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大安法师  2016/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佛在同体的心性当中,跟一切众生,无论是有情和无情都是同体的。

当佛在成佛的那一刻,他现量见证的一切都是佛。所以佛在跟一切众生同体的心性当中,圆成了他的佛果的时候,虽然是在享受涅槃法乐,但他并没有在那里独享他的法乐。

由于他现量亲证跟一切众生同体,所以众生在遭苦、遭受六道轮回的剧苦之时,佛就生起大悲心。有同体他就有悲心,悲是拔苦,拔苦为悲。

就好像父母看到子女在生病的时候,甚至得绝症的时候,父母是不是很悲伤啊?他还能够去卡拉OK吗?他还能够自己一个人去旅游吗?他一定会念念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子女病好啊!

子女生病就好像自己生病,恨不得把这病移到自己身上来,这是感同身受的天性相关,这是同体的悲心所致。

无缘大慈,由于佛是证到空性产生的大慈心,慈就是给一切众生安乐,慈以予乐。

为什么叫无缘呢?由于在这种空性当中,大平等的胸怀出来了,就不会区别对待:这是跟我有缘的,这是跟我无缘的。有缘的,跟我有亲属关系的,我对他好一点;冤家对头我对他坏一点。佛没有这些,他对一切众生都是大平等的胸怀,这就是无缘大慈。

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诸佛如来要不断地示现到这个世间,八相成道救度我们?就是出于这两句话,就是由于佛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不得不来,一定要来。也唯有把这两句话把握住了,我们才了解什么叫宗教精神。

在世间一般的价值观当中,认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对我好一定会有目的。但是佛法的精神告诉我们,就是有无条件的爱,就是有超越交换条件的慈悲、奉献。

为什么呢?同体!只有从同体的角度,我们才了解宗教的精神就是无条件的仁爱,不讲交换的慈悲,完全自我牺牲的奉献,这就是菩萨道精神。

诸佛在常寂光的状态当中,以他同体无缘的大慈悲心,每个念头都在忆念我这个苦恼的众生。

我们众生都心有分别,为什么很难理解佛的大慈悲心,总认为“你成佛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我受苦,你还会想到我?”可是,佛就能想到我们啊!

他念念都在忆念于我,念念都在观察我们的时节因缘。什么时候时机成熟了,就不失时机地来摄受教化于我们。

就在当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就在那里观察十方世界众生,讨论哪个世间众生机缘成熟了,怎么去救度,马上观音、势至就会以种种身份过来。二六时中都在关照着我们。

而且佛菩萨都有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都能把我们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我们要想到:哦,原来真的有一种超越于父母恩德的,佛菩萨的恩德,是这样的关照着我们。

如母忆子,佛看一切众生就像自己的儿子,像罗睺罗一样。所以我们对佛要有绝对的信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时时存着一颗善良与慈悲的心

早斋时,僧值师表堂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一男子在寺院...

慈悲一百语

1.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 福莫大于心善。 3. 一点...

印顺法师:修学观音大悲法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人间。...

肉食文化何其残忍

在当今世界肉食文化还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长期以来,...

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怀

过去,波斯匿王与阿阇世王两军交战,二国战力相当,但...

菩萨如何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

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一个国王和他的朝臣们在一次冬季的狩猎中迷了路,走到...

以扶乩提倡佛法,虽有小益根本已错

扶乩,乃灵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萨,某仙,皆假冒其...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临终十声能往生,不能抱侥幸的心态

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个十念是...

无作戒体生起的三个要素

无作戒体的生起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

不动周遍同,就是不动道场,在一个菩提树下或者在道场...

穷画师的布施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

【佛教词典】七佛通戒偈

乃指过去七佛通戒之偈颂。迄今仍为佛教徒所传诵。此偈...

【佛教词典】报恩

(一)酬报恩德之意。为三福田之一。即报谢父母、师僧、...

供养正法法师等于供养十方诸佛吗

问: 请问师父,有人说,供养弘扬正法的法师,这个功...

发自内心的礼貌

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礼貌之上,但是今天社会上懂礼貌...

学佛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

合十的意义

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

错过净土,出离无期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

李木源居士的学佛心路历程

一、入佛因缘 我出身于一个乡村大家庭,有九个兄弟,一...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净化人心 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

【推荐】把无常败坏的资财,转成恒常受用的功德

菩萨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响,因为他住在菩...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

为什么要提倡念《地藏经》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有我的原因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

圣严法师《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种观想的方法,称为四念处,分...

为何五蕴的身心世界,本质却是真如本性呢

菩萨遇到因缘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处理,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