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七

长水沙门子璿录

疏释上等者。立义文云。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等。今此正释也。科动静不一不异。如次是前二门。与不相离义。顿说实难故成前后。观智境者。以体非名相之法故。言念之所不及言念尚所不及。岂落见闻。唯久修观智。方得相应。所以说者。意令如此用心也。故下文云。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乃至若离于念。名为得入。亦如楞伽云。真实离文字修行示真实。次后科云。生信境者。以有空不空二种义相。既容言说故。得闻者生于信心。所以说者亦意令生信也。故下文云。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等。亦如楞伽云。言说别施行分别应初业。

疏释上真如义者。彼云。是心真如相。今且释真如两字。

论即是下二示法也。疏二。初释上句二。初释一字二。初约当体释。无二真心者。竪穷横遍。为一切法平等所依。依正凡圣唯此为体。离实相外更无别法。故云无二。拣非伪妄灵鉴不昧故名真心。此非下拣滥。夫言一者。见数之首。今非此等也。谓如下明一之相。谓真如之理虚通圆融。于一切法平等平等。体非别异故云一也。

又对下二对二释。斯但对下空不空二以称一也。下但约相。今唯显体亦非算数。

依生下二释法界。诸有圣法依此生故。即菩提涅槃十力四无所畏等。是圣人所证所得之法。故名圣法。故圆觉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因义者。法即圣法界即是因。能生圣法故云法界。问据前所说真性是凡圣染净通依。何故此文独言圣法因义。答此中乃是以胜显劣也。非谓拣于凡法。圣法尚依。岂况凡耶。此约终教故作此释。若就圆教事理无碍相。即相入浑融含摄。为一真法界也。

疏二门之中下二释下句三。初释大总相。别相者。生灭门。总相者。真如门。然亦下释成大义。谓别相之中所有染净诸法。此门收尽竟无所遗故称大也。故次文云。一切法离言说相等。斯则拣非别故言总。收别尽故言大。然论总相有于四种。谓下中上上上下者。谓一切有漏皆苦。理通苦乐名为总相。不通无漏乃名为下。中者。谓一切行无常。理该三谛。名为总相。虽通无漏不兼无为故名为中。上者。谓一切法无我。理通四谛名为总相。犹是真诠(真谛)未穷实性(第一义谛)但名为上也。上上者。谓真如是一切法之实性。遍通凡圣。情与非情无所不该故云上上。论所明者。当于第四。超胜前三故。云大总相也。

此一下二释体字。全作生灭。即事法界。全作真如即理法界。既是一体所为则令二无障碍。即是理事无碍。法界也。二皆言作者。生灭即随缘变作。真如即转改其名曰作。二义俱无能所义言作也。

轨生下三释法门。轨谓轨则。物谓众生。解即智解。谓诸众生内有熏习之力。于此法界体上生始觉智。智起反照。常依法界轨则而修。即不空不有无我无人等。是法界轨则。始觉之智依而行之。故下文云。顺本性故修檀波罗蜜等。圆觉亦云。流出波罗蜜等。教授菩萨。然法更有任持之义。今以顺文。唯取斯义。圣智等者。谓法体虚通以能容。彼圣智出入故受门称。游即出入也。谓入则自证出则利他。佛及菩萨皆有二义。然唯局登地已上乃至究竟。不通凡位故云圣智。以地前未发无漏。未能亲证故。前科云观智境也。

论所谓下三释成。释法体者。论云。心性性即体也。反显心相不妨生灭。即属后门。随妄不生者。随无明九相之妄。妄生而心性不生。约治不灭者。约始觉反流四位治染。妄灭而心性不灭。此约妄生妄灭。显心性不生灭也。修起不生者修行显起大智慧光明等。及十力等功德生。而心性不生。处染不灭者。处于生灭垢染。十力等功德灭。而心性不灭。此约净生净灭。显心性不生灭也。世间不破者。明真如流转世间。世间有破而真如不破。不破即不变义。故下疏云。在染不破。出世间不尽者。谓修行故。真如显出世间。世间尽而真如不尽。故下疏云。治道不坏也。

