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宏海法师  2019/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八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各称法名。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

各位同修,大家下午吉祥。你看这一天,大半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对于时间,有时候觉得说,这一块儿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好像另外一个版块的时间还很长。实际上人的一辈子就是这样迅雷不及掩耳,并没有说今天很仓促,往常很清闲,节奏是一模一样的,就看我们的念头跟它相应几分。所以为什么以前大德祖师们说,修行跟逃命一样,真是这个道理。

那么上午呢,我们费了很大的老劲儿,好像把这三千大千世界,至少一小世界给转悠了一回,讲了这么多的,这些海众云集。为什么这里不是聚集而是叫云集呢?不是召请而叫云集?就是这个意思,是他一直在,当体即是法会。那么从经文的内容上来讲呢,这是第一卷里面,《世主妙严品》里面的第一卷,然后是之一。

下午开始我们要进入到,这个《世主妙严品》一共有五卷,五卷里面呢,要进入到第二卷开始,一直到后面的这个《世主妙严品》结束,它一共有五卷的内容呢,都是讲的海众云集。大家观佛来瞻礼这个毗卢遮那如来,然后赞叹各个得解脱法门,赞叹佛的功德。

所以我们前面讲到说为什么,让大家先把人家佛的果地的这个现前境界呢,全吐露给大家,让我们生起一个,就是决定的信心,决定的信心。

所以下午的内容开始从进入第二段开始,这里呢就是讲到这个,显这些道场,参与法会的这个云集众的他们的各个功德。来的这些人呢,就好像浮云一样,我们知道浮云本来是没有心的,那么有这个龙在里边翻卷的时候呢,这个云就跟着开始动,这就叫云集。

实际上前来的这些菩萨们呀,他都是无住的,本来就像《金刚经》里边的没有住,没有执,执念。但是因为什么?佛这里一现,他们就随之而来,他有这个缘在。我们前面讲到的,性,本性,法界本性中具足这样的现前之缘。

所以大家来看这一个,第二卷开场就说:“尔时,如来道场众海,悉已云集;无边品类,周匝遍满。”你看这里讲的,就是说不仅仅上面说的这么多,这只是照着每一个众生界的品类呢,就是照着一个世界,轻轻地这样描绘一下而已。以点带面的,就这么多都是以点带面。

他这里讲到“形色部从,各各差别;随所来方,亲近世尊,一心瞻仰。此诸众会。”这样的一个法会呢整个,随所方来,参而不杂,就是秩序非常的好,来了这么多的人。你像我们早上,你看念佛也算是秩序可以,只能说可以。那么因为也有远有近,我看一下也是很多,因为每次人来了,反正乌央乌央地,讲完了就走。那么每次看一下呢,都是熟面孔,但是现在的时间关系,没有聊天的单独聊的机会了,大家就在这个法上见。

但是佛每次这样人家的法会呢,就是说,每个人见佛就像各对面前一样。就是虽然佛只有一个,就像天上的月亮,但是他们这些就像百川,山河江河湖海一样,百川各个都能影现出来这个全部月亮,各见各的佛,秩序不乱。

所以说同时也没有一点点异念。不像咱们这儿说磕一下碰一下,你挤一下,我这个站一下,好像有时候还一点儿嗔火还要烧起来,没有。同无异念,一心瞻仰。所以这里才叫说一心瞻仰佛的庄严。所以这里他们讲到的说,来的这些啊,都称之为“见佛无碍”,见佛没有障碍。那我们大家也都要晓得,见佛是可以的,佛呢,诸佛菩萨一直就在,为什么见不着,因为有碍,障碍。

所谓的十万亿佛土,也是我们常说的十万亿分别,十万亿烦恼,十万亿业障。那么你要见佛,一定要具足因缘,他不是乱来的,一定要具足因缘。因也要无障碍,缘也要无障碍。那为什么说所在道场的这么多参与云集众呢,都能够见佛无碍?一个,人家的因无碍。

什么叫做因无碍呢?因为曾经有见佛之因,大家知道吧?他们云集的这些法会众呢,他们曾经都,你看这里说:

“如是皆以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之时,于劫海中修菩萨行,以四摄事而曾摄受。一一佛所种善根时,皆已善摄种种方便,教化成熟。”

这就叫因无碍。他这个忆佛念佛,后面我们就看到,实际上他们所谓的这些法呀,其实都是在忆念三宝,在忆念诸佛。那么有这个因,用因来牵动缘,这个缘就自然而然就要来,因为它的因已经足了,这就叫以因夺缘,夺取的夺。以因夺缘呢,大家就自己就能看见佛了。现在我们的因不具足。那么另外一个叫缘无碍是什么呢,以缘夺因。

就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他有大悲愿力,他有佛光摄取不舍,他要九法界众生若不听我名号,不取正觉。他有这样的愿就是,等于说这是佛的力量,令众生有缘见佛,叫做以缘夺因,就是缘来牵动因现前。只要因缘一结合,感应道交,就叫做见佛无碍。所以大家要明确,我们现在呢,就是因缘不结合。因也有碍,缘也有碍。因缘一无碍,那么自然而然这就叫做见佛无碍。所以这些呢都是上面形容的:“以胜解力入于如来功德大海。”能够感应道交,这些大众。

那么我们前面呀,大家看到了列了这么多的名目,这些诸天王啊,护法众啊,其实他们的所有功德都是安住于什么呢,念佛众生而来的,念佛众生而来的。回去大家看一下经典里面呢,他们虽然前面讲到说复有无量这个天王,那个修罗,什么日月天子等等,最后都会讲到说,其数无量,各住什么广大法门,然后什么于诸世间做大利益,等等诸如此类。

无非就是第一个,亲近诸佛。亲近诸佛有几种,一个是要常勤守护。我们现在的心,你说是要生西方,或者说相信佛法,笃信佛教,大家的心能守护得住佛吗?我们的心太多的时候就守护着自己嘛,生怕自己这样那样,其实守着自己,不是守护佛。那么这些呢,你比如说一开始的这个,金刚,执金刚神,他就是常勤守护。

