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时代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了幻法师  2014/07/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时代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像摩诃波阇波提、莲花色尼、耶输陀罗、末利夫人、妙龄童女,以及《华严经》中的休舍优婆夷、慈行童女、婆须蜜多、自在主妇,《法华经》里的龙女八岁成佛,《维摩经》里的天女散花说法,都是学佛有所成就,或证悟圣果,教化度生的著名女性。

现在举几个获得成就的学佛妇女,作为现代女性学佛的楷模。

(1)发愿摄众的胜鬘夫人

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和皇后末利夫人,自从在祇园皈依佛教之后,常常想起他俩那最钟爱的、已嫁给阿踰国王的聪慧利根的女儿——胜鬘夫人,于是就写信派人送给她,力赞佛陀的无量功德和智慧。胜鬘看到这信,急于见佛,就在宫里至诚祈祷,感得佛陀出现,为她说法,并为她授记:“如果你能不断地修学,将来还可成为普光如来。”她听法后,深为感动,就自动地在佛前发了十个大愿,要尽未来际,以正法摄受众生:

一愿自己对于所受的戒法,永远不起毁犯的心;

二愿对于一切长辈,永远不起轻慢的心;

三愿对于一切众生,永远不起瞋恚的心;

四愿对于他人的福乐、美貌、智慧,以及一切资生事物,永远不生妒忌的心;

五愿永远把自己的所有和所知,都能布施他人,没有吝啬;

六愿永远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有财物,都要接济贫苦的人民;

七愿永远为诸众生行“四摄法”,无爱染心,摄受众生;

八愿见到孤独、幽系、疾病的众生,永远要为他们设法脱离苦难;

九愿见到一切损人利己的事情,永远要维护正义,主持公道,应折伏的就折伏他,应摄受的就摄受他;

十愿从今天起,直到成道,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佛陀印许了她的心愿,又以神力加被她,使她说了一部大乘的圣典,那就是著名的《胜鬘夫人狮子吼一乘大方广经》,阐明了一乘真常的胜义。

(2)乐善好施的毗舍怯母

憍萨罗国的舍卫城中,有一个信佛的家庭主妇,名叫毗舍怯母,一天她到祇园去拜佛,又请佛和弟子到她家里来受供养。她因深知出家比丘生活的清苦和不便,就在佛前要求允许她实行发心要做的八个愿望:

一要向比丘们布施雨衣,因她的婢女曾见比丘们在室内没有雨衣穿,裸露身体;

二要供养初入僧园的比丘,因他们还不知道到什么地方托钵才有人供养;

三要向行脚比丘布施食物和资具,因他们没有这些,要去托乞,阻迟了出外行化的时间;

四要向生病比丘布施汤药,因有病没有医药,不易很快地痊愈;

五要向生病比丘供养食物,因没有适当的食物,以后会影响他们身体的健康;

六要供养看护病人的比丘,因看护的比丘忙着自己去乞食,就顾不到病人;

七供养稀饭给比丘们吃,因佛说粥有十利,可以调心,增长健康;

八要向比丘尼们布施浴衣,因见她们在恒河水边裸体入浴,和一些不正当的女人混在一起,大家就会对她们失去敬意。

当时佛答应了她这八个愿求,但问她这样发心,究竟为什么利益?

她说:“不为什么利益,只希望将来有比丘涅槃,能够听到佛说他们已证阿罗汉果,而这些阿罗汉是曾经受过我供养的,我心里就欢喜了。”大家听了她的话,都很感动,认为她的施舍,纯出于一片至诚,供养三宝,没有什么附带的条件;不像有许多人,做了一些好事,都是心里另有企图的。而她的乐善好施,全是推己及人的爱护,慈悲心和同情心的天然流露。

(3)转迷为悟的摩登伽女

印度有一个首陀罗种姓的女子,名叫摩登伽,与阿难很有缘分,苦苦地追逐阿难,很想和他结成夫妇;但阿难道力尚坚,颇有戒心,弄得她不得所欲。后来她要求她的母亲用“婆毗迦罗先梵天咒”的力量迷惑了阿难,把他诱引入室,淫躬抚摸,几毁戒体,后被佛陀设法救出。