会妄显真者。意令体妄。即是不须待灭也。如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论二初会妄。疏妄执等者。谓闻前段真如是总相法门。体即真如举体作诸法。若尔。应知诸法生灭。即是真如生灭。何故乃言心性不生不灭。释意云。诸法本无说何生灭。如见空华本自无体。说谁生灭。

论若离下二显真。疏疑者下徵其所以。可知。释云下正显文意。又若下反以释成。皆可解。谁是病眼者。须知见空华者。是病眼。若眼明净必不见华。楞严云。若无翳目而能见华。云何晴空号清明眼。应知见诸法者。是曰凡夫。不见法者斯曰圣人。圣人称实既不见于诸法。当知诸法凡夫妄见。实无生灭也。诸法既无生灭。真性何曾动摇。是故前云不生灭也。

论是故下三。初标举能离。疏是所执下二句解是故二字。是故者。指前二段为所以也。所执空即指前无一切境相。真心不动即指前心性不生灭也。由斯之故。遂得一切诸法即真如也。然此二句又迭互相成。乃由所执本空所以真心不动。又由真心不动故。得所执本空。其犹万像本空明镜不动。由此下正结真实。由此二字指前所以。一切下正显真如。即释论中一切法下文也。此中显真而举一切法者。以其性不离相故。一切诸相性所成故。人皆执相以迷性故。今约相而显性。令知相即无相唯一真如。触境对缘任运合道。动静施作无非妙门。然此论中从本之言。与下毕竟之言。相望互成影说。谓从本二字约望过去。以显真义。谓非是先来不离言等诸相。而今方离。以从本已来便自离相。影取未来毕竟如是下。毕竟二字。约望未来以明如义。谓非是只于今日。平等不变不破。以尽未来际毕竟平等不变不破。亦影取过去从本以来便自如此。又此二义各通下三句而转。又一切法言亦通下毕竟而转。思之可见。

论离言下正显所离二。初离妄相以显真。疏言语路绝者。上句即音声不及。下句即名句文不及。既声名句文不及。即当言语路绝也。非闻慧境者。声名句文是所闻故。意言分别者意言。即是分别也。以形口曰言。在意曰分别。今以所分别与所言同故。云意言也。夫人发言。皆意中之事故。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心行处灭者。以相是心之行处。行犹缘也。既离于相心无所缘。所缘既无能缘亦绝。无相真理何思慧之所及乎。离伪等者。伪则鍮似真金。妄谓影如本质。凡是有名相。法悉皆伪妄。故金刚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楞严云。幻妄称相。以伪妄故。则非是真。今既离于名相。即非伪妄故名为真。离异等者。谓有差别有变异。可破坏也。今既皆离故名如也。又若约的训。如者似也。夫法异则不似。不似即非如。今既不异。不异即相似。似即如义也。故圭山云。谓此实体于未来。常如过去。于色中常如受中。真实相如非为妄似。展转释者。为何毕竟平等。为无有变异故。因何无有变异。为不可破坏故。又不可破坏者。为无有变异故。无有变异者。为毕竟平等故离世间者。世谓迁流。间谓堕在其中以差别变异破坏。是世间法。今皆反此故云离也。非修慧境者。修即是定非定境也。夫苦空无常不净等。皆是定所缘。故正智相应者。即如之智证即智之如。除此之外莫能及焉。故下文云。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从上来下乃是通断前后二文。仍辨下段之意。以对非三慧境也。

论毕竟下二离异相以显如。疏虽遍等者。在染时与在净时同。谓凡夫真性的同诸佛真性。如净室空与秽室空等。此约同时横说也。在缘者。谓在染净缘中过去如现在。现在如未来。犹昨日空与今日空等。染净虽自改变。真如于此无迁异也。又染缘即以生相为始。业系苦相为终。净缘即以觉灭相为始。觉生相为终。真如于中竟无改变。此约异时竪说。不同有为者。是无作法故。体若虚空欲何破坏。在染不破等者。随流则妄染起。而真体无损。反流则妄染坏。而真体如旧。故圆觉疏云。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踞涅槃岸桂轮孤朗于碧天。

