所知障中有法恚爱。法恚即嗔。云何无记 答有二解。一云望烦恼说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无记 二云法恚亦是不善 若尔应缚能感异熟 答虽是不善望义有别。不名为缚。亦不感果。二解前正。论说无记不通不善。

论。此位二障虽未伏除等。问三种练磨等何别何位 答三别者。一怯时长难到。二怯行广难修。三怯果妙难证 或可。初总云广大深妙。通因及果。以俱广大皆深妙故。或因广大果深妙故。由此长时修方圆满。深妙难成长时方到。故此论云。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后二是别。又三练磨各通三处。于彼长时引他已到省己有能。麁善尚能感于上界远妙之果。我有妙善。何不能得深远大果。乃至圆满转依彼既已得。我亦应尔。省己有能既有妙善何不能证。故疏云。初且举菩提。后且举转依。论实皆得 问此练磨在何位者 答准此论文云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在资粮位通三十心不可别配。不尔十住应不能修十波罗蜜行。未能起堪能练故 又解亦通加行及七地前。唯除见道。以唯在定。又复时促。四善根位虽伏二障分别起者。俱生未伏。以文不言分别未伏故通俱生 又七地前虽伏烦恼。所知未全。要须加行故。又乐于下乘般涅槃障五地方断。虽未断时不退趣彼。或可起心。不尔如何五地方断。设不起现种至此除。故未断前犹须练磨。论且举初影显于后。如断四处不唯地前。诸疑离疑执着.分别七地犹有 又解三练断四处障但在地前。论文不说通地上故。地上二障烦恼障品皆能伏故。所除四处据分别说。然无文断。任意取舍。

问准杂集十一。复修瑜伽有其五种。谓持.任.镜.明.依。依谓转依。即是见道。持.任.镜.明此四为因得转依果 持.任等四依何位起。复是何法 答准彼论云。依煖等位。即通四善根皆有此四。持即闻惠。任思惠。镜即修惠。明谓所观。无能所取 或镜即定。明者是惠。煖.顶.忍三各因此四方得修满入世第一。或无持.任。以上品忍唯一刹那即入世第一法。唯定时促故无持.任。但依此位有持.任.等。非必四位各有四种 又解四位各有此四。持.任二行非是闻.思。以在定中依凭圣教故以为持。论云如所多闻安立止.观所缘境故。与定相应如理作意以为任。无倒思惟任持心故。即所依定名为镜。云此三摩地犹带相故。能观之智名为明。云谓能所取无所得智 又释持.任等唯除真见及佛果位。佛果位中更无果故。真见位中无影相等故。通所余位。故显扬二十云。有五种法能摄一切瑜伽行者诸瑜伽地。八地以上义说闻.思亦缘教等。故通为正。又四善根亦亲蒙佛而为教授。故庄严论第七颂云。自后蒙诸佛法流而教授。释云从此已后蒙诸佛如来以修多罗等法而为说之 准此文意。或蒙教授已修持.任.镜.明。持谓于教起六种心。任即次起十一作意。镜即修九种住心。明又依智作诸神通。或不配此 然四善根及持.任等。皆初祇满心方始修之。庄严论第七云。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等。已后方说起四善根。诸教皆同。自古诸师意解不同。取文各别不得教意。教意菩萨修四善根。有正修满位。有仰修习位。仰习作观通三十心。如唯识观等成就在见。学即通前。此亦应尔。学虽通前。正修成满即在于后。资粮等位可得仰习。观所取无伏我法执。观能取无能伏于法执。不尔如何能伏二执。杂集.庄严.此唯识论等。据正修位不通资粮。璎珞本业经云住于十住修学四善根者。是仰学修习。然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萨亦有四方便。谓四十心者 或如小乘五停心观.总相念处.别相念处合四善根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 或言总意别。意取四十心满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云四十心 或翻译谬。魏.梁.隋.唐同本异译。余本总无。故笔授谬。大品经云堕顶菩萨堕声闻.辟支佛地者。或学观所取似顶名堕顶。或本二乘在于顶位回心向大亦名菩萨。故云堕顶菩萨。说此等退堕二乘地。于理无违。然本业.大品更捡彼文 问四善根既属初劫。云何言福智满已。大庄严论云何言行尽僧祇。杂集如何言过第一无数劫 答约多分说。又据初劫定散杂修。已满已过已尽纯定所修此位方作。

论依明得定者。明者无满惠。今言明者无漏惠明之前相。立以明名。求此前相今者现起。故名为得。即所得名得。明即所得。持业释也。故无性摄论云。明谓能照无有义。智所求果遂故名为得。此论复言。初获惠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无漏惠日正名为明。此明前相亦名为明。无性论云明谓能照无有义智者。此未正能照。照之前相立能照名。此依证达惠为明解。故经颂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如名道火意喻事火正热烧照前之煖相。似彼烧热立以煖名。非体不煖。但非正火。非正名煖。若观无义智体即明。何名前相立明得名。下亦不应云明相转盛。又此明得即是寻思。无性论云。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又无漏智可不名明耶 问依定所发是下寻思。何不名下寻思定名明得定耶 答望义有别。照所取无名之为明。推求所取假有实无名为寻思。故无性论云。于加行时推求行见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下文明谓能照无有义智。言定举照义。明观举推求。互举无妨 问明增亦所求果遂。何不名明增得定 答煖相在初偏立名得。故无性论云。此定创得无义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名。余既非创。不与得名 问若尔应云得之明名明得依主释。何名持业 答举能并所可依主名。今此所得立以得名。故非依主 或可。得是推求体也。明者是照用也。体能有用。得之明名明得。明得之定。并依主释。或隣近释。定非明得。明得俱定名明得定。

依无间定等。此后无间即入见道立无间名。若以智名无间。即无间之定。依主为名。此定无间即入见道名无间定。即持业释。不同明得。定非明故。无间非智。但无别隔即名无间。智定俱通 西明解。第一法观名为无间。此所依定名无间定。即依主释。阙持业释 无间名宽。非唯智故。通二释胜。不同前三。以名狭故 问准论云。名.义相异故别寻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离合为四。与瑜伽同。何故无性摄论第六云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立自性差别义。如是六种义皆无故 答彼论谈法有其六种。若寻思观即名.义别开。二自性二差别合观故成四种。瑜伽三十六.显扬第六.无性第六.大庄严论十二。皆说四寻思.四如实智。无说六寻思处 西明云离即为六合观为四者 准此知非。广释名.义.自性.差别。如摄论第六.瑜伽三十六明。

论。如是煗顶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乃至世第一法二空双印者。此牒前释悟入三性结前所明。以煗.顶位未观能取无。云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以彼所取名.义二种依能取识而假立故。此观名.义初.后二位。无心外境但依内心。一重唯识。亦分悟依他。中忍起位观能取空唯识如幻等。第二重唯识。初悟入遍计少分未悟能取亦遍计故。第二全悟遍计所执。亦知能取性非有故。亦悟依他。上忍.第一单双印彼能所取空。并悟圆实。此言悟者据似悟说。非是实悟。故下结云。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 问若上忍.第一悟圆成者。何故云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唯识性。准此应通四位 答既言于四位中。明简上忍及第一位。不尔但应云于此四位。何须说中 又解于煗.顶位观名.义二离识是无互不相属名悟遍计。观名.义等唯有识量及假名义名悟依他。忍.第一位悟圆成实。此依摄论名.义为客处解 问中忍起位观能取空。上忍起时方始能印。应于忍位方悟依他。如何初二说悟依他 答摄论据少分名悟依他。下中二忍从上忍说名悟圆成。或下忍位印所取空。心所变空是依他起。据真如理空即圆成实。故摄论中引庄严论云。住此二无真实理 问准无性摄论。初悟遍计。次悟依他。后悟圆实。准此论第八引经颂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等。即先悟圆实。次悟依他。又复无性摄论初文。地前悟初二性。第二文地前通悟三性。何故不同 答依学观察趣入方便相似悟说。先悟遍计。次依他。后圆实。即观名.义更互为客知彼非真。次观唯量及唯假等。若依真证要达圆成方知识幻。故彼此说各不相违 若尔何故摄论复云于绳谓蛇智。见绳了义无等。准此即先悟依他次悟遍计 答此约悟入除执而说。初虽观彼名.义等无未能决定。要知依识已彼执方除。如见杌时方除人解。摄论亦云。如是依止唯识显现依他起觉。舍于六义遍计执觉。不要先观依他起已方观遍计。故不相违 又释于绳起蛇智等据久学说。名.义互为客等依初学明。准此等文悟.入有三。一初悟遍计次悟依他后圆实。即名.义互为客是。二先悟依他次遍计后圆实。即见绳了义无等是。三初悟圆成次依他后遍计。即非不见真如等是。入位亦三。准初总在见道前。准后总入见道后。三初二性在见道前悟。圆成实性入见已悟。即见绳了义等。故彼论云。如是依止圆成实觉。遣依他起迷乱之觉。及彼次下故似唯识亦不得生。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 问于此四位但遣遍计不遣依.圆。即观假有及唯识性。云何言世第一法双印二空 答偏说印空。非不印有。由久妄执名.义等有不了依.圆。观彼空时能悟后二。故说印空理亦印有。故下云。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 问安立少物谓唯识性即是有观。印彼二空即是空观。空.有既乖。如断.常见。因何得并 答执.不执殊故得俱起。又观无二即显空性。是圆成实。据相似说。印此空性名印二空 若尔何故前云忍境.识空故亦名忍。准此正意印二取空 答准此前后双印空.有。前说为好 问既言双印。印二取空及依他有即是观俗。印二空性谓真胜义即是观真。真俗双观五地方得。云何地前已能合观 答五地合观据二智并起或真证说。此据相似非是正证。俱带相故亦不相违。