第二个叫供养承事,恭敬心供养侍奉。

第三个叫亲近不舍。第四个叫严净佛所。这都是他们修的功德,经里面的原话呀。所以是很微妙的,其实我们现在在道场里面也是这样。为什么说有三宝殿?为什么庙里面要供佛法僧?他就是照着这个法来的。因为有大殿供的佛,你看我们有香灯师父才能常勤守护,对吧。

大家一进大殿,拜垫上现前就能顶礼膜拜,常护持道场就叫亲近不舍。每天在寺院里边,去发心把这个殿堂弄得干干净净,佛的供养具做得庄庄严严的,那么这就叫严净佛所。一样的,就是这么一个修法,亲近诸佛。

第二个修学正法,你看这里讲到的于诸法得清净眼,又讲到说“散灭我慢之心”,还有一些呢是以法为乐,这都是我们上午讲到的这些这个众那个众,他们最后总结他们的一个状态,修学状态。所以说修学正法是根本,那么当然还少不了什么呢,利益众生,利益众生。

所有的这些云集众呢,要么是仁慈佑物,要么是勤作意利益众生,要么是救护一切众生,要么是令一切众生恼热消除,成就一切众生,令得解脱,都是这样子的。所以这里才叫做,不是叫海众啊,我们极乐世界叫清净大海众菩萨,叫海众。这里叫众海,“如来道场众海,悉已云集。”就是这么个意思。

那下面开始呢,我们又要开始逐个逐个地讲。那没有办法,《华严经》就这么宏大,其他的经典呢你跳跃性的,《华严经》像是什么?就是跟这排兵布阵一样,全是层层叠叠重重无尽的,都是这个法。所以下面我们再来看,四卷内容都是在讲,这些参与众得了法,得了什么法呢?得了解脱法。

第二个赞叹佛。而且在这四十众,就是下面觉得更多啊,在这四十众中啊,各个都是先用这个长行呀,说自己得了法,什么法?你看比如说讲到说,妙焰海大自在天王,得法界虚空界寂静方便力解脱门。他得了这么个法成解脱了。什么自在名称光天王,得普观一切法悉自在解脱门。

一个一个这样讲。那我们这里边也要跟着来走一下,因为这四十众中还有差别相。差别相是什么?你看前面讲的是天王,后面讲的是菩萨,甚至有登地的菩萨。那这里的差别相,前面这些叫做异生众,不一样的意思。异生众是什么意思呢?相对于同生众来讲,大众的众。

我在这里讲过这个概念,大家还记得吗?什么叫同生性?什么叫异生性?有没有记得的?同生性就是开始破无明,见法性,见了这个法性跟佛性一模一样,再不会走样儿了,这就叫同生性,跟佛是同一个如来佛性,已经见到。异生性是什么呢?还没有见到中道佛性,就属于异生性。

所以这里讲到的说前半部分是异生性,就是这些诸天呀,八部呀,诸神呀,就是前面讲的。这里讲到的诸天里边先还是色界的天,后面才是欲界的天。

那我们来看一下,你看这里他讲到的说“妙焰海大自在天王”,他得了个什么?“得法界虚空界寂静方便力解脱门”。我们一一了解一下,人家已经一人一个道头,都修过来了,虽然没有像佛这样究竟广大面面俱到,但是他们每个得的这个法门,都是有无比的殊胜妙用。

你看这里讲的,他是“得法界”,什么是得法界?我们现在有没有得法界?那我们现在得的什么界?你掂量掂量自己得的什么界?得的娑婆世界,也得了呀,我们现在得的娑婆世界知道吗?娑婆世界也是法界的一分子,没错。但是我们现在娑婆世界里边没有受法界的功德,只受法界的祸害了,知道吗?等于说可以这样说啊,不太入流的表达方法。

本来娑婆世界也是法界的一分子,但是就我们就把它给,就等于把这个家给败成这样了,好好的一个家,法界家,败成娑婆世界一界了,那自然而然你就得不了法界。所以得法界的时候就是我们法身解脱的时候,就所谓的十方世界现全身,都是这样啊。要知道你开悟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什么叫十方世界现全身了。

就把自己融入到整个,你都找不着北啦,吓死了,你自己没了,然后哪儿哪儿又都是。又恐怖又害怕又舒服,就是这样子的。当然我也是瞎说啊,到时候你自己就知道了,我是这么设想大概应该差不多,依照祖师们的描绘。

“得法界虚空界”,虚空界是什么概念?就是可以把用,体用,把自己的作用能够遍到一切之处,不能落下一点儿,说整个法界里边你没有你的作用参与。所以才叫“得法界虚空界”。

寂静方便力,什么叫“寂静方便力”?就是你心越静越静,静到极致的时候呀,我们以为说,你不去参与,你不去折腾一下,你怎么能够知道这个事儿呢?你怎么能够把这个东西弄明白呢?实际上是越离得远,越看得清,越沉得下,越力量大。真正的作用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害怕得不敢这样反作用,所以才受这个枉受轮回。

所以他能够依这个寂静之体而起一切的方便之用,也就是说这个妙用呀,它的这个作用可以遍虚空法界地充满它,随时随地地起作用,起妙用。打个比方,你比如说大家知道,还记得阿难吗?阿难当时啊,不是要结集嘛,五百罗汉要结集嘛,结集了说你还不是罗汉,不许你进来,除非你即刻证阿罗汉果了,才把你邀请到咱们这个中算数。

急得阿难呀,哎呀,在那儿想证阿罗汉果,说快点儿证快点儿证,就证不了。证不了怎么办呢?最后没辙了说,哎呀,歇一下吧,咵地一下,证了罗汉。就是说大家要知道,阿难证阿罗汉并不是在四威仪中证的,知道吧。就象我们天台宗还有一个,天台宗很有名的一个叫慧思大师,慧思大师听过吧。

他在证这个观法,一心圆顿之观。这个法华三昧。他也不是在四威仪中证的,知道吗。有时候就是,哎呀,实在说,算了吧,没办法了,或者我歇口气的时候,突然间,诶呦,明白了,原来退步是向前。几乎就是这样。所以,以前有个祖师爷也是这样,在那儿参参参,怎么也悟不了,铆足了劲会累死了,最后受不了,说算了,罢罢罢,睡了几天几夜,噌地起来,开悟了。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这就叫做什么呀,随时随地随法,就叫做“寂静方便力”。不落下一点点。所以我们可能正在担心,哎呀,修法上不去,最近状态不好的时候呢,其实已经就是有点远了,有点远了。也许就是反正修不上去了,当然这个法不是乱说的,是由此情此景才衬托着给大家说的,就是实在修不上的时候,算了吧,不修了,也许你就修成了。