论唯是下三结体立名。法体者。一心即是法体。故前文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诸法既无故唯心在。如万像本空唯是一镜圆觉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义立名者。于一心上依离伪妄变易之义。以立真如之名。

疏言教非实等者。以权设故因缘有故。意令假其有言以契无言。无言之理可以证悟。有言之教不可取着。取之即成认指亡月也。十地论说随声取义有五过失。一不正信听既逐声不会深意。二退勇勐由不正信则无胜解。不能决定。三诳他由不会故。或以深为浅以浅为深。四谤佛执权为实。或执事迷理。便谓如来言成虚妄。五轻法以谬解成性闻深不重。释无实所以者。以一切境界。皆从妄念所生。念尚无体。况所生法而是实耶。故前文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由是一切言说。皆是假名无有实体。性不可得也。疏恐诸下叙外疑可见故。今下以释论也。若据疏意从一切言说下尽是释前故名真如四字也。在文可见。然此释疑之文。合在次前文下注释。方得文便。学者应知。不相违者假名与离名虽言异而义同。良以等者。凡是有名。皆依相。立真如无相所立即空。以遍计所缘不入真实故。故楞伽下引证名相俱遍计也。相从想生名依相立。不离相故。故曰相。随缘此相名又生妄想即遍计心也。然此段论以愚详之。从以一切下。四句合是前科所离相中释所以也。疏文节释科解俱不稳畅。今于疏外略助一解。或问曰。何以真如体。上离前言说等相耶。故论释云。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故也。此之二句乃是释前离言说名字二相所以。也谓心性真实不与虚妄相应。言说名字但是虚妄假有。无其实体不与真合。是故离也。但随下二句文通两势。一则释前离心缘相所以也。以心缘之相但是随彼妄念而生。念无自性缘相何有。故云。但随妄念不可得故。故字通于前段。以真体无念。念则违真是故离也。二则释前假名无实所以。此如疏解。译者务简两段一释。此文之巧略也。从言真如者下方是释疑。疑曰。前云离言说等相。以显真如无相。今复结云。故名真如。岂非言说等相耶。故此牒而标云言真如者。亦无有相。疑者复云。显言真如正是名相。何谓无相。故论释云。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也。意云。非谓立此真如一名。便滞于相。以寄此假立之极名。以遣于言相也。有智至此希为详焉。余文如疏。立名分齐下叙疑答释。文并可知。诸名边际者。如极微是色边际等。今真如是名之边际。故此名后更无名也。十种名者。一法名谓蕴处界三科。二人名谓信等五十二位。三教名谓修多罗等十二分。四义名谓蕴处界等所显义理。五性名谓无义文字无所诠表。不生义解。六略名谓众生等。七广名谓众生等各有差别义名。八不净名谓凡夫等。九净名谓生灭即真。十究竟名谓真如也。故偈云。人法及教义。性略及广名。不净净究竟。十名差别境。遣于名者遣于诸名也。若不立此极名。不能遣于诸名。例如扣犍息喧。若无此声。不能止于诸声也。若存等者。若存真如名。亦同不遣名。虽是极名体毕竟假。存而不亡。岂称法体。须知虽立真如之名。名即无名。无名之名故曰假名。即是离名也。故净名云。文字性离即是解脱。学者至此虽因名而生解。必亡名而证耳。疏一云下。克就真如自体释。可知。妙智等者。既无名相则非心识所缘。但唯微妙真智观行所及。谓遍计所缘是假。假故可遣。妙智所证是实。实故不可遣。圆觉云。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前则能所皆妄。此则能所皆真也。二云下会显生灭无相释。意明非谓以真如体遣生灭法也。何以下徵起下文。以法下释有二意。初约唯真无法解即约真如门释。但有真如更无余法性何可遣。又以下二约有法无性解。即约生灭门释。虽有染净自性本空。何用更遣前如镜体无像。后如影像即空也。外人下约真如门释。离妄情者名相俱绝情有理无。若使可立。焉能离妄。故下文云。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又生灭下约生灭门释。生灭无性。无性故即真。真本自立。故云不待。斯则真如本立。更不须待立生灭法。以为真也。其犹于波本自是水。何须待立以为水耶。何以下蹑前徵起下文。真故下约真如门释。夫真者。非伪非妄。如者。不变不易。今若可遣即成伪妄。可立即成变改。以先不立。今方立故。又生灭下约生灭门释。以真如从本以来举体成生灭。生灭无性。常即真如。如是性相曾不舍离。以生灭显时。即如体显也。斯则本自显然。何须更立。