此空有二相。西明云。三藏二解。一云于四位中初二观所取空。后二观能取空。如是观时名等四种或六或四假有实无。假有是依他性。即是有相。实无即遍计。此即空相。二相皆灭安立真性。二云前四位中有能所取空相。与相分空相不一不异。无别体故不异。有无别故非一。然彼空相唯是所缘非缘。以无体故。当情现者从缘生故是所缘缘。故说观心带有无相 今谓二释俱传为谬。何者且初解云。初二观所取空。后二观能取空。不应道理。世第一法双印二空。即双观二空。岂印二空而不观耶。第二释中缘二取空。所变空相名为有者。岂可唯欲除此相分之有相。不除识性之相分耶。不尔如何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复如何言后触无所得。故知观二取为空。观识及性为有。犹带此二故不证真。不可唯说缘空相分说之为有 问言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现前安立少物者为在何位 答准文正在四善根位。既明前位云。皆带相故未能证实 又云带相观心有所得故。又教授颂云。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等。故在定位。然不坚执是定现量 要集云。据出观位说。观中现量不作此解 今谓不尔。若许观中不带空.有二种相者。应触无所得。即住真见何名加行。又亦应伏相.麁重缚。复违前诸文。

论。此加行位未遣相缚者。本释如疏。今又助释。此相缚体由第七识二执为本。令诸识中不能亡相。为相所拘。然前第五云。由我执故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据执我能行布施等及有受者。若执所施不亡相者。岂我执耶。由执法有故不亡相。设云见所施属我之物。是我所见亦我执起者。于余度中不亡相者。岂皆执为我所耶。故瑜伽论但云染污末那为依止故。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不言由我。望菩萨说名为染污。二乘不行无相施等。又前释言。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又若我执为相缚者。二乘无学断此我执应无相缚。此等回心加行等位应无二缚。又观安立应能断缚。何故瑜伽六十四云若离非安立谛二种解脱不应道理。二乘但能观安立谛。故知二缚未得解脱 问若尔二乘无漏后得既行于相。应有相缚 答以漏无漏性相违故暂能伏除。虽行于相不为相缚。即据此理四分相望为所缘者亦得名相。虽非相分而是境相。前第五云。由斯见分彼相所拘者约显相明。非唯相分名为相缚。故瑜伽七十五云。相.麁重缚有十四种。五于所知境无智缚。六于能知智无智缚。既能知所知俱名相.麁重缚。明见分等亦得名缚。本疏复云。如前第二卷引。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缠等。证四皆缚。西明.要集俱悉不许见.自证等亦名为缚 要集难云。若由说缠即说缚者。如何论师引彼经颂。证成有漏.无漏四分。无漏无缚非证无漏 今者为通。且据有漏证有四分。显知无漏亦有四分。若说言缚不得证无漏。亦应说众生言不得证佛有 又云正智证如即无相分必有见等。故知不由有见分等。自证分等有了.不了 此难非理。据有漏说不约无漏。如何得举无漏为难。

言麁重者。诸文不同。具如疏引。言如别抄说。麁重不同略有五种 一二障种子名麁重。即此论颂舍二麁重故便证得转依 二二障所引生所余习气无堪任性名为麁重。即下断障中云。二障所生无堪任性。如于二定说断苦根 三二障现行名为麁重。即说惛沉正障轻安。违细轻故名为麁重。如第六明。又对法第十云。领受麁重。即异熟受能障定故 四诸有漏种总名麁重。显扬十六说依他自性由相生麁重。麁重为缘又生于相 五一切有漏种及现行名为麁重。瑜伽五十八云。麁重缚即一切有漏法。应知此中或漏所随故。漏所生故名麁重。或漏自性故。或相应故。名为麁重。何以故。瑜伽六十四云。无所堪能不调柔相是麁重相。此有五种。一现重相。二刚强相。三障碍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转无堪能相。由此有漏随其所有。总说有漏名为麁重。望无漏说。不善.无记名为麁重。即二障种.现及无记受望善心说。善有堪能故。或唯说散名为麁重望定而说。定有轻安故。前五相中具.不具等随其所应。且有漏善或名麁重。漏所随故。或非麁重非漏性故。非种子故。非习气故。所余或名麁重。或不名麁重。或唯说烦恼名为麁重。漏自性故。或通二障名为麁重。执自性故。漏性漏俱故。或唯障种说为麁重。以漏执性性沉隐故。生现障故偏得其名。或唯习气名为麁重。以微隐故。性难断故。诸说不同准此会释。

论。菩萨起此煗等善根等。若二乘人增上忍.世第一通依五地。中.下忍及煗.顶可通中间。非是见道近所依故 又解方便可通。若成满者非在中间。若大乘者。上忍.第一唯第四定。余可通依近分.中间 又解中.下品忍及煗.顶二方便通依。成满唯在第四静虑故。今此文云。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准此成满当不通下。故知中间定不得有三乘成满。方便皆通。以入见道七十一及六十九唯说五依非中间地。西明.要集俱许得依者。乖文自说。西明引瑜伽第一百云。复有九依能尽诸漏。谓未至.中间.四静虑.三无色。能起断惑能起善根。理必应尔 今谓不尔。彼说尽漏约修道断。非谓见道。七十一云三五依生。及六十九现观依未至.及四静虑。不说无色.及以中间。若以九依能断为证。亦应无色能入见道能起善根。若许起者违涅槃经煗等善根是色界系。及七十一.六十九文 又此论中.及六十九.显扬论等云依欲界起四善根及入见道者。就断烦恼并大乘中顿悟者说。若渐悟者断所知障色界亦许。二乘回趣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入于见道 问既许毗钵菩萨生色.无色。虽是顿悟。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应通无色亦有善根 答煗.顶.下忍容许上生。非隣近者可许上生。虽许上生所起煗等是色界故。定.惠均胜非彼地法以惠劣故。言生上地不起下者。据诸凡夫及二乘说 或四善根菩萨生彼不能现起此四善根 或不上生。资粮位中许有生上未起煗等。作此说者顺诸经论。

论。实证二空实断二障等。传三藏解顿渐二师合二十五释。且渐断师有十四释。且烦恼.所知各分三品总有五解。一云即各三品先断烦恼三品之中。各有无间.解脱成其六心。次断所知既起异类断道即起胜进复有一心。总有七心。次断所知三品亦有六心。欲入相见起一胜进。亦总七心。合十四心真见究竟。何故入相起胜进道。以相见道未曾得故 问准第十云刹那刹那前后相望皆具四道。即不别起。何故今说有十四心 答彼别师义 又释彼据修道。非创初说 问瑜伽五十五但说二障各分上下。别总三心真见究竟。如何今说有十四心 答如此论会依真假说。实相见道重法于前。以曾得故。各下品别法。中.上合法。故说三心。非实如是 二云所断之障虽成六品。断烦恼已欲断所知。一类缘真更不别起胜进方入断所知道。故十三心真见究竟 三云从真入相以曾修故。胜入劣故亦不起胜进。但十二心 问从真入相不起胜进。从相入修真无漏道起胜进不 答相入真修难故起胜进道 或已曾得入修。不更起胜进道。虽有二解起将为胜。非相见后即入修道真断惑道。中间起散别时方入修真断道故有胜进 四云准第十云二乘根钝渐断障时。必各别起无间.解脱。菩萨不尔。即后无间是前解脱。断烦恼时有三刹那无间断道。起胜进道欲断所知。即为烦恼第三无间之解脱。即有四心。断所知中三品亦尔。欲入相见起胜进道。即为第三无间解脱。故但八心真见究竟 五云断烦恼障三无间已即断所知不起胜进。即以所知初无间道。为彼烦恼第三无间之解脱道。故但七心真见究竟。准此应为六释。以入相见亦除胜进。准前一解 又解二障各分上下。麁细难易断差别故。如佛十力根上下力中根随应属上下故。断障亦尔。中品随应由观行者意乐力故。随上下断故各分二 若尔云何名为渐断 答由上下别得名为渐 又解本意二障各二不分中品。以各麁细易难断故。二障合有四品断别。亦有五释义准前明。准其义加亦应六释。义亦如前。又解二障。各分上下。二障下品必各别断。以创断故。二障上品即合共断。以能重起断障道故。以前断彼二下品故。即以烦恼下品为下。所知下品为中。望初难故。二各上品为上。以难断故。既三品断。于中四释。一云七心。三无间道三解脱道起一胜进入相见道。二云六心。从真入相不起胜进。三云五心。后无间道是前解脱断。第三品别起解脱。从真入相起一胜进。四云四心除胜进道顿断师义有十一释。且断二障各三品中。各下中上共合为三有其四说。一云七心。三无间三解脱起一胜进入相见道。二云六心。除胜进道。三云五心。即后无间为前解脱。第三无间后起解脱及一胜进。四云四心。除胜进 问既有七.四刹那差别如何名顿 答二障同断名之为顿 若尔云何五十八等说三心耶 答同前渐断释彼三心 就断二障各分二品亦有四释。义同于前 就断二障各一品中有其三说。一云三心。一云二心。一云一心。义说为二。无间.解脱。能断障故名无间道。证无为故名解脱道。此论虽多刹那者。是余师义。上渐断十四。顿断十一。总二十五释。又传二十六释。渐有十六。顿断有十。

