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工作环境当做修行的道场

2017/0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工作环境当做修行的道场

我是一名护士,对这个称号我曾很不喜欢。你可能会说,那不是白衣天使吗?可在我眼里,“护士”一词包含了太多的委屈和无奈(此处省略一万字)。同事们也是发恨——绝不让自己的子女从事医疗行业,绝不让自己的子女再受这份罪!每每和同事们聊起这一行也是满满的负能量。更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上辈子做错事,这辈子做护士。”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还得靠这份工作糊口。于是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件很不开心的事。直到遇到佛法,我才渐渐改变想法。佛法不离世间法,将佛法实践于生活中,融入于工作中,才是修行。

首先,我把我的工作环境当做修行的道场。调整心态,发菩提心,用一颗欢喜的心去做每一项工作。把我的服务对象视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慈悲心、感恩心和恭敬心对待每一个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做众生的“服务员”,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我发现每当我不求任何回报地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我的转变也影响了周围很多同事。有一次,一位夜班同事刚刚送走了一位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心情非常沮丧,抱怨道:“真是倒霉,夜班已经让人精疲力尽了,还抢救病人,还送走病人,真是倒霉透顶,为什么每次都赶在我班上!真不想干了!”

面对她的发泄,我很理解她,并发自内心地开导她:“在我眼里你是真正的天使,这位病人和你有缘,让你送他最后一程,你是帮助过他的人,他一定会感谢你、保佑你的。”原本沮丧的同事听了我的话,好像心结一下子打开了一样:“对!用你的话来说,我是在培养福报。”

佛法改变了我,使我快乐的工作,让我的工作环境充满了正能量。真心地感恩法师,感恩菩提书院,感恩一路相伴的师兄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路留一步,味让三分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

善待每一位众生,不论贫富与贵贱

从前有一家专卖高级点心的铺子。有一天,铺子里来了一...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昼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课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

星云大师《如何启发聪明智能》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很聪明,有智能,但是聪明智能不是你...

一切众生都贪恋这个色壳子

四大无我,五蕴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这骨灰是不是...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做事不执著,并不是随随便便做

问: 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

关于僧人还俗问题三则

告青年苾刍(比丘)之还俗者 近年以事变纷乘,居各种地...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

【佛教词典】谤佛经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有师子游戏菩萨等十大...

【佛教词典】无所为

【无所为】 p1057 瑜伽八十七卷十五页云:又彼空解脱门...

初学坐禅调五事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

文珠法师《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

我们学佛,无论目的是想独善其身,作个自了汉;抑或是...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问: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呢? 隆宣法师答: 阿弥...

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

心能忍辱,你的相貌就会好转

行忍辱慈,护彼我故; 怎么叫做忍辱慈呢?护彼我故,就...

舐犊之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

如何转业力?如何忏悔消业

识得业力,不随业转 (因某寺院失火之因由,师父和大家...

犯淫戒与持不淫戒的果报

毁犯淫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生死炽然。二、障...

所谓的顿悟,都是从因地栽培来的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

【推荐】慧律法雨—找回内心的平静

《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

住寂静处深思出离得无漏智慧

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