大家这么一听,好象说宏海法师现在背叛了净土法门,不修了,不念了。我跟大家说,净土的最佳状态有两种,这是我亲自体验过。一种是你确实你的心力足,奋起直追,那么精进不懈,执持名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穿过去了,可以。还有一种比前一种还好用,什么用呢,就是你发现我一点都修不了,任何法都修不了,除了就是这口半吊子的气断不了,就是所有的本事就勉为其难,就剩下念一句佛号,再什么都干不了。

好了,我恭喜你入到深信切愿,执持名号。就是你真的意识到我什么都干不了,真的修不了,一点儿都提不起来,没用了,那么你还有可能相应。所以一样的法,我并没有背叛净土法门。这是第一个。

我们再看一下第二个,叫做“自在名称光天王”。大家要听明白,这是我们给大家解这个什么叫解脱门,很重要。因为大家每个人的法,你这么听一遍他的这个法门,你在你的解脱因中,或者说将来你的解脱果上就具足了这个功德。因为你有结过这个法缘,所以你不敢小看。

你看他这里是得的什么呢,“得普观一切法悉自在解脱门”。大家就顾名思义,你看人家,普观一切法悉自在。这个法有什么呢,第一个“以普眼于一切法无不能观”。当然这个话是祖师爷,澄观祖师在注释里面的话,说“以普眼于一切法无不能观”,换成咱们俗话说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随时随地能用得上心,就这意思。

那大家发现了,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很可能此时此刻,在维摩讲堂里面,你能起得了观。因为我正好跟大家分享这个法义,然后大家也能够随文入观,宿世有善根,此时有因缘,那么可能一现前,相应一下。但是换一个场景就不行,这就不叫做普观,大家明白吧。

或者说这个人身上,这是同修道友,哇,你和他聊得非常地相应。字字句句都对你的善知识,提携你的菩提道业,心到不到之处,很好。可是你再换一个人,你想给他讲佛法,他就拽着你讲世间法。这个时候你就打失掉了,也不叫普观。所以大家发现了没有,所谓的普观就是变被动为主动,变一点打成片,就叫普观。

大家都要练,什么时候你自己感觉到不是对境带动你了,就是你必须在这个闻法中,在这个端身正坐,在这个翻开经书,在这个读诵礼拜,甚至说一定要发心做种种功德的这样善法,或者说正念心性长养的时处的时候,你才觉得说我是在修行。那你还是被动的修行。

什么时候,就是说你自己积攒的心力啊,你能够起得了主动,就是随时随地,不管换任何境,你都能把你的这个正念,这观法,这佛号,提起来,任何境界,任何时处,那么就叫做“以普眼于一切法无不能观”,随时随地心都在道上,这个时候一切都成了道场。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再一个,就是说“观一切法不坏事而全理”。能听明白吧,下午的课程比上午的重要,上午是给大家介绍嘉宾,下午的话要领会精神。什么叫做“观一切法不坏事而全理”呢?我们现在有两种,其实大家都在听到我讲到事呀,理呀,现象呀,本质呀,法相呀,法性呀,不外乎就这些事,对不对。

但是我们很多时候,你是进退不能自如的。为什么呢?基本上我们一说你要往理体上会,就苦哈哈地找真理。一说你要事相上修必须带着宗教情感,你就不见这个心性。所以大家要晓得,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当然我不是说我自己修到位了,偶尔的有时候会有这样的灵光一闪。

你比如说昨天吧,因为订的机票,一个同修,一个弟子帮我订票。订的这个票呢,发给我的票务信息我忘了。忘了,在普陀山这几点出发的,下了晚课,现在这一天很累,你知道吗,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又要下了晚课才能出山。出山说能不能再待一个小时,因为还有一些皈依证的章也没有盖。章也没有盖呢,说先盖个章,今天这边不是还有一些同修要念皈依嘛,受三皈五戒。

哎呀,我一边盖章还一边高兴说,我终于有公章了。盖了一个小时的章,说六点出发也不晚,为什么,他给我发了一条票务过来说,八点十分的飞机,来得及,后来还延误。那么身为这个弟子嘛,也护持师父,他就给我发了条信息,说师父辛苦了,弟子随喜师父讲法功德,然后说什么,师父您要见缝插针地休息。

因为确实很累,说让我要见缝插针地休息。我们一般如果说从一切法,事上来讲,对吧,见缝插针地休息,就是说太辛苦了吗?到机场了也打个盹,等飞机时眯一会儿,盘起来,养会儿心,对不对。这个是一种法,叫世间法。还有一种世间法叫见缝插针地休息,就是说一念正念提起来了,念念往出来引,往出来逗,要勾逗,我们说勾机逗教,你要勾逗自己的正念,为什么叫休息呢?

“休去,歇去,冷啾啾地去。”有祖师常说这个话,就是让你要止,“歇”就是止。“休”就是要观,休世间的妄想,起观照的智慧。我这么说,有的同修你认过这个法的,你可能说你能认得,认不过这个法的,你也认不得。就是如果你这段时间,你比如说你比较相应,在一切的境缘中,如果你的道心,这段时间比较精进的话,那稍微你会发现自己用功的频率啊,念头的提,心力提起来,会比原来多,频率广,然后慢慢就是说一旦这个劲上起来了,马上能住一下就住一下,这种住不是咱们说的执着的住,能住到这种心性上,就住一下,这个其实就叫“休去歇去”。

所以就这个意思,如果说从一切法不坏这个事,为什么?因为让我休息,如果你在这个上面见这个理,实际就是让你见缝插针地起观入止,要修止观,要提名号,就是这样子 。这就叫做“普观一切法悉自在解脱”,就随时随地。

再一个你看,祖师们介绍:“于一法中见一切而无碍”。大家想什么叫“普观一切法悉自在解脱”?于一法中见一切法而无碍,这个翻译成俗话叫什么,就是:是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就这么个意思。