且渐断中十六释者。如断二障各三品中分为四释。于前释中但除断烦恼已起胜进道方断所知。余释同前故但四解。断二品中同前除胜进亦只四释 又二下品别断。上品合断中。亦同前四解 各一品中亦有四解。一云五心。一云四心除胜进。一云四心。即后无间为前解脱。别起胜进入相见道。一云三心。亦除胜进。总十六释 顿断十释者。各分三品合顿断中。同前渐断除一胜进亦为四解。各分二品亦同前渐分为四解。各一品中但为二解。无唯一心义说为二之中解也 如渐.顿断各分为三。俱非正释。各分二中第二二中后二释正。顺教文故。顿中各一初二解正第三及余皆不正释 西明云。虽二十五释理犹未尽。各一品中合有渐.顿二师说别。合二十八释 今谓此说亦未尽理。一西明但闻三藏前二十五释。不闻二十六释。各一品中就西明释但为三解。合有四释如前已明。亦少一释。又前三品二品之中断烦恼已。欲断所知应加胜进。前三类中各少一释。不可说言一真见道不可别起胜进。以所释障品类别故。又多不正故作此解 要集云。有解云。二十八释亦未尽理。各一品中渐断障家合有五释。一个三心。二个四心。一个五心。一个六心。加西明二。又三心见道但为四解。亦不尽理。加前三解。一云初二心是二品无间。第三是前二解脱道。又从第一入第二。从第二入第三。既是异类应有胜进。即合七释。合三十三方得尽理 今谓不尔。三心见道初二无间第三解脱。与前各一三心何别。应除此解三十二释 要集云。此皆未尽。于一品顿断之中合有四。即一无间断惑证灭义说为二。只是一心。入相见时起一胜进。故为四解。又三二一各别断中。从断烦恼欲断所知各起胜进。即加三胜进。于有解三十三释中。除三心见道二释但存五释。于无间后不许起胜进。但取二心无间一心解脱合三十一。加胜进四。一品顿断中加一。渐断之中一二三品各加于一。合三十六释。于中一二三品各十有释。三心见道有其六释 今谓不尔。四胜进道应顿断中加。渐断之中准有释有。又可许各一品中。顿断只得有四。渐断有五。三心见道二无间一解脱过亦同前。应三十四释。今者义准合三十九。各二三品中渐顿各六释成二十四。各一品中共有九释。如前准知。三心见道合有六释。后无间道为前解脱释中。于断下品烦恼障已亦起胜进。或除相望无间解脱。但于别起无间解脱。断下烦恼欲断所知。起一胜进为一解。又断中品起一胜进。趣总断道亦为一解。

论。二相见道等。若依渐断是真见道。解释如前。故五十五云。云何名为第四现观。乃至云善根无间有初内遣有情假法缘心生。能除耎品见道所断烦恼麁重等。故知真见渐断非顿。皆如疏引 若第二师亦如疏引。说三品心如次下会。又杂集第九云。又如上说见道差别皆假建立。非真实尔。何以故。出世位中各别内证绝戏论故。亦不可云此依十六。论云皆假。若说十六。但应云是假建立。何须说皆。故知总.别二种见道皆是假立。若尔顿断家引。又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为其相。亦应是假 答不尔非差别说故是真见。已下方云。又遣各别有情假法假等。三心见道是差别说。故假建立。

论。前二各法各别缘故等。疏有三例。此即别缘名法。总缘名类 西明云。但有二例。一约三心。二约十六心。杂集第九缘如名法。法之智故。瑜伽等前二名法。第三名类。护法释云。各别缘如是法之智。后总缘者前二智类。类即智故。故下云言后圣法皆是此类 要集云。有释为胜。如体非异不可说类。能缘之智前后虽异是前智类 今谓不尔。瑜伽五十五但云又前二心法智相应。第三心类智相应。亦无文释。五十八云是如智相应类者。释一心言。意谓三心别断。何名一心。以同缘如智无别故名为一心。不释法.类。若以彼证。总名为类无有法智。然此论云言后圣智皆此类者解十六心。非是三心。三心之中自云前二名法智。各别缘故。第三名类智。总合缘故。又十六心由第三心缘第一二。谓后缘如智皆是此类。由第三心作种类印解名为类智。今此第三亦自缘如。何得同彼。又此论自释。何故不依。若言此文不释法类智名所以者。何须说云各别缘故总合缘故。故者所以。即辨法.类得名所由。故本释胜 问大乘真见断二障。据彼总别立三心。二乘真见断一障。应亦别总立二心 答说六现观既通三乘。现观智谛现观之中辨此三心。故许小有亦复无妨 又解不许。二乘唯观安立谛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许作者。何故诸部小乘之中。皆不说有二心见道 若尔初十六心诸部亦无。岂可不作。若亦不作。违杂集第九。彼云安立者谓声闻等随自所证已得究竟。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谛。谓于诸谛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尔何故诸部不说总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 答约不愚法依大乘教中声闻乘法作安立观。诸部小乘多约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 问若尔三心亦应如是 答杂集论中但说安立。不说声闻作非安立。胜鬘经亦云声闻知有作。二解任情 问声闻.菩萨有真.相见。独觉亦入相见道不 答有二解。一云亦入 若尔声闻至第十六建立初果。缘觉既入。何不立果 答加行期心有差别故。声闻期出心暂息故。缘觉不出即入修道。不暂息故。又如菩萨虽至十六亦不制果 二云不入 若尔何故说三十四心成缘觉果 答彼小乘说。非大乘义。二说前胜 问何故真后作相见耶 答为成就佛法三乘通明。大乘亦为降伏二乘欲引摄故。

论。二缘安立谛等。问未知二乘具作二种。为随作一 答不愚法者作二十六。愚法之者作后十六 或广惠者作二十六。非广惠者但作上下。所以瑜伽五十五。但说上下一十六心。据三乘通及非广惠。杂集论中说总十六。今此论中具说二种 问二十六心何先后作 答准五十五上下在先。何以故。彼云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又云又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 若尔何故杂集说总十六从世第一法无间而生 答此论中会依真假说。不言三心无间后生。故在后作。又显扬十七云。不由行差别。即是言教随真见道拟宜而说。教授于他。非内证智 又解总作在先。上下在后。杂集.此论俱先说故。显扬十七云上下观十六种智修道作故 若尔瑜伽如何通释 答彼据从真见道入相见道。至第三心无间即出方现在前 又说现观边智谛现观。二十六心俱此观摄。随且举一。不言无间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等生。言第二现观清净无碍苦等智生者。依五十八现观有二。依广布教相见第一。内证相见是第二故。非说下上为第二现观 又释不定。随观行者真见道前先意愿力。至相见道即先作之。未见教断。随情取舍 问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见道。何故显扬十七云。从此谛现观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净智生 答二解。一云瑜伽等据重法前真见道智。无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创得。故有相智名相见道。又据不出观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见道。显扬约其真.相别起。相见在后更重修故名为修道。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 又解瑜伽据不出观初作之者。判在见道。显扬据出观后重作之者。名为修道。非于修道不作谛观。故显扬云。如是现观智。若声闻等所得。为对治欲.色.无色三界杂染。若菩萨所得。为对治十种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现观。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二释任取 问显扬云。如是三智能断一百一十二烦恼。瑜伽论等说与此同。何故如是 答此论等说总约二障各分一品或上下品断证差别。不说断数。又据非立谛。显扬约断虽一二品。据安立谛分成一百一十二烦恼。实不相违。

