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内心被套牢了,要设法解套

济群法师  2017/07/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内心被套牢了,要设法解套

禅修所做的,就是帮助我们培养正念,把心带回到当下。这样,我们才能从情绪和妄想的缠缚中脱身而出。如何才能把心带回当下?佛教中,最基本的修行就是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也就是三种导向智慧的途径。其中,又以戒为基础,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自杀率却居高不下;娱乐方式应有尽有,抑郁症却不断增多。而从环境来说,看看这些年频频发生的各种灾难,就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恶化多么严重的程度。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的心理问题,源于人类的生活方式。

因为我们的内心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观念;因为我们的观念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方式。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做“某某控”,而这个“某某”,可以是娱乐,可以是衣食,可以是工作。更具控制力的,则是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以及伴随这些产品而来的种种功能,或者说,是种种诱惑。面对这些无所不在的诱惑,我们是无力自主的,只能被它们牵引着,不断追随一代又一代的新品。我们只知道新一点,更新一点;潮一点,更潮一点。却不曾看到,这种追逐使我们的心变得多么混沌,多么盲目。

人类如果不建立一种智慧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心态,也不可能改变生态环境的。佛教所说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简化生活,进而达到简化内心的效果。如果把心比做一潭泉水,负面情绪就是其中的垃圾。我们的生活越复杂,制造的垃圾就越多,带来的污染就越大。

平常的人,心总是在东攀缘,西攀缘,片刻不得停息。这就会使内心的垃圾不断搅动起来,翻滚起来。通过专注一个所缘,其它念头就不再有机会活动。当心渐渐平息,我们会发现,原来每个人内心都有认识自己的功能,都有觉知心念活动的功能。

所以在禅修过程中,需要有止有观。这个止,就是使心持续地安住在一个对象上,以此培养心的专注力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修观。就像一潭水,当杂质沉淀下来,它就恢复了原有的清澈,恢复了原有的照物功能。这时再往里边扔一根草,扔一块石头,就会看得清清楚楚,但又不会去追逐这根草,追逐这块石头。

当内在的观照力产生,我们才有能力看清内心的一切活动,在念头生起的每个当下都清清楚楚。因为清楚,就不会盲从,不会随转。当我们对念头和情绪保持距离,就有能力照破它,化解它。

事实上,这种力量是我们内心本来具备的。所以,佛教提倡“自依止”,也就是依靠自己。在修行路上,每一步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走,每一个障碍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跨越,没有谁可以代替,没有谁可以包办。但仅仅靠自己还不够,因为心灵世界错综复杂,有暗礁,有歧路,有陷阱,有幻象,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随时都可能迷失方向,半途而废。所以,我们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方法,需要有善知识的指引,也就是“法依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被情爱所束缚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不为富贵贫贱而转移

历代禅师写诗者为数不少,往往禅境颇高,超凡入圣,成...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

逞强好胜,终非道人资格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

慈云忏主:心里忆佛,并作出善良的誓愿

修习净土法门,应该实行信、愿、行三件要事,具备了这...

持咒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

一切境界都是幻境,由于轻昏觉照不明,出现种种虚幻现...

初学坐禅调五事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济群法师《如何忏悔》

无始以来造下的无数罪业,应该如何忏悔?普贤菩萨告诉...

学佛者面临的严峻考验

作为学佛者,真正要把一个宗派,乃至一本经论学好,都...

如何面对欺骗的行为

问: 如何面对欺骗行为?是否无条件地接受? 济群法师...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禅宗由达摩传入中国之初,以《楞伽》印心。自四祖后,...

【佛教词典】渔山

位于山东东阿县西。又作鱼山、吾山。魏之陈思王曹植曾...

【佛教词典】群疑论

(书名)释净土群疑论之略称。宋僧传谓之决疑论。七卷...

身体不能自主的时候要靠谁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

释提桓因的真诚无妄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有一次,阿修罗...

爱情就是一坨屎

讲一个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最难以放下的东西:我们的...

不必去想着以后的事情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

破除的是心中的执着,而不是破除相

我讲一个禅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禅宗平常都是打坐...

星云大师《佛教的财富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们: 记得不久前,在南部的高...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要知道,开悟后正好...

没有人能带着妄想往生

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但是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因为...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

一位素食者12年的心路历程

是的,我是一个素食者。但是在人群中,我和你没什么不...

三种方法可以检验益友

《过去现在因果经》: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

沙弥转龙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在道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