你咬定青山不放松 ,于一法中见一切法,说实在的,真的你就是清净着无碍,烦恼着也无碍,你一要在这个上面见一切法,见一法中,就是这一切都是这个法,那你就可以喜怒衰乐,可以悲欢离合,就出不了这个法。这个比较更难,如果说,化难为简的一种表达,就是不要见世间过。

不见世间过不是把你眼一闭,嘴一闭,耳朵一掩,脑子给你抹黑,不是这样子的。就是你就这么活着吧,什么都不可控,你就任其摆布,没有对与不对,就这么走,这就叫不见世间过。

当然除了大菩萨倒驾慈航,回过头来,他用霹雳手法,妙用手段,前面讲的,那是另当别论。我们在因地的时候呢,有时候暂且能这么借用这个手法,这是所谓的“自在名称光天王”。我挑着讲几个有意思的,把这些贯下来。

再一个,“清净功德眼天王,得知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功用行解脱门。”大家听明白,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功用行三个修饰词,解脱门。那我们都知道,说一切法不生嘛,如果从理论上来讲的话,那不就是自相也解脱了,共相也解脱了,我也不生,众生也不生,不生了就内证真理了嘛。无功用行了,就像佛一样,就是应缘而说法嘛,有缘了,我就应机给你说,没缘了,我就端坐在这个华藏世界海。

所以说关于我们常讲到不生不灭,我们前面也讲到,有时候也用,也讲过这个无谓的无生法。诸法不自生,自己不会生自己嘛,因为每一法生出来的时候,对他来讲,就成了他了,不是自己,所以自己不能生自己。其实就找不着个自己,你找不着个自己,你上哪儿找个他呢?所以没有法是从他生的,自也不能生,他也不能生,就跟二颗沙子搅合在一块儿,你想榨出油,一颗沙子都没有油,两颗沙子能榨出油吗?所以共生也不能生。

本质上我们从理论上对治这些的时候,都觉得,啊,这些是诸法无生。可是我们心性上,如果没有用心去观照的时候,还是会觉得说这森罗万象,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这不都是生起来的吗,出生的嘛。接不上头,本来是一个暗号就对不上。所以说这些法确实是很难,从我们心性上去相应是很难相应的。

你看这里讲到的不生灭,其实是约境,外境。不去来,其实是约行,就是我们不是行走在这个世间的行,不去来,不来不去。但是大家要知道,实际上是一个法,一个法。我问一下大家。就是说你们对这个“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怎么看?是真的是这样吗,真的不来不去吗?是不是不来不去?不好意思说,说吧,明明我从家里来到居士林啊,待会儿我又要回去啊。你说不说吧,佛这么说,我还敢说不是吗。

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凡夫在名相上有一个概念叫遍计执,周遍的,就是在任何一个事上,一个物相上都会体现,这叫“遍”。“计”就是思量,琢磨,计度。不是我眼光的那个嫉妒,周遍计度,就是推算,在事相上。遍计执,就是说我们生起的这个妄执,一切的事物,只有这个情,我们的妄情,分别执着,其实没有这个理,没有真正的这个道理,这个事,只有我们的情。

所以一再给大家讲,烦恼是没有根的,只有妄情,没有理,那你上哪儿生去呀?都是一堆幻想妄情。大家随着我的讲的这个话走啊,我们现在一切的所谓这些妄想,没有根,现前大家正在听我法,我在听法师说法,这个妄想就没有根,你满屋子找都找不着根。所以说情有,我是在听啊,就是懂得了,在讲嘛,但是这个理没有,所以叫不生。

虽然理没有,可是这个情一直在啊,我一直在随文入观,闻思修,随着这个相续呀,这就叫不灭。所以这两个法,它是一个法,就是一个状态,你现在就是把它给挪了,来回挪。本来就是这个法,这个法就是这么饱满。所以饱满到什么程度呢?你添加一点都进不去。大家仔细看,我让大家看,像以前“老僧只管看”,你就看看现前的这个境,你说哪少,哪里有少,你能找到一处说这缺一点吗?满满当当现前境界就这个法,你连一点都添加不进去,这就叫不生。

但是满满的,就是这个法你连一丝毫都抽取不出来,这就叫不灭。就这样,包括我这脑袋晃来晃去,手挥来挥去,都是满满当当的,都是就这样的,你添不去,你抽不出来。所以为什么我们一旦想添进去,想抽出来的时候,就是什么,就是有为法,就有漏,就起动了分别。

所以大家你一定要了解到,一切都是刚刚好,我们粗重的这种刚刚好,也常听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跟大家讲,你真的认为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你就所作已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是一个境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说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个境界。

所以你仔细看一下现场,都是分毫不差,该在的都在,只有不该在的不在,没有一个该在的没有在,你说是不是吗?所以说哪里有增哪里有减,你上哪儿去找增减生灭法?所以说我们常为什么说现前,又叫本来,又叫当下,又叫不二,就是这个,过来过去,就说这么一点,叫“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再从另一个角度,就缘起性来讲,万法都是缘起的,大家想想万法都是缘起的,我也是缘起的,四大缘起的,诸位每个人也是四大缘起的。咱们所谓的听法会,这个法会两个字涵盖的这个道场,现在的场景它也是你我他缘起的,来听法散完回去,它一直是在缘起,哪里有一个法说它有自体,有自体本性?没有啊,一直都是在缘起,那就我的手都过来过去都这样,没有一个自体本性。

所以说从这点来讲,缘起没有自体本性,就叫不生,不生。但是你能说它,虽然没有自体本性,你说它的缘起现象没有吗?它一直在缘,没有一时一刻不在缘中。一切的缘法才把体性充满,现前的,所以又叫不灭,叫不生不灭。所以在唯识上把这个境界叫做圆成实,听过这三个字没有,跟遍计执是刚好相反的。

圆成实是什么概念?就是圆满的,不多不少的。“成”就是现成的,不是前面后面的,错不开的,就是现成的。“实”就是真实的,在上面没有加那么一点点的知见、幻想,叫圆成实,不生不灭。