论。一苦法智忍等。此中二意。一法真缘如。二别缘前加行位中能所二观。此中且据法真见道。言观三界苦谛真如。若准杂集二种具论。故云言苦者。谓苦谛。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谓于加行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别苦谛中起现证无漏惠。由此惠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又复云。忍即是印前苦。其不缘如何忍可 又解但缘真见所缘。言苦法智者举此忍因。故下释乃至云。如理作意所摄智增上力故。于自相续苦谛中。现证彼真如出世间惠。正见体生。即从因为名。若依俱舍第二十三。从果为名。故彼论云。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得法智忍名。如华果树。此从因名 或就果称。西明义意 今谓俱舍释后十六。可从果名。今此总缘。与上下别。又俱舍释亦不尽理。苦法智是果。忍者是因。今既双举故因果合因。苦法智是因。忍者是果。因果双言故合为因。若唯从因。应如似悔从因立名名为恶作。不云恶作悔。今既因果合举。明不唯因。即依主释。通依及于。于即境声。义如前显 又二相见所有诸智有二所缘。一放法所缘。二自性所缘。放法所缘。缘见所证及能证智。如初三心及后十六即缘所证。第一十六缘能所证。二自性所缘。即兼缘前资粮.加行能所观法。准此论说。上下现观法真见道无间.解脱。瑜伽五十五云。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上下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 又解但缘真见道法。五十五云。缘先世智曾所观察等者。缘谓缘藉因缘。非所虑缘。二解前胜。若不缘前。如何言苦法智忍。如三无生忍。非不缘印立彼三忍。故此名忍定亦缘前 问初十六心苦法智忍及苦法智俱缘于如。何分忍.智 答据印决定。俱应名忍亦同名智。据差别义初忍后智。以昔见前。虽依圣教观苦等谛而有智生。未能证知。今初无漏创证彼境故得忍名。后虽亦印不得忍号。又忍.智俱决应俱名忍。恐后滥前不俱名忍 问前言苦法智忍。后但云苦法忍。即不相滥 答准此道理言忍亦得。显因果别。不俱名忍。但随举一名忍不违。亦不可言后但云智不得名忍。俱同印故 问何故前言苦法法即教法后苦法智法即真如 答虽俱缘如。初创缘如未印非忍。但印前教不得云如。第二重证。故法即如。教前印故理此印故。

论。诸相见道依真假说等。问三心见道二乘圣者回心向大已断烦恼。入相见时亦三心不 答亦有。令彼障远及除习气。法彼真见无间解脱所有功能故亦定作。二十六心应知亦作。虽所知障不约迷谛。随烦恼说。亦复无违 问三心十六在见道前何位。先修令相见起 答准显扬十六。修起次第在资粮位修十六心。次说善根。准此论明加行位中。云此位菩萨于安立谛非安立谛俱学观察。二论别者略为二解 一云显扬据上下十六在资粮修。修道方起。此论据总十六。加行位作。相见中起上下观者。文虽不说。准彼亦在资粮位修。相见道中最在后起 又解显扬说初修在资粮位。此论约后习故在加行。各据一义皆不相违。

论。一思现观等。此思等六出体有四。一剋性。二据胜。三相应。四眷属。如思现观等说是惠者。即剋性体。及俱行菩提法即后二体。五十五云。决定思惟者。思惟即思。据胜出体。释名者。如思现观是隣近释。如四念住体实是惠。由与念俱名为念住。思现观亦尔。此论.显扬.瑜伽七十一并云。思所成惠而为自性。西明云。思现观或持业。或依主。信隣近。戒如信 且思现观诸论说是思所成惠。如何持业。亦非依主。如戒非观名为现观说为隣近。思亦非观。名为现观。何非隣近。若云现观非思。因思所起故依主者。何不得云现观非思。云思现观是隣近耶。信现观体于三宝净信为性此剋性体。瑜伽五十五云。及闻所成决定智惠。据胜出体。显扬十七云。或此俱行菩提分法。通相应眷属。余皆准此。信.戒释名者或亦有财。虽体非观。能助现观故。或依主释。助现观之信。令观明之戒。名信.戒现观。或如念住亦是隣近。

论。初获圣性等。西明云。能生初地无漏法尔种子。及新熏种为其自性 今谓。虽有新种非胜不立。由正能生有所生现。证理断障故能生胜。不取新熏。未能生故 西明云。地前虽有无漏种子。而二性同时互相违故非圣性摄。如灭尽定依种假立。微微心时虽有其种。而非灭定。有心.无心义相违故 今谓。若尔初入见时二性不俱。应无漏种皆名圣性。又如灭定唯防心能名为灭定非诸种子。故此圣性非正能生。即不应取 西明又问圣性望同凡性。亦不相应耶。答此中亦立。即是得收。若望二障即非得摄。宗许非得亦通无漏 又解无漏力胜不假别立 要集亦云。不立为胜 今谓不尔。若无漏胜不立不相应。灭定无漏。应不立为不相应法 又前第一云。然依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翻此假立不成就名。故知圣性翻异生性。应名为得。不名非得。不尔翻何立异生性名为非得。或望不成异生性边假名非得。

论。极难胜地等 西明云。仁王般若云。初地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道。如何此论五地方能引。三藏解云。据实初地二智双行。而约任运故说五地 有解已破 要集救云。十地功德多依妙观。然五地以上任运双行。八地以上方得任运。未见别教 今谓不尔。八地以上名无功用诸论共同。五地任运出何圣教。又行相互违。初即能合。何成极难。若云八地据任运长时。此地据任运能合者。此亦不尔。既任运能合何不长时。若云或有相间故不长时者。既为有相间无相观。有时不合何成任运 若尔如何会此相违 答仁王经中据相见道变相双缘。此论等说约真俗智并。未曾有处说于见道有二智并。五地创并故说极难。

论。此十修者。摄论第七说有五修。一现起加行修。二胜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云四如前释。一现起加行修。即是发起勉励加行。二胜解修。与杂集论胜解作意同。三作意修。即杂集论后三作意。四方便善巧修。摄论无别解。即七最胜中方便善巧最胜。五成所作事修。即杂集论依止自在修。摄论云。谓诸如来任运佛事无有休息。于其圆满波罗蜜多。复更修习六到彼岸。杂集论云。依止自在。即如次三身。身.行.说三皆得自在。虽得自在犹修不息故。二论开合互有不同。各据一义。杂集无摄论现起加行。摄论无杂集依止任持。摄论开杂集论四作意中初胜解作意。略无任持。以为所凭所修二差别。教是所凭。余三正修。所以别开。杂集以作意故合彼胜解。别明任持必由因力方能修行。故别明之。或彼加行此任持中后二所摄。即举后二影显前二。杂集别明意乐。摄论即作意所摄。摄论显诸胜行皆具六种意乐故不别明。杂集约总别不同别明意乐。并不相违。又六意乐二论少别。摄论云。一广大。二长时。三欢喜。四荷恩。五大志乐。六纯善。杂集云。一无厌足。二广大。第三名同。四名恩德。五名无染。六善好 名不同者。释论以殑伽沙等珍物施一有情。殑伽沙等身命。皆能惠舍名为广大。此即就境及所行事名为广大。即此长时舍于珍.命亦不为足名无厌足。以长时能舍亦名广大。二论互举。摄论以经多劫舍身.命.财。一一如来一一有情悉皆供养。而无厌足名为长时。杂集据虽多时设得成满。犹行不息名为广大。广大.长时义一名异。如七大性长时.广大俱名为大。杂集据不自求来世满果。化他令得非为爱见。但无痴等起名为无染。摄论约令他相续舍三恶道得胜异熟。不为自身名大志乐 纯善.善好名义相似。西明云。摄论五修如次。即此论五修者。准前所列。名义同异不得如次。彼判有谬。

论。二摄善法戒等。本释云。以有为无为无漏善法为体 西明云。修有为善。证即能证无为功德。而非无为为戒体性。又言十胜行。明非无为 要集云。此三净戒皆用思愿现.种 今谓。本释意少有别。若据剋性即正三业。若据相从所修所证。通为.无为。如似相应.眷属出体。又诸论等据所修戒。此兼所证故。然所修证。或通因果。因名所修。果名所证。即七大中证得大摄。摄论亦云。摄善法戒能令证得力.无畏等。此意因果皆欲修证名为摄善。虽然所证亦通无为。

论。此与二乘有共不共等。西明云。旧云性罪。谓杀生等。拔生草等是遮罪。今依摄论云。杀.盗.淫等贪等所生名为性罪。断生草等非贪等生说名遮罪。此意染心断生草等即名性罪 今谓不尔。彼摄论意。若故杀生等。必贪等起故是性罪。故断生草。非必贪等起故是遮罪。又断生草等。十业道中是何业道。染心起时得名性罪。若云由贪等是意业者。自由起贪等。何关断草。又为贪等起杀等时。应犯身.意二处业道。又解深密云。十地中所起烦恼不染污相。由知而起。但为利生不为过失。此起贪等应成性罪。何名不染污。若虽起贪等非染污相不犯性罪。故不得言但贪等生即为性罪。

论。定学有四等。西明云。旧法师判。初之四地.五六七地.八九十地.金刚喻定.及佛四定。如次虽引古释更无别判 今谓不然。何者若定有四。即别配地。戒.惠亦多。何不配地。故知随分地地皆修。

