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是佛,舍我其谁

济群法师  2013/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是佛,舍我其谁

生命蕴涵无价之宝,我们却在流浪乞讨中度日,何其悲哀?所以,一些高起点的修行方法是直接引导学人认知觉性。如禅宗及藏传佛教的大圆满、大手印等,皆以如来藏为见地,认为众生本具佛陀品质,以此作为修行入手处。

相关开示,禅宗公案中比比皆是。大珠慧海禅师参拜马祖时,“祖曰:来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曰:哪个是慧海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何假外求。师于言下自识本心,踊跃礼谢。”其后有人询问慧海禅师:“如何是佛?”师答:“清潭对面,非佛而谁?”人人具足佛性,问题只是在于,我们是否认识,是否敢于担当。所以,禅宗修行非常重视直下承担。

《坛经》中,六祖慧能初见五祖时,便体现出这种舍我其谁的丈夫气概。“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水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利?”

在佛性层面,一切众生等无有异,不论佛教徒还是基督徒,甚至蚊子、蚂蚁,并不存在本质区别。只因业力和生命积累的不同,才有种种差别显现。一旦开启宝藏,证得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的觉性,生命便能完成质的飞跃。正如五祖对六祖所言:“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此外,《坛经》讲到的三身、四智,也是依觉性成就。所谓三身,是以清净法身为性,圆满报身为智,千百亿化身为行。所谓四智,分别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所以说,觉性是佛法修行的立足点,也是佛陀成就一切功德的根本。正如六祖在《坛经》所言:“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同时,觉性具备化解一切烦恼的能力。教下的修行方式,是以不同方式对治不同烦恼。但禅宗或大圆满、大手印的修行,专以向上一着对治烦恼营中的千军万马。事实上,一旦启动觉性作用,烦恼堡垒将自动化解。因为烦恼也是无自性的,当我法二执瓦解后,它就失去了依附对象,再无立足之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破除灭结,圆破识阴

丑五、圆破识阴超命浊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

众生皆有佛性

这年,我在关中,有一天,迎祥寺一僧人来找我,说寺里...

安住一念心性会让念佛的档次提高吗

问: 师父慈悲,关于这个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结...

只信他不信自,容易导致往生边地疑城

信自信他。这里面的信自,就不是善导大师说的决定深信...

「不舍一法,不受一尘」该如何理解

问: 师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经义,「佛氏门中不舍一...

菩萨为何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

从表相中看到真实的体性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依止善知识的九大利益

修习依止法,能为学人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道次第》...

僧人的威仪与形象也是度众方式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僧人也应该有僧格。作为三宝之一...

轮回中有哪六种苦

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怎样才...

济群法师:乐观与悲观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佛教是悲观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佛教词典】行疫神

即指能导致世间流行疾疫之恶鬼神。据却温黄神咒经载,...

【佛教词典】密印

秘密的印契。印者,诸佛菩萨各有他们的本愿和弘誓,为...

圣印法师:受三皈依的态度

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

贫女人以随喜心,助行施者,得报如此

【原文】 目连复见一神,身体极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

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凉方为道,退...

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

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

净土宗十三代祖师

宋代的志磐法师在《佛祖统记》中,除专叙天台宗以外,...

你愿意做哪种游戏玩家

一个居士玩网络游戏上了瘾,天天俯首键盘,通宵达旦,...

八关斋戒的内容、功德及受持方法

昌臻这一次有这个缘法到广德寺来参学,也能够与各位同...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良师益友如何寻觅

问: 芸芸众生中,良师益友如何寻觅?结交「益友」的...

普陀山「观音跳」的内涵义理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普陀的又一处圣...

浅谈忍辱

每一个佛教徒都知道忍辱是菩萨修行六波罗密多即六度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