所以综上,这么说了这么多,一句又一句的这些教条的话呀,各各表了这一个角度而已。大家知道各各表一个角度,就像我们现在说的这么多的法门,一个法门是一个类别众生所成就的这一道而已了。他通过这一道入到这个法界来,但是他只是通过这一道入的,就是这意思。

所以说为什么,你看祖师爷讲到说,这是各表一角,只有圆融无碍了才叫一念心上。而且他用了一个很好很妙的词,我可以分享给大家,他说一般这个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呀,我们见不着,因为我们浮想联翩嘛。但是有一招叫做顿思可见,顿思,圆顿的顿,顿教的顿,顿悟的顿,顿思可见。

大家听明白了吗?什么叫做顿思,就是你不要见思,你不要一点一点地、不断地想着想着想没完,顿思就是当下直觉,不要再逻辑了,这就叫顿思。所以我跟大家讲,这个也是,你比如说这个叫做不生不灭,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着实把这个不生不灭观照顿思一番,就是刚才给大家讲到的现前法。

有时候诸位如果心清净的时候,它会现前的,可惜的是我们很难得有的时候有这样的福报,因为这个东西太需要福报了,虽然它非常直白,就在面前,你就是到不了,就是到不了。就跟我们欢迎大家以后去白华庵,普陀山现在有一个寺院,我住在那儿,以后如果我在那里,大家还可以去参访。

那么这个庙呀,说起来很有意思,它就在码头上面,连十分钟,快一点儿的连十分钟都不要走,就用不了就走到了。可是我就遇过,有的人要找白华庵,直接就找到法雨寺去了,还找不着。大家知道法雨寺在普陀山的后山。他说白华庵在哪儿,走了一路,没有嘛。就从码头上来,就是太近得已经就是不敢再相信说,这么近就到了,总以为上了山还得坐个车绕几个弯,随便走几步才能到。

它就在跟前,就在直上码头。那有的人就绕,绕到普济寺,绕到海防新村,就绕不到白华庵,怪得很,门每天都敞开的,进不来。所以我们需要顿思,就是说大家观察现前的法,自己观察自己,就现前这些法。你说哪里有,何曾有多,哪里有少?不管是一个话筒,一个柱子,一个苹果,它就是这样的缘起,就缘成显现成此时此刻这样的。你怎么敢在它上面说它有多有少,就怎么敢打这么大的妄想,它是点滴都不漏的,但是我们就一辈子充满了这种妄想。

你向何处去藏,你说比如说我们说生出来了,生出来了它一定是多出来了,你上哪儿去藏多出来的这个,你上哪儿藏,往哪儿藏呀?没地儿藏呀,满满当当的呀。那么你上哪儿去找灭掉的这个东西,上哪儿去找少的那一块儿?没有少呀。所以这个就叫现前的缘起法,所有的法都是和合显现,就一直是这样。

这个呀真的是要因缘,我这么讲你们不一定在就是此时此刻这个时候能,不要说入到那个法,能相应得了。包括我给大家讲的时候也是我当时的情境,用笔记下来,这会儿呢,已经十万八千里外的相似描述。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个。

再一个比如说这个不来不去,不来不去相对来讲比较更好打比方吧。说实在的,你看比如说我呀也是,前些年,十五年的时光都在北京。那北京嘛,这待着待着因缘就是说这个现成圆满,不多不少、满满当当地就因缘显现得就要把我显现到普陀山去。那你说我回去嘛,就要回去,不回去嘛就显得会有生灭,再回去吧。

回去呢显现在那儿,然后这个业习北京的业习还在,五台山的业习也在,还有十方的这些法缘的业习都在。哎呀,就会想,这才担心原来在北京,现在在普陀,这谁知道因缘往哪儿,将来在哪儿呀,会有这样的担心。

凡夫心烦恼起来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可是大家要知道原来在北京,跟普陀山就是说,对,没什么区别,这是有去来。仔细想想,都不愿意往那儿想,因为想一会儿想一会儿就发现根本没有去来,一直就在,在北京在普陀山是一个在。普陀山与我,北京与我是一个与,你上哪儿去找去来。

所以说刚才讲到说一切法中,有时候真是灵动,现前的菩萨说法。那天我们庙里的个职工在说事,我正在备这个法,他说话说得逗这个趣,很有意思。他说这里有山东人,山东地方有个莱芜你知道吗,莱芜。莱芜这个地方呢,他表达了三个,他说什么呢?生于泰安,长于莱芜,死于济南。

有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吗?它一开始属于泰安,还没有独立,这属于泰安,所以说生于泰安。后来莱芜呢,说直接划成一个,我也不知道是个区呢还是一个市,我搞不清楚,市吧,就直接就成了莱芜了,独挡一面好像就换了个地。最后又把莱芜给灭了,这片还是这个地,给划到济南境内了。

所以说其实一辈子就没动过,就在莱芜活着,称之为:生于泰安,长于莱芜,死于济南。你说这其中你有说是从泰安来到莱芜,又从莱芜去到济南吗?没有。所以大家这就叫,这些很能启迪我们的顿思,当然这些都不是法,不是境,但是能启迪。大家要善于观察掌握,掌握了以后就往这儿会。

再打个比方吧,就上次,上一讲的时候,好像上个月讲不是我是头一天来这儿,第二天去美国去讲经嘛,去纽约弘法。那按着咱们这么些年来讲的话,去到欧美,在我们国人里边还是觉得,诶呦,欧美。也许是一种受,我常想,或许啊,这是个人观点,太多的人家的经济比较领先了那么多年,所谓的科技,然后再加上这种文化,我们正好处于这种断代的时间,就文化侵略一样,好像文化殖民一样,所以我们多少都有一点崇洋媚外。

总是觉得欧美,出国,移民,这是一个令人很砰然心动的一个词。那好了,我去到纽约也是,天天要叫我去曼哈顿。他们特别会讲那个英语,叫什么Manhattan,他们一这样洋腔洋调拿起来,我就浑身痒,就起鸡皮疙瘩,每次都这样,说英语。哎呀,我也准备去曼哈顿,就是天天去准备游玩一圈,喝个咖啡,吃个甜品什么的。