论。一异生性障等。本释异生性障。即随依与现本识同地能生二障分别种上假立。断能依故。说所依亦断 要集云。无间道但断二障。所依断故。能依异生性亦随断 今谓异生性体非障所收。可言所依断故能依亦断。既异生性体亦是障。何不说断。由此正与圣性相违故入初地。初正说断故。此断时种等亦断。据增说故。又本疏云。十地论第一云凡夫我相障。此亦不然。障体通我法。非唯我故 西明.要集俱云。我相通摄二执。余处亦言法我等故 今谓。本释以彼名滥故云不然。非不知我通摄二执。此意若以我言通二执故。但言我相障。应但云我相空。亦即摄二空。诸处何须别言我法。西明说异生性通依现种者不尔。此论第一及今此文。皆云依彼分别种立。虽下执着我法愚言即此障。不定现行。下二说故。无文明说通依现故 若尔何故言即此障 答异生性狭。言障即宽。虽举异生性。意亦兼所依。且如愚品尚总名愚。况二执体俱是障故。故以初愚言即此障 又解执着我法愚。即是异生性。依彼我法种立而得彼名。非即说是现.种二执。故云应知愚品总说为愚。若云执着我法愚即是无明。与第二释无别。下云利钝障品俱起二愚。即唯说愚。若云即亦说执。执体是惠不是愚故。若云愚类亦说为愚。如何不许异生性体是愚等品亦名愚等。

又异生性。西明不定性人得圣已去。亦圣亦凡。又解唯圣 要集断云。后解为胜 今谓前胜。同本疏故。于初地中获圣性故。

诸经论中所说十障及二十二愚。名字少异义意多同。然要集云。十障与愚互相摄者应作四句。有障非愚。第四微细烦恼现行障。定法二愚不摄彼障 今谓不尔。下论解言。身见等言亦摄无始所知障摄定爱.法爱。准知此愚亦即是障。以等言摄。论明说故。

法观已永断伏我见及俱贪.嗔.痴等。唯有独起贪.嗔.痴等。此前俱生诸伴已害名害伴随眠 要集云。寻此中意。意识身见与所知障同体起故名为俱生。余贪等惑非同体故名不俱生。由俱生伴断故。不俱生余等随无。然四地断同体身见。三地断同体贪等 今谓不尔。有烦恼障不与所知障同生可如所说。无有烦恼离所知生。诸烦恼障必与所知同种而起。何独身见与所知同有余不同。此三随眠初二第六俱。七地已前断故。微细随眠即通第七。八地已上犹现行故。不说断故。然说第六我见所引近远分二者。说第六俱。非第七俱。七俱不由第六引故 问菩萨故意未断烦恼但断所知。断所知时烦恼应坏。何以故。胜鬘经云。若无明大地坏。彼一切随眠坏故 答据见.修惑各究竟说。于十地中修未究竟。虽分断所知。有余依故。

论令彼闻思修法忘失等闻.思在散思惠唯欲。云何欲贪得定已后发胜三惠 答由得此定令欲界中所有闻思得增明故。此定不起三惠非胜 问于初地中得证不退。云何于所闻思修法忘失 答有二解。一云以地前有二。谓得及证。闻思为得。修惠为证。地前二种俱退。地上无漏定为证。有漏者为得。今言忘失者。据有漏得退。无漏证者不退。一云地前于自他分法得已俱退。初地已上于自地法不退。于他地法修得有退。云初地已上证不退者据自地说 问贪等烦恼七地已前犹故意起。云何此地断欲贪等 答故意起者约别相 有愚非障。恶趣杂染.定法二爱。亦谓不尔。定.法二爱如前所明亦是障故。

论。由斯初地说断二愚等。问何故障中但言异生性。不摄第二愚。第二地中断邪行障。即并摄第二 答彼邪行障以竪论故。通果即宽横。论即狭。不遍烦恼。异生性障横论故宽。遍二障故。竪言即狭。不摄第二愚。据横.竪别故不相违 又解邪行障宽故摄二愚。异生性狭不摄第二。何缘如是。障圣性增唯异生性。障胜戒故起业亦是。又依第二解利钝品愚异生性障亦摄二愚。

又论云虽见道生等。本疏云。能起烦恼亦摄所知 要集云。烦恼言不摄所知。望业果势疎远故 今谓不尔。通二障故。准下所知亦烦恼言摄故。

论。如入二定说断苦根。问初定无苦习气应除。何故二定方始说断 答以初静虑犹有三识。是苦所依。第二定无。是故说断 问忧.喜.乐受依于意根。云何初定忧言出离 答五识自无治道。识无麁重方除。意地自有断道。忧在初定即灭。离喜.乐等准此应知。

论。此麁彼细断有前后者。本疏云。如何害伴。如断障章已广解讫。彼处言。害伴随眠在五地断。解深密经及瑜伽论七十八云。一者害伴。谓前五地。诸不俱生现行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不复有。此言俱生者。非对分别任运起名为俱生。意言第六识中与身见俱起贪.嗔.痴名为俱生。独起贪等不与我见俱故名不俱生。此不俱生由我见俱等势力所引。是彼前伴。彼亦此伴。由四地中作菩提分说障胜者。于此中断所依所知能依不起 问此欲贪等既障胜定。为总断伏为不尔耶 答不尔。以缘境生。偏障能发胜三惠定者。此中断之。非余皆断 问前障三惠同说闇钝。云何断障修与余别 答据实同障。约胜劣殊各据胜说 又解虽名同闇钝。一障胜定及胜修惠。二障总持及闻思惠。断虽同时据行相别故别说断 问修惠是胜闻思劣。云何先胜后陈劣 答障修惠者与定同故。由得定已发胜总持及俱闻思。虽俱时断约因果分。

论。第六识俱身见等摄等。问何故此障菩提分法。何不前除四地方断 答菩提分法修念住等。由执我故障彼念住观法无我等。故说为障。

初二三地相同世间修施.戒.修。四五六地相同二乘故四地作 问既非大乘正修学。何故须作 答三乘通修。非不为正 问修有何别 答若二乘修断烦恼障。大乘所修即断二障。又如二乘观不净等不为坏缘。大乘坏缘如观身不净.非不净。非一向不净。即观不净除烦恼。观非不净除所知。又声闻等观安立谛菩萨观非安立 问说所余障与愚名同。此障何故非愚名同 答障据根本。愚约能发定.法二爱。又障据总愚约别障 问所知障中岂可无爱。言所知摄二愚断故。烦恼二爱亦永不行 答断所知中实亦有爱。无明增故但说为愚。烦恼障中亦伏无明。由爱增故偏言烦恼二爱不行 问诸经论说二障三住断。如何四地伏我见等 答彼约皮.肉.实等三说。非望别别所障地者 问何故此地除定.法爱 观受是苦除定爱。观法无我故除法爱 问何故不于初.二.三地断害伴乃至微细等 答若不断身见害伴不断。及不断羸劣微细不断。故于五.七.八等断别 问何故要断我见等已。害伴等方断 答准常可知。

问四无碍解。何故前三同为一障。第四独为一障 答前三无碍虽体有三。缘境各一无多行解。第四体一解行分多。谓即七辨 又云。前三是因。第四是果。故三一障而有差别。

问前言十障。今何十一 答前约障因十地故十。此兼障果故有十一 问此佛地障用何智断 西明云。平等.妙观依金刚定共断此障。所证同故。此通根本及后得智。而差别者根本双断迷理迷事。后得断事 今谓不尔。若许平等亦正能断。应自能生。既观察引。正唯观察。不尔十障皆二智除。何但佛地。又断前后后得断事。一刹那除根本足能。如何后得别断迷事。谈能可尔。正断即非 问金刚喻定何地所摄 要集云。有云两解。一云第十满心。若尔前前地地皆对治后后地障。答教说出十地即成佛故。故前位断不同因位。一云出第十地满心已后方是等觉。仁王.本业皆过十地说等觉故。后经时劫方入妙觉。要集云。后释为胜 今谓不尔。如四善根诸处皆言初无数积智.福满已方起善根。岂非初劫满心所摄。此虽离第十地别云等觉。亦第三摄。即属满心非满心外。若许出十地外更经多时后方入佛。应出初地等亦经多时方入后地 问若第十外不经多时。何故本业经说金刚喻定许经多时。又彼经云。佛子摩尼宝璎珞菩萨字者。等觉中一人。其名金刚惠菩萨。乃至住寿百劫修千三昧等 答今者通云。仁王般若初地已上名圣种性。第十地出最后满心名为等觉。以入.住.出各经多劫故。璎珞本业据出心满断自地障尽。修其加行断第十一佛地障故。多时修习及正断时。皆名等觉。所修之定皆名金刚。以能断其在实麁重最后障故。非出十地满心已后。别有等觉经多劫住。故瑜伽四十八云。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此中既说法云菩萨为成满住。皆悉永断入如来住。明非在外更别多时。若许多时应别立住。既不别立。明在第十满心所摄 又此论第十云。此十一障二障所摄。乃至云。所知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修所断种于十地中渐次断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方永断尽。既言于十地中。明非出十地满心已后 若尔何故别说等觉多时修等 答以于此地断第十地自障尽已。方欲断彼第十一障。故须加行种种修学。得经多时故别立名 问诸十地障各入初断。何故佛地障在第十地断 答十地各分入.住.出位胜劣不同。故入地断。佛位不然。故十地断。若许佛地同十地者。即佛有胜劣。既无胜劣称正等觉。故皆断已方入佛地。作斯通会不违经论。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本终)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末)(论第十)