离言者。不可说故。绝虑者。不可念故。以前文云。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故此结也。然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执相迷性不能即妄会真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故。今示真而约生灭也。学大乘者。须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此事。何曾是无圣凡依正空色等时。何处真体不常显现。何有一法不是性。为何有一法体不空寂。又空法何尝得离真性。苟或不同。此说则堕断常。无有是处。是故论中每节显真。皆言一切法也。

论若如是义者。指上不可说不可念之义。论诸众生等者。既发言违理动念乖真。诸众生等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欲得不乖如何随顺。欲得契证如何造入。

论可说者。即所说也。念亦如是。疏念即无念等者。谓知念诸法时。本无能念所念非谓灭。此令无以念体本绝即无念也。故圆觉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非灭下双释。即念无念以离二边。若灭念令绝即堕断见。若不知念即空。即堕常见也。今既不灭复知即无故免斯过。此则即言忘言非都不语。即念无念非都不思故。经云。无离文字而说解脱。文字性离即是解脱。下文云。众生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于一下结益。只于一念无念。已离二过。二过既无。乃顺中道法性。即不乖真如也。又亦等者。前则直就法体说。念即无念。此即起念之时用观。观察能念所念已起未起。了不可得。说亦如是。故云等也。虽未离念者。如是。观时。麁念不起细念犹存故云未离。如但得火灭火杖犹存。而顺无念者。常观无能所故。如是观时即是顺无念也。如下文云。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如上等者。以前来所说但是入理之方便故。前疏云答方便观。即能等者。由前观察纯熟。便能离此能所之念。契于无念真理。以真无能所念想。今既离此。则能契真。正观者。此观正与真如相。当如匣与盖也。又正者。圣也。位当登地已去名为入理圣人。前之方便即当地前。契入即证义也。以离能所念故。得证真如名为契入故。唯识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然上所说。且约一分得无漏。正智名离念得入。若约究竟离者。唯妙觉一人而已。智行处者。真如是正智所游履处。明非倒惑所行之处。故华严云。甚深真法性妙智随顺入。又亦等者。前解约所观念无。今解约能观亦无也。观念之心。此心名为知。无能所之念。苟存斯念。然亦不入拟心即差故。故圆觉云。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荷泽云。妄起即觉妄灭觉灭。觉妄俱灭即是真如。然则如体离念动即乖真。苟能知念无念观察不息。如是随顺还有入期。冀诸行人勤修妙智。然据前之问答。双明说念后答。正观中不论于说者。以细况麁故。心念微细尚须远离。言语麁浅岂得存焉。

◎释真如相者。前云是心真如相。自此之前已释真如两字。从此向后方释相之一字。初总标论。复次真如者。问此既说真如之相。何不牒云相耶。答以从无相中辨相。相即无相不异离言之法。故又相即义也。今于真体之中开说二义故。云有二种义。义即相也。一味者。前云一心一法界故。然且约理离诸相故。强名为一。而此一相即不可得。法句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之所闻。见一谓为一。幸诸深智者忘怀而体之。有二者。既容言说分别故。有一二之相也。不可随言者。前虽显体离言。不可执为无说。以有二义故。今虽分别二义。不可取为有相。以相即无相不异离言故。故不得随言执取也。但为下必若无言。凭何信解。必若有二法体。全乖证入绝分。引文可知。

