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即念头起处

达照法师  2016/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问师父,怎么样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就是念头起处。

达照法师答:要看到一念不生之前,首先要看见你的念。我们的念就像是客人,也叫客尘烦恼。实际上我们的念像尘埃一样的,一个念接一个念,念头很多,就好像很多尘埃起起伏伏。

佛经里面说这些尘埃就像客人一样。客人是来来去去的,来了马上去。我们的妄想也是一样,每一个妄想打出来以后,它马上就过去,过去了它马上又打了,好像客人来了一波接着一波,多的不得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看清楚这些客人,这些念头到底是什么。第二,当你看清楚的时候,你不要理它,但知道它都会自生自灭。一个念头出来马上就灭掉了。前一个念头灭掉以后下个念头还没出来之前,在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背后的主人在家里等着,已恭候多时了。你妄想随时来了,随时又走了,但是主人却始终没走。

所以《楞严经》说:“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比如你打一个电脑的妄想,离开电脑实际上你就没有妄想了。所以说离前尘如果无分别性的,那就是你的妄想。离开电脑有分别性的,那就是你的真心。就是当我想妄想想什么,所有的这些想法,它自己过去了。当我们不想电脑这些想法的时候,你内在有一种有分别性的东西,它具有想电脑啊、想桌子啊、想其他的性能,这个东西它是永恒不变的,物来物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有什么它就现什么,没有什么它就如如不动。所以说若离开前尘,还有你的分别性的是“即真汝心”,就是你的真心。

我们想看一念不生之前。也需要通过两步走:第一步是你先要看见你在想什么,你在念什么?第二步是当看习惯了以后,突然把你想到的那个东西忘记掉了,前面那个念头它过去了,后面那个念头还没起来,在这中间你一盯,可能就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看到以后你要反复的看,反复的看,越看越熟悉越看越熟悉,才能认清什么是客人什么是主人。我们现在不是客随主便,而是主随客串,都是随着妄想产生各种分别和烦恼。如果是客随主便,那么客人就不做主了,你的妄想也只能是妄想,不会来干扰我们的主人公了。这就是要通过两步来实现的。如果你的妄想太多了,无法看清楚,那也可以通过念佛或持咒。三个步骤:先念佛或者持咒,只管念只管持,念的久了或持的久了,你的妄想就越来越少,妄念少了就会被你看见,久而久之,就发现没有妄想了,如果没有妄想,你就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了。这三个步骤都是可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心不留影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

凡所有心皆称迷心,心本无生始称悟心

参禅人,守住一门做工夫。何以专办此事,尽此一生,尚...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在生命当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

破妄显真─妄想是很抽象的,我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大...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

怎样能使心不要躁动

须菩提问佛说:一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样把他心住到...

未证谓证,未得谓得,大妄语成阿鼻地狱

宗门下的人,不乱开一个口;假使说错一句话,就要丧身...

定境到了一定程度,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存在了

经典上讲: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我们平常为什么不修行?为什么容易懈怠、容易堕落?就...

达照法师:人生应具备的三种境界

【人生境遇何须料,岁月无痕独自游。 寄语如今营营客...

「数沙」修行法语

一 问:修行人当谋何事?曰:谋道。 问:道可谋乎?曰...

达照法师:人生的意义

在人生的追求中,我们往往会像猴子,看到好的东西,我...

【佛教词典】从佛支生印

(印相)秘密八印之一,先合掌,稍开曲,其二风指(左...

【佛教词典】乐

(术语)梵语曰素佉Sukha,又曰苏吉施罗。遇好缘好境而...

【推荐】你有业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来建立正见的时候,当然我们就...

今既披缁,岂敢再随身转

参禅人,顿修戒、定、慧,即灭贪、嗔、痴,并不离参,...

如何为亲人善巧助念

问: 若人濒死或已命终,当地没有助念团或居士,如果...

为什么十方世界难与极乐世界相媲美

问: 为什么说十方世界的庄严都无法与极乐世界的庄严...

波罗奈人身贫供养因缘

佛弘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时,那时,国中有一位大...

守护六根

今天讲守护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守护就是不叫...

莲藕的14种素食做法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

【推荐】口业清净,功德不思议

何为『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种口业 妄语者,见言...

阿难的总持因缘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

比丘的三层含义

比丘梵语,含三义:一、乞士,一钵资身,无所蓄藏,专...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这世间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身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