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永明延寿禅师  2020/10/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闻。可嗅可尝。可触可识者。若无而妄见者。何不见声闻色。若皆一等空无所有。何以有可见不可见者。

答曰。诸法相虽空。亦有分别可见不可见。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不相错乱。与六情对故。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详斯论意。是约世间凡情所见。以眼根对色尘。及中间眼识三种和合。得称为见。此根尘识。自性俱空。各各不能生见。和合亦不能生见。

但虚妄情识。所对见闻不无。故经云。以凡夫见之为世谛。以圣人见之为真谛。所称谛者。审实不虚。故称为谛。世谛不无。执假为谛。真谛非有。证实为谛。

问。一切内外诸法。皆有流类。于诸类中。约有几种差别。及随类通别等义。

答。古释有五。一异熟类。一通。即一切草木。皆是初青后黄。岂非异熟。二别。唯善恶二业。感异熟果。二长养类。一通。即是一切皆有长养。二别。唯是饮食睡眠。梵行等持所益故。三等流类。一通。即一切自类相似。皆是等流。二别。唯同类因之所生。四实事类。一通。即一切有体诸法。二别。唯是无为。简有为非是实事故。五。刹那类。一通。即一切有生灭法。二别。唯是见道初一刹那也。

问。有情所住。遍三界中。云何维摩经云。七识处为种。

答。有情通凡至圣。有六十二有情身。约依处有四十二居止。若通门由业系故。乐与不乐。并立居止。下在七识心住之例。为识心唯乐于七处住故。四十二居止者。八地狱。傍生。饿鬼。四洲。六欲天。色界十八无色有四。都成四十二居止。七识处者。一种种身种种想。种种身者。欲界人天。有尊卑上下也。

种种想者。有苦乐舍三受想。二种种身一想。种种身者。初禅梵王为尊。梵众为卑。故有种种身。一想者。有一戒取想也。梵王自谓我能生诸梵。诸梵谓已从梵王生。非因计因。是戒取。三一身种种想。一身者。二禅地上。无尊卑上下也。种种想者。有喜乐想也。四一身一想。一身者。三禅无尊卑上下也。

一想者。唯一乐想也。空识已上无身。唯有一想。五空处。唯一空想。六识处。唯一识想。七无所有处。唯一慧想。此上七识处。对治众生计识为我。乐住七处。以有漏五阴为体。第四禅有无想定。非想地中有灭尽定。三涂之中能受诸苦。识不乐住。故不说也。又第四禅。及非想地。虽复灭识。不灭。假名众生居。所以不立。三恶趣中。为苦所逼。众生不乐居。所以不立。

问。破外境空。立唯识有者。境从何而空。识从何而有。

答。境随情起。识逐缘生。情唯遍计之心。缘是依他之性。缘法是有。依胜义之门。情执本空。归世俗之道。识论云。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由此便遮增减二执。境依内识而假立故。唯世俗有。识是假境所依事故。亦胜义有。

释云。外境。是遍计所执。心外实境。由随妄情施设为假。体实都无。非与依他内识相似。内识。体是依他故。必依种子因缘所生。非体全无。如遍计境。彼实我法。犹如龟毛。识依他有。故非彼类。此中色等相见二分。内识所变。不离识故。总名内识。

由此内识。体性非无。心外我法。体性非有。便遮外计离心之境。实有增减执。及遮邪见恶取空者。拨识亦无妄空减执。即离空有。说唯识教。有心外法。轮回生死。觉知一心。生死永弃。可谓无上处中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界诠法师的出家因缘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再来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

熏闻离尘,色所不劫

别明三毒无畏。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十四种无所畏的功德,...

不为物转,则能转物,即同如来

关于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释迦佛与三千佛缘

释迦牟尼佛一日于众会中开示大众:我于往昔无数劫时,...

山中一昼夜,人间几十年

这个没有时空相,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开示的时候,他讲一...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南亭法师《一切唯心造》

这个题目叫做一切唯心造,所谓一切指的是什么呢2你张...

一念净心成正觉

若人静坐须臾顷,胜造浮图七宝塔, 宝塔究竟化为尘,一...

财布施也可得相貌庄严的果报

救济贫苦离不开钱财送贫者,买米油粮食以及各种食品施...

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

印祖云:佛堂日课,切实修持,然不可一向专在事相上用...

【佛教词典】上首功德

指胜妙无过之功德。乃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八种佛功...

【佛教词典】太子剃发窣堵波

【太子剃发窣堵波】 p0389 西域记六卷十五页云:太子易...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

12个最内涵的汉字,道尽人生真谛

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

恣意追逐功名利禄五欲,则苦患无穷

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人生怎么样才能圆满

不害诸有情,修慈悲喜舍,证无量梵住,圆满不为难。─...

衍慈法师佛学问答

问:若知自己业障重,应如何是好 ? 答:若知自己业障...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

上通下愿老法师在世的时候说,她接触到的老百姓都会说...

相信佛的寿命无量

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这个理念是出自...

好心真的能有好报吗

我们都知道,慈悲是佛教的根本,而因果律则是佛教理论...