二略辨疏无妄染者。以如实体中本不与九相六染相应。故名为空。不是真体是空。如实之空者。如实是真性空。是无妄染。如实之空依主释。如言瓶空。盖为瓶中无物。非谓瓶体是空。涅槃经中具有此喻也。论究竟者。至极义。意明立空之言至极只为显于真实也。遂能等者以妄空为能显。真实为所显。不因彼妄空。焉知此真实异妄无体者。妄揽真有真元自有。故云异也有流者。有谓三有二十五有。流即四流九流。以彼诸有烦恼。能漂溺群物故总名流。即根随等共有二十六使。此论即三细四麁。如是烦恼多不可计。故曰恒沙。若准此论所说。即过河沙数。理实无量。岂止河沙。若有定数。恐非了义。所言异者。彼曰烦恼。此名功德。彼染此净彼空此有故。相离者。妄体本空无可相随故。下文云。一切烦恼染法皆是妄有。性自本无。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无上法者。即大智慧光明义等。是佛所证之法。故云无上。此皆即性之德。德皆是性不相舍离。故曰相随。

初略明疏能所分别者。即心境也。染法虽多统。唯此摄故。论云一切。而疏云能所。下即心境别明所取相者。即境界相。于中有色香味触等不同。故云差别。能取见者。即智相相续等。于中分见闻觉知不同。总名能取。即下分离识也。此即约双遣心境释。又以下约唯遣境界释。前二句但说境无。此则出境无所以。谓凡是境界皆从心念所生。心念既无。境从何有。故前文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于念则无一切境界。据此是本识中能见相也。以与智相生境取境功能别故。良以下通释文意。情有理无者。妄情中有。真理中无犹如空华翳病故见。理有已下反前可见。故不相应者。结前妄法。理中既无说何相应。斯则却与情为相应。以从妄念生。故离念则无一切法故。

论当知下二四句。初有无四句。疏离妄有者。谓人执有故言非有。若无所执约何言非妄有之言。摄一切相。惑者下为不了非有之言。是遣情执之有。却认法体是无。今此释云。上但以非非汝执有。不道此法便是于无。故云非无。双非是真法者。将谓真如是非有是非无。故破云。非非有相非非无相。此皆上非字是能治之药。下三字是所治之病。释云下细详可解。此中前后四箇谓字。前二箇中。上是计谓之谓。下是言谓之谓。后二例之。还立等者。执第一第二句同时有无相。并为真如也。非许双是等者。我若单言非非。则从汝双执有相无相。我以两非和非有相非无相。一时非却。何以迷倒双执有无。故今论云。非有无俱相。俱相者。即有无同时也。今皆非却。

论非一下二一异四句。疏准前等者。但前约有无此约一异。二执不同。余皆无别。但如前疏配释可知。然执下结总摄别谓众生执取无量无边。根本从此二四句起。所以百非只约此说。义见前文。故广下引例。皆非真实者。是妄计着不称实理。同此有无一异二四句也。所执不同者。四人各执一句。有即有句。是此初句所遣也。非有即无句。是此次句所遣也。俱即亦有亦无句。是此第四句所遣。非即非有非无句。是此第三句所遣。一等例此配之。随次配者。如上配为四句。然但一向就彼所配。非与此论相配。皆是妄执。故云非真。四宗外道者。一数论外道执有等性与诸法一。即当有句。故彼破云。此执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与色性一。应如色性其体皆同。五乐等声与声性一。应如声性其体皆同。眼等诸根与根性一。应如根性其体皆同。应一一根取一切境。应一一境对一切根。又一切法与有性一。应如有性其体皆同。二胜论外道说有等性与法非一。当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与色性异。应如声等非眼所行。声等亦尔。又一切法异有性者应如兔角。其体本无。乃至广破三。无惭外道执有等性。与彼诸法亦一亦异。当于亦有亦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有性等。与色等一同数论过。与色等异。同胜论矣。一异二种性相相违。而言体同。理不成立。一应非一以即异故如异。异应非异。以即一故如一。乃至广破四邪命外道执有等性与彼诸法非一非异。当非有非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汝此所说非一非异者。为但是遮。为偏有表。若偏有表。应不双非。若但是遮。应无所执。有遮有表理互相违。无遮无表言成戏论。乃至广破如是。世间起四种谤。谓有非有双许双非。如次是增益损减相违戏论。是故世间所执非实。今此下拣异此是一人展转。彼乃四宗各殊。又此则为显真如。彼则一向治执。故不同也。后段等者。今但取皆非真实已上文。不取及显外道已下也。