◎论。此十一障等。本疏言体性宽狭更无别异者。非唯十一障。以十种障各举初断。影显住.出所断障故。疏云十地所断虽但所知。俱品不行即通二障。非唯十一初所断者。论意如是。本明断障得果。唯断十一非但断不成。亦不能得果。故下论文总分别断。非为不知十一不摄住.出断者。

论。烦断障中等。本释言极喜住。简彼二乘。初见初断。简相见道。就真见道但取无间故说初断。西明并取无间.解脱二心同断。简后三心.十六心等 要集云。有释为胜 今谓不尔。前第九云无间.解脱断惑证灭期心别故。不说同断。若定同断。如何得言期心别故。又要二道方能断惑即违下文。菩萨利根刹那刹那能断证故。以二共断非刹那故。又杂集第九云。断对治者。谓加行及无间道。持对治者。谓解脱道。不说为断但云持得 问烦恼障品于十地中故意方起。云何二地犹有误犯三业愚耶 答故起烦恼。误者所知。亦不相违 问故起烦恼必依所知。无有烦恼离所知起 答彼误犯愚但约别起所知障说。非烦恼俱。

论。彼障现起地前已伏者。本解如疏 西明云。问十地修所断种与俱生我见同体起。乃至嗔等同体起者何地断尽。答俱说初地至金刚位位皆断。而十障四地断身见者。违道品故。依麁相显说四地断。据实我见及嗔等。各应多种地地别断。不尔如何先断误犯细障。后断欲界嗔等麁惑。仁王经云。初地断贪。二地断嗔等。三地断痴。四地断五见。五地断疑等 今谓不尔。菩萨断障非如二乘断烦恼障。三界九地品品次第各各同断。随何等障障此地者菩萨即断。不妨先断色界之者。后断欲界。亦无余地断于第六相应身见。仁王.此论俱说四地障道品等所知此断。烦恼随伏。若许余地犹有我见。何得说有害伴等名。又准仁王。误犯与嗔俱二地断。亦无前后。

论。由斯故说二障麁重三住断义。如本疏中解其所以 要集云。三麁重者。一云从初至七地断皮麁重者。诸论无文。三种麁重。瑜伽四十八.七十三.解深密经第四。皆说三住断故。然四十八别说二障各三住断。断烦能障初后麁重。通其现.种并及麁重。中间麁重但断现行及其习气。若断所知俱通现.种并及习气。然四十八断烦恼中据正断说。断所知中据已断说。二障互显理实相似。又所知障为异二乘故约显说。又四十八于所知障立皮肤肉三麁重名。于烦恼障但标总名。理实皮.肉.心等三名俱通二障。故瑜伽七十三总别互显。第一麁重总含二障。不别说是烦恼.所知。第二属烦恼。第三属所知。故彼论云。一恶趣不乐品在皮麁重。二烦恼障品在肉麁重。三所知障品在心麁重。解深密经三俱总说。故彼经云。此诸随眠几种麁重断所显示。但由二种。谓由在皮麁重断故显彼初二。复由在肤麁重断故显彼第三。若在于骨麁重断故。我说永断一切随眠。害伴.羸劣虽前第九正断所知名二随眠。烦恼随伏亦得二名。要集引云有说四十八说二障二住断者。烦恼无三住者。捡本疏文。无有烦恼无三住文。此论.瑜伽皆说二障有三住断。本疏不违。

论。断二障种渐顿云何者。本疏有二意。一前说菩萨未辨二乘。今对二乘辨断差别。二前明断不分渐.顿。今明渐.顿小.大断别。

论。修所断者随其所应等。准声闻乘得果有四。一次第得四。即此论文初一类是。二超初一取第二。三超初二取第三。杂集论云。谓倍离欲及全离欲。入于见道如次超初一及第二果。四超中二取初.后果。此论第二类。及杂集论第十三说。然今此论但举二类略无中二。何以故。辨渐.顿断。以超前二见必顿断。余未伏修必渐断故。与次第同所以不说。超中二果是顿断修。与彼余别是故别说。准此道理若已曾伏三品入见道者。亦是次第非能顿超。杂集论说设少离欲亦渐次摄故 问倍离.全离二种性人。为先种殖顺决择分。为未起耶。为即此生入于见道。为更生耶 答虽未见文今以义准。此等曾种顺决择善分。逢外道缘。或先习力能倍全离。回心趣小即于此生入于见谛。何以故。若许经生方入见谛。若全离欲不退上定。命终生色不得入见。若倍离欲经生。即退已伏烦恼重引现前。入见道时何能随断。如余不伏入见谛故。若未曾起顺决择分。不可回心现即入见。无有一生修即入圣。要三生等方入圣故。然经论中不说先起决择分等是隐略故 问此论何故不说超初及第二果 答略显渐顿断烦恼别。不具分别得果差别 问超初二果先所伏惑。何时能断。何位得果 答准杂集说。于见道中第十六心随得二果。准此论第九。十六心等是相见道。非实断惑。依真假说放法真见。故在真见与见断惑一时同断。不劳异说 问独觉之中有部行.麟角。准瑜伽三十四。与杂集论第十三同。然瑜伽云。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一类安住独觉种姓。经于百劫值佛出世。亲近。承事。乃至如是名为初独觉道。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闻法作意。于先未起顺决择分引发令起。谓焕.顶.忍。而无力能即于此生证法现观。乃至云。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得沙门果。是名第二独觉道。此当杂集或先已起顺决择分。此通本来是独觉种定姓之人。及不定姓声闻种姓。起顺决择未至上忍但至中.下。若至上忍。唯一刹那入第一法。即能证得法现观故。是声闻摄。非独觉乘。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闻法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而无力能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复修蕴善巧等。乃至云。依出世道于当来世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是名第三独觉道。此是杂集先已得果。准此文意。言值佛者。有佛教法从他听闻亦名值佛。虽有佛教无人传说名无佛世。不尔但取佛自在世名为值佛。若佛灭已正.像等法亦名无佛。便无佛灭得声闻果 总成胜出。何以故。瑜伽.杂集俱云后二名独胜部行 问何以得知。虽有佛教无人传说亦名无佛 答龙宫.天藏像末之后佛法岂无。以此准知。虽有佛教但天上人间无弘传已方名无佛 问修习声闻顺决择已回作独觉。为更修习独觉乘中顺解脱。为即至彼顺决择 答有二释。一云随在声闻惑煖.顶.忍。何位回趣即是独觉煖.顶.忍位。以所断证皆悉同故。不尔得果方作独觉。岂更修彼资粮.加行。一云更修独觉资粮.加行。证断虽同修行有别。三.四生修有远近故。不尔二生修彼声闻顺决择已。即于后生成独觉耶。不同得果始回作者。已断惑故。得现观故。未见文断取舍任情 问先修声闻顺决择已回作独觉。更得百劫修行练根为麟角不 答有二释。一云不得。此回趣者必不定姓。是钝根故。又复瑜伽.杂集俱云此类是部行故 若尔何故杂集论云。余生顺决择分。为趣大乘及独觉乘许更生故 答以若此生得即声闻果。犹更余生方成独觉。非谓得许经多劫修。

若尔回心趣大乘者岂不多劫 答回趣独觉是钝根性。趣大乘者望彼为利。根性别故得多劫 一云准彼论文云。或未起顺决择分。或未得果。得成麟角。准此若在声闻顺决择分回趣独觉。是未得果。亦得百劫修行练根说余生故。如趣无上大菩提者得多劫修。然但说成部行类者。据从此已回作独觉不练根者 若尔何须云在决择趣独觉者方成部行。同顺解脱俱得百劫。二位齐故 答在资粮位有未定生百劫练根。理即无难。在顺决择已定生时。去谛观近。据难偏说 问从凡趣入独觉见道及起修道断惑如何 答随彼练根及不练根。俱先世道伏无所有。入见顿断。唯非想地九品别断得成独觉。大乘未见正文。准有部说。必无出见八十一品断修惑者。以利根故。不制果故 有义修惑见道满已。八十一品各各别断。然不出观不止息故。故不立果。二说前胜。以性利根非渐次断 问如得初果出无佛世作独觉者。断修如何 答随前三果准瑜伽说。必更修习诸善巧观。随所未断。或复顿断如顿出离。或不出观次第渐断。以更不取声闻果故。若阿罗汉出无佛世。但修善巧断余习气练根成胜。无惑可断。然瑜伽三十四云。又彼一切应知本来一向趣寂者。据不逢佛一类者说。除麟角喻余若逢佛成不定姓。