结果呢去了比国内还精进,在那儿在举办华严法会,每天早上起来就诵《华严经》,中午又有回向,又有上供,上午讲法,哪儿都去不了,还去什么曼哈顿。最后把我气得我自己叫了个出租车,不会英语,手机上不是有那个翻译嘛。我印象特别深,翻译的时候,回来那个老爷子,咱中国人真的有点也是劣根性,国民里边就是自己有时候坑自己人,就是害惨了,害怕了。

回来,老爷子送我回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他怎么跟我走的时候路不对,又说不上话,我只好问他,我就记得一个印度,因为去过印度朝圣,英语就会说印度,我就说你是印度?印度是叫怎么说来着,Indian。他摇头摇头,但是他很灵光,他马上手机上查了给我看了一个照片,是什么呢,埃及金字塔。

啊,我就知道,他是埃及人。因为我怀疑他绕路,但现在忏悔,人家在那儿其实还是职业素质很高,不会干这些事,再绕个路。走着来的都不是我去的时候路,弄了我五十多美元,哎呀,我这心疼的,这啥也没干,就出来绕了一圈。来回也没啥好绕的,看了半天,雾蒙蒙的也没看出来个啥曼哈顿,就这样。

但是有一件很特奇,就是也是一件奇异吧,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我正在曼哈顿看那个高楼大厦林立,这是大帝国呀,一个时代,百年时代,这种全球引领的一个金融经济的这样的一个黄金地嘛,对吧。曼哈顿高楼林立,那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一个,至少是一个名片性的情景的代表。

我正把这个高楼大厦尽收眼底的时候,还说手机拿出来拍个照片吧,拍几张照片,到那儿拍了些。诶,叮铃地一下出来个微信,这个微信是我俗家的一个侄女,她很少发微信,我也几乎跟俗家人快不打交道了,现在。结果呢,微信还是关注的,她在微信圈里嗒地出来一个,她发了一个图片,什么图片呢,一二三四五孔窑洞,就是我生下来呱呱坠地的那个地方,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我就生在其中的一孔窑洞里边。

哎呀,我就当时突然想起来,我小时候在笔记本的彩页里边才看见过什么有新加坡、法兰克富、香港、纽约。哎呀,当时就看见纽约这么多楼,就是什么时候能去纽约呀,这会儿已经站在纽约了。站在纽约她又给我来这么一张照片,是我生的窑洞,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上。

可是问题是来了,我此时站在纽约,看我曾经待过的窑洞。我曾经待在窑洞中,向往这个彩页上的纽约。到底我脚下的窑洞和我脚下的纽约是两个地方吗?如果是两个地方,我就从来没换过呀,我就是我呀,这两个地方没有离开我,就说明我没有离开这个地方,那就是一个地方。这就叫“十世古今,不离当下一念”。

窑洞也在现前当下,纽约也在当下,它们根本就是一个当下,既然是一个当下,你怎么说来来去去,你从哪儿到哪儿。所以大家要从这些疑情中,来起这个正观。没有来去,我们一辈子伴随的就是这样,如影随形的,伴随的只有什么,就不断的就是因缘,实际上就是业力发挥。

所以大家由此推及,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就是说伴随着这一声佛号,当下,不要十万亿的佛土了嘛,当下就转嘛。将来往生的时候,一念接,一念生,就是因缘,以因夺缘,以缘夺因,因缘和合,感应道交,就是在因、在缘、在决定,生西方时。这么多法已经证明了就是这样的,不是他从另外一个地方拈来一个法,证明这个法是这样的,而是所有的法都是这样的。

那么这个法就是这样的,我们已经现前在这个法中了,你还要说那个法不是这样的。所以大家要听明白,要学会顿思,现前顿思,无所从来,去无所至,你去哪里嘛,你能去到哪里?你说你这一辈子。哪儿都去不了,实际上,所以这就叫不来不去,所有的都是因缘。这是叫做“知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功用行”。只有悟到这一点了,你才彻底心踏下来了,才放下了,狂心才歇了,无功用行。

所以这个法很重要,虽然你看上面这么多天王呀什么的,他们的常随众,他们的国土里边,未必此时此刻能够听闻到这个法,都不知道的。只是这些天王里边,有过去亲近世尊的,那么他就得了这个解脱门,这是第三个。

我们再看第四个,“可爱乐大慧天王,得现见一切法真实相智慧海解脱门。”现见一切法真实相智慧海解脱门,那么大家想想,什么叫做现见?现见一切法的真实相。我们现在眼一睁也在眼睁睁地看呀,难道看到的这一切法都是假的吗?大家说说,我们看见的都是假的吗?我们看见的也是真的,但是我们把这个真的认真为假,认做假的。

问题出在哪里呢?不是现,现在的现,不是现见,而是推比,不断地推比。现在因为推比得久了烦恼堆得太厚,这一念染着得转得太快了,就是说下意识地就成了推比了,而不是下意识地现见,然后再推比,是下意识就在推比。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没法现见,没法现见。所以看祖师爷们说,为什么叫现见呢?“拣比知故”,就是有跟什么不同呢,跟你推比度量而知道不一样。现见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要知道,就叫不犯思维,不犯思维这叫做现见。什么叫不犯思维呢?直心是道场。

有同修在点头,直心是道场,我也感觉到我们在讲这个,多少次的误会,我们说直心是道场就是做人是直肠子。什么叫直心是道场?你都没有过直心,就是什么呢?不假思索地直面万法真境。现在我们一下子根本到不了,刚才我们也讲到“老僧只管看”,真正看出来的法才叫做现见。

大家现在就跟着我看,就看这苹果,我们怎么就把这么一个形状,这么一个颜色,上面有个坑,下面有个尾巴,颜色所谓的红的,这还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个摞在这里,就这么一系列的这些妄想,我们重叠在一起。如果我们定下来看,哪儿去找这些妄想?就是苹果这两个词在哪儿,你看,苹果在哪儿吗,苹果在哪儿呀?就看,就这儿,哪有苹果吗?

