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会用钱也是个大学问

妙莲老和尚  2017/1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正会用钱也是个大学问

说到赚钱,谁不会赚钱?人人都想赚钱也会赚钱,但有几个人真正会用钱呢?这是个大学问喔!要是讲会用钱,那只有世间上的慈善之家,他们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事实上,想想你有钱、有福报、有学问道德,这些是怎样来的?是靠国家一切的人民才有的喔!没有社会人的协助,你也不会天生、自然而有的。你有学问那是父母、老师培养你,你父母、家庭这一切的生活,完完全全要依赖社会。所以你有钱、赚了钱应该「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这样你会赚钱也会用钱,那就有福报了! 否则会赚钱却不会用钱,那赚了钱还是很苦,守不了的。你看世间那个守财奴能富而安乐的?

佛家告诉我们,钱是五家所共有。其实何止是五家?这只是说个大概。世间有没有三代富?现在的人,暴发户多得很,你看他今天是个有钱人,唉!不用到明年马上变成穷光蛋了。既然有钱怎么会保不住呢?因为只会赚钱,却没有保钱之道。钱不是放在银行或保险公司就能保得住喔!你想要保住,不但今生享用、来世享用,子子代代都能享用,那就要会用钱,要用在国家、社会,为一切人解救苦难。

即使你赚大钱,但是你的肚子一天能吃几碗饭?古人说过:「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又譬如你有一百张床,晚上还能一人睡一百张床吗?那你不是苦死了!当然你想要富有,但富有不要只有你一个人享,要能与大家共享;这样你愈有愈好,不但今生有,永久都有。这是良心、根本上的道理,也是福慧之道理;并不是小心眼子,赚了钱就只有想保住不用。

你保得住吗?永远保不住!要想保得住,那就要做功德;钱放在功德箱里,那才真真实实保得住,不会被大风、大火、大水、大旱、盗贼、坏儿女或者贪官,把钱财弄没有了。这是摆在现前的事嘛!为什么看不到?事实上所见,有太多、太多的例子嘛!怎么还那么愚蠢,有了钱还想保留给子子代代?这是在作梦--睁着眼睛作白日梦啊!

有钱你会善用当然是好,不会善用那多么苦!古来就这样说:「一家饱暖千家怨」,你一家有饭吃,周围的人却在那边饿肚子;不错!你那个饭又不是偷人家、抢人家的,是你自己勤苦来的,但你要有同情心啊!有饭大家吃,这样才有福报,人家才会感激你、报答你,否则就会招来妒嫉、瞋恨,恨之久就会强夺;强夺不得,慢慢就演变成残杀大战而灭亡!

世间人常为钱财争斗,唉!「人为财死」,这金钱害死多少人!大家若明白这个道理,你有多少亿、多少亿,能把这个多少亿拿出来,在国家做慈善事业,那不就是大慈善家了?到时候谁不敬重你、赞叹你?你要无谓的花钱,最后变成穷光蛋,也没人会同情你,活该嘛!我想大家是佛教徒,有佛教的思想,就不会为这些所害而得自在快乐。

我们佛教徒、善男信女们,听到了佛法的教导,就要好好地赚钱、好好地会用钱;那不但你一人有福,大家都跟着你有福,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跟着你有福报。「一人有庆,兆民咸赖」喔!一人成佛,不要说成佛,其实只要有佛的思想,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你的福慧了,更何况你将来必有成佛之时,那更能福荫一切众生。恭喜你!成佛后你就拥有福慧二足尊了。

再说赚钱,钱在黄连树上喔!不是那么容易赚到的;你还是要有福有慧才能赚到,没福没慧赚到了更加苦。有的人认为:「贫穷好苦喔!」贫穷当然是苦,大家知道吗?富贵人比贫穷人还要苦!贫穷苦算个什么,富贵人才真苦!或者你会说:「富贵的人还苦?哇!有那么多的钱,怎么还会苦?」没有钱的人认为有钱好快乐,其实愈有钱愈苦!

富贵为什么会苦?大家稍微明白一点佛法就知道。人为什么苦?就是被五欲:财、色、名、食、睡,害得好惨,因为有五欲而苦。富贵人富就有「财」、贵就有「名」,五欲之中已经占了两个。而且有财自然下面就有一个「色」字,好多人有钱不是贪名就是贪利,还有人有了钱就忘记了元配夫人,这不是害死人吗?也能害得人亡家亡国呀!

再说到「食」--贪吃,现代人喜欢吃海鲜,看看人的这把口多残忍!酒肉吃饱了又贪「睡」,大好的光阴就那么糊糊涂涂的睡掉了,这就是醉生梦死的凡夫!

君子学道、利人,起五更睡半夜,减省睡眠事情都做不了,那能像一般昏迷人贪八小时、十小时的睡眠?人生光阴有多少?这就是苦恼的凡夫以睡欲为乐,空过白日阳光--命光!

大家听闻了佛法,要好好地觉悟,不要被五欲把你害死、害惨,害得你永远翻不过身来!佛法为什么大慈大悲?就是告诉你怎么离苦、如何得乐,大家要把握佛法的真理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妙莲老和尚文章列表

本分的钱都受不住,意外的财能守住吗

人人都讲发财,所以炒股,发财来得快嘛。可也别忘了赔...

劝人受五戒要承担他持不了戒的恶业吗

问: 我有一位师兄,学佛半年就能背《无量寿经》。看他...

【推荐】把无常败坏的资财,转成恒常受用的功德

菩萨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响,因为他住在菩...

善用金钱

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

做人做事需要有敬畏之心

当今社会里,做人做事非常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否则就...

免除死刑的契机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

「钱」字的含义

中国人写这个钱(錢)字,繁体字,一个金,那边是两个...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来对待儿女

人人都会生儿女,但不见得人人都知道教儿女;生儿女易...

念大悲咒应具有这十种心

有弟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持大悲咒?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

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我们看第十科,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这个邪心怎么说呢?...

本焕老和尚:2002年深圳信德图书馆开示

各位居士:你们大家好! 我看你们各位在念佛各方面都...

【佛教词典】人定

即六时中之初夜。印度分一昼夜为六时,其中之初夜,我...

【佛教词典】五种任持定法

【五种任持定法】 p0275 瑜伽六十二卷十三页云:彼随烦...

圣严法师《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

六即佛之观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五...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

春节寺院普供仪轨合集

大年三十(除夕)至正月初二,依汉传佛教丛林的惯例在...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

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出家因缘

王舍城中,住着二位智慧非凡的婆罗门,精通一切书论,...

仅仅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

下面这一段庚二,诫劝,作一个告诫跟劝修。这当中有两...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对宗教对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

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恩赐而不是惩罚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后,觉察到佛身体有恙。阿难尊...

知止

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