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如瑞法师  2015/03/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们的用心了。

学,是为了让我们得到解;解,是为了去落实。如果整天坐在那里看书、听光盘,但你心中没有照着去做,也就是说你不能让自己的心和佛的心慢慢的相应,学得再多也不会有多大的利益的。

什么心和佛的心不相应呢?贪的心、嗔的心、愚痴的心、我慢贡高的心不相应,凡是自私自利、损害别人的心都是和佛的心不相应的。佛喜欢让我们怎么做?佛喜欢让我们无私地去奉献众生,令众生欢喜。那我们知道了,就要去做,做的当中要学会用一颗成就他人的心、慈心、悲心,平静的心去面对一切。人生在世,不是说你所遇到的人和事都能如你的意的。因为你在过去生中就没有和众生全都结上如意的缘,所以必须学会去面对一切。

有的同学可能因为和班里的同学,或者和某一个人,有隔阂,或者看不惯,就会造成自己修行的大障碍。所以学佛,就是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继而言语相应,行为相应。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首先要看好自己的这颗心。我们出家人,可以说没有世间的那些复杂事务,这颗心,是很容易照看住的。那就是每一念都很清楚:是善?是恶?还是无记?我们最初的训练,一定是有意识地来训练。虽然是一种有意识的,但从有心的,慢慢熟练以后会成为自然,也就是不用心的时候,已经窜习成了的习惯。我们每个人,都要给自己一个训练。

我发现同学们现在还是有了一些进步了,就像我们在观堂里念的这句阿弥陀佛,就觉得最起码有一部分人在用心念。你不要看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么简单,如果是发自内心的来念,里面就包含着对佛的无限敬仰,对众生的无限关爱。就是要上祈诸佛加被,下面,我们也要去加被众生的。我们的慈悲心要从这一句阿弥陀佛当中念出来的。

但一些细小的地方还不够好,比如说集体礼佛、问讯的时候,还有一部分人,不听二罄。虽然是小事,但也是修行。一到众中,你首先要把自己融到众中。都要服从于大众,没有一个我的。所以我要好好地用心,看现在要念什么,做什么。一个合掌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心很明明亮亮的,那你这个早殿,你的掌从开始到结束,会合得好好的。合掌放掌,只要你用心无不是修行的。如果我们能把每天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当作改变我们的修行,你一定有极大的热情来投入的。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个脚踏实地的练习,如果这一步全部做好了,可以再往深处去练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把心从外尘境界上收回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养成随时摄心的习惯,我们常...

心灵的财富

宗教导师们总认为人类的幸福,并不在于感官上的满足与...

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报

首先我们要先从空性的角度来解释人生,这个中道它也是...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诸位要知道,禅定是现量境,这不是妄想哦。禅定的境永...

五位百法——心法的种类功能与意义

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

觉树根株。教门头首。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菩萨悟...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冤亲债主是指哪些

问: 请问冤亲债主都是指已经去世的人吗? 体恒法师答...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

惟贤长老《净土教与庄严国土》

一、净土教与净土宗 净土教的阐扬源自释迦牟尼佛。根...

念佛与参禅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

【佛教词典】监斋使者

(图像)监护僧食之神。支那僧寺称为监斋菩萨。青面朱...

【佛教词典】一因二缘令后有芽当得生长

【一因二缘令后有芽当得生长】 p0019   瑜伽八十八卷...

终日念佛为何无法往生

人们常说,终日念佛,为何无法往生?截流大师告诉你答...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问: 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

十二因缘--轮回中的连环钩锁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一、无明,二、行,三、识,四、...

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他在亲...

星云大师《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

前言 佛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灭、道」,由苦...

众生轮回的习惯与体制化

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跟你们介绍木鱼...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

利用自己的缺陷,给缺陷插上腾飞的翅膀

他的妈妈一共生下过19个孩子,可是,只成活了9个。他...

【推荐】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

穷书生的传家宝

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有位书生以教书维生,但是家乡环境...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