所以为什么叫做“久坐必有禅”,禅是当然不是在坐,但是为什么久坐必有禅,就是“老僧只管看”,就看,参,话头盯在那儿,也是在看;念佛执持,其实也是在看;持咒持的也是在看;就是在看,就一直看,你就看,看着看着你就发现真相了,而不是一眼望去苹果了。

自己也是这样,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你看得你会发现,看得你能把它的不但把名字相能给看没了,把自己的语言相也给看没了,把自己现前起心动念的心行相也给看没了。但是不是没有呀,就是这个,知道吗,就是这个,你就看。你不管苹果,佛像,桌子,一切大众,包括大众这两个字。

其实这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这就是见一切法而能得普观功德,这就是这里讲到的说“现见一切法真实相”,真实相。只要你就这么一直看就能见到,你就定在这看,千万不要想,一想就错了,就这么看,这就叫真实法。所以说真实相也有几个意思,这里讲到的“见一切法真实相智慧海解脱门”。

那么什么叫做真实相呢,刚才我们看了半天,发现它根本就没有个苹果相,它只有一个实相。实相就是我们包括形容这个实相你也不要把它参与进来,就是说这苹果其实就是实相。那么苹果看起来没有苹果相,只有实相。

再看这话筒,这话筒没有话筒相,也只有实相呀。再看这桌子,也没有桌子相,也只有实相呀。那大家看到这三个东西有差别吗?一切法皆是真如实相,就这样。一旦你入了这个法界了,你就悟了。一旦你在这个法界中盘活了,挥洒自如了,你就证了。这就叫做“现见一切法真实相智慧解脱门”。

后面再来看,“不动光自在天王,得与众生无边安乐大方便定解脱门。”与众生等,就是可以说这是人家的慈解脱,他得的这个解脱法门,方便法门,你看又跟其他前面的就不一样了。好像是前面的是针对什么呀,以自己的心性解脱的,对不对,这个是以什么呢,以把心安住在众生界上来得解脱。与众生无边安乐嘛,让众生没有恐怖了,没有危险就叫安嘛,让他们身心自在就叫乐嘛。

让众生安,身心自在乐,烦恼不生,那这不就得定嘛,烦恼不生就得定嘛,所以叫“大方便定解脱门”。给众生安乐,让他们不要受逼迫,尽量维系让他身心自在,当然根本目的是趣向解脱。所以说,这边的无边安乐,大家看到这些词,很有修饰的真义,他不是说随便就堆砌在这里。

为什么叫做得无边安乐呢?就是他修这个法修得能够你难不倒他,他就没有边边角角的,任何情况下他都能够恒顺众生,把这个法门修到究竟了,没有不想不愿意不能够给的障碍和烦恼,所以他得了定,就叫做“得与众生无边安乐大方便定解脱门”,是从这儿脱的,解脱束缚了,他是走的这一道。

我们再来看,“妙庄严眼天王,得令观寂静法灭诸痴暗怖解脱门。”这个法门一个比一个绕口,你看,“得令观寂静法”,令观就是让众生,还是以利他为根本,“令观”就是让众生观,“令观寂静法”其实就是悲解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悲解脱。众生因为愚痴,所以才造业,我们是不是因为愚痴才造业嘛,就是见不到实相,所以才造业。

造的过程中的话,你得受这个果报啊,那你就有苦嘛。然后有这个苦,受了果报会堕落,你又生恐怖嘛,那么这一切都是从愚痴而来嘛。愚痴是什么,起心动念。所以这里才叫“得令观寂静法”,既然心寂静了,则这些贪嗔痴的起心动念就没了,本空嘛,就没有了。讲到我们说要心寂静,得观寂静才能灭痴暗怖。

道老说过一句话,是说“要想净”,清净的净,“先要静”,安静的静。所以他老人家后面挂的,就是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意思就是说先要静下来,所以为什么我们一进山门就得这种感觉清凉,这是相上的清净。

心性上的清净就是说完全把世间法跟佛法统一,这就叫寂静。如果从咱们,为什么说修净土的人反复来说,大家想,修净土的人你就把这一切都观成佛境,就得寂静了。一切都是佛境,一切音都是佛音,一切声都是佛声,一切因缘都是佛的妙用,一切感受都是佛的加持,你的心还能不静吗。所以你看这解脱门说一人一个样,一人一个解脱门,只多不少,无量无边。

我们再来看,“善思惟光明天王,得善入无边境界不起一切诸有思惟业解脱门。”这是善入什么呢,叫业障解脱,不起一切思惟业,善入无边境界。你看我们刚才讲的法,其实就是跟这个解脱门有一点类似。大家知道什么叫做无边境界呢?就是佛境界。佛我们前边不是讲了嘛,于十方世界现全身,就是佛现十方,就是无边境界,他的功德是没有边的呀,就叫无边境界。

无边境界如果说我们一定要把它物化地来看的话,它就是说,无有边就是它没有一个更大的东西比它大了,对不对。它肯定是没落儿没着没靠的,没有依附性嘛。没有依附性的时候,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依附就连佛都进不去,还要你思惟干什么,连佛的形象,连佛的这个名词都进不去,因为什么呢,已经无边境界了,当体就是佛的时候,这些都进不去,不能为其所依了,你还要去造一切的思惟业吗。

所以你看虽然讲这么多解脱门,核心紧紧围绕的真的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只不过是他过去每一个天王因自己的缘起中,他走的是这一峁这一道,其实是一座山。

那我们再往下看,“可爱乐大智天王,得普往十方说法而不动无所依解脱门。”那这个就是顾名思义,就是说普住十方嘛,无相解脱门。虽然身应十方,你看普住十方说法,但是寂然不动,就是不取一相,如如不动的意思。

“普音庄严幢天王,得入佛寂静境界普现光明解脱门一个一个,得入佛寂静境界普现光明解脱门,这其实就是等于说叫名相解脱了。我们给大家讲,在这里讲了一上午一下午,其实还是在名相中转,名相中游,我们也离不开名相这种表达,但是佛的智慧他是契入到真如的。其实我给大家讲,可能我说“老僧只管看”,就看苹果这个招呢,其实也是我这段时间在阅藏时,看经给带出来一样。

看经我们现在阅藏,也是这种十六开的这种字,反正每天早上你必须在那儿共修,现在可把我自己把自己给管住了,立了个规矩,早上三个钟头就非要坐在那看经,你不看也得看,看也得看,那只好看。