二总结疏妄计尘沙者。显妄执多也。既从念生。岂顺无念真理故不相应。然此文中但约心结而不约境者。以一切境界皆从心生。但说无心则知无境。故略不言。以对下谓如实之体约无妄故。说名为空。非谓真体是无名为空也。亦可下通指此段总结之文。皆是释疑。恐闻前真如自性非有相等。便谓全无自体及功德法。成断灭见。故今释之。云乃至等。闻空谓真无妄相。不空谓自性功德清净本然。

初正释疏牒前者。牒前体空无妄。显下不空之法。举体者。体是所依。下常等诸义皆依此说。故常者。三际四相不能迁故。乐者。三苦八苦不能害故。疏以恒为乐者。以无生老病死故名恒。此生老等正是苦法。故今配此。前约惑业故配四相。今约果报故配老死等。我者。是自在义。为对所系不自在故。以离业行系缚故。论云不变。不变是离行也。行即是业。既非业系则得自在。故云我也。净者。染而不染故。然此注合在净字之下。以满足之言。盖是都结。谓除此四德之外。所有过河沙数功德。悉在其中。故云满足。即如下所说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等。故本疏以净法为净德。不该满足之言。然法一字犹通上下。又详常恒不变之文。但成一义。纵此各配自是一涂。今助一解则与疏异。常恒不变者。竪显真体三际无穷。斯则释前以有自体也。净法满足者。横显净德十方无尽。斯则显前具足无漏等。自体既常不变。复具无漏功德。法体若然。岂是空耶。故结不空。

二释疑疏情执有者。谓遍计所执色等诸法。是妄情中有故。是则等者。真实法体自性功德。虽无缺少。然无一相可得故不异空。释无相等者。夫有相者是妄念所缘。今既唯以证智相应。故知无相。故唯识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七

 

上篇:起信论疏笔削记

下篇: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疏部目录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辩中边论述记

辩中边论述记卷上 翻经沙门基撰 佛灭度后九百年间。无...

俱舍论记

俱舍论记卷第一 沙门释光述 分别界品第一之一 将释论...

大乘起信论义记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 京兆府魏国西寺沙门释法藏撰 夫真...

成唯识论演秘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一(本) 沙门智周撰 疏。机有三品不同...

顺权方便经

顺权方便经卷上(一名转女菩萨)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金色王经

金色王经 东魏天竺优婆塞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闻:...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 西晋三藏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婆...

大乘宝云经

大乘宝云经卷第一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 序...

【注音版】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华严五教止观

五教止观一乘十玄门合行叙 夫五教止观也者。华严初祖...

【推荐】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临泉县黄岭...

学佛人应警惕的十大问题

一、法不契机、择法不当: 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经典,八...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问: 道教与佛教我都很欢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

二块砖的福报

诸位今天能够来佛堂打佛七,住在道场,安坐佛堂里,都...

拜佛跟拜神有何不同

我告诉你拜佛跟拜神,实在是大不相同。拜佛的人,是彻...

什么是四禅八定

佛教的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即初禅...

不要随便发愿,你的愿力就是引导力

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面对流行瘟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

刘公真菩萨人

【原文】 刘公讳宽①,其治郡也,有过者以蒲鞭示辱。夫...

怎样才叫做清净

一、清净的内容 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

付出善良总会有回报的

每当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那活泼可爱,栩栩如生,趣味...

【推荐】行善夹带名利心,便是三途种子

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讲到我们有很多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