佛叮嘱摩登伽女,若要和阿难结婚,先要学阿难剃发出家,学到像阿难那样的道心,才可以和阿难结婚。摩登伽女一心要和阿难结婚,只要目的能达到,什么都可以照做。结果她遵循佛的意旨,削发出家,佛陀教她修道之法,渐渐心地清净,欲念消除,才知道爱情的妄想是愚痴可耻的行为。她从糊涂的迷梦中清醒过来,努力修证圣果,佛印许她的功夫已在阿难之上。

摩登伽女这时已离欲无染,拔除了爱情的种子,不会再生爱苗,即使叫阿难去和她结婚,她也不需结婚了。

当时印度社会阶级甚严,佛度这个首陀罗种姓的女子出家,曾受到僧团、社会以及国王波斯匿等的非难,认为这会损害教团的名誉。佛很婉转地对他们说:“我是海洋,你们是百川,百川汇入海洋,同成咸味的海水;你们大家一入佛海,也就一律平等,更无贫富贵贱可分了。”

当时他们对这些话,还不能完全无疑和同意,到了摩登伽女证入圣果的消息传出,大家始信佛法平等。确有事实可以证明,一切世袭顽固的旧观念,也就不攻自破了。

(4)佛化家庭的耶舍父母

耶舍为俱梨迦长者的儿子,是一个翩翩浊世的佳公子。一天见自己所爱的舞女和乐师调戏玩耍,闷闷不乐,跑到佛处叫苦。

佛告以“人生原是苦空无常的,世上无不散的筵席,也无不变的爱情”。他领悟过来,就出家学道。他的父亲俱梨迦不知他的下落,以为他已自杀,后来知道他还健在,且经佛的开导,已出家修道,也就非常欢喜。经过佛陀的几次开示,俱梨迦也自愿皈依佛教,做个在家正信的佛弟子,所以他就成了佛教有“优婆塞”(男居士)众的第一人。

俱梨迦长者在第二天,就恳请佛和六百个弟子,到他的家里应供说法。他的夫人听了也生起信仰,皈依佛陀,做个在家修行的清信女,过着佛化家庭的生活。她的皈依,也成了佛教有“优婆夷”(女居士)众的第一人。继续她皈依的,后来还有耶舍的青年朋友五十多人。这一群的男女青年,受了佛陀的熏陶和感化,不但过起家庭佛化的自利生活,同时也遵循佛的指示,到各处过着最早布教的利人生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了幻法师文章列表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

星云大师《学佛要学吃亏》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时,得戒和尚若舜长老在教礼时...

金明法师:学佛的好处

人类的需要,除了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在许多...

知识不等于证悟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

学佛的人是求解脱的,不是来找烦恼的

我们现在听到好多的道友指责别人衣服没穿整齐啦、掌没...

初学佛女众几种不如法的表现

不少学佛的女众,是在现实遇到困难或感受到苦痛以后,...

学佛困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善护念

善护念这三个字,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

佛法让烦躁心变平静

从来我就是个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意气用事起...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中国现存的古代大佛【组图】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已近2000年时间,除了变成中国最大...

未悟者,妄以假悟,自误误人

参禅人,守住无慧,不忍受苦无福,无福不能成佛,无慧...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

有时解释,反而会增添烦恼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语言虽十分通俗,但...

【佛教词典】楼至佛

(佛名)Rucika,又作卢至佛,楼由佛,卢遮佛。贤劫千...

【佛教词典】屈支

(地名)Kutche,国名。或作龟玆,丘慈。见名义集三。...

极乐世界的莲花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阿弥陀经》讲三种庄严:池水、宫殿、莲华,它的重点...

念佛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问: 念佛的目标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道安法师...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一、 玄奘考试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为何这位比丘能示现化生

三千多年前,世尊为报亲恩,于结夏三个月期间,至忉利...

欣往西方 厌离娑婆

阿弥陀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

要想千人头上过,须向万人脚底行

在五台山时,每天上午和中午都有过堂,都是师父给我们...

净土法门修行的第一关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

药师健康长寿七法(图)

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师法门的长...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不期无常到,君向何处去

二〇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