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八正道来引导你的思想

净界法师  2015/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用八正道来引导你的思想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那么佛教的因缘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说这个生命,我们本来清净,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出来呢?首先他会得到一个知见,这个知见有两种可能。第一个他的生活的经验,他可能在生活当中遇到很大的挫折,很大的逆境的考验,或者他曾经被骗,他就认为人性本恶。那么他成长过程当中,他得到很多人的资助,他建立的人生观,他认为人性本善。或者他有幸遇到佛法的启发,他知道人性本来清净,那么他由不同的知见,经过他长时间的这样子思维消化,会产生一种很大的引导力量,叫作胜解。.

这就是为什么人会有不同,因为他从他的人生的经验当中,他得到很多的概念,而这个概念他慢慢累积,形成他一种自我意识,那么这个自我意识就带动他的身口意三业,他就会讲出不同的话,他会造不同的业,他从事不同的职业等等。那么这种情况他不是一天两天,他会数数的熏习,这个精进他的不断地熏习,点点滴滴的累积,所以你年纪越大,你自我意识,你所成就的思想越坚固。那么由这个思想会产生一个念头,你的一个判断力,那么最后变成一个很坚固的一种胜解的正定,这个到正定就很难改变了,那么这个正定又加强了你的思想。

所以这个八正道的公式,当然它主要是讲佛法,但是这套公式也适用于所有的众生,只是如果他是错误的,把这个正,第一个正改成邪,其它都一样。如果你一开始是邪恶的知见,你就会产生邪恶的思维,邪恶的身口意,邪恶的精进,邪恶的念头,邪恶的禅定,最后又加强你邪恶的思想。所以我们的第一因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会犯罪,他内心一定有一个错误的思想,他才会犯罪,佛法认为是从思想去推动你的身口意的。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他随佛出家以后,他前面几年是依止僧团,但是他后来就自己一个人住茅棚了,那么他自己在那打坐修行修了六年,功夫都没有长进,没有长进他很苦恼,他说我修了六年,我的内心我出家的时候遇到事情是起这个烦恼,现在六年后还是起这个烦恼,一点都没有长进,他就想要还俗回家了,这个大慈悲的佛陀看到这件事情,佛陀就现出另外一种行脚比丘的样子,就跑到这个住茅棚的比丘地方说:我是行脚比丘,我可不可以在你这个茅棚跟你借住几天?

这个住茅棚比丘说:欢迎。佛陀所示现的比丘就跟这个比丘两个人就住在一起了,每天陪他打坐,陪他一起吃饭等等。有一天这个佛陀所变现的比丘就跟住茅棚比丘说:我今天带你去一个地方好不好?我们在那打坐,那个环境非常好。这个住茅棚比丘说:好啊。那么这个佛陀化现的比丘就带着这个比丘到了一个海边,然后这个地方很多的石头,他们两个就坐在两个石头上面对大海打坐。

坐着坐着,在沙滩上出现一个乌龟,乌龟在沙滩里面慢慢地走动,慢慢地走动,走动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个野犴,野犴有点像狐狸,比狐狸还小的一个动物。这个野犴看到这个乌龟就过去吃这个乌龟的肉,这乌龟看到野犴一来,就赶紧把这个六根收回去,就住在它的乌龟壳里面去了。佛陀变现的比丘就跟另外一个比丘说:你看这个乌龟很不错,乌龟有护身之铠,野犴不得其便。他说乌龟为什么没有让野犴吃掉呢?因为它知道把六根这个肉把它收起来。

这个比丘得到这个启示以后,他就知道他错了,因为他以前都是空心静坐。空心静坐就是什么都不想,空心静坐你的烦恼会一时的淡薄,但是你没有产生一个对治的力量,所以你空心出来以后,你的烦恼原封不动,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诸法因缘生,我们今生的思想是很多生很多生的累积,就像流水一样,如果你没有做出改变,它就不会改变。就是说你没有创造一个改变的因缘,你今天就跟昨天一样,因为你没有做出改变的因缘,所以我们今天内心当中没有修习道法的观照,你今天跟昨天一样是很正常的,因为你没有产生一种对治的力量。

这个球它滚过来,你中间没有另外踢一个方向,它就是这个方向而已。所以这个比丘他做了一件错事,他以为说坐在那个地方,念念佛,持持咒,然后就大事已办了,那你没有去对治妄想,妄想就跟你出家的时候一样多。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必须做出改变,而这个改变的能量它的方法必须从先圣先贤的经典里面去学习,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心不知心,如何万虑休

在不念阿弥陀佛名号之前,我们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不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

我们可以活得很快乐,只是我们不肯

佛的法身从哪里来?要修慈悲;慈就是予乐,【悲】就是...

了解自己的念头

修行不在其它,而在修心。如果要修心,就必须了解自己...

圣贤之路八正道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位名叫马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

学佛证道之人必须具备这三点

【原文】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见识...

【推荐】美好的饮食跑到嘴巴里为何变猛火

当我们的舌根去接触这美好滋味的时候,那甜美的滋味其...

洪应明《菜根谭》上集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

【佛教词典】明瓒

(一)唐代僧。潞州(山西长治)人。生卒年不详。精研四...

【佛教词典】大悲铠胄门

(术语)大日如来生出北方金刚护菩萨之三摩地也。出生...

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广修供养

在修行没有成就前,一定要广修供养。在唐朝,有位叫悟...

受菩萨戒后,吃蛋犯什么罪

问: 受了在家菩萨戒,吃没有生命的鸡蛋、没有半月半月...

星云大师《有道者的心态》

道德,像一件华丽的衣服,可以庄严一个人的仪表;一个...

【推荐】念佛人很多,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净土宗其实在逐渐衰微当中,这是很遗憾的事!念佛人很...

坎坷不可怕,一帆风顺才是最可怕的

人在不顺时才想到求神拜佛、念经。但是,坎坎坷坷时不...

凡夫的心与佛陀的心有什么不同

相似即佛于实相理,相似得见。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

布施的功德

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 如果附近发生...

龙裤国师念佛成就的公案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国师,名号为龙裤(法名已经佚...

太虚大师谈近代西方素食的风潮

人生之大问题,曰衣、食、住、行。单论食之一项,吾人...

不买点供品,佛菩萨就不加持你了吗

诸佛菩萨加持力,那得你自己发心,还有你得求他。有人...

你要做哪一种人呢

人有多少种?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澳洲人;有多少...

成佛的十种广大行愿

如果要成就如来就是佛这样的功德之门,那你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