只好看,那你看着看着有时候,为什么刚才说道老说的,“要想净”,清净的净,“先要静”。你静下来,自然而然就剩这些字了,你再静下来,就这些字字字都成了一个字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所以这就叫名相解脱,才能入寂静,既然寂静了就才能普应十方,所以叫做“普现光明解脱门”,是这个意思。

“名称光善精进天王,得住自所悟处而以无边广大境界为所缘解脱门。”你说这一个比一个厉害。“得住自所悟处”,自所悟处是什么呢,就是自悟,自利,自己得到利益。那么“而以无边广大境界”是什么呢,就是他嘛。所以这个就叫做所谓的自觉觉他智现前了,自所悟,广大境界就是缘这个无边境界,在这两上面能觉所觉的都是大菩提了。

所以说到此,大家看到了吗,等于说一共有十个,各个得无上解脱门。那么为什么能得这么多的诸多的解脱门呢?虽然说这里叫做解脱,对吧,那解脱如果从究竟大解脱上来,只有佛才能得这个究竟大解脱。

他们还只是众生中的一员,就比我们如果说强点儿恐怕也行,天王而已,也是六道中的一个众,他还在因地,怎么能说解脱门?可是他确实又得了这么多的解脱门,已经解开了,脱出来了,他又是还在因地。按照我们常规讲的话,你是因地你怎么具足果上的功德呢?对不对。

而且按照我们修行次第来讲的话,那你也得从因到果嘛,你每个人修自己的法,入自己的门,慢慢慢慢得的,那你才能叫解脱门,怎么就这里明明身份还都是些这个天那个王的,他怎么能够把因果给乱掉呢?因地又具足了果上的功德,那么都是果上功德,他明明身还在因地。

这就又要我们回过头来。为什么呢?因为在华藏世界海,也就是我们讲的无尽缘起,事事无碍,海印三昧中,所有的这些形容的这些,一个,我们以为的前因后果,它是有前际后际的时间相,对不对,但是在真如法中,它不包括前际后际,没有前后际,即是解脱。所以由这点来讲,他就没有因果的差别相,就是我们常说的“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华严经》有一句话,“初发心即成正觉”,因地一念就是无边的果海,就这个法。你说是都解脱出来了,成了佛的这个境界了,但是他又在凡夫的六道法界中,那就说明什么呀,他没有十法界相,没有凡圣相,没有这个道也罢法也罢,没有高和下差别相。所以说虽然皆是凡夫,但是皆具足法门,又皆具足圆满的解脱功德,这就是为什么叫别教一乘。

后面我们下次来讲的时候大家就看到了,他们这些人到了这儿以后,整个就是说有四十众,后面我们就不一一讲了,大概有好几卷的内容都是这样。等到第六卷第二品《如来现相品》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提问了。

提问都是问些什么问题呢?什么是佛地,什么是佛境界,什么是佛加持,什么是佛行,概不在九法界论,就直接的就有一佛乘,就在佛的这个果地觉海中来说。所以为什么呢,你看,因为他就没有这个能度所度得度相,故得解脱。只不过因为佛的解脱是果地,所以佛但名是解脱,那么大众所得的法还是他因地这么过来的,所以通通称之为某某解脱门。

你就因果来讲,他确实有这个从这一门通开了,你就当真以为是前因后果,他又是因果,是该罗整个现前法界,所以说这才叫真正的解脱。最后善财童子,《普贤行愿品》叫《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一开始就把这个果地的这种总别圆融,因果交彻,重重无碍,才叫真解脱。

这是我们今天下午,既然讲到这儿了,就讲这么多版块。那么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世主妙严品》从一开始,《世主妙严品》,《华严经》的第一卷,从卷一一直到卷五,后面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内容,然后就是说,得了解脱门了,然后尔时某某天王乘佛威力,什么叫乘佛威力呢?就是对佛有恭敬心。

然后普观一切,什么叫普观一切呢?对一切众生是平等的。你看人家已经到这解脱门上了,还要上敬下平等,还是这样的,所以说乘佛威力就是等于说把自己的我慢给制止住了。那么普观十方呢,把自己的私心给摆平了。各个得的这些解脱门,人家各个成为上首。而说颂曰,就是说普观一切天众说了很多的偈颂,每一段都是这样,每一段都是这样,那我们自己下去在读诵的时候,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像我们下一次来讲从卷六讲,第二品叫《如来现相品》,不是《世主妙严品》了,是讲《如来现相品》,如来显现他的妙相,是这么一个内容。

那好,我们先把这个讲经的功德做一个回向,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阿弥陀佛。

0:00 / 0:00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1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2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3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4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5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6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7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8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9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10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11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12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13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论14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华严九心」说颜回

在佛法的修学中,寻找善知识并如理依止,成为入门一件...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彻悟大师 一...

龙树菩萨与《华严经》

谈起《华严经》我们还得了解龙树菩萨的功德。龙树菩萨...

观一切法都是清净无染的

这依法界观,观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清净的。你这个观念...

【佛教连环画】华严经·华藏世界品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其中一...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如果我们跟全圆的华严经比较就会发现无量寿经也全体具...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大家要...

素食7日功

古人说:肉食者鄙,素食者智。于是现代人更有了吃素食...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

【佛教词典】过分取衣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多比丘遇贼失衣...

【佛教词典】僧戒

与“尼戒”相对称。即出家僧所应受持之戒律。指沙弥之...

佛友间讨论佛法,说错了是谤佛谤法谤僧吗

问: 佛友之间讨论佛法的时候,说错了话是否就是谤佛谤...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

毗舍阇鬼喻

从前,有两个毗舍阇鬼共同拥有一个竹篓、一根木杖和一...

证严法师与弟子的对答

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最美?什么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一口吸尽西江水

庞蕴居士参访马祖道一禅师,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

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二弃瞋恚盖: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

老人不要倚老卖老、老气横秋

佛经里有一则老人国的记载。有一个国家认为老人没有用...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

人生有四事最为浪费时间

担忧 庸人自扰是为难自己,让自己每天神经紧绷、忧心忡...

劝过年吃素说

大凡普通人家过年逢节,总要办些大鱼大肉吃。因为我国...

学佛的基础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明白诸相皆空,面对毁谤无需太在意

【原文】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