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为何绕了一大圈才说净土法门

2013/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为何绕了一大圈才说净土法门

既然如此简单明了,佛何不直接就告诉人们念佛求生就行了,何必开那么多法座,讲那么多经,特别是那么多圣道门的修行方法,四谛啊、十二因缘啊、六度万行啊……搞得如此复杂,让后世之人昏昏然找不着北?

这正是佛无尽慈悲之良苦用心啊!世尊当年在印度示现时,就已经有九十多种外道修行法门盛行,他们也有一定的禅定功夫,知道六道轮回的状况,但不知脱离之法。要在此种状况下宣示解脱之道,必须随顺当时人们的根机。如果一去就说依靠佛力,依靠阿弥陀佛本愿救度,你们就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即可往生西方净土,脱离六道轮回……试想,人们能够接受么?

你们喜欢禅定观想、静心息虑,喜欢依靠自力,佛也就随顺大家,先教人自力修行,这样佛法才能得以在种种外道盛行之地站稳脚跟。这是一种传法的方便,由难行的圣道门下手渐渐引人净土念佛之法。

一待时机成熟,才教以人们净土法门。 当知,净土三经是佛即将灭时所说,而且是无问自说之经。声闻、菩萨众中分别号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文殊菩萨尚且想象不到,此事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因此也只有佛自己“无问自说”了。

宣说净土法门乃佛出世之真正目的。意在使五浊恶世众生得到真正利益,脱离轮回,得生清净佛土。《无量寿经》中“惠以真实之利”即是其意。

佛知道娑婆世界众生之根机低劣,不堪修行任何一种圣道门了。

《大悲经》云:在释迦牟尼之前,已有一千零四尊佛示现度生,当度已度,余留下来的实是顽劣不化最难救度的众生了。是为千佛所舍弃之众生。阿弥陀佛为此才发出超世之愿,超过任何一尊佛之大愿,并且用五劫思维,兆载永劫修行之功德全体贯注于一句名号之中赠与末法时期众生以期获救度。

释迦牟尼宣说弥陀之本愿,惠以真实之利就是称念彼佛名号,往生净土。除此之外,再也没有第二种解脱之法了。

印光大师曰:“若非业尽情空,断惑证真,则无出此三界之望。此则唯有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时当末法,舍此无术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四十八大愿——(第41愿)闻名诸根具足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

身体随着佛号节奏打拍子,这样有利于摄心专注吗

问:在坐念的时候,有些人的身体会随佛号节奏而快速的...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

身在镜中勤修行,心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大师有首偈子谈道:要作莲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红...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大乘佛法的底限:你可以有烦恼,你可以有罪业,但是你...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问: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常敏...

忆佛念佛必定见佛

若众心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邪见造的业是最重的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

七种美德让你成为魅力女人

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想自己是个有魅力而又阳光的呢,但...

惟贤长老《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

关于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我觉得包括个人与集...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来生会有五种可能

我们每一个人在佛法当中,都会选择自己的法门来修学。...

【佛教词典】大乘三学

子题:大乘戒分三品、三品戒、三聚净戒、小教四夷、大...

【佛教词典】慧观

(人名)清河人。姓崔氏。自幼出家。闻罗什入关中。辄...

念佛原理略释

六字洪名人人能念,个个可念,方法极简易,而念佛原理...

邪淫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惨痛教训

根据百科全书对婚姻的定义,是一男一女彼此相爱,并愿...

午睡的学问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

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

恭敬称念观音圣号即能远离淫嗔痴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

把烦恼送给他

有一对年轻夫妇同在一所小学里教书,虽然待遇不高,但...

真假故乡

战国时代,有一位在楚国长大、原籍燕国的人,年岁增长...

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

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问: 请法师开示: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佛眼看战争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