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相报十大恩

2014/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相报十大恩

1、父母养育之恩。十月怀胎,冒险分娩,精心喂养,呕心沥血,养育成人,望子成龙,极尽财力精力。儿行千里母担忧,冷暖成败均在父母惦记之中。父母大恩终身当报。切莫做不孝子孙。

2、遇险救命之恩。天有不测风云,遇险时的救命恩人,无论是意外险,病险还是危及生命的天灾人害的救命恩人,都应终身相报。

3、良师培养之恩。一个人所受教育,从启蒙开始,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无论学文习武,还是士工农商影戏科研,如遇良师导引,终身受益或决定方向前程。恩师之恩当衔环相报。

4、伯乐推荐之恩。被人发现,被人推荐,使自己无法展示的才能大放光辉,有功于人类。发现自己才能的伯乐有大恩与己。

5、指点迷津之恩。小至迷路,学无方向,课题阻滞,大至人生迷向,若有人给以指点,施以思想火花,茅塞顿开,端正方向,避免走上歧途陷入绝境,从而前途一片光明。指点迷津之恩当加倍相报。

6、急难相助之恩。遭遇急难之事,处于绝境,有人倾囊相助,使己绝处逢生,此恩莫大焉!

7、上司提携之恩。被开明上司不嫉能不妒贤关键时刻提拔,得以大展鸿图。此恩不可忘却。

8、夫妻体贴之恩。夫妻本是同命鸟,大难来时互扶持。每个成功的人士,都离不了另一半的支持奉献。夫妻共同经营家庭,生儿育女,赡老哺幼,同苦共甘。一日夫妻还百日恩。夫妻之恩切莫被功利社会之俗所吞。

9、兄弟手足之恩。兄弟如手足,同是父母的血脉,同是父母基因遗传,同一家庭成长,同是父母的希望。同样的亲情同一个根。被钱权利色毁灭的手足情虽是极个别现象,不可不引以为戒。兄弟情深,手足之恩。

10、天地精微之恩。人在天地之间,衣食靠天地之精华,使之健壮成长,享度一生。应报天地之恩,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环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

你知道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吗?有两件事,人生只有做...

请您来安排我的一切!

世上的一切,有多少人力不能为?至爱的亲人离世,人命...

人生之意义

我们大家活在这个世上,天天有人生,天天有人死。长寿...

我看出家前后那些人生无常

出家后,有亲人看望我,说,你瘦了,天啊,你怎么瘦成...

从财富投资到生命投资

由于学过经济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为...

人,要提升自己的行情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人在世间上生活,要不断增加很多...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

忘恩的人很损自己的福报

福报来自一颗欢喜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卷上.聆志居士念诵)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

禅门的修行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一般人听到佛教在讲修道、证道,都以为是一门高深莫测...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

【佛教词典】六识十名

【六识十名】 第六意识,有十种名称。即:第六识、意识...

【佛教词典】缁门

缁,黑。僧衣色黑,故称僧侣为缁流或缁徒。缁门者,缁...

「快乐」其实无处不在的

最近在佑顺寺举行「八关斋戒共修法会」期间,进行了三...

坚持念佛定能改变命运

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

冶开老和尚是怎么开悟的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

爱极乐胜过爱娑婆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

孝心只需三分钟

去同事家玩时,同事正在打电话。只见他拿起电话,拨了...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

生死轮回的根源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

圣严法师: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所谓「欲乐」,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暂的快乐感受。然...

没有上不去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海

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痛苦。为了生存,很多人为寻...

贫穷人知因果

有一个极其贫穷的人,他住的是破草屋,穿的是破衣服,...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第一讲 好,各位正法学堂的同修,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

这两种人难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