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纯想即飞,纯情即坠

大安法师  2020/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纯想即飞,纯情即坠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净土生无生论》

这段经文是出自《首楞严经》第八卷。阿难尊者问地狱的情形,像善星比丘、宝莲香比丘尼、琉璃王等都堕到了地狱,那地狱是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

佛回答的这段描述生命现象的经文很长,讲得非常透彻。这里引用一下原文:“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以上为内分,均为黑业,黑业下沉。

“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以上为外分,均为白业,白业上升。

由上可知,内分是由于情爱造作的恶业;外分是其心渴仰、思想善业的一种情形。这是情和想的关系。

在十法界里,到哪一道去,跟情和想的比例有关系。

如果都是纯想的善业,就会超升;如果是纯情的贪爱恶业,就会下坠;九情一想,就是在阿鼻地狱了;如果是纯想无情,就会生到佛国。

众生在“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我们来理解一下这句话。

“暖触”是第八识的表征之一。第八识表明生命的症状,叫命根,有呼吸,有暖气,是生命是否存在的重要因素。第八识一离开,身体就没有暖触了,冰冷了,没有呼吸了。

第八识在生命的生死当中,投胎的时候是最先来,死亡的时候是最后走。人临要死亡的时候,一般是前六识就先比较昏迷了,失去功能作用了,所以看到家亲眷属也不认得了,但是他还有第七识、第八识。

这时候要注意,只要第八识还在,哪怕处在昏迷状态,他的闻性还存在,感知系统还存在。虽然他不能说话,睁不开眼睛,但这时候要对他开示。为什么临命终时跟他讲临终开示很重要?他听得清楚,他明白。

一个人在即将舍第八识的时候,一生的善恶业就会顿然现前。阿赖耶识之所以叫业识,就是因为它藏着善恶业的种子,当第六意识不产生作用的时候,这些善恶业的种子就会顿然出现。

为什么善业多(情少想多或纯想无情)的人死亡之时就比较从容,面带微笑呢?他看到的都是好的境界——天宫的境界,佛国的境界,当然就非常地愉悦。

这时候,“纯想即飞”。就是他的善业,想的成分是纯想,他就会向上飞,必定会生到天上去。

造恶业多(情多想少或纯情无想)的人,临死之时看到都是很不好的境界,刀山剑树地狱境界。他还颠倒地认为刀山剑树是美好的园林。所以人临命终时是“一生善恶,俱时顿现”。

如果“纯想即飞”之人心中,平时还能够修行,这叫“兼福兼慧”。如果具体到净土法门,就是修净业三福,这叫修福,有福德;同时他有慧,能信愿称名(念阿弥陀佛名号为最高的智慧),并且还有往生极乐世界的愿,那这个愿就会引导心王(阿赖耶识)前往极乐世界的。

就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说到,一个修普贤十大愿王的人临命终时,什么权势、家产、眷属,一切都会舍去,唯此愿王不相舍离。愿不相舍离,就会引导这个神识去西方极乐世界。

有福慧和净愿,自然心开,就能见十方的佛国,这叫“随愿往生”。

如果不是专修净土的,他可能随着他的好乐生到相应的佛国;对于专修净土法门的人来说,他平时就是每天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这时候显现的就是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自然阿弥陀佛会兑现十九愿的愿力——勤修我皆接引愿,前来接引。

这个人就会见西方三圣前来接引的情形。接引情形跟他念佛功夫有关。上品上生的接引场面非常地宏大,有阿弥陀佛来,有一千尊化佛,有观音、势至,一个持莲华台,一个持甘露瓶。

其实按《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来讲,是观音、势至共同托着莲台来的,以后我们可能给观音、势至又各自分了一下工——“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托我足”。

一切法由心想生,我们给两位菩萨分了个工,这两位菩萨也恒顺众生——观音菩萨拿甘露瓶,大势至菩萨拿着莲台前来接引。

业障重的众生虽然有信愿,但是造业很多,所以临命终时,他可能看不到佛,可能只是见到莲华。所以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都见不到佛,他会见到莲华,那朵莲华很重要,是他的托质之所。

他的神识到了莲台里面就好办了,虽然见不到佛,佛也就在当下,这就随佛往生。

这桩事情确实是很奇特的。世间人对这个事情是不会相信的,甚至听都听不到的。他认为人死了不就像灯灭了吗?哪有什么他方净土?哪有什么极乐世界?但是在很多的净业行人临命终时,会呈现出这一幕。

所以《净土圣贤录》中记载,很多往生者临命终时,都是含笑往生的。并且他常常会说句话——“佛来了”,说完这句话就走了。佛来了,意味着什么?真有这回事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

念佛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

四十八大愿——(第45愿)皆得三昧见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

虽然身体还没往生,但心早已过去

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四种摄受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

此到穷年,亦不得受用

【原文】 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

四十八大愿——(第35愿)信乐永离女身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

吃寺院的饭会欠十方债吗

问: 有师兄说不能吃东林寺的饭,吃了欠十方的债,这个...

身体查不出病因,能否如愿往生

问: 我生病十多年,发病时情绪不受控制,医院查不出...

【佛教词典】真言花

(修法)以真言加持花而奉献之,云真言花。苏悉地经一...

【佛教词典】系缚

梵语 bandhana,巴利语同。拘束之意。又作结缚。指众生...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须知有自力...

过午不食

《律海十门》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云: 一日夜不晚黄昏...

他依止慧远大师修行,一生三次见佛

刘遗民(352410),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苏徐州...

念观音圣号免命难

我们兴隆寺一个居士。他在黄河以北一个工地上,给人家...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问: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方海权...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己就拿回去了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

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

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

大安法师:明了因果和轮回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

三界无安是火宅

我们以前有个例子说得非常好,千里来书为栋墙,让他三...

还是在于你的心

从前,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山脚下,有一位修行人在那里过...

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其形粗黑故。《弥陀略解圆中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