论。加行等四刹那刹那等者。具释如疏。今者略以九门料简。一出体。二释名。三作用。四依界地。五漏无漏。六摄对治。七约修辨。八四差别。九因果殊。言出体者。一剋性体。通世出世间智为四道体。故瑜伽六十九云。又修此智略有四道。一加行等。二引发体通戒.定.惠。三相应体通诸无漏加行.根本.后所得智及有漏中诸方便善心.心所法以此四道通漏.无漏故。诸余出体略而不辨 二释名者。于诸所断加功用力顺趣能断名为加行。或顺趣断性亦名加行。非此加行不求证理。且据趣求能断道说。故瑜伽六十九云。于一切地修道所断耎中.上等九品烦恼。随其品数各各差别。能随顺断是名初道。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能舍烦恼。意云。由此加行能令现行烦恼不起名为舍离。或据修道修加行时。亦能少分伏除麁重名为舍离。非是正断所断烦恼得舍离名。此据别起四道而说。若约相望。虽复加行亦能正断。不以加义名为无闻。望义别故。道者通履义。加行即道。持业释也。言无间道者。二义无间。一观理无间。不同加行犹带相故。二断惑无间。不同加行犹未正断有此后间。瑜伽.杂集皆且据后一义而释。故六十九云能无间断是第二道。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无间永断令无所余。无间即道。若有漏道能无间伏。皆持业释。

解脱道者。解脱有二。一能解脱体得自在。即离系缚。如八解脱。今此解脱亦复如是。能除麁重得解脱名。二所显理名为解脱。自性离缚名为解脱。昔来惑障智不能证。今除惑已智方能证。解脱是理。道者是智。故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证断烦恼所得解脱。若依前解亦是持业。论多依后。即是依主。解脱之道。何故如是。为简无漏胜进道故。依主为名 若尔有漏何名解脱 答亦通能得择.非择灭。以所伏惑有永.暂故 言胜进道者。胜谓殊胜。进谓昇进。故杂集第九云。或复进入余胜品定。诸如是等名胜进道。亦持业也 或望前为胜。趣后为进。胜进即道。杂集第九。为断此品后余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望此品是胜进故。名胜进道 三作用者。谓诸世间及出世间诸有所修。或为断染。或为证理及胜功德。皆因四道能得成满。若据前后相望四道。四道俱能断惑证理起胜功德。若据别起四道有殊。且约断惑加行有伏烦恼之能。无间有正断惑之用。解脱能证所得灭。胜进能有进断余功。证理起德准义可知 四依界地。五漏无漏。并如疏辨。疏云有顶有解脱道类名解脱亦有。非次无间后之解脱者。解云道类名解脱者。非无间后解脱。是此类故。如容豫时重缘先时所得解脱。非次无间后之解脱者。若是证真无间后之解脱。亦亲证理。此有顶解脱次此无间后即起之者。如无学身中余时所起之者。非次第也 今又助解。如六行伏依近分定皆具四道。根本地中修八解脱亦通有漏。依有顶地无漏四道断惑者无。修八解脱第七第八皆依彼地许有四道。此亦何失。诸处但说为断惑故修四道者。且约一义。非谓修余不有四道。六十九云。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者。据初学者。设久学者约不亲证真如理说。何以得知。彼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诸定所摄受故。既云出世作意。明通无漏。又复游观无漏极成。又彼地心亦缘真如。准前第十二。入灭尽定有二方便。一缘非想非非想入。一缘无相界相入。故知论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者不尽理说 六摄对治者。准杂集第九云。由具四种对治故名对治修。谓厌患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见有漏过患如病癕等名厌患。欣断正断诸烦恼故名断对治。即加行.无间二道所摄。据实厌患亦是加行。以远近别。近无间道之加行者得加行名。摄断对治任持断得名持对治。虽大乘宗不别立得。即于现行能证彼断。以体持用。用即是得。明.闇相违亦名对治。或持所得。即是真对治性。即解脱道摄。由解脱道证对治性名持对治。令先所断烦恼转远离故名远分对治。胜进道摄 七约修辨者。杂集第九有四种修。谓得修.习修.除去修.对治修。彼论自为二复次释。文虽但配一对治修。以理而说具摄四修。加行.胜进二。各摄得及除去修。令无间道种子增故。修加行时能伏现故。故彼论释得修云。为得故修。释除去修云。由此修力除去现行位诸不善法。无间.解脱摄习.对治。彼论释云。由此修力数习已得诸善法故。对治未来诸不善法。令成不生法故。或一一道各具摄四。亦复不违 八四道差别者。若望前后相望刹那具四。据义有别。体即不殊。若据别起四别行相。如出体辨。然唯无漏可约刹那各具四道。刹那刹那可断惑故。非有漏道 九因果有殊者。在二乘位因果皆四。然除麟角及俱解脱定姓之者。不趣大故。自乘满故。但起解脱。部行.惠胜定.不定姓俱各起四。决定种姓自乘胜德未成满故。或但起二。解脱.胜进。不定种姓回趣大故。大乘因位八地已前具二四道。八地已上起无漏四。若在佛位有后二道。证先所得故。望因胜进。非自果位 问五地之中作四谛观。云何证得无差别如 答虽作四谛观而不言唯。通八谛观而复坏缘。不以真如别属谛故。知理通故。不如小乘定执观故。证无别如。

释所弃舍。于中二释。一约转齐。本有无漏种子三品。如加行位下品种增生初见道无分别智。即此现行无漏有力资中品种令能生现。亦令自种转成中品名为转齐 又解由中品种生现行已。资下品种转成中品。与本有种中品之者。及新熏生亦为中品。与能生自本有之种。三合生一后念现行。或各别生。俱许无妨。中上品生转齐亦尔 言转灭者。即本有种唯有一个。加行位中名为下品。入见已去能生现行。现行熏种即成中品。并有力能令本种子生后中品。下品即灭名为转灭。不同转齐令生自种亦成中品。故名转灭 或虽本有三品种子。中品生已下品不生。亦不能生后念中品。新生中品但由现能 若尔即违杂集论说行习修文。彼许初习自.下地中种子增故。不可唯说但中上增不通下品。无别目故。违比量故。准此即应三品各一。但令本种生后中品。即下品种生现行者自体不增 若尔既许下品种在。何名转灭。若以不生即名为灭。岂诸种子皆定生现。准此道理转齐应胜 若尔即应转二乘种成大乘性。以转齐故。若云类别不转下.中二乘种姓为菩萨性。亦应菩萨三品种殊。不转下中成中上品 答乘性别故。不转二乘成菩种姓。下中上三同菩萨姓。故可转令成中上品。

论。菩萨应无生死法故者。此意应无变易生死。非此无生死即难令无生灭之法。生者皆死一向记故。古德有云。解脱道后即无生灭。得别真常诸相好身永不迁谢。又云空如来藏即是真如。具足熏已生常身者。如惠日论破。

论。二所弃舍等者。本释如疏 西明二解。一云但舍二乘无漏。对菩萨故名劣无漏。二云二乘无漏及菩萨因位未圆无漏亦名为劣。三藏意取初说为正。余及要集皆同有释 今谓。不唯二乘名劣。菩萨因位亦劣所收。若不名劣因果何别。何故论云金刚喻定引极圆明纯净本识。又第二师云。住无间道应名佛故。后解脱道应无用故。由此故知。因位无漏亦名为劣。不尔论文应有简别。渐悟菩萨舍劣无漏。顿悟菩萨无劣无漏故。又因不舍岂得成佛。不舍金刚喻定无间道耶 又杂集第十四云。于诸现观位证得后后胜品道时。舍前所得下劣品道。故知得佛舍劣因位。言舍之者非是全舍。但是转齐。又二乘者即是转灭。二俱名舍。

论。释涅槃。本疏解自性涅槃体相真如理。即七如中实相真如 有释即云。是一切法通相真如 今谓不尔。真如无二。岂有一切法别相真如。又七如中说有实相。不说通相。据何得知通相为体 又解涅槃经第二说三事涅槃有二解。一约理。二约三体。西明一向解彼经意。唯取于理举能成智。取所显理为其自性 今谓通二摄义圆备。何以故。如余处言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故知涅槃亦通相.性。不尔何故言摩诃般若.解脱.法身名大涅槃。若取所显应但言如来法身名大涅槃。众功所显故。又若唯取所显理为体。何得说言三事不一异名大般涅槃。既不唯说法身为涅槃故。相.性合方名为大故。法华经论云。唯有如来证大菩提究竟满足一切智惠名大涅槃。又显异二乘得无余依无诸德故。

