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知识不等于证悟

2019/04/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知识不等于证悟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牧牛人,不能得到清净行的法益。

经文背诵虽不多,但确实奉行,灭除贪、瞋、痴,如实知见,内心清净,生生世世不再执着的人,真正得到清净行的法益。

有两位出身高贵家庭的比丘是好朋友,其中之一精通三藏,娴熟于唱诵并弘扬经文。他教导众多比丘,而成为十八个比丘团体的指导老师。另一位比丘则在热切精进的修行之后,证得阿罗汉果,并且透过止观的禅修而证得卓越的能力。

有一次,证阿罗汉果的比丘到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顶礼问讯时,这两位比丘碰面了。精通三藏的比丘不知道他的朋友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反而轻视他的朋友,认为这老比丘对神圣的经藏所知不多,因此决定盘问他几个经藏的问题,佛陀知道他这种不友善的居心,也知道他一定会自取其辱。

所以,佛陀出于慈悲心就去探视两人,以避免熟悉经藏的比丘取笑他的朋友。佛陀并且亲自提出问题,他问熟悉经藏的比丘有关禅那和道果(maggas,透过禅修而得到的高级境界),熟悉经藏的比丘无法作答,因为他只知道教导别人, 自己却不亲自修行。另一位比丘由于精进奉行佛法,已经证得阿罗汉果,所以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佛陀因此赞叹阿罗汉比丘,而对熟悉经藏的比丘不赞一词。

其他比丘不明白为何佛陀大力称赞证得阿罗汉果的老比丘,却没称赞他们的指导老师,佛陀向他们解释说, 熟悉三藏但不知奉行的比丘,像牧牛人,只为牧牛而获得工资,而亲自奉行佛法的比丘,就像牛主人一样,享受牛的五种生产品,所以说,熟悉三藏的比丘只得到学生对他的服务,没有修行圣果的益处。而阿罗汉比丘虽然懂得不多,只能背诵一些经文,但清清楚楚地明白其中的精义。并且精进修行,克服了贪、瞋、痴,他的内心完全没有精神的烦恼,对今生与来世没有任何的执着,所以他真正获得修行的圣果。

《法句经故事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

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佛

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能说学了佛法就坏了世间的相,只...

怎么样来判断善知识

我们要怎么样来判断一位善知识,在经里说: 我教比丘,...

大安法师:文化人学佛的通病

文化人学佛,大多好乐研究教理,总想从经卷中得大总持...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不要对佛的迷信

1、生活中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

一念善心即为佛

印象中,奶奶笃信佛教,每日吃斋念佛,特别信奉观音。...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水多不饮

常常有人说,我们是凡夫呀!那有资格学佛,学佛的人必...

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经常游戏于亭台楼阁中,享受天上...

多行善事必有善报

《三字经》中只举了两个教子模范的例子,一个是为子三...

【佛教词典】国清寺

位于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佛陇峰南麓,乃天台宗之发源地...

【佛教词典】无言童子

(人名)受诸天诫修无言行之童子也。...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大安法师:能用念佛机代替助念吗

问: 弟子所在的县,既无寺院又无居士团体,亲人去世...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

病人将终之时,是为其开示还是念佛

问: 如何正确理解《临终三大要》中提到的病人将终之...

渐渐从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

要从当下的一念去把握

佛法真正学好了,就能够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时...

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圣严法师《冤家路窄》

「怨憎会苦」是佛所说的人生八种苦之一,意思就是冤家...

随时随地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

闲来无事,网上漫步,看见一则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一...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按照这次活动的安排,今天下午是传授三皈依和五戒。这...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

想伤害人家,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