论。明四涅槃得人之中。本解如疏 然要集等不许菩萨有无住处。若许有者。论应言二乘无学容有四种。何故但言容有前三 今谓非难。二乘无学容有前三。据定性说。若不定性。回心已去即名菩萨。非二乘故。不说二乘容有四种。若入初地得无住处。分非圆得。具悲.智故。证得生死.涅槃无差别如故。广如前辨 如来具四明有有余。论中二释。本解如疏 有解云。依金光明第一。依应化身说有余故 有云。同有解 要集云。有解为胜 今谓此同本疏。金光经云依应化身。即此论初解有似苦依王宫生身。智者应知。若云引证故说为胜者。此义极成。何烦引证。处处皆说化非真故。

出涅槃体。诸部差别。大乘具四。余部但二。然余.无余萨婆多师体虽无别俱择灭为体。然体有多。随有漏法各一择灭故。大乘依一真如假立。经部无体。但苦因灭处名有余依。苦果灭处名为无余。皆是假立。不说有体。无为亦尔。然有余.无余俱择灭摄。本疏释云。中二择灭摄。断缚得故。所依缚尽初得果时名为择灭。所依后无方显涅槃。后依无时由前择力 要集云。大乘圣道断烦恼故。所证择灭名有余依。烦恼因灭苦果任运灭位别得择灭。远由择力而灭依故。故次下云。中二择灭摄。然入无余无别无间.解脱道也 今谓不尔。既云烦恼因灭苦果任运灭位。云何别得择灭。自不许有无间.解脱。又佛地论云。菩萨初证如来地时。顿证二种大涅槃界。准此二乘初得无学。亦应顿证二种涅槃。由此应依本疏为胜。若云虽不别起无间.解脱。由前智故此后断灭名为择灭。何不许前正断障时已得二种。无余后显故是择灭。若云菩萨证如来地时。舍有漏故得二涅槃。二乘苦在不得无余。故后时得者。后既任运诸苦不生。应非择灭。同黄门等见惑因尽。彼任运灭得非择故。

论。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本释如疏 西明云。从喻为名。然云镜智即用相应智品为体 要集等云。或净第八亦名为智。从喻相应名圆镜智。是有财释。又云。或智用增。即别境惠名圆镜智。或依主。或持业。余心.心所或是有财。或依主释。所变种现唯有财释 今谓本释但是总释圆镜智名。圆镜虽喻。六释之中无从喻释。然智及识诸相应品亦总名智。智相应故。圆镜即智。并持业释。除种及相定道戒等。不能现生身等影故。现虽种生。现望于种。现非种影。但由现智变带生故名之为智。如说识言识自相故等。然别解五法得智名者。心.心所法相应法故。隣近得名。不相应等依相应释。即非名隣近者。亦通隣近。故下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言各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故余名智皆隣近释 然无为名智。或隣近名。或有财释。宝性论中。云由此有趣及涅槃故。得名有财。然正解者是依主释。智之性故。不可相应名为镜智。从有财释智非能有。镜非所有故。若云识及余所有惠俱故名有财者。亦不应理。不为余所有此智故。现相应故。是隣近释。如四念住。若净第八名为智者。亦同念住正是隣近。不通依主。依.所依定故。此下文云。识为主故。虽果智强不名为主。设依主言不同能.所依。以识依智应名智识。如眼识等。既不如是。明非依主 若别境惠名圆智者。亦非依主。主非智故。此别境惠是智自相故。但持业名 然诸经论说不同者。各据一义。如佛地论云诸如来第八净识。能现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圆镜者。据亲能生实身.土影。相应智等杖彼变故。非持种故。但说净识不说心所。若据质.相.假.实合说。通诸心所亦能现生诸相分影。佛地第四云净识者据前义。今此论中假.实合论。总出体故。是总说故。论下结云。此四智品摄功德尽。唯除无为。说生得故。性.相别故。

论。平等性智。本释真如名平等性。智缘于此云平等性智 西明云。谓有情平等。庄严论名众生平等智 今谓本释是尽理。言余众生平等者。由何能缘众生平等。意由智证真如平等。是一切法平等性故。故能缘生而为平等。又复说言平等性智故。不但言平等智故。众生不是平等之性。又经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故。佛地论云。先通达真法界时。得诸有情平等心等。不障平等性智通缘性相。但正释名不唯约有情。

释转识得智中。大庄严论转第六识得成事智。转五识得妙观察智。此论相违。如何会释 答本有二解 一云庄严不依次说。非言转六得成事智。故不相违 二疏外别解云。庄严论中据第六识能作神通等诸成业云得事智。五识因位麁不观察。果位方能云得观察。故亦不违。无性两释。各随一义不违二论。然佛地论破转五识得观察智。云说法断疑非五识能者。是破别师。非破庄严。如理门论破古因明言。诸师异释。繁不具叙。

论。金刚喻定无所熏识等者。要集云。由现行多闻能熏力故。法尔种子增长胜用。故下文云此四种姓虽皆本有。而要熏发方得现行。因位渐增果位圆满等。今谓。此判见道可尔。以见道前无现无漏熏起新种。至修道已有现能熏熏得新种。若言及其成佛法尔种生 又云由此道理现熏等种。种生胜现。由现力故劣种成胜。谓金刚位种体虽具。其用未成胜。至佛果位前念类种生胜解脱现行果道。由此道力彼能生种亦成最胜。故言转齐者 理即不尔。护法宗意新熏.本种俱许生现。如何生果新独不生唯本有起。镜智.成事因无现智而为能熏。由他现资唯本有起。理即实尔。平等.妙观唯本种起。理即不可。若云金刚无间现行既劣。如何熏种即得成胜。故本有生者 此亦不尔。本种既劣。如何能生胜现解脱。既许劣种能生胜现。如何不许劣现能熏生胜种子。又现能熏不生胜种。种非能熏。生胜现行道理不可。又能熏义至果不增。现胜解脱增其本种。即果犹增故不应理由此应信。金刚无间现行虽劣能熏胜种。并令本种功能亦增。圆镜.成事唯本种生。妙观.平等本.新合起可应正理。转齐.转灭义如前释。

论。成事智而多间断者。西明云。作意起故即有间断 有解等云。缘多不具。又分别根作意方起故非恒续 要集云。必由作意。然是本愿作意。非说佛果。谓由本愿有情根熟即应现化。有情根熟非恒现。故作意事即断 又云。由意识力五识得起。意识作意能起成事。任运应机无别作意。五识必依方得起故。谓所化根熟。任运作意能引五识。根熟不恒引彼五识有起无起。必依根.境故。云虽二种理甚难定 今谓。若以依根.境等方始得起。智既遍缘。缘何不具。但为佛果事智缘境不为希望五尘境起。但愿度有情欲无灭故。以机不恒会互有所属故多间断。化地上菩萨平等.观察二智能故不假事智。

常无分别。要集云。相传二释。一云自性法身体凝然常。受用.变化皆是无常。一云三身皆凝然常。说无常者据化相故。二家皆广道理成立。后断云。上来二释皆为应理 今谓必无二俱应理。互相违故。本说虽略以明理尽。应依摄论.金光明经.无上依经.楞伽经等。说报.化无常。以为尽理。经言常者经及论文皆自会讫。

论。同能变识俱善无漏等者。且第八识漏无漏分别。无漏能所缘俱无漏。纯种生故。二三性分别。能所缘俱善。纯种生故。约亲相说 三界地系不系对。能所缘同不系。亦约亲相。如是诸识据因果位。诸门辨释亲疎能所缘准理可悉。

 唯识深法义  非凡智所思
 佛菩萨能知  今形量为失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末终)

 

上篇:成唯识论了义灯

下篇:成唯识论演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疏部目录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成唯识论演秘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一(本) 沙门智周撰 疏。机有三品不同...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并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 详夫性...

成唯识论了义灯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本)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述 将释...

起信论疏笔削记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一 此文之作本乎石壁。石壁慈甚蔓...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 如是...

佛说稻芉经

佛说稻芉经 阙译附东普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

【注音版】五母子经

五母子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华严念佛三昧论

华严念佛三昧论 菩萨戒弟子 彭际清 述 念佛法门。诸...

佛说三品弟子经

佛说三品弟子经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一卷) 比丘僧善导撰 敬...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卷上 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译 如是我闻: 一...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问: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 本人鼓励受...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自慰的看法是什么? 智渡法师答: 现代科...

禁火莫烧山林

禁火莫烧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烧毁山林。那么从下...

心怎么会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呢

问: 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念佛怎样反观自己

问: 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

纯素有助于减少老年癡呆症的风险

持纯素有各种为你好的理由,比如,减少患心脏病、癌症...

汉传显宗有没有系统的修行次第

问: 现在的藏传佛教很兴盛,修行很有次第。汉传显宗...

大殿的法器都有哪些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

免费结缘和「无财不养道」冲突吗

问: 寺院的佛书佛盘为啥免费结缘?真的分文不取吗?...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

四十八大愿——(第32愿)严饰超诸天人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